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 礼拜六的伤痛
礼拜六的伤痛
约翰福音19:38-42
引言
我今天要请大家留意一下记录在约翰福音第十九章的福音,或者说是好消息。
有一天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和孩子们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一个问题。话题是从想念那些已经归天家的人开始的,其中提到了孩子们的爷爷。我的一个孩子说,他们学校有的同学从来就没见过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他觉得那真是太悲哀了。然后我的一个儿子问我:“爸爸,你小时候是个听话的孩子吗?”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如果我说:“不,儿子,我小时候是个坏孩子。”那样的话,就等于我给了他们今后随意犯罪的许可了;但如果我说:“当然了,我小时候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那样的话,他们会去跟奶奶核实,看我说的是否属实,然后就会发现我在撒谎。
这可真是个难题。坦白地说,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究竟与我们刚才谈论的亲人的去世有什么关系。我当时正在开车,我一边开,一边在掂量着到底应该怎么回答我儿子的这个问题,免得我撒谎或者让他以后有悖逆我的借口。正在我琢磨的时候,我儿子又插了一句话:“爸爸,你小时候要是听话的话,我们就不用担心你早早地去世了。因为圣经里面说了:要尊敬你的父母,使你在世的日子可以长久。”
也就是说,如果我早逝的话,那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如果有个做传道人的父亲,那日子可不太好过;但是如果有个做传道人的儿子,那日子就更没法过了!所以,我见大势不妙,就赶紧换了个话题。
我的孩子们正在学习一些我们大多数人已经知道的事情,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历上必有的一个事件,谁也逃脱不掉,只不过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或者日期罢了。
我发现,死亡不仅在我的家人中间总是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而且就是在我的属灵家庭中也是如此。不管年纪多大,或者病情有多严重,它总是来得太快;不管你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有多长时间,总是有一些事情最终没能完成、有一些话最后没有来得及说。你永远也不可能对一个人的去世完全做好准备。也许最让人感到难以抹去的伤痛,就是对去世的人没能来得及表达自己心中的爱。
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有个父亲非常不耐烦地把他的小儿子推到一边,他那会儿太疲倦了,工作太累了,而且饥肠辘辘,所以心情很不好。而他的小儿子跑到客厅来,是来亲吻他爸爸、祝他爸爸五十岁生日快乐的,结果爸爸没好气地让他一边儿玩儿去。他只好出去玩儿了。一个小时后,在他骑自行车的时候,被一辆卡车撞死了。
有一位作家写下了这段感人肺腑的话:
我们常常要等到人去世,才去表达我们的敬意。但你必须要明白的是,人活着的时候的一束鲜花,要比死后世界上所有的花圈都更有价值;人活着的时候,一句表达爱、赞美和感谢的话,要比死后世界上所有的悼词都更有意义。
今天早上,我要给大家介绍两个人。直到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两个人一直没有公开承认过他们相信耶稣基督。现在,他们因此而心事重重。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故事应该会挑战我们,让我们彼此之间互相表达我们的爱;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承认并表达我们对耶稣基督的爱和委身。
加略山上所发生事情的最后说明
在我们谈这两个人之前,让我们先看看钉十字架的场景,还有这两个人在园子里安排的安葬事宜。
彼拉多的命令没被执行
我们来看约翰福音19:31。在我们参加葬礼之前,有几件事情我希望大家能明白。
