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13 - 不走该隐之路

13 - 不走该隐之路

Árbitro: 1 John 3:11–18

不走该隐之路

心心相印(第四部分)

约翰一书3:11-18

 

如果你了解圣经中创世记前几章的叙述,你可能就记得第四章发生的那个悲剧事件,就是该隐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杀人凶手。该隐的名字也成了麻烦的代名词。直到今天都是这样,我从来没见过有谁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该隐。

到了十四世纪,“惹恼了该隐”(raising Cain)这个短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召唤邪灵甚至是恶魔撒旦。换句话说,“惹恼了该隐”就是指引发骚乱、做了各种各样邪恶的事情,这是美国人的一句俗话。

到了今天,“闹事”(raising Hell)这个词,基本上就是“惹恼了该隐”的同义词了,意思是“滋事扰民”、“惹是生非”。如果有人对你说:“整个周末我家邻居都在惹恼了该隐。”那意思就是说:“我家邻居整个周末都好像在开派对一样,大声喧哗,吵得人没法休息。”当然了,这也说明这个人对圣经故事很熟悉。

几十年前,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s)拍摄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公民凯恩》(Citizen Kane)。虽然他把主角的名字从“该隐”(Cain)改成“凯恩”(Kane)(这两个名字的英文发音非常接近),但剧中的主角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成了一个无情傲慢的商人,几乎毁掉了他生命中所有宝贵的东西。

《公民凯恩》这部电影显然不仅是对他那一代无情大亨的影射,最终也是对亚当长子该隐的影射。直到今天,只要一提到该隐的名字,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混乱的东西,甚至是罪恶的事物。

让我感兴趣的是,使徒约翰所引用的旧约圣经中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该隐和亚伯的故事。约翰是想告诉信徒,区分信和不信的人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徒不像该隐。所以,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基督徒的生活不应该是惹恼了该隐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基督徒的生活不是惹是生非的生活。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约翰一书第三章。

在第11-18节,约翰基本上强调了该隐的三个特征。

 

该隐的第一个特征是:外在的谋杀行为。

现在请看第11节: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

在回到创世记以及该隐和亚伯的故事之前,我们先停一下。

约翰在这里写道: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

和合本翻译为“命令”的这个词,后来的中文译本基本上都翻译为“信息”: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信息。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过两次,而且都是在约翰一书中。这个词不是指一篇讲道或教导,而是指每个基督徒的基本职责。[1]

这是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和标记。也许你在车行买过车,车行的销售人员会向你展示你看好的某个车的基本配置,包括车身、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和座位等等,如果你想要一个高保真的音响系统,那是一个可选项,而不是标准设备,没有包括在基本配置中。

也许真皮座椅和天窗也不是标准配置,内置的GPS系统也不是;连接信息终端的套件,比如可以连接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器等设备,这个可能也是可选的。

约翰在第11节中说的是,彼此相爱不是基督徒生活中的一个可选项,如果你愿意付出额外的代价,那就增加彼此相爱这个选项,不是这样的;彼此相爱是基督徒生活的基本信息。换句话说,彼此相爱不是可选的,而是基督徒生活中的基本配置,是标准装备。[2]

事实上,“”这个动词所使用的现在时态,表明这是一种持续的、习惯性的行为。[3]

“爱”并不是一个可选的敞篷天窗,让你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打开它;“爱”更像是方向盘,是一辆车必备的,让你能够控制车辆行驶的方向,保证走在正确的车道上。

约翰接下来要让我们看看,把你的生命之车开到悬崖下是个什么样子。这些是导致该隐毁灭的特征,与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表现出来的正好相反。

我们来看看第11-12节: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

该隐无法忍受他弟弟公义的生活,于是就杀了他。

翻译为“杀了”的这个词,只出现在这里和约翰的启示录中。这是一个动词,指经受暴力的死亡。事实上,在旧约的希腊文译本中,也就是七十士译本中,这个词被用来把献祭的动物割喉或者宰杀,然后在圣殿里献祭。[4]

这很可能暗示着,在那场导致亚伯死亡的激烈争斗中,该隐正是使用了亚伯用来宰杀祭牲的那把刀,割断了他弟弟的喉咙。该隐非常恨恶他的弟弟,所以就用这种残暴的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

该隐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他外在的谋杀行为。所以接下来大家要注意的就是,该隐内心的仇恨。

 

