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1 - 很久很久以前

1 - 很久很久以前

Árbitro: Ruth 1:1

很久很久以前

真人版的童话故事(第一部分)

路得记引言

引言

我订阅的一份基督教杂志曾经登载过几个有关爱情与浪漫的例证,很幽默也很真实。当中有一首诗。让我们看一下有多少男士可以对号入座!

   玫瑰是红色的,

   紫罗兰是蓝色的,

   水仙要花三十块钱,

   用蒲公英凑合一下,可以吗?

女士们,或许你会对接下来的故事产生共鸣。有一位单身女士和一位男士交往了好几年。她使出浑身解数,就是无法让他专注于这份感情。所以,她在报纸上登出一则分类广告,只有五个字“想要个丈夫”,然后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第二天,超过一百位女士给她打电话,她们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同样的心愿:“你可以把我丈夫带走。”

那么,孩子们对爱情做何感想呢?

两个孩子对“真爱如何产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下:

  • 九岁的小哲学家罗杰认为:“堕入爱河就像是雪崩,你得赶紧逃命。”
  • 九岁的珍妮特回答说:“没有人真知道为什么会恋爱,但是我听说,这跟你怎么闻味有关系。”

我绝不会忘记和小女儿的一段对话。那时,她大概十一二岁的样子。我们正开着卡车。我问她,以前有没有人亲吻过她。她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先生,没有!”

我说:“亲爱的,太好了。这太棒了。”然后,她补充道:“但是几个星期前,主日学结束之后,有个男孩想要亲我。”我说:“他真的敢?”

我一言不发,但是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我想知道这个孩子是谁——有些事情不是采取教会纪律就算了的!”不过,我没说,而是问她:“那么,你是怎么做的呢?”她说:“我一拳捣在他肚子上。”我说:“你是在教室里当众捣的?”她说:“是的,先生。”“你捣了他的肚子?”“是的,先生。”

我说:“你的做法实在了不起!”行右手相交之礼有了新的定义。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几个女儿,那么,你大概也花了许多时间给她们念童话故事。我记得,当我给女儿们念经典童话故事的时候,她们就坐在我腿上。她们喜欢听那些让人着迷的故事,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和睡美人。尽管她们听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当王子最终出现的时候,她们的兴奋程度丝毫不减。

我们大家现在大概还是喜欢童话故事,不过我们知道那不会成为现实,不是吗?然而,有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却是真实的。其中包含经典故事中的全部元素——一位抑郁而又忿怒的继母,一位陷入困境、美貌却贫穷的少妇以及一位扭转乾坤的富裕王子。

著名的圣经学者维农·麦基(J. Vernon McGee)写道:“这个故事读起来就像小说,然而却不是编造出来的。”[1]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没有证据显示这个爱情故事中出现过毒苹果、邪恶的巫婆或者水晶鞋。这些东西都是虚构的。这是真实的事情。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神的手在幕后做工,安排所有的细节,从而让陷入困境的少妇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被合适的人所搭救。这卷书简短而又大有能力,仅用四章就讲述了这个故事,三十分钟之内就可以轻松读完。

有些人认为这卷小书的作者是匿名人士,其他人则有很好的理由相信它的作者是先知撒母耳。[2]我们不能肯定,但是犹太人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许多世纪以前,认为这个短篇爱情故事的作者就是撒母耳。

这个真实而又富有戏剧性的爱情故事,由六个富有感情的紧凑场景组成。实际上,开篇第一节的前几个字“当……的时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很久很久以前”?

神为什么要把这个二十分钟的爱情故事保存在圣经中呢?在我们继续往下之前,我来就这个问题给出几个原因。每个原因都会让我们更加欣赏扎根于路得记中的真理。

神为什么保留路得记这卷书?