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大家也许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基督是在礼拜四被钉十字架的。这个大安息日,或者是特殊的逾越节安息日,就是那周的礼拜五,这样耶稣就在坟墓里呆了三天三夜。
我们继续看32-33节的内容:
于是兵丁来,把头一个人的腿,并与耶稣同钉第二个人的腿,都打断了。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不打断他的腿。
彼拉多已经下达了命令。打断犯人的腿,会让他们从十字架上能支撑他们的凸起上滑下来,这个凸起能让犯人靠着稍微坐一下。犯人的腿被打断以后,犯人就不能用力把自己的身体往上提,以便更顺畅地呼吸,从而导致犯人会很快窒息死亡。
这与罗马人通常钉十字架的做法不同,他们一般会让犯人在十字架上慢慢死去,有些人甚至还能在十字架上活几个星期,经受白天的酷热和夜间的寒冷,忍受干渴和饥饿的煎熬。很多时候犯人死后都不埋葬,只是把他们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然后丢在野地里让野兽吃了。在那个我们称为加略山的山坡上,很可能到处都是死人的骨头。
然而,犹太人的律法却与罗马人不同。根据申命记21:22-23的记录:
……人若犯该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将他挂在木头上,他的尸首不可留在木头上过夜,必要当日将他葬埋……
因为律法上有这样的规定,所以犹太人公会,也就是以色列的最高法院,会为没地方安葬的死刑犯准备一个坟墓,来安葬他。
彼拉多下达的命令是打断犯人的腿,但是有意思的是,士兵们在接到这个命令以后却没有完全执行,而是自己看着办。他们对耶稣所做的绝对是个特例。第32-33节说,他们打断了另外两个犯人的腿,但是,当他们到了耶稣面前时,发现祂已经死了,所以就没有打断祂的腿。可问题是,判断犯人是不是已经死了,这不是他们的职责;他们不是医生,他们是执行命令的士兵。
耶稣的肋旁被刺穿了
那么,这些士兵干了什么呢?圣经中没有讲述细节,所以我们只能猜测。他们大概观察了一下耶稣是否呼吸,看看祂的脸色,然后彼此对视了一下,说:“祂已经死了。”
然后,也许其中一名士兵说:“可别出什么差错。”就像第34节经文告诉我们的:
惟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
罗马士兵用他的枪,也就是长矛,实际上刺进了耶稣的心脏。如果之前祂还没有死,那这下肯定是死了。
约翰令人信服的论据
那么,有些人对此可能会表示怀疑:为什么这些训练有素的罗马士兵,会不听从他们的最高统帅的命令呢?这怎么可能呢?约翰在第36节,记录了耶稣被刺透而不是被打断腿的原因:
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就那么重要吗?因为为了提醒犹太人从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救出来,让他们在逾越节所杀的羔羊,就是“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的。不仅一根骨头也不可折断,而且整只羔羊都不可以分开。
耶稣基督就是逾越节的羔羊。祂作为最终的祭被杀,被世人所吃,这样祂就可以一次把祂所有的子民都从罪的奴役中解救出来。而且就像在祂之前的那些逾越节的羔羊,祂没有一根骨头会折断。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描绘耶稣这个逾越节的羔羊!
第37节也告诉我们:
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也就是说,终有一天,基督会被认识、也被证实就是那位至高无上的神。
耶稣真的是成为肉身的神
在心脏破裂的时候,我们来看看在医学上是怎么说的。在身体和情绪方面巨大的压力下,心脏是有可能破裂的。如果发生了,心脏中的血液,就会和心包膜中的液体混合在一起。罗马士兵的长矛刺穿了心包膜,这样血液和水就流出来了。大家要知道,耶稣的骨头是没有断,也没有碎,但耶稣的心却碎了。
在约翰记录这本福音书的时候,当时已经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诺斯替教(Gnosticism)的异端。他们宣称耶稣没有真正的肉身,祂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约翰所记录的耶稣受死的形象而又真实的场面,包括提到的血和水流出来的这个细节,是对这个异端的当面一击:耶稣是一个有真实身体的真实的人。
神实际上已经来了,成为肉身来了!