该隐的第二个特征是:内心的仇恨。

简单地说就是:该隐恨亚伯。多年来他一直怀恨在心,他心中的这种仇恨终于在杀害亚伯时表现出来了。换句话说,杀人的念头早在他下手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5]

约翰接着在第13-15节说:

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

顺便说一下,这并不意味着杀人是个不可饶恕的罪行。杀人就像其他的罪一样,正是基督要死在十字架上的原因,要为这个罪和其他所有的罪偿付代价。但是如果杀人的人拒不认罪、也不悔改,那么神是不可能赦免他杀人的罪行。

还有一点要注意,约翰并不是说你可以通过爱别人来得到永生;他说拥有永生的证据是爱他人,尤其是你的弟兄,也就是那些与你一起在基督身体里的人。我们不是为了上天堂而彼此相爱;我们彼此相爱,恰恰证明了我们将来要上天堂。

约翰在第14节说:我们已经出死入生了。的确是这样,我们已经离开了死亡的领域,现在属于生命的领域了。仇恨和杀人属于撒旦所掌控的领域,他从一开始就是杀人的(约翰福音8:44)。[6]

约翰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彼此恨恶时,我们最像该隐和那个死亡之国了;但是当我们彼此相爱时,我们最像基督和生命之国。

这里传递了一个让人非常意外的信息:显然神把仇恨等同于杀人!这意味着神不仅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我们内心的态度负责。行为和态度同样都具有破坏性。仇恨是这个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们再回到第13节:

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

使徒约翰在这里使用了希腊语中的第一条件语句,表达的意思不是世人恨你们的可能性,而是必然性,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你可以把“世人若恨你们”这句话,翻译成“世人会恨你们”。这样第13节就是:

弟兄们,世人会恨你们,在他们恨你们的时候,不要觉得希奇。

你是说有人会像该隐恨亚伯那样恨一个基督徒吗?没错,绝对是这样的!你读读历史书和现在的媒体信息就知道了。但是为什么呢?

真正的基督徒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公民。他们信守诺言、诚信缴纳、遵守公共秩序,他们常常乐意帮助别人,过着谦卑、顺服的生活。但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恨这样的人呢?

这与该隐恨亚伯的原因一样。

 

这个世界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恨基督徒。这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基督徒的生活直观地代表了对周围人的谴责。清洁的生活一方面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会招来暗地里的嫉妒,会让人的良心受到谴责。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暴露了他周围世界的败坏。不仅如此……

世界恨基督徒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基督徒所信的福音。

  1. 我们所信的福音是关于罪和救赎的福音。
  2. 我们所信的福音既定人的罪,也称人为义。
  3. 我们所信的福音既是警告地狱的危险,又是对天堂的应许。
  4. 我们所信的福音是排他性的,不允许有其他的神,不允许有其他得救的方式。
  5. 我们所信的福音不是许多信仰中的一种,而是唯一一种真正的信仰。
  6. 我们所信的福音谴责所有其他的宗教都是假的,而且除了耶稣基督以外,没有其他的途径能来到父神面前。

环游当今世界,无论是伊朗、巴基斯坦、南亚、北非、北朝鲜、沙特阿拉伯,还是不丹、阿富汗、老挝、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和苏丹,你都会发现,这些国家的基督徒,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信了主。

作为一个教会大家庭,我们目前正在支持一个来自上述国家的家庭,他们参与了秘密训练当地牧师的事工,而这些牧师一旦被抓住,他们和家人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在传教士戴德生(Hudson Taylor)的个人传记中,记录了很多他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经历。他所建立的每一个教会,无不经历过一场骚乱。村民通常都是在夜色的掩护下来了解他们传讲的信息,就像约翰福音第三章所记录的,尼哥底母晚上来找耶稣交流,他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甚至可能是为了保护他的生命。

福音挑战所有在永恒的问题上虚假、愚蠢、漏洞百出、危险的东西。所以世人因为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而恨他们,因为基督徒所信的福音而恨他们。

世人恨他们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基督徒所继承的未来。

出于恶魔的仇恨,只能解释为是在与黑暗势力进行合作,这个世界就像撒旦的爪牙一样,他们监禁、折磨、败坏、甚至杀害那些用耶稣基督的话来说是要“承受地土的人”(马太福音5:5)。耶稣在马太福音5:10接着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撒旦是个结局很悲惨的失败者,他知道未来对他的监禁将是永远的。