第一,神在圣经中留下路得记这卷书的首要原因之一,就是要展现恩惠的福音。

当你阅读路得记的时候,或许会错过这个丰富的真理。在希伯来文化中,有五卷书会在每年的节日期间被诵读,而路得记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些每年诵读的书卷中,以斯帖记会在普珥节诵读;传道书是在住棚节;而路得记则是在七七节,又称为五旬节。[3]

每年五旬节诵读至亲的救赎者赢得他的新娘这个爱情故事,绝非偶然。在这个故事发生几个世纪之后,在五旬节那一天,那位至亲的救赎者将会主动救赎自己的新娘,那就是基督的新娘——教会也在那一天诞生。这是从古至今恩典的工作。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外邦女子,她是摩押人的后裔。摩押人被律法定了罪,不能在圣殿中敬拜神,因为律法宣告说:

亚扪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申命记23:3)

然而,这个女子找到波阿斯,求他赎自己,这与我们自己的救恩何等相似。波阿斯赎她,不是因为她满足律法的要求,而是出于波阿斯的恩典,她得到了“救赎”。

  1. 律法说:“你不能”;恩典说:“你可以”。
  2. 律法说:“待在外面”;恩典说:“请进来”。

这就带出圣经保留这个爱情故事的第二个原因。路得记不仅展现出了恩惠的福音,还有更多内容。

第二,神保留路得记的第二个原因是要以此表明基督对教会的爱。

我们只有通过路得记,才能看到圣经中关于至亲救赎者的唯一详尽典范。摩西律法允许一个至亲的亲属迎娶已故亲属的遗孀,从而让她的所有需要得到满足,包括给死者留下一个产业继承人。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娶这个寡妇的,他必须是这个家庭的亲属。当然,我们会在后续的研究中看到,第一顺位的亲属有权拒绝。波阿斯是拿俄米丈夫的亲戚。如果他愿意,可以合法地赎回路得。故此,他成为耶稣基督及其对新娘(教会)之爱的范例。

在这里,我们发现神子道成肉身的原因之一。祂成为人、人类的亲属,这样就可以赎回新娘了。这就是保罗在加拉太书4:4-5所要表达的:

……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 

而且路得家庭的破产,不是波阿斯的责任。与之类似,耶稣基督不需要为人类的罪性破产负责任,然而……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彼得前书2:24)

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事实:波阿斯原本可以选择一个更加适合的、没有沾染罪恶、不受摩西律法定罪的新娘。同样,基督选择救赎我们,是……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罗5:8)再者,波阿斯必须足够富有,才能购买以利米勒的产业,而以弗所书1:7告诉我们: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

波阿斯的法定货币是金钱;耶稣的法定货币是祂自己的血。然而,我们需要牢记:这件事的处理既不单调乏味,也不是冷冰冰的。如果你以前读过这个爱情故事,就知道这里面的张力如何一再加剧,你在心里对另一个潜在的至亲救赎者说:“不要买那块地!不要答应这件事!波阿斯爱路得。”果然,那个人对波阿斯说:“我告诉你,你可以买那块地,赎回路得!”那一刻,你能感受到波阿斯欣喜若狂。这绝对令人兴奋不已!正如你看到戏剧化的场景一步步发展到这个时刻,波阿斯几乎无法抑制自己的喜悦,就是心上人答应自己求婚的那种喜悦。弟兄们,那是你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对吗?

耶稣基督并没有说:“好吧,我会成全斯蒂芬和玛莎。我猜唐纳德和凯伊也行。”不是的。路加福音15:10说:“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得赎的罪人蒙拣选、觉醒、蒙召参加婚宴,怎么可能是我们救主冷漠的作为呢?这种观点或许是源于我们以前的神学。尽管都是追溯旧约的救赎历史,但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的《救赎历史》(History of Redemption)以及司徒尔特·罗宾森的《救赎篇章》(Discourses of Redemption)等著作中都对路得记只字不提。他们的概念是正确的,但是却错过了其中的情感。

维农·麦基(J. Vernon McGee)写道:“这种写作方法意味着救赎成为冷冰冰的商业交易。绝不是这样的!救赎是关于至亲者的爱情故事。他计算价钱或者在乎得失,因为得到心爱之人的喜乐远超过任何高昂的代价。[4]麦基接着说:“路得记宣告救赎不是商业交易,而是一个爱情故事。”[5]

