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4 - 如何避免爱心冷淡

4 - 如何避免爱心冷淡

Árbitro: 2 John 1:5–6

如何避免爱心冷淡

来自使徒约翰的明信片(第四部分)

约翰二书5-6

 

《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ilence)是二十世纪颇受好评的一部小说。作者描述了一个虚构的村庄。村民们染上一种瘟疫,结果导致缓慢而又不可避免的失忆症。瘟疫会逐步控制人的头脑,最终占据生命,让他们慢慢地失去所有记忆。

为了尽可能地保留生活的意义,有个村民想出了一个主意:标注每一样东西。他找到画笔和油漆,开始在每样物品上写上名称:桌子、椅子、钟表、门、墙、床等等。他走到户外,开始用画笔标注动物:山羊、猪、鸡和奶牛。但是他们的记忆持续衰退,这个人意识到他的标记需要更加清晰,于是开始添加描述的文字。他在奶牛身上写着:必须每天给这头奶牛挤奶,它才会持续地产奶。牛奶是你可以喝的饮料。

最后,当他们记忆中的真实事物进一步流失的时候,村民们担心他们会忘记最要紧的事情,于是聚集在一起,在村口竖起一个告示牌,写上:“神确实存在”。然而,这份记忆最后也溜走了。[1]

我忍不住想到亚当夏娃犯罪堕落的一个更为明显的后果,就是这种导致属灵失忆症的、无孔不入的瘟疫。我们很容易忘记事情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容易忘记神、爱心、真理这些词汇背后的事实。与那些村民不同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总是想把那个写着“神存在”的牌子挪走。在今天的英语中,“爱”是被扭曲和滥用得最为严重的词汇;真理的定义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随着道德标准和律法赐予者的缺失,出现这些情况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许多世纪以前,有一位老人意识到了这个危机,那就是:我们会忘记那些掌管、抚养和指引我们生命的关键而又核心的事实。当时他所生活的村庄和我们现在以及所有需要被提醒的世代一样,词汇的真实含义正在悄悄溜走。

我们看到周围的当今世界,你能够体验到的爱心丝毫没有什么道德真理;你所坚持的道德信念或许不具备任何爱的精神。对于信徒、教会和福音而言,这两者都是危险的,因为我们应该讲论真理,就是绝对的、教义的、伦理的、道德的、福音的真理,但同时我们要用爱心说诚实话(弗4:15)。

如果你现在信主的时间足够长,读过这位老人蒙圣灵默示所写下来的书信,你就会发现他一再提到真理和爱心。他不断地给这些词汇下定义,举例进行说明。他持续地让我们回顾一本神所默示的字典中的含义。

我们知道,世界受到这种失忆症的影响是一回事,而基督徒居然也忘记了这些词汇的含义则是另一回事。所以,让我们再次打开各自的圣经,翻到约翰二书,就是圣灵默示这位老年使徒写下来的书信。这是写给一位姊妹的明信片。

 

在约翰二书第5节,使徒约翰邀请这位姊妹回顾神的字典中的含义。他在第5节开头发出了这个仁慈的邀请:

太太啊,我现在劝你……

现在我恳求你……女士呀,我现在仁慈地要求你……或者翻译为:太太呀,我现在好心地要求你。

这并不是我写一条新命令给你,乃是我们从起初所受的命令。

我们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得到这个命令:我们大家要彼此相爱

约翰将耶稣的命令提醒她。几十年前,耶稣在楼上房间给门徒赐下新命令的时候,约翰也在现场。这条命令算不上是新命令,因为不是新的启示。神早就在旧约命令犹太人要爱他们的邻居(利未记19:18),甚至要爱那些寄居在他们当中的人(申命记10:19);但是现在耶稣强调了新的重点,以祂自己作为新的榜样。[2]

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34)。

这是一条旧命令,然而在即将来临的全新的教会时代,在一个崭新的蒙救赎的群体中被赋予了新的应用。从天而降、住在他们里面的圣灵,将会让他们结出圣灵的果子,其中第一条也是最要紧的就是仁爱(加拉太书5:22)。