世界恨基督徒的原因,与该隐恨亚伯的三个原因是一样的:

  1. 亚伯顺服的生活是对该隐不顺服的生活的一种指责。
  2. 亚伯所献的祭,指向了将来那位救赎者所献的生命的祭,这是来到神面前的唯一途径;而该隐所献的祭,则指向了自己创造的宗教和人所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3. 神所说的话证实了亚伯与神的关系,而该隐不被接受。于是他心怀仇恨,直到后来酿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起杀人案,这是有预谋的一级谋杀。

所以,世界之所以恨基督徒,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基督徒所信的福音;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基督徒所继承的未来的永生。

 

另外,大家不要忘了,该隐可不是个无神论者;他有很深的宗教信仰。创世记4:3告诉我们: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托马斯·曼顿(Thomas Manton)说,“有一日”这个短语指的是每年一次的献祭。他们真的是在一年结束的时候来献祭的。[7]

这是神为他们的父母亚当和夏娃所示范的献赎罪祭的结果,他们多年前犯罪得罪了神,神替他们献了赎罪祭,并给他们穿上了皮衣。这种做法就这样开始了。所以献祭不是人类的发明创造;而是福音的例证:用无辜的动物来代替有罪、悔改了的敬拜者受死。

该隐和亚伯以及他们的父母每年都要献祭给神,他们是后来每年在赎罪日献祭的大祭司的先驱,大祭司先是在会幕里献祭,后来在圣殿里献祭,最后以神的羔羊——耶稣基督的献祭而告终。

亚当和夏娃、该隐和亚伯以及在他们之后的每一个旧约信徒,都接受了赎罪的福音信息,他们带着各自的祭物来献祭,这实际上描绘并指向了将来的那位受难的救主,正如以赛亚书第53章所说的。

该隐和亚伯不是自己冒出一个念头,要把石头堆在一起,然后在上面杀死并焚烧一个无辜的动物。赎罪不是他们的主意,而是神的想法;只有通过流血才能来到神的面前。

为了了解亚伯为什么被杀,以及这件事如何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相联系,现在有三个问题需要澄清。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该隐并不是在他们第一次献祭之后就杀死了亚伯。

多年来,这兄弟俩一直跟随父母,每年献祭一次。旧约学者们把相关的线索放在一起研究以后,认为该隐和亚伯是在他们100岁出头的时候,发生了亚伯被杀的悲剧。[8]

该隐悖逆神,不遵守神在多年前就已经规定好了的赎罪献祭的敬拜方式。创世纪第四章中亚伯的被杀,并不是在他们第一次来到祭坛面前发生的;他们之前已经献祭了差不多有一百次之多。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该隐并不是在职业上先天处于劣势。

摩西在创世记第四章中记载,该隐把他收割的地里的果实作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则把他牧养的羊群中初生的羊作为供物。耶和华拒绝了该隐的供物,而悦纳了亚伯的供物。作为牧羊人的亚伯,显然有种不公平的优势。那是不是可以说,可怜的该隐选错了职业,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呢?不是的。

使徒约翰在第12节中说得很清楚,在谈到他们的献祭时,约翰说他们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该隐的行为是恶的,也就是说,他的献祭表明他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去敬拜神;而亚伯的行为是善的,或者说是公义的、正确的,也就是说,亚伯遵循了神规定的方法,通过献上赎罪祭来敬拜神。

第三,神很仁慈但也很清楚地警告该隐,他正变得越来越叛逆。

摩西在创世记第四章记载,在拒绝了该隐用地里的出产所献的祭物后,神警告该隐,他内心罪恶的骄傲是很危险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亚当、该隐和亚伯站在这个已经屹立了几个世纪的圣坛前,大家不要忘了,亚当活了将近一千年。这个祭坛的位置,很可能就在伊甸园的大门外面,那里现在由基路伯把守,就是手持着燃烧的剑的护卫天使(创世记3:24)。

旧约学者们推测,这里自然就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地方,是耶和华神宣告咒诅的地方,也是应许将来的那位救赎主的地方。这个地方现在由天使守护,也是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儿子每年一起来献祭的地方。

那么他们怎么知道神是否接受了他们的供物呢?我同意很多人的看法,就是神会通过从天上降下火来悦纳他们的祭物,就像神经常悦纳旧约中许多其他圣徒的献祭一样。比如:

  1. 在利未记第九章中,当大祭司亚伦献上供物时,神就从天上降下火来,烧尽了在坛上的供物。
  2. 在士师记第六章,当基甸献祭给神时,神从天上降下火来回应了他的献祭。
  3. 当以利亚与巴力的假先知在迦密山上进行真假信仰的决斗时,神对以利亚的献祭做出了回应,从天上降下火来烧尽了坛周围的水,还有所献的祭物(列王记上18章)。
  4. 在历代志上第二十一章,大卫献祭给神,神应允他,就从天上降下火来。
  5. 当所罗门将圣殿奉献给神时,我们在历代志下第七章中得知,火从天上降下来,烧尽了他们所献的一切祭物。

该隐和亚伯都曾经看见神的火从天上降在他们的祭物上,证实了他们所献的祭物是可以被神悦纳的;他们看见这样的场景已经有很多年了。但只有该隐觉得无法忍受了。

那条曾经欺骗过他母亲的蛇,显然也在给他传递同样的谎言:“神不会在乎你做什么的……做你自己的事吧。神真的设立了如此严格的献祭标准了吗?难道所有真心实意的宗教行为都不能被接受吗?!我是说,你来到了祭坛前,你带来了祭物,你相信天上的那位神,而且你也按照约定的时间来献祭了。神当然会注意到所有这些美好的事物,不会在乎你带来的那些西红柿的。”

“而且,你也不该再拿着亚伯的动物当祭物了,带上你自己的西红柿和南瓜吧。神肯定不会那么心胸狭窄的!”

该隐点点头:“是啊!真是这样!”

但是火从来没有降在他所献的供物上。于是该隐在羞辱和恼怒中悄悄离开了。

你看,神还真是心胸狭窄。

所以在亚伯被杀害的这件事上,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该隐并不是在他们第一次献祭之后就杀死了亚伯;第二,该隐并不因为是种地的就在职业上先天处于劣势;第三,神很仁慈但也很清楚地警告该隐,他正变得越来越叛逆。

 

福音不是众多选择中的一种,这是人类可以接近和敬拜神的唯一途径。你想来到神的面前吗?你想从罪恶中得到赦免吗?你想要永生吗?神已经为你预备好了这一切。

我们怎么知道神的爱呢?我们与神的相交的基础是什么呢?我们怎么能来到父神的面前呢?使徒约翰在第16节说: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

这里的“舍命”,用的是过去式的主动动词,指的是有计划的主动、自愿的行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不是一个错误,耶稣不是一个悲哀的殉道者;祂愿意献上自己的生命,这一切都是按照神预定的计划进行的,正如彼得在使徒行传2:23说的:

耶稣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

我很赞同过去的一位作者所说的,他说这段经文很像约翰福音3:16。[9]约翰福音3:16说(希望大家跟我一起背诵):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十字架是神所计划的一条让我们通向祂自己的道路,不是因为祂看见我们身上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而是因为祂要藉着恩典来拯救我们,为祂的爱子娶一位新妇。我们曾经站在敌对祂的一边,我们是有罪的、是跟随魔鬼的,我们爱自己、喜欢罪恶的事情,憎恶神的清洁和圣洁,该受地狱的审判;但是神爱我们,耶稣甚至为我们而死。[10]

这就是约翰福音3:16和约翰一书3:16的荣耀、恩典和福音。

 

在1904年的威尔士大复兴中,有一首著名的威尔士赞美诗《主的爱》(Here is love)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首赞美诗的歌词是这样的:

主的爱浩瀚如大海,慈爱良善如洪流。

主为我舍己成救赎,祂宝血为我流下。

谁能忘记祂的大爱,谁能停止赞美祂。

我一生仰望跟随主,从今时直到永远。

加略山主牺牲的爱,长阔高深如江河。

神怜悯如波涛汹涌,潮水涌溢满我身。

恩与爱滚滚如江河,从天浇灌永不息。

属天平安完全公义,今以爱救我罪人。[11]

神不仅说祂爱我们,对吧?说句话很容易。但圣经告诉我们,因为神如此爱我们,约翰在这里写道,以至于祂为我们舍命

但约翰还没有说完,他接着把这个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请注意约翰一书3:16的后半段: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主耶稣何等伟大,对吗?但舍己的爱不只是耶稣所做的,这也是我们的主耶稣期望我们所过的生活!这也是给我们的命令!

