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难题与永久的答案
难题与永久的答案
医治忧虑的心(三)
约翰福音14:3-14;16:23-28
引言
我看到过一个资料,说在人的一生当中,平均要累计花五年的时间排队,三年的时间开会,要用十九年的时间来睡觉,六年的时间吃饭,在卫生间里要呆七年的时间,而花在祷告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五个月。实际上,即使你的一生中,一次主日敬拜也没错过,你在教会所花的时间,加起来总共也只有五个半月。
五年的时间在排队等候……五个月的时间在祷告,等候神。
尽管我们排几年的队也不是我们的错儿,但也难怪我们常常会感到很沮丧、难过和忧虑。
我们前面学习了约翰福音第十三和十四章,大家都知道,门徒们也很沮丧、忧虑和害怕。耶稣刚刚告诉了他们,他们中间有一个叛徒;他们勇敢而大无畏的西门彼得,转眼变成了缩头乌龟;而且雪上加霜的是,他们的老师和最紧密的朋友,马上要撇下他们了。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紧接着的,就是门徒们连珠炮似的、提心吊胆的疑问,以及主耶稣安慰他们的、温柔而令人振奋的回答。
此时此刻,彼得问耶稣:“主啊,你要往哪里去?”
耶稣回答说:“我要去父的家,在那里给你添一间房。”
然后多马问了一个问题:“主啊,我们怎么去那?”
耶稣说:“你不需要地图,跟着我就可以了——我就是地图。”
现在轮到腓力举手了,就像其他人一样,他也问了一个问题,而且得到了一个意义非常深远的答案。
我们今天继续约翰福音的学习,来看第十四章的第8节。腓力问的这个问题,确切地说,其实是他的一个请求:
腓力对他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
我们可以把他的这个问题,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说:“主啊,你说过你要去一个地方,是我们从未去过也从未见过的地方;然后你告诉我们,我们不需要知道该怎么去,只要跟着你就行了,但你又说要离开我们了。主啊,你能给我们点儿看得见的东西,让我们信得更踏实一点儿吗?就让我们瞅一眼父神的荣耀,这样我们就都满足了。对吧,弟兄们?”
其他那些人很可能纷纷点头,说:“嗯,就是。主啊,那样的话就太好了!让我们看看父神吧。”
随后,我认为耶稣用了一种温柔但很坚定、直截了当而又和善的语气,回答了腓力和其他人。请大家看第9-10节:
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么?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
另外,没有哪处经文,能比这里更能显明耶稣基督的神性了。耶稣说:“你们想看见父神吗?你们其实正在看着父神。你们想看见神吗?那就看看我的脸吧。”
接下来我们看第10节的后半段和第11节: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做的事信我。
耶稣说:“当你们听到我说话,那就是神的话;当你们看到我做的事,那就是神所做的事。”
更多的问题与答案……
今天呢,我要问十二个问题,并且要回答这十二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基督提醒腓力一个什么样的能感知的事物,以便安抚他的心?
你们可以在你们的圣经上,在我们刚刚读过的经文中,标记出来两样基督所提到的东西,可以安抚腓力的心,也能安抚我们的心。
第一样是在第10节的“话”: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
第二样是在第11节中的“事”:
……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做的事信我。
这些就是能让我们看得见的东西,让我们能信得更踏实一点儿的东西!借着耶稣基督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我们就对将来在天上的家,还有去往天堂的道路有了确据。
后来约翰还在约翰一书第五章的第13节,这样写道:
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
“你们就自己知道”,或者确信;而不是希望这样、以为这样,或猜测是这样。你们就知道是这样了!但是很多基督徒忽略了“知道”这个部分,和这节经文前半部分之间的关系:“我把这些话写给你们……要叫你们知道……”。我们的确据来源于阅读基督的言行记录。
也就是说,耶稣基督想带给腓力的确据,也是你和我都能看到的——就是祂的话语和行为。
第二个问题:我们作为基督的门徒,能比祂行更大的神迹吗?
我们来看第12节: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哇!我可以做基督所做的事情吗?我可以让眼瞎的看见光明、让瘸腿的行走吗?我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吗?我可以把一点儿面包和鱼变成一场盛宴,来喂饱五千个人吗?
不管怎么样,祂说可以!弟兄姊妹们,大家可要仔细听好了。尽管我也相信,神直到今天还在以各种方式施行神迹奇事,但我不相信,祂会让我们中的任何人成为行神迹的人。
我们今天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解释一下,耶稣所说的“你们要做比我更大的事情”所带给我们的难题。
这的确是个难题。作为被造的,有可能比造物主更强吗?我们能做比耶稣更大的事情吗?