我们要留意约翰在给这位忠心的姊妹写这张便条的时候,用词是多么谨慎。他没有写:“这就是我们从起初所领受的命令:你爱我,我爱你。”

在这封明信片里,人称代词有好几次很有智慧地从单数变成复数,这里就是其中之一。约翰也把这个姊妹的孩子们包括在当中了。在第1节里,约翰也告诉她:他在真理当中爱这位姊妹和她的孩子们。

在第5节,他很谨慎地对她的孩子们以及她所在教会发出了爱心的邀请。毫无疑问,全教会都会听到这封信的内容。作为95岁的老人,约翰很清楚:不管他给谁写信,最终所有人都会知道信件的内容。

顺便说一下,约翰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尤其是当你发邮件的时候,很有可能不止一个人会阅读你的邮件,尤其是当你提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种事情的时候。对吧?

约翰谨慎而又有智慧地将这位姊妹的家庭成员、更有可能是整个教会都包含在这个命令当中,从而让当时和今天的所有信徒都遵守这个彼此相爱的命令。

这个命令难道不奇怪吗?你怎么可以命令一个人去爱其他人呢?在座已婚的弟兄,有谁的太太答应嫁给你是因为你命令她爱你呢?那可行不通。除了相信基督之外,我们人生当中最好的日子就是和太太结婚的那天了,对吧?

感谢神,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在座的没有哪一位昔日的新娘是因为收到最后通牒才走上红地毯的。没有!因为是你的丈夫向你求婚,而不是命令你嫁给他。所以,这节经文有点奇怪。怎么可能命令人家彼此相爱呢?

如果我们打开这本神的字典,查找爱的定义,就会发现答案的确如此。

在这节经文中,尽管“爱”包含感觉,但“爱”这个词不是一种感觉;它也不是一份情感,尽管它可能涉及奇妙的情感,但是感觉和情感都会起伏不定的。然而神所命令的夫妻之间、基督里弟兄姊妹之间以及神和蒙救赎的教会之间的爱是一种选择。这种爱是意志的行为,不是间歇的,而是日常的;不仅仅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也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不是出于我们的感受或者喜好;而是因为我们决定这样做。所以,约翰在这里的“彼此相爱”就用了现在时态。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在主持婚礼时提醒新婚夫妇:他们站在神和众多见证人面前,不是因为他们坠入爱河——尽管他们显然如此,而是出于更为深刻的原因;他们站在那里,不是因为他们坠入爱河,而是因为他们已经选择去爱——将自己的一切意志摆在婚姻的祭坛前,为了对方的缘故而牺牲自己。

有一位作家写道:爱心就是一种无私的生活方式。[3]这种含义正随着失忆症的肆虐而消失。我在上周查了一下“爱”这个字的含义,大家今天不妨也去看一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字典里,这个字的基本意思是“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感情”。

大家不要误会。爱可以涉及到强烈而又深刻的感情——没有什么能够像爱那样令人激动。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感情不是那么深刻或者强烈,又会怎么样呢?当用过的碗筷没人收拾,账单到期仍未支付,尿布桶里“芳香四溢”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也拿不准当事人的感受。

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会出于强烈而又深刻的感情,而去服事同样在基督里的人吗?你会仅仅由于被深刻的感情所驱使,而向自己的配偶、孩子、其他家庭成员或者其他信徒甚至敌人展现出爱心吗?

如果我们打开神的字典就会发现:爱会超越感情,让人情绪稳固,行事所遵循的意愿会展现出无私以及对神的顺服。所以,我把爱这个字定义为:爱就是彰显神旨意的意志决定。为了防止大家对这个定义有所质疑,约翰邀请我们打开神的字典。

 

在第6节,他写道:

我们若照他的命令行,这就是爱(这就是我所说的爱)[4]。你们从起初(从最开始)所听见当行的,就是这命令。

约翰采用的是循环式的推理:爱就是顺服神的命令;顺服神的命令就是爱。[5]

一位希腊学者写道:当我们遵守这个神的定义时,这种爱就成为得胜基督徒生活中的掌控因素。[6]

