Lugha

Select Wisdom Brand
 
3 - 世事如烟

3 - 世事如烟

Ref: Ecclesiastes 1:8–11

世事如烟

找到日光之下的意义(第三部分)

传道书1:8-11

 

十七世纪初期,一位荷兰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幻灯投影仪。他让光线穿过有色玻璃,结果投射到墙上的图像比本来的物体更大。这种仪器在当时被称作“魔术灯”。没过多久,伦敦的环球剧院(Globe Theatre)就引进了这种设备。他们把图像投射到一面镜子上,然后反射到烟雾缭绕的舞台上,从而制造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这个尝试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果,因为图像会随着烟雾而变幻,惟妙惟肖。从那时开始,魔术灯被用来制造各种特效。

1770年,一个名叫约翰·施洛弗尔(Johann Schröpfer)的江湖术士,自称可以把死人的灵魂召唤回来。他借助这套设备成功地骗过观众,从而名噪一时,要知道当时有很多高级官员甚至皇室成员也在观看他的表演。

在十九世纪以前,全世界的算命先生和娱乐场所都采用了这种仪器,令人产生幻觉。由此衍生出一个词汇,叫做“烟雾弹”,或者“障眼法”,指的是迷惑、欺骗别人的手段。这个词在剑桥词典里也可以找到,意思是:“像魔术一般骗人的东西,让人信以为真的幻觉。”

 

三千年前,一位名叫所罗门的国王得出一个结论:他和别人一样,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烟雾弹的世界,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看起来会令人满足的事情,并不会真的带来满足;似乎有意义的事情并没有真正的意义;人生中那些意义重大、带来满足的事情其实只是幻觉。年老的所罗门承认自己被欺骗了;他用了一生的岁月所追逐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现在他写出了自己的个人日记《传道书》。圣灵借着所罗门让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事实。他描述了人生在日光之下的那些虚空、短暂和毫无意义的追求。

日光之下的生活,指的是缺乏敬虔智慧的人生。这是所罗门最喜欢用的表达方式,可是过去几十年,他的生活既不敬虔,也没有智慧。

从传道书第一章所罗门就开始证明:如果我们的人生只是在日光之下,那么结果必然只有绝望。离开了神和耶稣基督的福音,人生只有这一种结局。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带领我们一起观看自然世界,让我们意识到没有谁可以免于一死。

在1:4他写道: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换句话说,世界上的人一代又一代地来来往往,地球一刻不停地一直在旋转。我们无法阻止死亡的进程。

我们也不能阻止太阳的脚步。因为他在第5节说: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不管你做什么,如何生活,有什么成就,都丝毫影响不到日出日落的节奏。不仅如此,我们也没有本事驾驭风向。第6节说: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我们可以收听天气预报,了解即将到来的飓风;可以测量风向的转变,甚至会把它分成1-12级,但是我们根本无法掌控它。

在这里,所罗门说:“如果你的人生仅仅关注日光之下的事情,那么你会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完全仰赖生态环境而生存,对大自然无能为力。”你没有办法让地球停止转动,不能遮掩太阳的光芒,不能让风止住,也不能让海水不再涌流。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你以为自己声名显赫,大权在握,其实那些只是过眼云烟。

 

接下来,所罗门从自然世界转向人的本性,对日光之下的人生做出四个方面的观察。

第一,我们对人生的重复感到厌烦。

传道书1:8前半节说: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

我们可以把所罗门的话翻译成:“人生是这样乏味、劳累,甚至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人生实在太无聊了。”[1]

有些希伯来学者认为这段话引出了所罗门接下来的观察。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对人生感到无聊和不耐烦。

 

第二,我们对人生的经历并不满意。  

第8节后半段写道:

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在这里,所罗门指的是视觉和听觉。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可是并不感到满足,反而觉得不耐烦,因为还希望观看、收听、品尝和体验别的事情。

你有没有开车去过大烟山的蓝岭公园路(Blue Ridge Parkway)呢?你有没有乘坐邮轮去加勒比海航行呢?你有没有徒步走过阿巴拉契亚的山路(Appalachian Trail)或者在黄石公园(Yellowstone)露营、攀登喜马拉雅山呢?你有没有乘坐直升机穿越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或者在大西洋城的沙丘驾驶四驱车呢?

