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23 - 不再不满足

Árbitro: Philippians 2:14–16

不再不满足

谦卑(第八部分)

腓立比书2:14-16上

 

去年盖洛普(Gallup)做了一项非常细致的调查,看看人们对于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到底有多满意。盖洛普调查的时候,特别关注的是他们对于居住地和搬家的态度,而不是实际所处的状况。

调查结果让人有些震惊:在对调查做出回应的人当中,有将近一半的人说他们想搬到另外一个州去居住。不过盖洛普对这些人又追加了一个问题:有多大的可能性你们真的会搬家?73%的人回答说:他们很可能根本就不会搬。

盖洛普因此总结说,我这里引用他们的结论:看起来我们当中很多人,只是愿意抱怨我们所住的地方,而不愿意真的搬走。

显然这里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有多不好,事实上问题出在我们堕落的本性上;我们生活在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中——我们就是愿意发怨言。

 

有一位作家曾经开玩笑说:“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休息了,然后从第八天就开始接受抱怨了。”

还有一位作家说:“我们的心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就很容易陷入到不满足当中;就像是被地球引力所吸引那样自然。”他说:“毕竟,发怨言看起来是对令人失望的情形的一个合理反应。你根本不需要去邀请人们来抱怨,它就像是一个不速之客,不请自来,跑到你们家的卧室,打开它的行李箱,拿出一堆要洗的衣服就打算住下来了。即使你想把抱怨撵走——把它推出门外,把它的包也丢在外面,换一把锁,它还是会从你家的窗户或是阳台爬进来。抱怨就是赖在你家不走了。”

这个比喻说得非常形象。

不满足就像是水面下的暗流,它总是不断地想把你的喜乐和希望拖到深水里面,在那淹死它们。一个好发怨言的灵就是这样危险,它带走你生活中的那些喜乐和希望,把它们消灭掉。

使徒保罗刚刚命令在腓立比的教会,要做成他们得救的工夫,他不是只写给个人的,也是写给教会大家庭的。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一个教会,在你们努力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的过程中,保罗知道,其中一件最令人心灰意冷的事情,就是允许好发怨言的灵这个不速之客,在你们中间住下来。如果容让那个危险的暗流存在片刻,它将会把每个人都拖到深水里面去。

 

请弟兄姊妹们把圣经翻到腓立比书的第二章,我们上次讲到了第14节。在下一个短语中,保罗给出了命令和警告,还有一个重要的提醒。

在我们一起学习的下面几节经文中,保罗提出了四个命令,以确保教会和每个基督徒都走在正轨上,不被那个不满足的暗流拉到危险的深水中。我把这四条命令给大家列出来。

第一条命令就是:

 

第一,在生活中不要抱怨任何事。

请看第14节: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这是保罗的第一个挑战,把这个作为显明你们的救恩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怎么样,还不错吧?

显然,在这节经文中,有一个词非常关键,我们需要把它搞明白。中文和合本的翻译中就是第一个字:“”——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应该是这样:“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 还是一样。中文标准译本的翻译是:做任何事都不要抱怨或争论

我个人改编后的版本是这样的:“做有些事情不要发怨言。”这个版本读起来舒服多了。我可以做这个或者那个……争取尽可能不发怨言地多做一些事情吧。

保罗不是这样说的。他说:凡所行的

圣经学者斯蒂芬· 朗格(Steven Runge)说:保罗没有让我们随着自己的性子,来选择做一些我们喜欢的、能让我们得到满足的事情。

有些人可能会说:“但是抱怨就是我的本性。”韩瑞克(Howard Hendricks)就曾说:“有些人生来就是好指责。”

 

保罗真的是指所有的事情吗?也就是说每件事情吗?

这是不是意味着:做饭不要有怨言……洗衣服,或洗碗……做家务……接送孩子、伺候老人……在教会辛苦服事却不被理解……工作单位里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那些明显跟你过不去的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不要发怨言?保罗会不会是指当你们在教会里的时候不要发怨言?

