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61 - 个人受苦基础课程

61 - 个人受苦基础课程

Árbitro: Acts 21:15–36

个人受苦基础课程

使徒行传21:15-36

 

引言

我想先请大家一起看腓立比书3:10,保罗满腔热情地写道: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

新约圣经中有好几个希腊同源词被翻译为“知识,知道,认识”,其中之一就是“oida”,这个词表示通过命题式真理获得的理智上或者直观的知识。如果你在圣经教义考试中获得了“A+”,这说明你在理智上知道了真理。

另一个希腊词“ginosko”也被翻译为知识,它表示通过个人的经历所获得的知识。有一本内容全面的希腊语字典叫做《新约神学字典》(The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想选点有新意的父亲节礼物的人可以考虑买这本书,一共有十卷!这本字典强调,圣经中的希腊词“ginosko”暗示知道的人和被知道者之间有一种个人的关系,被知道者对知道者最终产生了影响。

在腓立比书3:10中,保罗说:“使我认识基督……!”保罗没有用“oida”,意思是通过命题式的真理获得的知识。事实上,他的确不应该使用“oida”,因为基督是他个人的救主这件事是他早已知道的真理。相反,保罗使用的是“ginosko”,他实际上在说:“惟愿我与耶稣基督亲密无间,使我方方面面的品格都被祂影响。”

 

接下来请看腓立比书4:5的前半句,这里使用了相同的词,但指向的是你们身边的人:

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

“谦让的心”表示谦卑忍耐的坚定,能忍受不公平、羞辱和虐待,心无怨恨和敌意。换句话说就是:“当你们个人遭遇粗暴对待的时候,让众人知道你们的忍耐。”

这里的“知道”是“ginosko”的另一种形式,意思是由于你亲密地认识主,被主大大地影响,以致于你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你遇见了一些事情,让你变得与众不同。随着他们越来越认识你,最终他们也会被你影响。

所以,当有人说“我只是想认识基督”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正确地说,他们的意思是,与基督亲密同行、顺服祂,在祂面前全然敞开,渴望得到祂的悦纳,开始在行动上、话语上、反应上效法祂在地上生活时的样式。这样,我们就从经验上“认识”了祂。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都明白并且喜欢腓立比书3:10的前半句。但问题是,保罗的话还没有结束,请大家继续看这节经文的后半句: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

要记得,前文中的“ginosko”(在经验上认识)仍是后半句的主要动词。所以,保罗不是说“我想在理智上知道所有有关复活的神学真理。我一定要通过考试。”这不是他的意思。

你的确应该知道有关复活的真理。保罗在考试中一定能得“A+”,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真理。事实上,他曾经亲眼见过复活的基督,甚至被带到三层天上。那么,为什么保罗还想知道基督复活的大能呢?

作为信徒,通过个人经历知道基督复活的大能是什么意思呢?你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了祂的大能呢?你怎么知道呢?我不会直接告诉你们答案,但我会告诉你们答案在哪儿,在以弗所书第二章和歌罗西书第二章里。

我给你们一点提示,然后你们自己去找吧。歌罗西书3:1-2说:

……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

所以,从经验上真正地知道基督的复活,意味着你们的生活方式与物质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反,因为你所爱的是永生,而不是今生;在个人经验上知道基督复活的大能,意味着你过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那么,你知道基督复活的大能吗?

 

现在请看腓立比书3:10的后半句: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

保罗想通过经历基督所受的苦来认识基督!如果拿当代的基督徒对比一下这节经文,所有基督徒都会赞同前半句:

使我认识基督……

这一点我很喜欢!但赞同后半句的人就会显著减少:

……晓得他复活的大能……

人们可能会问:“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应该关注我的国度,而要关注基督的国度?那会对我的财务状况有什么影响呢?”

会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再来读最后一句:

……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

又有多少人会愿意亲身体验基督所受的苦呢?