耶稣经历了真实的死亡
另外,约翰说得很清楚:耶稣死了。当时有人传言,说耶稣并没有真正死亡,这样的传言直到现在都有。这种说法被称为昏厥理论或晕迷说(swoon theory),“晕”是“晕倒”的“晕”,“迷”是“昏迷”的“迷”,晕迷说。他们说耶稣只不过是晕过去了,那时祂的身体机能处在最低的状态,然后祂被埋葬了,在凉爽的坟墓里,祂苏醒过来。所以祂其实就没死,当然也就没复活。
而使徒约翰却说:“你们好好听着——耶稣死了!”请看第35节:
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他的见证也是真的,并且他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的——叫你们也可以信。
那到底应该相信哪一个?约翰所提供的令人信服的论据,证明了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就是耶稣是有真正肉身的神;耶稣经历了真实的死亡。如果这不是事实,那我们所信的都是枉然——全白信了!没错,一定有一个实际的、真正的复活,也一定有一个实际的、真正的死亡。
墓地一瞥
这件事发展到现在,突然发生了让人感到有些意外的一幕,墓地里出现了两个不同寻常的人。
两个人从“隐藏的地方”现身了
- 第一个人是约瑟。我们来看第38节:
这些事以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的作门徒。他来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
- 第二个人是尼哥底母,我们接着看第39节: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
约瑟和尼哥底母这两个人我们不是特别了解。不过,我们确实知道他们都很有钱、很有影响力,是当时显赫的人物,他们俩也都是犹太人公会的成员。
每次约翰提到尼哥底母的时候,都要说他就是那个夜间来拜访耶稣的人。他害怕被人看见,他能是耶稣的门徒吗?!
几部福音书都提到了这个约瑟。在马可福音15:43中,他被称为:
……亚利马太的约瑟前来,他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神国的……
路加福音23:50称他:
……为人善良公义……
在马太福音27:57,说:
……他也是耶稣的门徒。
在路加福音23:51,路加甚至还说约瑟对于:
……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
在约翰福音12:42-43,说:
虽然如此,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
毫无疑问,这处经文所指的人,就包括这个约瑟和尼哥底母。
在几个小时之前,彼得不是唯一不认耶稣的人。这两个犹太人公会的成员,显然也包括其他一些人,也同样保持了沉默!
他们坐在犹太人公会中,看着这个无辜的人,看着这位神人因为捏造的罪名而受审,最终被钉十字架。他们就这样看着,什么也没说。大家可能没想到,我倒觉得他们就应该保持沉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并不愿意用他们的生命来捍卫耶稣,如果非要他们开口,你能指望他们说什么呢?
他们是为了得到人的称赞而活着;他们是为了得到世界的赞赏而活着。如果觉得地上的称赞很重要,那就别指望得到天上的称赞。你不可能两者兼得!!!
最近我参加一个会议,回家的时候很晚了,我妻子正在观看格莱美(Grammy)的颁奖仪式。有一个基督徒艺术家在晚会上要献唱,我妻子想听听他到时候会说点什么、唱什么歌,毕竟屏幕前有几百万观众正在观看,在这种场合为主作见证,那么影响自然会非常深远。但那天晚上没有听到他说什么。
当我进家门的时候,主持人正在介绍一个刚刚上台的演唱组,演唱一首他们的主打歌曲,那是一首获得了某项提名的爱情歌曲。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内,你就能听出来,他们的歌词里充斥着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俗内容。你会想:“哇!这种词儿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唱出来?!”这正是我妻子的反应。
我对她说:“亲爱的,听到了吗?你能相信吗?现在都已经变态到什么程度了!”
这听起来特别像我父亲!我随手就把电视关了,真让人感到恶心,然后去厨房找点儿宵夜吃,做点儿有益处的事情。不过我还是感到很好奇,于是,在过了几分钟后,我又打开了电视。刚才那首不堪入耳的歌曲,居然赢得了格莱美大奖!他们欢呼雀跃地跑到了舞台上,你能相信吗?在舞台上,这个演唱组第一个致辞的人说:“我就想感谢我的救主耶稣基督,感谢祂把我们带到今天这个地方。”
这时另外一个人插了一句话,说:“感谢你,耶稣!”
真恨不得祷告来个闪电把他们给劈了!