我用谷歌搜索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有一个网站推荐了北卡罗来纳州的十七个最美丽的旅游景点。我打开链接,发现自己只去过其中的三个地方,还包括一个湖。我认出了那个名字,因为曾经开车从那里路过,看到了标识牌。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去过那个地方。

人生还有更多美景等待着我们去观赏。可是,我们早就忘了曾经去过的地方是多么令人兴奋。

你还记得自己拥有的第一辆车吗?可能你早就把那份记忆抛到脑后了。还记得你的第一份工资、第一套房子、第一辆自行车吗?人对自己的经历总是喜新厌旧,从来不会满足的。当你第一次看到气势磅礴的瀑布,听到余音绕梁的音乐时,难免会摒住呼吸,不是吗?但是第二次听到、看到的时候,就习以为常了。昨天傍晚日落时分,你还感慨夕阳无限好,今天就有些司空见惯的味道了。现在,你走在大街上,都懒得看一眼西边的太阳。

所罗门观察到了人性的这个堕落:良辰美景很快就成为昨日黄花。[2]

你以为自己必须拥有某种经历、品尝某种口味、体验某种风情,才会获得持久的满足,结果发现那些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人生中的重复经历会让我们感到厌倦,而不是带来满足。

 

第三,我们不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新花样。  

第10节写道: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在这里,所罗门使用了反问句:“难道什么人还会说:‘看呀,这是新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千百年来一直是这个样子。’”[3]

所有看上去新鲜的事物,都是换汤不换药。我们用汽车代替了马车,当代的科技也是所罗门做梦都想不到的。[4]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灯泡、留声机、电池。可是就连他都说:“我所谓的发明,只不过是把自然界早已存在的奥秘公之于众罢了。”[5]他不过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包装了一下。

我们需要记得:所罗门是在当时的背景之下观察人的本性。他的意思是:“人性究竟怎么样,在我们以前的人早就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了,根本没有什么新鲜事儿。”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呢?

一位作家写道:“今天的年轻一代对于父母和老年人一点都不尊敬。任何的限制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耐烦。他们说话的时候,让人觉得好像什么都懂。”[6]这是一千年前的一位教会领袖写的。另一位作家写道:“孩子们没有规矩,藐视权威,不尊重他们的长辈。”[7]这是苏格拉底(Socrates)在两千四百年前写的。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年轻人需要改过自新了!是吗?不是的。真正的意思是:自古至今,年轻人都在挑剔老年人,老年人也在抱怨年轻一代。

在日光之下,堕落的人性还是老样子。我们仍然对生活中的重复感到厌烦。我们对生活的经历还是不满足。我们的生活没有丝毫的新意。

所罗门还有最后一个观察。

 

第四,生命结束的时候,年轻一代不会记得我们。   

所罗门在第11节说: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世代”这个词是圣经翻译者补充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这两个词都是通过上下文就可以理解的。我们不会记得以前的事情、经历或者已经去世的那些人。当然,所罗门谈论的并不是那些给家庭成员留下长久记忆的人。

人们总是期望自己死后不会被周遭世界所淡忘,可是所罗门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有些人或许吹嘘自己永远不会被人忘记。比如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主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在1966年的预言,曾经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他说:

“毋庸置疑,基督教将会衰退地无处可寻。我的说法不会错,走着瞧吧。我们现在比耶稣更加受欢迎。”[8]

按照列侬的说法,我们好像可以得出结论:披头士将会名垂千古,耶稣和基督教则会逐渐消失。大家还是不要被他的烟雾弹欺骗才好。

有人曾经发表过下面的真知灼见:

“不管一个人现在多么有名,他的讣告总有一天会刊登在报纸上。世界上的人都在谈论他们,收听他们的歌曲,阅读他们的文章,采纳他们的观点。如果这些名人都不免一死,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又怎么可能例外呢?”[9]

这种大实话真的很令人灰心。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然而,我们甚至还没有看完传道书第一章呢。不过大家别忘了,我们需要从后往前看传道书这卷书。大家需要记住所罗门是怎样结束他的日记的。他说:

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当记念造你的主。

不要一味地专注于日光之下的生活。我们要记得我们的造物主以及日光之上的生活。更要紧的是,要信靠顺服神的儿子,这将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极大的改变。

 

日光之下的生活告诉我们:神的创造简直是多此一举。风云、土地、海洋、天空都是老样子。自然的循环一成不变,我们根本改变不了这一切。神的创造实在很多余。可是圣经一开始就提到;

起初,神创造天地。

相信这句话的人都认为神的创造并非多余,而是极其辉煌的。诗篇19:1写道: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

神设计出日落的场景,是为了让我们敬仰祂创造的大智慧。日出也不是无聊的重复,而是为了见证神的信实、可靠,正如我们可以预料到日出一样。太阳一定会升起,神也一定说到做到!耶利米哀歌3:23写道:神的怜悯每天早晨都是新的。