实际上,保罗根本就没有澄清或是描述清楚发怨言的对象是什么,显然他是在泛指任何事情。也就是说,这个命令没有为某个特例或者例外而留出任何空间,没有例外。

”就是“凡是”,就是指所有的事情、任何的事情。

弟兄姊妹们要记着,这种涉及范围很广的命令,很明显重点是在指那些生活当中人们不太喜欢的事情,一些平凡、单调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1. 因为在度假的时候我们很少发怨言;
  2. 在水上公园里坐着滑梯往下滑的时候我们没这个问题;
  3. 或是在日落的时候在河边、在海边散步的时候;
  4. 或是去你最喜欢的饭店吃饭的时候。

在这些场景中,一般都不需要警告你不要发怨言。

 

保罗在第14节所用的“发怨言”这个词,在原文中是“私下里嘀嘀咕咕发牢骚”的意思,以表达不满的情绪。

在我研究这段经文的时候,我发现几乎每一个新约学者和作家,都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描述以色列人在旷野里的那段经历时,所用的词与这个词完全一样。

在希伯来语圣经的希腊文译本,也就是七十士译本中,常常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以色列人。所以很清楚,保罗实际上是在借用对以色列过去历史的描述,直接指向他们那个败坏的榜样。

他们身处埃及的时候发怨言,从埃及出来、得到自由以后,他们还在发怨言;他们因为没有吃的而发怨言,然后又因为只能吃神所供应的吗哪而发怨言;他们对带领他们的人发怨言;他们对他们信实的神发怨言;他们发了四十年的怨言。

神在民数记14:27指着他们说:

这恶会众向我发怨言,我忍耐他们要到几时呢?

对于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这段历史,诗篇的作者是这样来总结和描述的:

(他们)在自己帐棚内发怨言,不听耶和华的声音。(诗篇106:25)

 

弟兄姊妹们,大家需要明白:发怨言不仅仅是抱怨而已。这其实是一个神学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保罗随后会告诉我们:神在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上都拥有无上的主权,祂掌管着这一切。

发怨言是缺少顺服、谦卑的结果,它实际上是悖逆神的一个骄傲的宣告。它来自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我们受到了不应该有的遭遇,或者没有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生活中出了点问题……现在需要我来表达一下我的不满了……现在该发点怨言了。

但是,就像是那个不速之客:它短暂的停留,会带来持久的、不满的情绪。

 

在我准备这篇讲道的时候,我想起了一首歌,我上网找到了这首歌的歌词。它的歌词是这样的:

他们在城中抱怨

他们在农场抱怨

他们抱怨他们的邻居

他们觉得这样无所谓

下雨之日他们抱怨

干燥之时他们抱怨

从岁首到年终,他们都在抱怨

是啊,他们不停抱怨,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他们在周一周二和周三抱怨

周四也抱怨

周五周六和周日还抱怨

整个一周都在抱怨

 

他们抱怨他们的丈夫

他们抱怨他们的妻子

他们抱怨他们的孩子

他们抱怨他们的父母

他们抱怨他们的牧师——这是我加上去的

 

他们抱怨他们的学校

他们抱怨他们的老师

他们抱怨那些规条

要知道,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弟兄姊妹们,这正好就是堕落的人性的国歌。它是从亚当开始的,就在他犯罪后,这位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人,就对神发出了第一次怨言:这都是你所赐给我的那个女人惹的祸。

亚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怨言的人。这也是原罪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

这首歌被以色列人发扬光大,如今已不知不觉进入了新约教会。

保罗警告腓立比人,他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可以发怨言的余地。这也再一次给了我们这个提醒:一个发怨言的灵,不只是影响那个发怨言的人,所有听到的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发怨言的情绪喜欢有公众的陪伴。

 