答案是:是的。祂在这节经文中的确就是这么说的。
那么紧接着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耶稣所说的‘更大的’这个词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我相信“更大的”这个词,不是指能力更大的、更神奇的。我相信它是指两件事:
- 第一,我们做事的种类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做得更大。
我来给大家举个例子。耶稣所医治的大麻风病人,他的皮肤后来还会慢慢长出皱纹。但是如果你能引领一个大麻风病人信主,那么将来有一天,他在天上会有一个新的身体,皮肤就不会再出现皱纹了。
再比如拉撒路复活以后,最后还是要死。但是如果你带领一个不信的人信了主,尽管你没有让他从死里复活的能力,但他却可以在天上活到永远。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结果会持续到永远。
当然了,耶稣也让很多人信了祂,得了永生,但是我们所做的,在数量上要多得多。
- 第二,我们做事的广度不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做得更大。
如果你研究耶稣在地上的服事,你会发现,祂服事的广度很小,范围很窄。祂所走过的地方,从南到北充其量也只有大概一百六十公里,从东到西只有六十多公里。祂从来没有在巴勒斯坦地区以外的地方传过道。当时的欧洲、中国等一些遥远的地方,从来没有听到过祂的名字。在祂服事结束的时候,也只有十几个门徒信了祂。
正因为耶稣服事的范围如此狭小,以至于英国著名的不可知论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曾经说:在这么小的地域范围内,在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内,只在一个文化背景下所传播的东西,而神却期望整个世界都相信,这是不道德的。
不过我们现在都知道,基督就像是一个扔进人类历史池塘里的磐石,祂所激起的波浪,传递到了岸边的每一个角落。
那么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在广度上也更大吗?当然是。光是在中国就有几千万的信徒。现在圣经已经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所使用的语言种类之多,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本书。
我们教会有一个成员,现在在匈牙利,与我们所支持的宣教士一同在事奉。我们教会现在通过差派出去的人,参与事奉的地区包括:
- 日本的长野
- 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居留地
- 斯洛文尼亚的广播听众
- 萨尔瓦多的圣萨尔瓦多
- 以及法国的土伦
耶稣说:“你所参与的服事,在种类和广度上,比我在三年内所做的更大。”
耶稣说的是实话。
大家不要忽略了这节经文的最后那个部分:……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你和我要做更大的事情,不是因为我们有更大的信心,而是因为耶稣为我们忠心的代求。这也带来了一个关于祷告的、影响深远的应许,就是约翰福音第十四章13-14节的经文: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
这节经文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我们要谈的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如果我们相信,也带着信心求,那么耶稣什么都会给我们吗?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第十六章的23-24节:
到那日,你们什么也就不问我了。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首先,我希望大家注意到,耶稣把祂自己和父神互换了一下,这是一种隐含而又明显的表达方式,说明祂的神性以及与父神的合一。我们可以与前面的第十四章14节比较一下:
你们若奉我的名向我求什么,我必定成全。
这是新译本的翻译,和合本没有把“向我”翻译出来。而十六章23节说:
……你们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
现在回到刚才那个问题:我们所求的,耶稣都会给我们吗?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这里有两个限制,或者是两个条件:
- 第一个条件是:我们必须奉耶稣的名来祷告。
我们过会儿会再谈一下这个是什么意思。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要远比我们在祷告结束时所说的“奉主耶稣的名,阿门”的含义要丰富得多。
这其实是一种合乎圣经的祷告方式。我们祷告是要借着耶稣基督的权柄,来到父神的面前,我们对此是要负责任的,我们所祷告的内容,最终耶稣是乐意把祂的名字借给我们用的。
奉耶稣的名来祷告,就像是在我们的祷告上签上祂的名字。这对于门徒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不是一个新的套话。耶稣说:“要这样祷告,就是在你祷告结束时,你可以把我的名字附上,就像是我说的一样。要想着,你所祷告的内容,应该是我完全赞同的内容。”
- 第二个条件是:我们必须寻求神的荣耀。
我们回来再看看十四章的13节: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
祷告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我们摆脱困境,或者让我们在生活中艰难的时刻挺过去。神愿意解决这些问题,非常愿意与你交流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祂的主要目的,超越了我们眼前的需要。在祷告中寻求祂的荣耀,才是首要的。
而我们的祷告,常常把神看作是完成人们心愿的一个神灵。我们的祷告就像是擦了一下阿拉丁神灯,然后有个神灵出现了,问我们:“主人,你希望要什么?”
在我们的大女儿学习涂色的时候,作为一个小孩子,她的表现和别的孩子一样。他们都会有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择合适的颜色,一个是把色涂在线以内,孩子们都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作为孩子的父亲,祷告也是一样。我们要学会选择祷告什么、怎么把我们的需求涂上色,还要学会在祂划定的范围内来祷告。
奉基督的名、为了神的荣耀而祷告,这才是正确的祷告方式。
第四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否在奉耶稣的名祷告呢?
在第13节,耶稣向祂的门徒启示了一个全新的真理。要知道,在马太福音第六章,耶稣已经教导门徒,要向在天上的“父”来祷告。现在在这节经文中,祂启示说,他们奉祂的名祷告时,就会得着应允。
所以我们要问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否真的在奉耶稣的名祷告呢?!”
在这十二个问题中,接下来的八个问题都是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第五个问题:我们有资格祷告吗?