如果你遵守这个彼此相爱的命令,你就能够成功地遵守其他命令。如果你爱别人:

  1. 你就不会对他们撒谎
  2. 你就不会针对他们做假见证
  3. 你就不会欺骗他们
  4. 你就不会憎恨他们
  5. 你就不会杀害他们
  6. 你就不会对他们拥有的东西眼红
  7. 你就不会偷窃他们的东西

这样我们就看到爱心如何成为顺服神旨意的绝对基础。在这里,约翰说:这就是我们为人的方式,这就是我们行事的准则,这就是我们的行为,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模式。[7]

所以,让我们提出另一个问题:在一个不想与神同行的文化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当一代人拿走村口那个写着“神确实存在”的告示牌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他们实际上是在为着失忆症的横行而自责;失忆症让他们忘记了爱的真正含义以及真理的绝对确定性。

另外,这种现象不光出现在小说或者虚构的村庄里;这种瘟疫的确存在。它实际上是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的。到今天,我们个人仍然在和它抗争。

我们想一下,曾经有一段时间,亚当与神同行,我的意思是,神在伊甸园里以某种物质形体显现,亚当真真切切地与神同行。但是后来,甚至是在他拥有难以置信的特权、喜乐以及与神同行的经历之后,却选择了不顺服神。结果怎样呢?他的爱心冷却了;他对神的态度变为惧怕和憎恨;他对夏娃的爱变成控告和指责——都怪你!

我们有没有意识到:由于悖逆,亚当立马就变得自我中心、骄傲和疏远,他的心变得冷酷。新约圣经描述了当我们拒绝与神同行时会发生的事情: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马太福音 24:12)

当然,耶稣所描述的是在大灾难时期,人们抗拒神的实际情况;然而,对任何时期任何抛弃神命令的人而言,这都是真实的情况:不法之事增多,爱心逐渐冷淡。

这对每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而言都是警告。这不代表你会失去救恩,但是你一定会失去喜乐、见证、对别人的爱心;你会变得自我中心、骄傲、冷酷;最终失去喜乐服事的全部奖赏。这正是约翰在第8节对我们的警告。当心!我们当然不希望所有的奖赏都被没收。几个星期之后,我们才会讲到那节经文。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然后结束这篇信息。

关掉教堂里的恒温器,温度将持续下降,我们会觉得冷。当然,这不是我现在要谈的话题。不过,就算我们手脚都冰凉的时候,我们如何避免爱心冷淡呢?有两种做法。

第一,要接受一个事实:爱心不是一个可选项。

关爱其他人不是一个可做可不做的选择。实际上,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三章35节说: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这不仅仅针对顺服的基督徒,实际上,爱心关乎到我们个人的身份。事实上,耶稣说的是:这会让世人看到你生命中发生了超自然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1. 爱总是来去匆匆;
  2. 爱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
  3. 爱就是强烈而又深刻的感情。

然而我们都把自私的生活方式当成是爱。马库斯·菲利克斯(Marcus Felix)是一位生活在公元第二世纪的罗马律师。他对当时基督徒做出了下列的描述:“他们都彼此相爱,即便彼此并不熟悉。”

爱不是一个选择,而是我们身份的标志。

第二,我们要认识到:真理不是可有可无的。

爱心不是一个可选项……真理也不是。在第6节,约翰写道:

照他的命令行……

命令可不是建议。按照神的字典,有一位道德律的颁布者下达了一些命令,这些命令不是我们的观点,而是祂的宣告;这些宣告的定义恰恰是我们个人信仰的告白。祂所说的就是我们所相信的内容;我们应该根据自己所信的去行事为人。

这个不法的世界正在失去记忆:什么是奶牛,什么是鸡,什么是爱,什么是真理……人们都在说:“不要那样斩钉截铁……对待事情不要那样黑白分明……不要在每样东西上做标记……不用告诉我们那些到底是什么……别那么神经兮兮的……真理是你个人的事儿……真理是灵活的,有变通的余地。”