有一位作家谈到他曾经参加的一次半程铁人三项比赛,就是把常规的铁人三项赛的赛程缩短一半。这位作家也是一个教会的牧师,他想完成这项比赛,而且他也需要这样的锻炼。他写道:在完成了两公里的游泳和九十公里的自行车赛程后,对于剩下的二十一公里的跑步,我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我旁边的一个伙计也是这样。我问他感觉怎么样,随后我马上就后悔问这个问题了。他说:“哥们,实在是太糟糕了……简直没法说……我觉得参加这个比赛,是我一生中做出的最愚蠢的决定。”他比那些怨妇的抱怨都多。我知道要是和他再聊下去,恐怕我也会同意他的观点了,所以我就加速甩开了他。后来我终于赶上了——要注意他是赶上了——终于赶上了一个六十六岁的老奶奶,她的语调正好相反:“天很热,不过至少比下雨强……你要多喝水,保持身体中有足够的水分……跟上,不要掉队……你会完成比赛的。”她在鼓励我。我就跟她一起跑,直到跟不上她了……她挥了挥手就跑到前面去了。

她的精神面貌是如此的不同。

 

请注意,这里保罗还加了点内容: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

在圣灵的启示下,保罗所选择的这个词“争论”,是指争吵,或者是发生口角。英语中的“对话”是从这个词演变而来的,只不过是带着负面的含义。

有一位作家把这个词定义为“脾气急躁、毫无价值的争论。”这是一种争吵,是导致分裂的争论。

还有一位作家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发怨言”是指情绪、情感方面的;而“起争论”主要是指理智、理性、知识方面的。不过,这两者都是从骄傲和不满足而来,所以它们都是一种负能量,所带来的是沮丧和分裂。

这会是对腓立比教会的一个威胁吗?保罗不是正在写信给一个在一世纪最有果效、最忠心、最有异象的一个教会吗?他们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吗?

当然……这是因为我们的本性,就像亚当;即使是信徒,也会被卷入到发怨言、争论、争吵这股暗流中。而这,会将喜乐从任何事物中夺走。所以,需要付出点什么才行。

 

我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对老夫妻住在养老院里,他们已经结婚60年了,他们的生活中一直伴随着抱怨,什么事都抱怨,包括对对方的抱怨,持续不断的争吵,有时甚至是大声吆喝。因为过于吵闹,养老院警告他们:如果不改变他们的态度,他们会被赶出养老院。但即使这样,这对夫妻也无法达成一致,就是到底谁应该先改变,或者谁应该改变最多。最后,老太太告诉她丈夫:“你听着,我来告诉你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一起祷告让我们中的一个先去世。等到葬礼结束后,我就要和我妹妹去一起生活了。”

你们可别把这事放在你们的祷告当中……无论你多么想这么干也别这样。

事实上, 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这样的事,当我们看这节经文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我们都发过怨言。

当我们在学习耶稣那无以伦比的谦卑时,保罗期望看到,在我们的身上开始显明的谦卑,还有合一;要知道,耶稣是在这个地球上生活过的人中,唯一一个有足够的理由发怨言的人,但祂却从来没有。

效法基督此时正好也是保罗所想的。

这就是第一条命令:在生活中不要抱怨任何事。

 

第二,不要忘记你们已经活过来了

请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

所以你们要显明证据,证明你们是无可指摘的,这个词是指正直,不是指没有任何罪的那种完美,而是指你现在的身份——神的儿女。

在保罗的那个年代,葡萄酒商人会用这个词,当有人询问他的产品的品质如何时,他会用这个词“无可指摘”,字面意思就是没有掺杂任何东西,我没有骗你,这是一笔真正的好买卖。

在那个年代,珠宝商也会用这个词,当有人对一件金银饰品很感兴趣的时候,他会说:“这是无可指摘的,我没有在金属外面镀一层银子,这里面没有做一点手脚。”

保罗这里不是在说:“你该这样,才能成为神的儿女。”他实际上是在说:“作为神的儿女,你该这样生活。”

 

弟兄姊妹们请注意,保罗用了“诚实无伪”这个词, 来进一步描述神的儿女。“无可指摘”是指正直,而“诚实无伪”是指清洁、纯洁。保罗用了同样的词来告诉罗马的信徒要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罗马书16:19)