路得记不仅展现出恩惠的作为和基督的爱,而且还有更多。

第三,神在圣经中为我们保留路得记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辩护耶稣的家谱。

路得记提供了大卫和犹大之间清晰的家谱,就是那个将要来临的君王的家谱。实际上,路得记的结尾部分列出了大卫和耶稣基督之间的族谱脉络。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里,耶稣基督的家谱都是引用路得记里面的家谱。路得记里面的家谱极为重要,以至于旧约学者凯尔(Keil)和德理希(Delitzsch)认为这正是记载路得记的主要原因。[6]这个观点有很好的理由:单纯路得记这一卷书就给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提供了足够信息,证明耶稣基督是大卫家的皇室后裔。

我再补充一点。我们会在路得记的家谱中看到波阿斯的外邦母亲妓女喇合,她不是嫁给了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她的丈夫是大祭司亚伦的后裔。同样的,迎娶教会作为新娘的耶稣基督不仅是一名祭司,祂是那位终极的大祭司。路得记表明了神的恩典,展现出了基督对教会的爱,捍卫了大卫后裔耶稣基督的家谱。这卷书被保留在圣经还有另一个原因。

第四,保留路得记的第四个原因,是这卷书证明在不敬虔的文化中过敬虔的生活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真实的童话故事第一个字是“当”或者“在”,译本不同,稍有区别。这卷书是士师记的延续。路得记1:1开始就说:当士师秉政的时候…… 那是怎样的一段时间呢?士师秉政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呢?

    我们不妨翻回到士师记最后一节: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师记 21:25) 这段经文立刻让我们知道,波阿斯和路得的美妙爱情故事,在这个动荡、罪恶、肆意妄为、不道德的历史背景之下散发着光芒。有一位作者写道:路得记是士师这个猪圈里的一枚珍珠。[7]士师的日期很黑暗,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以为正确的事情。

读完路得记之后,你或许会得出结论:对神的跟随者而言,这段日子是黄金时期;所有的男人对女人关怀备至,女人对男人毕恭毕敬。你的印象大概是所有的地主都关心自己的雇工,花钱帮助有需要的人。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当时的实际情况让波阿斯和路得的纯真爱情更加醒目。士师秉政的日子是个什么样子呢?那段时间是以色列历史的最低潮,分裂、残暴、背道、内战和全国性的丑事都开始露出苗头。[8]

我现在没有时间详谈,但基于一些线索,旧约学者们相信波阿斯与基甸生活在同一时期,或许还彼此认识。然而,基甸的传记却是开头很好、结局糟糕。他最终娶了好多妻子,生了七十个儿子。基甸刚死,他的儿子们就惨遭屠杀(士师记8,9章)。

士师参孙一而再、再而三地淫乱,直到将自己的灵魂卖给最后一个情人大利拉。她发现了参孙的秘密,在一个夜晚剪断了他的头发。非利士人抓住他,挖出他的双眼(士师记16章)。这位士师就黯然谢幕了。

后来,一个利未人的故事更是令人难以置信。他从伯利恒娶了一个妾。当他们途径以法莲的时候,她被以色列人轮奸并杀害(士师记19章)。这件事传遍整个犹太世界,并且成为伯利恒时报的头版头条新闻。士师的日子就是这样。

找个配偶、建立家庭、为神而活,这些事情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做到。然而,在波阿斯和路得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

  • 一个敬虔家庭的圣所;
  • 对于谦卑服事他人的委身;
  • 对于照料家庭的敬虔男人的描述;
  • 对于追求贞洁生活的敬虔女子的展现;
  • 庄严的婚约;
  • 即便是在对纳妾习以为常的士师秉政时期,他们对于婚姻的忠诚。

在黑暗的士师时期,波阿斯和路得的见证如同明光照耀。

  • 在不敬虔的文化中过敬虔的生活是可以做到的。
  • 出污泥而不染,是可以做到的。
  • 不让文化改变我们的品格,而是用我们的品格影响文化,这也是可以做到的。