有一位作家很幽默地写道:“在生死攸关的事情上,人们都希望了解不折不扣的真相。比如说,你去医院体检,大夫告诉你,‘你的身体非常棒,和奥运会冠军差不多。恭喜你!’当天晚些时候,你在登上飞机的时候感到胸口疼痛。结果发现,你的大动脉严重堵塞,你离死只不过一步之遥。然后你去质问那个大夫:‘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他说:‘我当然知道你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但是如果我这样告诉病号,一定会冒犯他们的。我希望把这个诊所变成安全的港湾,让人在这里感受到关爱和接纳。’你一定会火冒三丈地对他说:‘在关系到我的健康状况时,我只想要知道真相!’”

显然,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我们想要的不是虚情假意的安慰,而是真相。[8]

你想要得到爱吗?离开了真理,你得不到爱;真理只有在神那里才会找到。你希望自己的心不要冷淡下去,是吗?那么

  1. 你就要接受一个事实:爱不是一个可选项;
  2. 你就要认识到:真理也不是一个可选项。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在你的人生中,最有可能变得冷淡的危急时刻就是:

  1. 当你灰心的时候;
  2. 当你付出爱心却似乎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
  3. 当你坚持真理,却感到举步维艰的时候;
  4. 你相信神的存在,但祂却似乎离你很远的时候。

此时你的爱心最有可能变得冷淡。

 

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克里斯的九岁男孩得了单核细胞增多症 ,医生要求他整个暑假都呆在屋里,不能参加少年棒球联盟的比赛,不能钓鱼或者骑自行车。对这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这种日子太难熬了。

克里斯的爸爸也信主,认为或许主安排这段孤独的时间,要把自己的儿子磨练成可用之才。他经营一家小型的药房,也卖一些小玩意儿,比如便宜的吉他。他也会弹吉他,所以就送给儿子一把,然后每天教他新的和弦或者技巧。结果克里斯找到了弹吉他的小窍门,夏天还没结束,他已经可以弹不少曲子,甚至自己谱曲。几年之后,十几岁的克里斯开始带领崇拜。今天,他创作的歌曲在世界上广为传唱。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克里斯·汤姆林[9](Chris Tomlin)。他写过一首歌词,内容是:

祂将自己裹在真光当中,

黑暗试图躲藏,

听到祂的声音就恐慌。

祂永远立定,

时光自始至终,

在祂手中掌控;

万名之上的名,

配得你我称颂,

我神真伟大,何等伟大!

黑暗的时刻,艰难的日子造就出基督徒的敏锐目光,磨练他们的品格……只要我们靠近那本神的字典,它就给我们带来指引生命、建立盼望、救赎内心的词汇,比如神、真理和爱。

就像那首赞美诗《奇异的爱》(Amazing Love)所唱的:

奇异的爱,怎能如此,我主我神为我受死!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9年2月10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9

版权所有

 

[1] Rienecker & Gabriel Garcia Marquez,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Harper Perennial Classics, 2006), pp. 46-48; Citation: https://www.preachingtoday.com/illustrations/2015/september/5092115.html

[2] Adapted from Warren W. Wiersbe, Be Alert: 2 Peter, 2 & 3 John, 2 Peter (David C Cook, 1984), p. 129

[3] Herschel H. Hobbs, The Epistles of John (Thomas Nelson, 1983), p. 155

[4] Robert W. Yarbrough, 1-3 John: Baker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Baker Academic, 2008), p. 341

[5] Constantine Campbell, The Story of God Bible Commentary: 1, 2 & 3 John (Zondervan, 2017), p. 194

[6] D. Edmond Hiebert, The Epistles of John (BJU Press, 1991), p. 300

[7] Adapted from Kenneth S. Wuest, Wuest’s Word Studies: In These Last Days (Eerdmans, 1954), p. 203

[8] Adapted from John Ortberg, “Loving Enough to Speak the Truth,” preachingtoday.com

[9] Adapted from Max Lucado, Unshakable Hope (Thomas Nelson, 2018), p. 87

Añadir un comentario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HAGA CLIC AQUÍ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