和合本的翻译看不出来这是同一个词,新译本的翻译是:在善事上有智慧,在恶事上毫不沾染。“毫不沾染”就是“诚实无伪”,就是“清洁、纯洁”的意思,这样读起来就更清楚一些。

也就是说,不要把你的生活污染了,不要在你的生活中掺杂罪恶,不要因为向罪妥协,而用水冲淡了你们那原本丰盛、美好的见证。

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是一位讽刺作家,生活于二十世纪初。他说我们应当过一种这样的生活,就是不会因为把家里的鹦鹉,卖给了镇上的长舌妇而感到羞愧;也就是说,我不怕我家的鹦鹉把我们家的那点事抖搂出去,我们家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事情!

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所说的那种人。

 

注意,保罗还添加了一个词来描述我们应有的行为:神无瑕疵的儿女。这个词的意思是毫无瑕疵。

这一下子又联系到了保罗之前所给的命令,要保守我们的言语、我们的关系,还有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仅对个人是这样,对整个教会也是如此,没有虚伪,没有掺杂着对罪的容忍,没有抱怨和争吵的言语。

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神的儿女……保罗实际上是在命令他们:现在要象神的儿女一样来行事。

保罗好像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已经活过来了,我们是神所救赎的孩子。我们是属于祂的。保罗是在提醒我们: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在反应出祂是一位怎样的神。

有一个圣经注释书的作者,讲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有一个年轻的基督徒女孩儿,有一天晚上和一帮不信主的朋友出去,他们后来决定要去一个她知道自己不该去的地方,她告诉他们她不想去了。他们就嘲笑她,说:“你是怕你爸爸吧?如果你去那,你是不是觉得老爸会伤害你,会揍你吧?”她想了一会儿,然后说:“不是,他不会的……但是如果我去了那个地方,我会伤害他的。”

这会伤害他的。这正好就是保罗接下来要告诉我们的。

他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抱怨任何事,也不要忘记你们已经活过来了;

 

第三,不要忽视了那些正在观察你们生活的人

使你们可以证明,或者使你们可以显明你们自己是:无可指摘,诚实无伪,注意: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

注意是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也就是说,你们就在这样的一个世代当中,你们都被这样的世代所包围。

保罗没有说:“你们要做的,是买块地,或者是躲在山里面,建立一个社区或者是一个修道院,躲开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

保罗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在这里,就是教会里显明出来;而且要在外面,就在我们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中间显明出来:我们是神无瑕疵的儿女。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到了:有些东西是永远都不变的。保罗所处的世代是弯曲悖谬的

“弯曲”这个词的意思是扭曲的、变形的,在保罗那个时候是指道德上的扭曲、变形。保罗所描述的一世纪的状况,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二十一世纪——道德上是扭曲的、异常的弯曲。每个人的想法都是被扭曲的、混乱的。

 

有一家新闻机构报道说,不久前有一个很有名的职业棒球队被起诉,原因是他们在父亲节那天,只在一场主要的联赛主场比赛中,向男士们派送父亲节礼物,而没有在其他比赛上分发礼物。他们就因此被起诉了。

这家新闻机构还报道说,有一个通灵的人起诉一家医院,因为她声称医生对她做的CAT扫描损害了她通灵的能力,为此她获得了一百万美元的赔偿。对于她能胜诉的确有些奇怪,你想,如果她真的通灵,难道她事先不知道那个CAT扫描她不该做吗?