这就是拒绝该隐的道路的意思。大家看到了吧,当你不推崇该隐,当你拒绝该隐的那种行为和态度时,你就是在拒绝最终杀人的行为。

这就是使徒约翰所强调的该隐的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外在的谋杀行为,第二个特征是内心的仇恨。现在我们来看该隐的第三个特征。

 

该隐的第三个特征是:外表冷漠的态度。

现在请看约翰在第17-18节进一步举的例子: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即便是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我觉得约翰的心里仍然在想着该隐。

大家还记得神来问该隐:“该隐,你弟弟亚伯在哪里?”该隐冷漠而略带讽刺地回答说:“难道我是我弟弟的监护人吗?”该隐可能在他讥讽的回答中使用了一个文字游戏:“我应该像他看守他的羊一样来看守我的弟弟吗?”也就是说,谁让我负责照顾我的弟弟了?对不起,那不是我的工作!

使徒约翰会说:“哦?是这样吗?”

请注意约翰在这里说的“看见弟兄穷乏”,约翰是指一个基督徒看到另一个基督徒需要帮助,约翰不是说对不信的人就不帮助了,而是说这对教会来说尤其重要,教会要照顾好自己的肢体,特别是在约翰的那个时代,甚至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基督徒也在遭受着巨大的痛苦,过着艰辛的生活。

约翰问:“你看到你弟弟需要帮助了吗?”

希腊语“看见”这个词,后来产生了英语中的“剧院”这个词。也就是说,约翰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场景:仿佛我们就坐在剧院的观众席上,仔细观看一个戏剧的演出,这时有一个需要帮助的基督徒从舞台上走了出来。约翰写道,你没有回应去帮助他,反而塞住了怜恤的心,塞住了你内心的情感,就等于你“砰”地关上了心门,放下窗帘,这样你就不会在舞台上再看到他们了。

为那些你看不见的挨饿的数百万人祷告,比为那些你看到的教会大家庭中的穷人购买食品要容易得多。就像有一位诗人写的:

去爱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不需要做什么;

我最大的挑战,是我隔壁的那个人。[12]

你想避免该隐这种冷漠无情的态度吗?那就接受你是你弟兄的守护者这个事实;也就是说,你有义务去爱、去关心、去帮助别人,有义务为别人代祷,有义务放下你自己的权利,牺牲你的时间、你的精力去服侍别人,如果被神呼召的话,你甚至要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要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十字架上,回到我们荣耀的救主为我们舍命的地方,来谨防该隐的行为、特征和态度。在十字架那里,我们冰冷的心再次得以温暖;在那里,我们刚硬的心再次被软化;在那里,我们自私的心再次被打开。[13]

 

回到我一开始讲的那个“惹恼了该隐”这句俗话,就是做各种邪恶的事情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走该隐之路的意思。这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持续的威胁,如今藉着神的道和神的灵,我们得以与该隐之路进行争战。

利己是该隐的法则,而舍己是基督的爱。

我们必须每天都把自己交托给神,不去走该隐之路,而是多思想基督。

主啊,求你使我成为仆人,谦卑而温柔,

让我扶持软弱的人。

愿我心中的祷告永远不变;

使我成为仆人,使我成为仆人,

就在今天,使我成为仆人。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3年6月3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3

版权所有

 

[1] Herschel H. Hobbs, The Epistles of John (Thomas Nelson, 1983), p. 89

[2] Adapted from Bruce B. Barton, Life Application Bible Commentary: 1, 2 & 3 John (Tyndale, 1998), p. 71

[3] Fritz Rienecker/Cleon Rogers, Linguistic Key to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Regency, 1976), p. 791

[4] D. Edmond Hiebert, The Epistles of John (BJU Press, 1991), p. 151

[5] Hiebert, p. 158

[6] Ibid.

[7] Thomas Manton, By Faith: Sermons on Hebrews 11 (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 2000), p. 115

[8] R. Kent Hughes, Hebrews (Crossway, 1993), p. 252

[9] Roy L. Laurin, First John: Life At Its Best (Kregel, 1987), p. 131

[10] Sam Gordon, Living in the Light: A Walk through 1, 2, 3 John (Ambassador, 2001), p. 130

[11] Ibid.

[12] Adapted from Gordon, p. 133

[13] Adapted from Joel Beeke, The Epistles of John (Evangelical Press, 2006), p. 139

Añadir un comentario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HAGA CLIC AQUÍ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