然而,这一切保罗都想去体验。事实上,保罗如此渴望认识基督、被基督所影响、与基督亲密同行,以至于他甚至愿意抛弃今生、为天国而活,亲自经历基督复活的大能,忍受基督曾经行过的死阴幽谷。

保罗说:“主啊,我愿像你,我自愿参加《个人受苦基础课程》。”

 

现在我们就进入正题,请大家回到使徒行传第二十一章。

大家还记得吗?保罗不顾所有朋友及同伴的恳求,执意要去耶路撒冷。上次我们讲了,即使所有的人都不赞成,保罗也要顺服神的旨意。所以,他带着一颗沉重的心,或者用保罗自己的话说是“一颗破碎的心”,保罗启程前往耶路撒冷。

 

欢乐的重逢

现在请大家请看使徒行传21:15-17,保罗与故人欢乐的重逢:

过了几日,我们收拾行李上耶路撒冷去。有凯撒利亚的几个门徒和我们同去,带我们到一个久为门徒的家里,叫我们与他同住。他名叫拿孙,是塞浦路斯人。到了耶路撒冷,弟兄们欢欢喜喜地接待我们。

说实话,这是保罗整个耶路撒冷之旅的故事中唯一让人高兴的事。保罗渴望回到耶路撒冷,因为那是他心爱的城市,是众使徒所在的城市,他迫不及待地要与众人分享神在他的宣教之旅中所显明的恩典。

第17节后半句说:

……弟兄们欢欢喜喜地接待我们。

 

介绍宣教团队

接着,在第18-19节中,保罗介绍了自己的宣教团队:

第二天,保罗同我们去见雅各,长老们也都在那里。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地述说了。

很明显,这是一次正式的见面。作者路加写道,保罗和他的整个宣教团队一起去见带领的长老/教师——雅各。顺便说一下,当时《雅各书》已经流传了大约十年,所以雅各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大人物了,而且所有长老也在那里。有些人认为,当时几千人的耶路撒冷教会,通过选立七十个长老的方式,把犹太公会的组织结构运用在教会中了。

与任何新约教会一样,耶路撒冷教会的庞大规模无疑需要大量的带领人。目前,我们教会的长老人数可能要增加两倍才能与层出不穷的待定决议保持同步。上周,我从我们的教会名册上看到,有1200多个家庭和个人把这个教会视为他们的母教会。在神面前,我们的责任非常重大。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保罗向雅各以及众长老们介绍他的宣教士同伴时的情景。之后,雅各或许还要向宣教士们介绍众位长老。

 

重述奇妙之旅

问安之后,保罗开始给他们详细讲述这三年的宣教旅途中的奇妙故事:

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之事一一地述说了。

虽然保罗没有用幻灯片演讲,但我可以想象,保罗讲述他宣教之旅中的故事时,人们一定听得津津有味。与死亡擦肩而过,午夜因地震逃出监狱,欧洲的第一位信徒,成千上万外邦人因信得救,教会建立,神迹彰显,巫士哑口无言……

哇喔!保罗的讲述充满神的大能,奇妙地见证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的传播。

 

短暂的欢庆

第20节前半句记载了人们的欢庆,尽管这场欢庆非常短暂。

他们听见,就归荣耀与神……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们是如何归荣耀与神的。我多么希望这里能用一个感叹号,而不是逗号。虽然有如此多值得欢庆的事情,但这场欢庆几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犹太人仍然心怀偏见和骄傲

我们继续看第20节的后半部分:

……对保罗说:“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

“打扰一下……我们刚才不是在说,欧洲有成千上万的外邦人信主吗?我们不是正准备庆祝一下吗?”

犹太人的偏见和骄傲仍然存在。“成千上万外邦人信主又怎么了,好几万犹太人不仅信了主,而且对神的律法热心。这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保罗很受挫的样子。

 

谣言仍然存在,仍在败坏人

……他们[几万犹太信徒]听见人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

事实并非如此。保罗的意思被歪曲了。他没有教导犹太人不遵行条规,他只是声明,犹太教的仪式条规不是得救所必需的。事实上,使徒行传16:3告诉我们,保罗吩咐有一半犹太血统的提摩太受割礼,以便不冒犯犹太信徒。保罗并不反对律法,他只是高举恩典。

大家注意到谣言的煽动性了吗?请再看一下第21节:

……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

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这种谣言站不住脚,但像所有谣言一样,它就像长了腿一样传得特别快,以致于耶路撒冷教会以及周围地区的许多犹太人都非常仇视保罗。这难道不是仇敌制造谣言和夸大事实的伎俩吗?箴言16:28说:

……传舌的离间密友。

施蕴道牧师(Chunk Swindoll)非常恰当地评价了保罗遇到的这件事:

地方教会是撒但最喜欢播撒误解的苗床之一。他像松土一样松动我们的思想,种一铲子善意,掺一袋子偏见,放几粒骄傲的小药丸,然后这里散布不满,那里煽风点火,等待它们发芽生长。

我们在这节经文里就能看到谣言和闲话的特征之一:被议论之人没有机会参与讨论。[i]

 

保罗远在千里之外,他根本没想到,他的人格和事工正在被谣言摧毁。现在,他回来了,在第22节,教会的带领人齐声说:

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

“这可怎么办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对保罗来说,什么是不可能的:保罗的人格清白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他的动机受到质疑,他在欧洲带领的宣教运动被“引人入歧途”的猜疑所笼罩。人们说出来、臆测出来的事情都收不回去了。

肯特·休斯(Kent Hughes)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妇不停地说有关她邻居的闲话,过了不久,整个村子都知道了这位邻居的事情。被毁谤的人非常受伤,非常不高兴。后来,传播谣言的那个农妇得知自己所传的事情并不属实,就去找一位有智慧的人,寻求弥补伤害的办法。

听了她的问题,那位智者说:“去集市上买只鸟,把鸟杀了。在回家的路上,把鸟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了,扔在每户人家的门前!”

虽然觉得这个建议很奇怪,但农妇还是照办了。第二天,她告诉智者已经按照吩咐做完了。智者又说:“现在,去把你扔的羽毛都捡回来拿给我。”

农妇沿路折回,但令她失望的是,所有羽毛已经被风吹走了。找了一整天,她只找回两三片羽毛。智者说:“你看,散播闲话容易,收回闲话却是不可能的。”[ii]

 

不管有无根据,关于保罗的谣言已经散开了,而且传播得如此厉害,以至于第22节说:

……众人必听见你来了。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该如何处置保罗呢?犹太人一定听说你来了,这下可麻烦了!”他们说:“听着,保罗,虽然我们很爱你,但我们希望你尽快去别的地方宣教,而且走得越远越好。”

他们看保罗就像是我们看动画片《查理·布朗》里的到处惹麻烦的小猪鹏鹏一样。他们就是这么看保罗的。“保罗,你走到哪里都会惹麻烦。上次你离开这里的时候,教会差点因为外邦人和犹太人的问题而造成分裂。现在你又来了,这次的麻烦更大了。”

“保罗,这可怎么办呢?”

我真希望这时保罗能站出来为自己辩解。“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怎么办?!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借此讲明我们对律法和恩典的态度,向着正确的方向迈一大步。此外,你们应该知道,这些谣言都是子虚乌有的!‘他们说我教训人离弃摩西’?这是谁告诉他们的?证据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来问我?还有,我不敢相信,你们竟然允许这些谣言肆意传播,让我的人格无端受辱,让我在欧洲的事工受到这样的误解!你们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呢?”

但是,保罗什么都没有说,没有为自己辩解,没有诉说自己的冤屈,什么都没有!保罗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愿意和基督一同受苦。当基督被误解、被凌辱的时候,祂也没有为自己辩解。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

 

受苦的仆人的榜样

保罗为遭受误解的人树立了榜样。他:

  • 没有为自己辩解;
  • 没有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
  • 没有怀恨在心,而是以恩报怨;
  • 没有从造谣者面前逃跑,而是直面他们;
  • (最重要的是)坚信神在掌权。[iii]

 

长老们的提议

现在请大家看第23-24节:

你就照着我们的话行吧!我们这里有四个人,都有愿在身。你带他们去,与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替他们拿出规费,叫他们得以剃头。这样,众人就可知道先前所听见你的事都是虚的;并可知道你自己为人循规蹈矩,遵行律法。

长老们说:“这是我们的计划。教会里有四个人有愿在身(三十天里禁戒酒肉并且不剃发须)。你来付他们还愿的费用,为每人付三个牲祭,外加素祭和奠祭。还有,你自己也要守七天的洁净礼。”

这些做法并不违背福音的真理。在那段过渡期里,神耐心等待了四十年,让教会慢慢放弃犹太人的规条。保罗的意思是,虽然这些仪式不是洁净所必需的,但它们可以用作献身与神的外在标志。

所以,长老们说:“保罗,你来出他们的费用,这就让所有犹太人看到,其实你并不反对摩西。”

 

使徒顺服提议

保罗听从了长老们的提议。请看第25-26节:

至于信主的外邦人,我们已经写信拟定,叫他们谨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与奸淫。”于是,保罗带着那四个人,第二天与他们一同行了洁净的礼,进了殿,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只等祭司为他们各人献祭。

 

犹太人误解提议

然而,犹太人误解了这一提议。我们继续看第27-36节:

那七日将完,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看见保罗在殿里,就耸动了众人下手拿他,喊叫说:“以色列人来帮助,这就是在各处教训众人,糟践我们百姓和律法并这地方的。他又带着希腊人进殿,污秽了这圣地。”

这话是因他们曾看见以弗所人特罗非摩同保罗在城里,以为保罗带他进了殿。

合城都震动,百姓一齐跑来,拿住保罗,拉他出殿,殿门立刻都关了。他们正想要杀他,有人报信给营里的千夫长说:“耶路撒冷合城都乱了。”

千夫长立时带着兵丁和几个百夫长跑下去到他们那里。他们见了千夫长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罗。于是千夫长上前拿住他,吩咐用两条铁链捆锁;又问他是什么人,作的是什么事。

众人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千夫长因为这样乱嚷,得不着实情,就吩咐人将保罗带进营楼去。到了台阶上,众人挤得凶猛,兵丁只得将保罗抬起来。

众人跟在后面,喊着说:“除掉他!”

三十年前,耶稣基督受审时群众们喊的也是“除掉他!除掉他!……”

保罗的确正在经历基督所受的苦。这位被打得体无完肤的使徒除了放弃还能做什么呢?“够了!我受够了!”

想想如果你是保罗,顺服神的旨意来到耶路撒冷之前,朋友和同伴已经让你心碎;来到耶路撒冷之后,你发现教会内部也在密谋反对你。你一直都在承受着误解和诽谤。

“保罗,你为什么不放弃呢?”

因为保罗深爱他的同胞和国家,渴望向他们传讲福音,即使那会让他遭受误解、受伤甚至丧命。归根结底,弟兄姊妹们,支持保罗永不言弃的,是他渴望认识基督、认识祂复活的大能并与祂一同受苦的心志。

 

楼·利特尔(Lou Little)在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担任橄榄球教练时曾发生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的队里有一位能力平平、几乎没有机会上场的球员。利特尔教练很喜欢这个人,尤其是看到过几次他和他爸爸手挽手穿过校园之后,教练更喜欢这个年轻人了。

有一天,在一场面临劲敌的重大比赛前,这个年轻人的妈妈打电话说,他爸爸早上因心脏病去世了。年轻人回家参加了葬礼,三天以后,他回来了,并且到利特尔教练的办公室请求说:“教练,今晚您能让我上场吗?我想那是我爸爸最想看到的一幕。”

犹豫了片刻之后,教练说:“好吧,但你只能打两场,打完就下场。”

教练信守诺言,让这个年轻人上场了,但却一直没有让他下场。在六十分钟的比赛里,这个年轻人像顶级橄榄球运动员一样所向披靡。比赛结束后,教练说:“孩子,你之前从没打得这么好。你怎么了?”

“您记得我爸爸和我手挽手散步的情形吗?其实他是盲人,今晚是他第一次看到我打球。”

此时此刻,我不想谈论人们在天国会做什么或者会不会看地上的球赛。我想说的是,一位能力平平的球员因为相信自己的爸爸第一次看到他打球而变得激情四射。

 

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一句实话:在人生的赛场上,你回应那些打击你的误解和伤害你的谣言的方式,你在赛场上的每个表现,都与你为谁而活、讨谁的喜悦息息相关。

为了他所取悦的对象,保罗甘愿承受所有打击,必要的话甚至愿意献上生命。大家都看到了,保罗取悦的对象只有一位,就是耶稣基督,只有耶稣基督!

 

 

 

 

 

 

 

 

本讲稿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1998年8月9日的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1998

版权所有

 

 

[i] 施蕴道(Chunk Swindoll),《坚定的热情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an Exacting Passion),《生活的洞见》(Insight For Living),第79页。

[ii] 肯特·休斯(Kent Hughes),《使徒行传》(Acts, Crossway Books),第293页。

[iii] 施蕴道(Chunk Swindoll),《使徒行传》(Acts),《生活的洞见》(Insight For Living),第80页。

Añadir un comentario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HAGA CLIC AQUÍ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