弟兄姊妹们,道德上的扭曲和对圣经真理的蔑视,为各种所谓的权利打开了大门,我们的文化已经无法形成一个常识了,一个公认的价值观了。

这是一个弯曲和混乱的世界。

 

保罗还说,这是一个悖谬的世代

悖谬”这个词,与前面那个词相近,只是增加了一个概念,就是抛弃了原先的直线、铅垂线,也就是抛弃了道德品质的标准。

要知道,在新约的恩典时代的第一篇讲道,就是使徒行传第二章所记录的。当时结束的时候彼得重复着说:

“你们当救自己脱离这弯曲的世代。”(使徒行传2:40)

救自己脱离这个道德败坏和扭曲的时代。不过对彼得来说,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所罗门在几个世纪以前就曾面对过它,那时他还没有因为自己的情欲娶了众多的妻子,而最终对偶像的存在视而不见。那时所罗门曾写道:

那等人舍弃正直的路,行走黑暗的道,欢喜作恶,喜爱恶人的乖僻,在他们的道中弯曲,在他们的路上偏僻。(箴言书2:13-15)

所罗门、彼得和保罗的意见一致,都用这个词来描述他们所在的时代;我们也完全同意:用这个词来描述我们所处的时代。

 

我们现在亲眼目睹着这个世界对圣经的公然蔑视,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败坏着这个世界:

  1. 通过贪婪和财富这个偶像来败坏世界;
  2. 对生命的冷漠,用含糊其辞的话为每年谋杀几百万未出生的婴儿来辩解;
  3. 通过公然压制我们的创造者的真理来败坏世界;
  4. 通过重新定义神对婚姻的旨意来败坏世界;
  5. 通过越来越盛行的淫乱来败坏这个世界;
  6. 通过无数的酗酒者和吸毒者来败坏世界;
  7. 通过把政府当做神一样来敬拜偶像的方式败坏世界,屈从于任何政府认为正确的事情,而禁止做任何政府认为错误的事情。

并不是只有保罗那个时代是弯曲、悖谬的,我们的也一样。但是保罗却暗示我们: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他们却正在观察着我们。神把我们放在了这个时代的中间。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保罗带领我们走到下一步:不要忽视了那些正在观察着你们生活的人,但是还需要再进一步——保罗说:

 

第四,不要忽视了那些迫切需要新生命的人

请再看第15节的后半部分和第16节的前半部分:

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弟兄姊妹们,当你处在不满足的状态中,觉得自己的生活实在糟糕的时候,要记得,你身边的每个人还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

你要像光一样照耀在这个世界上。

只有在这个世界是黑暗的时候,才能够看到基督徒闪耀的光;而这正是保罗通过对比所要表达的。

保罗其实是在告诉教会:他们的光实际上是给这个混乱而扭曲的时代,照亮了那条回家的路,那些人迷失在这个世界的黑暗之中,找不到回家的路。

 

弟兄姊妹们要记住:你周围的世界会告诉你,你不适应这个社会,你有点格格不入……你有点走火入魔……你才是迷失的人……你才是那个带着眼罩、看不清前面道路的人。

不要在意他们这样的评论,那只是黑暗在说话。

彼得说:你们其实是“出黑暗入奇妙光明”的人(彼得前书2:9)。

我们从前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以弗所书5:8)。

耶稣基督说祂是“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12),不过祂也说过基督徒“是世界的光”(马太福音5:14)。

 

把我们比作光也是很有挑战的,因为基于光的本性,光会做它该做的事情。光不会只是在那咒诅黑暗——光存在的目的就是要驱逐黑暗……要照亮回家的路。

这就是保罗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要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表明出来”在原文中是一个词,意思是“呈现出来”、“伸出来”。我们要把解决方法表明出来,要把答案和希望呈现出来。

主耶稣的门徒也意识到了这个。当耶稣基督问他们是否也要离他而去,就像很多应该跟从祂却离弃了耶稣的人,彼得代表众门徒回答说:

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翰福音6:68)

他们已经听到了,并且相信了耶稣曾经应许过的:

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我们要呈现出来这个福音的光,这就是生命的道。

有一位语言学家说,这个特定的动词是指提供一些东西,在这里就是“生命的道”,把它呈现出来,就像是给那些饥渴的人提供食物和水一样。

这是给迷失在黑暗中的世界带来光明,给饥渴的世界带来生命!