如果他们真尊崇主的话,那他们决不可提主的名;绝不可以把那首不堪入耳的歌,跟主圣洁的名联系起来。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我们的生活不能跟我们说的相矛盾。从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所过的生活来看,最好还是保持沉默的好,千万别告诉人你是个基督徒、每周去教会。这样的见证,与我们的信仰不相符。
约翰福音第十九章所提到的这两个人,是世界上信主的人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的确如此!不过现在,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他们之前虽然很胆小,但是现在,他们的胆怯却变成了勇气。大家要知道,约瑟和尼哥底母最后所做的这件事,他们肯定为此筹划了很久,想到了所有的细节。在逾越节期间,他们要花时间去找并购买这一百斤价值不菲的香料。那么是谁把这么沉的香料搬到墓地来的?而且要注意,约瑟等候了一个恰当的时机,来找彼拉多要耶稣的身体。马可记录了这件事。马可福音15:43说:
……他(约瑟)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
他们还仔细计算过到底需要多少香料、需要花多少钱。无论什么时候你公开宣告你对耶稣基督的信心,都要通过某种方式付出某种代价。
对约瑟和尼哥底母的观察
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约瑟和尼哥底母这两个人,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他们的这个行为需要极大的勇气。
第一,他们愿意为此承受责备和被人拒绝,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大家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一旦从彼拉多那里要走了耶稣的身体,整个宗教世界立马就炸开锅了。如果当时有报纸的话,那报纸的头版头条新闻就会是这样的:“犹太人公会成员与罪犯同伙”,或者是“最高法院的叛徒”。
约瑟和尼哥底母像对待君王那样厚葬了耶稣,公众对此的反应会很震惊,同时伴随着愤怒和怀疑,他们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来看第39-40节经文:
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这些香料表明了一个人的财富,大家还记得那个马利亚吧?她在耶稣的脚上抹了液体的这种香料。当时犹大估摸出那瓶香膏的价值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收入,为此他还抱怨没拿去周济穷人。犹大自然也能估算出这些香料的价值,这可不是一小瓶,而是差不多一百斤!他一辈子的积蓄可能都买不了这么多香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被处死的疯子、这个假弥赛亚的身上花了这么钱,该有多傻?!人们会说:“尼哥底母不光是脑子缺根弦,他肯定是疯了!尼哥底母,你是个傻瓜!”
当你赢得了天上的称赞,你就会失去在地上的称赞!
在巴勒斯坦地区,尸体是被安葬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或者是在石灰岩里凿出来的坟墓。坟墓通常是整个家庭共用的。里面会准备一个台子,用来把尸体放在上面。这个台子可以反复使用,当上面的尸体变成骨头以后,人们就把这些骨头收起来,放在骨瓮里,也就是存放骨头的尸骨罐里,然后那个台子下次就可以继续使用,尸骨罐就放在坟墓里。
马太福音27:60告诉我们,那个坟墓从来没被用过,是约瑟的。有些人推测这是约瑟匆匆忙忙专门为耶稣凿出来的坟墓,对此我们不能确定。
我们接着看约翰福音19:41-42:
在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约瑟和尼哥底母这两个人,安葬耶稣的这个行为需要极大的勇气,为什么呢?我刚才讲了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为此要承受众人的责备,被世人拒绝。接下来我要讲第二个原因:
第二,他们不仅愿意承受人们的嘲笑和指责,还要因此变得不洁净。
当这两个人碰到耶稣尸体的时候,他们马上就会变成不洁净了;从宗教礼仪上来说,就是被污秽了。根据律法的要求,他们需要隔离一天来洁净自己。大家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吗?他们就会错过为这个大安息日预备的逾越节晚餐,而每个犹太人都把吃这个晚餐看作是神圣的职责和一种荣誉。在犹太人的文化中,这个最重要的节日就会因此而错过了。他们就不能宰杀逾越节的羔羊、与家人一起吃,来纪念过去所得到的救赎了。
如果在一世纪,你对尼哥底母、约瑟、还有其他读这部福音书的基督徒说:“你已经错过了这个提醒你过去得到的救赎的逾越节;你没法吃逾越节的羔羊了。”他们会这样回答:“那又怎么样呢?我们已经发现了将来的救赎,我们已经发现了神的羔羊!”
换句话说:“你觉得我们不洁净吗?!神的儿子已经让我们从一切的罪恶中得到了洁净!”