活在日光之下的人会说:人生毫无意义。无神论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经表达出这样的绝望。他写道:“我们站在大海边上,朝着黑夜和空虚呼喊,但是那声音就像是溺水者的声音,片刻之后,一切又恢复了宁静。”[10]

如果我们的存在没有目的,也没有创造主的存在,那么,人生真的是毫无意义。所罗门也从这个角度进行了陈述:“人为什么要在日光之下劳碌呢?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那些在生活中与主耶稣同行的信徒而言,人生就不是没有意义的了,而是具有神圣的目的。我们在生活中表现出信靠、确信、顺服和盼望。我们不是在轮子上忙碌的沙鼠。神创造的历史是一条直线,我们正朝着某个地方前进;同时,我们在跟随神的时候,将荣耀归给祂,等待着有一天可以和祂永远同在。

但是如果你陷入了一种“日光之下”的思维模式,就会认为日光之下没有新鲜事。人生不过是重新包装、重复设计、销售更加快捷鲜亮的生活方式。可是,这都不会持久。

然而对于凭信心来到神子耶稣面前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新的!

  • 在以赛亚书62章,我们有一个新名字;
  • 在以西结书36章,我们有一颗新的心;
  • 在哥林多后书5:17,我们是基督里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 在诗篇33篇,神让我们唱新歌;祂赐给我们新的喜乐;
  • 在启示录21章,主为祂所救赎的子民创造了新天新地;
  • 并且,在21:5,神赐给信徒令人难以置信的应许: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 新天新地是什么样子的呢?保罗在哥林多前书2:9写道: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有一天,我们将会获得永恒的荣耀身体,完全的圣洁。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任何所见所闻而感到厌倦无聊。当我们将来在天堂的时候,一切的感官都会沉浸在神的荣耀中。[11]

日光之下的生活告诉你:你去世之后,谁也不会记得你。这话不假。等你去世两百年之后,极有可能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曾经来过。[12]再也不会有人记得你。

但是神的话语告诉我们:祂绝不会忘记我们。启示录21:27告诉我们:我们的名字被记录在生命册上。以赛亚书49:16说:神把我们刻在祂的手掌上。

即便是我们对神最微小的顺服、信靠和服事举动,神也会记得。在希伯来书6:10,作者告诉我们: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做的工和你们为祂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

神绝不会忘记任何事情!日光之下的生活告诉我们:不管你追求什么,都只是过眼云烟。可是当一个人接受神子耶稣为生命的主和救主的时候,人生就有了确实的把握;从耶稣的角度看待人生,我们就发现神的创造不是重复而又多余的,相反是极其辉煌的,我们要享受神所赐的生活!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具有了神圣的目的,我们要因此而活!

日光之下无新事?从这个世界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但在基督里,一切都是新的,并且越来越新,我们只管拭目以待!

不会再有人记得我们吗?不是的!我们永远都不会被忘记!

 

天父啊,我们实在感谢你!你的应许都是我们不配得到的;你的恩典丰丰富富地浇灌在我们身上;你创造世界的慈爱和怜悯,让我们对今天以及未来都充满确信,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你奇妙的旨意。我们并不是陷入一种无尽的循环,而是朝着永恒的家园前进。

赞美神,祂的福杯满溢;

赞美神,祂创造世上的一切;

赞美神,祂在天上做王;

赞美圣父、圣子和圣灵,阿们!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9年9月15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9

版权所有

 

[1] Philip Graham Ryken, Ecclesiastes: Why Everything Matters (Crossway, 2010), p. 28

[2] Adapted from Ed Young, Been There. Done That. Now What? (Broadman & Holman, 1994), p. 24

[3] William D. Barrick, Ecclesiastes: The Philippians of the Old Testament (Christian Focus, 2011), p. 40

[4] David Moore & Daniel L. Akin, Holman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Volume 14 (Holman & Broadman, 2003), p.17

[5] Adapted from Warren W. Wiersbe, Ecclesiastes: Be Satisfied (Victor Books, 1990), p. 27

[6] Ryken, p. 25

[7] Ibid, p. 26

[8] Douglas Sean O’Donnell, Ecclesiastes (P & R Publishing, 2014), p. 22

[9] Ibid, p. 22

[10] Quoted in David Jeremiah, Ecclesiastes: Heaven on Earth (Integrity, 2004), p. 4

[11] Ryken, p. 32

[12] Adapted from David Gibson, Living Life Backward (Crossway, 2017), p. 32 

Ongeza Maoni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BONYEZA HAPA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