但是这个光是行在黑暗当中,而且这个世界会越来越黑暗。换一种方式来说,因为背景越来越黑暗,所以也就越来越容易看到你们闪耀的光……唯独靠着恩典、唯独借着信心、唯独在基督里,照亮回家的路……

 

我们早先唱过这首歌,歌词特别适合我们今天的内容。歌词是这样的:

我曾迷失幽暗深夜

自信知道前路

浮生醉梦罪中之乐

却领我到灭亡

我无指望叛逆如我

竟蒙爱今属你

若不是你先爱了我

我依然拒绝你

 

当我直奔地狱绝路

漠视昂贵代价

你竟怜恤我的无助

引我到十架路

我瞻仰神爱的彰显

你为我受痛苦

神的忿怒你为我担

今我知恩典深

 

哈利路亚!基督,我所有

哈利路亚!耶稣,我生命

哈利路亚!基督,我所有

哈利路亚!耶稣,我生命

 

主,我今后愿单属你

为你活,荣耀你

遵行你命非我所能

恳求主赐能力

喔父,求你来使用我

听凭你旨意行

让我的口永远歌颂

我独夸的是你

 

哈利路亚!基督,我所有

哈利路亚!耶稣,我生命

 

总结一下,我从这段经文中总结出三个原则:

第一,当你不再为你的生活而发怨言的时候,你是在顺服神的旨意。

第二,当你不再妥协你的光的时候,你是在展现神的品格。

第三,当你不再遮掩光的时候,你是在邀请其他人蒙受神的恩典。

除去抱怨和妥协的阴云吧,发出光来!你们的世界完全迷失在黑暗中,而我们有来自于神的恩典的、赐予生命的希望。

那么我们怎么开始在我们的世界上发出独特的光呢?

这要回到我们一开始所谈到的:不要再对生活发怨言了,不要再彼此之间抱怨了。这个世界也知道该怎么抱怨……他们在观察……在观察……想看看你会和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最后我要以查克·寇尔森(Chuck Colson)的简单而富有说服力的见证,来结束今天的内容,他现在已经与主同在了。

几年前,查克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机场,排在一个长长的队列当中,他和几个从事监狱事工的同事一起,飞了整整一夜,那会儿是清晨,候机大厅非常闷热,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查克讲述当时的情况:我黏糊糊的手里拿着护照,那会儿不仅是累过头了,而且我们排的这个长队,效率非常低,一点一点在往前爬,令我非常恼火。我很担心会耽误我们的下一个航班……我们有一些服事方面的朋友正在那边等着我们。

不过,查克补充说:我也下定决心不让我的这个情绪胜过我,所以我跟朋友们就聊天,在那种情况下充分利用一下我们的时间吧……我们甚至还时不时地笑笑。

这件事过去两年后,他收到了一个住在新加坡的商人的一封信,那个人曾经信奉孔子,不过他把自己的孩子们送到一个长老会的教会主日学,这样孩子们可以接受一些“道德方面的训练”。有一个礼拜天,在他去接孩子们的时候,他听到了那个教会讲道的结尾部分。一位走访的宣教士,手里举着一本查克的书,书名叫《重生》(Born Again),书的封面是查克的一张照片。

几个月后,这个商人也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那个闷热的候机大厅里,被堵在那个效率低下、令人恼火的长队里。他一下子看到了《重生》那本书封面上的那张脸,那本书曾经激起过他的兴趣。他在给查克的信中写道:“我对你当时的行为举止,还有那份快乐印象非常深刻。回到新加坡后,我买了你那本书,读了,然后将我自己委身给了耶稣基督。”

 

弟兄姊妹们,如果有人问你,怎么能让一位笃信孔子的人来跟随基督……你恐怕永远也不会猜到,神会使用这样一件事,就是你不再活在不满足当中——即便是排在一个长长的队中;相反,展现出一种谦卑和喜乐的灵。在你还不知不觉的时候,神会用这件事去影响另外一个人。

让我们一同来影响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已经投身于黑暗之中;但是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投身于光明之中。而我们首先要通过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展现光明……然后我们来传递那生命之道。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5年4月19日的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5

版权所有

Añadir un comentario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HAGA CLIC AQUÍ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