路得记展现出神的恩典;表明基督对教会的爱;证明基督的家谱;证明在不敬虔的文化中过敬虔的生活是可以做到的,还有下面这一条。

第五,神将路得记赐给人的第五个原因是要显明神会照顾生活中最小的细节。

现在我把这卷书里所有的“巧合”都回顾一下:

  • 这个家庭的父辈以利米勒因为没有信心而离开神所赐的土地和神的子民,恰好前往摩押地生活。
  • 以利米勒的一个儿子抗拒神,恰好娶了一个名叫路得的摩押女子。
  • 十年后,路得恰好愿意跟随神,与拿俄米一同回到神的土地和子民那里。
  • 路得恰好在波阿斯的田里拾取麦穗;波阿斯又刚好是拿俄米的亲属。
  • 那天,波阿斯刚好骑马来到自己的地里。当时路得碰巧选择在他的地里拾取遗落的麦穗。
  • 波阿斯恰巧是一个敬虔的单身汉。他的母亲名叫喇合,是个外邦人,刚好改信犹太教,又刚好嫁给一个犹太人。他们的儿子波阿斯或许碰巧不反对娶一个像他母亲那样改信犹太教的外邦女子为妻。
  • 所以,波阿斯和路得结了婚,碰巧成为基督家谱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基督不仅具有犹太血统,有权坐在大卫的宝座上;而且具有外邦血统,表明祂要迎娶的新娘同时包括犹太和外邦信徒。

所有这些事情的发生都很凑巧,是不是很神奇呢?不是的!这卷书启示出神是人生乐章的指挥家;祂安排一切事情来成就自己的旨意。这些事情当中,有一些是我们能够明白的;但是还有一些是再过几代也不能明白的。

在这个戏剧化故事的开头:

  • 波阿斯可能会想:“神为什么不赐给我一个妻子呢?”
  • 拿俄米大概会问:“神为什么夺去我的丈夫?”
  • 路得会希奇:“我决定跟随的神是怎样一位神呢?祂的子民是什么样子呢?”
  • 甚至以利米勒一定也曾经考虑过:“我在饥荒期间没有忠心跟随神,结果毁掉了一切,我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

他们没有答案。我们也没有。

结语

所以,弟兄姊妹们,当故事开始、序幕将要拉开之际,让我们振作起来,神为了自己的荣耀和旨意而书写你我的故事。最美的事情就是跟随神的带领,神在书写一个故事,最终成就祂的旨意,彰显祂的荣耀,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顺服祂的一举一动。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张羊皮卷,我们全能的主在上面书写祂的旨意和计划、祂为我们设计的故事和话剧。我们的失败都是暂时的,我们的恐慌也不是致命的。我们都是神的故事。

多年前我读过一篇文章。在一次宣教大会结束的时候,一个大学生拿着一张白纸,在同龄人面前站起来,说:“这张白纸代表我的生命,现在奉献给基督。它代表无论基督想要怎样书写我的生命,我都愿意接受……我愿意为祂做任何事。”她接着说:“我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在这张纸的底部签上自己的名字。尽管我对未来一无所知,然而我已经签字……我的生命属于基督。”但愿我们大家都有这个学生那样的心志!

所以,我们的天父在路得记开头写道:“当……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故事终究会这样结束:“他/她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不过,我们的故事不会有“结束”,因为我们的快乐生活将会永无穷尽。

刚才所说的就是路得和波阿斯这幕话剧的背景。我们下次聚会时,大幕将会拉开。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08年11月9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08

版权所有

 

 

[1] J. Vernon McGee, Ruth: The Romance of Redemption (Thomas Nelson, 1943), p. 14

[2] A. Boyd Luter, God Behind the Seen (Baker Books, 1995), p. 14

[3] David Shepherd, ed., Shepherds Notes (Broadman & Holman, 1998), p. 3

[4] McGee, p. 17

[5] Ibid., p. 18

[6] C. F. Keil and F. Delitzsch,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Volume 2 (Eerdmans, 1991 ed.), p. 494

[7] McGee, p. 20

[8] Warren W. Wiersbe, Be Committed (Victor Books, 1993), p. 14

Añadir un comentario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HAGA CLIC AQUÍ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