约瑟和尼哥底母安葬耶稣,需要担负成为不洁净的压力,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且不光如此,在我学习这段经文的时候,还有一点让我受到很大触动。
第三,他们愿意与已经死去但尚未复活的主联合,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大家先别急。我们都知道第三天发生了什么,就是耶稣复活了,但是这些人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
- 我们知道所有关于礼拜天复活的事情;而他们只知道一个新坟墓、这个周末伤心的泪水,还有迷惑和内疚。
- 我们更关注礼拜天;而他们却经历了礼拜六的痛苦。
- 我们是借着祂的复活,与得胜的耶稣联合的;而他们是在耶稣的坟墓里,与死去了还没复活的主联合。
耶稣死了!这是他们所知道的。祂的确已经死了!
对于后来耶稣的复活,连祂的门徒们都感到非常惊奇,所以大家可想而知,尼哥底母和约瑟当时压根儿就没想到还能看到耶稣再活过来。但即使这样,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们还是愿意以这种公开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耶稣的爱,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弟兄姊妹们,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就他们两个人,在那个石灰岩的坟墓中,默默地清洗着耶稣身上的斑斑血迹。他们搬动耶稣的身体,将祂的身子翻到一边,再转过来翻到另一边,把混合了香料的亚麻布条,慢慢地缠在耶稣的身体上。然后到了脖子和头部,他们把祂的脸和脖子擦洗干净,用梳子轻轻地梳理耶稣乱糟糟的头发。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热泪会不知不觉地滑落到主的脸上和祂亚麻布的裹尸布上。也许,他们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彼此抱头痛哭。他们心中都在深深地自责,而在坟墓中,这种自责总是会被放大。
有一个人曾经写下过这么一段感人的话:
他们埋葬了死去的基督,应当因此而被人纪念。他们当时并不知道主会复活;他们所知道的,就是他们已经失去了拜倒在祂脚前、表达他们对祂的爱的机会。他们为从前的失败而感到羞愧,现在他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为了耶稣,他们什么都愿意做,甚至连耶稣的门徒都没想到的事情,他们也愿意做。他们愿意去探访祂的坟墓……他们愿意像对待君王那样,来安葬耶稣!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非凡的时刻,还有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我们就必须要明白他们所错失的宝贵机会所带给他们的悲伤。
也许你永远也不会有机会上大学了;也许出于某种原因,你再也看不到孩子长大成人了;也许你不会再有抱个孙子的希望了;也许你工作了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换一个职业;你现在的经历、你的见证,也许就这样了,今后也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就像这两个人,在耶稣活着的时候,没有公开表明他们对耶稣的信心,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以后永远也不会再有同样的机会了。
我认为在两周之前,尼哥底母和约瑟本人也没有想到耶稣会被处死。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人们还在向祂高呼“和散那”。也许他们也想到过,要找个时间来表明他们对耶稣的信心,也许就在那个周末吧。但后来的事情发展得太快了,转眼耶稣已经死了。
约翰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经文,结束了这个事件的描述。我们来看约翰福音19:42:
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就是这样,全都结束了。那个宝贵的机会已经错失了!
而此时此刻的你,又在指望什么呢?你又在等待什么呢?
从约瑟和尼哥底母身上学到的功课
从约瑟和尼哥底母的这件事情上,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教导呢?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我们所能学习到的功课。
- 现在就接受耶稣基督。你无法知道是否还有明天,今天也许就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不要错过这个最后的机会。
- 要常常对你爱的人表达爱意。弟兄们,你们想想看,你最近一次向你妻子或孩子说你爱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你对你父母说过这样的话吗?什么时候说的呢?对于在座的有些人来说,你今天就该打个电话了。
- 在你所处的环境中去竭力传扬耶稣,任何这样的勇气和努力,都不会白费,你也永远不会因此而后悔。
从这以后,圣经中就再也没有提到过约瑟和尼哥底母的名字。使徒行传和新约书信中都没再提起过他们。但是约翰记录的他们所做的这件事情,对当时和现在全世界的基督徒而言,对那些正在经历同样挣扎的信徒而言,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即使在过去你没能站出来,公开表明你对耶稣的信心,那现在这样做也不迟;只要你还有口气,就不算太晚。但是不要错过最后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就为祂而活吧!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1995年3月5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1995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