不信的人是没有资格祷告的。我们把圣经往前翻到第九章,请看第31节:
我们知道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神才听他。
大卫在诗篇的第三十四篇第15节和17节也说:
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义人呼求,耶和华听见了……
我相信神所听的第一个祷告,就是一个人在得救那一刻的祷告。在那之前,你只不过是在对空气说话。神想听到你悔改的祷告。如果你在生活中还不能称自己是“基督徒”,那你就不能在祷告中奉基督的名。
你也许会问:“这公平吗?”
要知道,圣经中不光说了不信的人没有资格做有效的祷告,而且不顺服的信徒也没有资格。这样就公平了吧?
大卫在诗篇第六十六篇的第18节中,是这样说的:
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
牧师查克•施温道(Chuck Swindoll)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他去医院探访一个姊妹。在医院里经过一个很长的走廊时,老远就看见这个姊妹的丈夫在走廊里抽烟。当这个人看到施温道朝他走过来的时候,显然他是不希望他的牧师看到他抽烟,所以他只好手里掐着香烟,把手放进裤兜里。施温道决定跟他聊一聊,过了一会儿,那个人脸色开始变红,烦躁不安,裤兜里也开始冒烟了。最后,施温道笑了笑,说:“这样吧,你先去把这口烟抽完吧。”
那个人说:“抽完什么?”然后迅速离开,那股烟也随他而去。
在圣洁的神面前,可别这么愚昧,一边试图隐藏自己的不顺服,一边来跟神交流。
第六个问题:我们是带着纯净的动机来祷告吗?
你可以这样来测试你的祷告,就是看耶稣会不会按照你说的来祷告。奉耶稣的名祷告,就是做了一个祷告,然后请耶稣把祂的名字签上。所以,耶稣愿意签上祂的名字吗?祂愿意做这样的祷告吗?!
主张在性方面更加开放的印度哲学家奥修(Bhagwan Shree Rajneesh),因为其拥有的豪华车队而受人指责。为此,他在《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上曾经说:“如果你们美国人来到你们的神面前,你自然会向祂要一辆雪佛兰汽车。”在他看来,人在神面前就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雅各也因为教会错误的祷告而劝告他们,并且指出这就是他们的祷告不蒙应允的原因。请看雅各书第四章的第3节:
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
和合本翻译为“宴乐”的这个词,在新译本和标准译本里翻译为“私欲”。希腊语的这个词,后来派生出了英语中的“享乐主义(hedonism)”这个词,意思是追求享乐。
第七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在要求神按照我们的时间表来行事呢?
我们为什么那么急?是因为我们的祷告蒙了应允以后,生活就会变得更轻松一些吗?
所以弟兄姊妹们,你们会发现,我们大部分的祷告,主要还是在关注要有一个舒服的生活:“主啊,求你保护我,不要让我的生活如此艰难,请你赶快!”
耶稣会做这样的祷告吗?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是如此的情词迫切,以至于祂皮下的一些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和汗液从毛孔里一起渗出来了。对于耶稣来说,祷告是祂用来积蓄力量的途径,以便完成摆在祂面前的任务;而不是让祂来免除这项艰巨使命的手段。
也就是说,祷告不总是用来取代痛苦的,有时它是来帮助我们面对痛苦的!
第八个问题:我们更关心我们对神的祈求,还是更关心我们跟神的关系?
苏格兰传道人兼作家乔治·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神知道,我们最需要的其实就是祷告,那会怎么样?如果在神的旨意中,祷告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我们最大的、最无止境的那个需要,就是需要神自己,那又会怎么样?饥饿也许会促使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回家,他也许马上会吃饱,但是他更需要他的父母,远胜过那一顿饭。与神交通,是一个灵魂最大的需要,远胜过其他一切需要。
第九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在期待神,按照我们的方式来回应我们的祷告?
换句话说,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什么是最好的结果,然后只是把祷告当成是让神来盖个章,获得神的认可?
有人讲了这么一件事。周日上午在教会里敬拜的时候,有个小孩儿坐不住,在那调皮捣蛋。他父母想尽办法,让他规矩一些,但还是不管用。最后他父亲一把把他抱起来,很严肃地顺着过道往外走。显然,这孩子遇到麻烦了。就在他们快要走出去的时候,那个孩子大声向会众们高呼:“为我祷告!为我祷告!”
这真是一个属灵的孩子!其实不是,他期望他的祷告,要按照他那唯一的方式蒙应允。
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第十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对神将要给我们什么、而不是神要在我们里面做什么更感兴趣呢?
一个多世纪以前,伟大的布道家菲力普斯·布鲁克斯(Philips Brooks)曾经说:
不要为了让生活更轻松来祷告,要祷告成为更有力量的人;不要为让任务与你的能力相匹配来祷告,要为你的能力与你的任务相匹配祷告。然后你所做的那些工,不是神迹,但是你自己会成为一个神迹。
耶稣从没有教导祂的门徒如何讲道,但祂教导他们如何祷告。
请大家跟着我来做这样的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停一下。祂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成就)……”
你和我应该祷告的,不是我们的旨意在天上成就,而是神的旨意在地上成就!这样看来,我们的旨意要与神的旨意一致,而不是让祂的旨意与我们的一致!
在这方面我常常想到皮艇。皮艇没有船浆,船锚是通过绳子与船体相连。在靠岸的时候,需要把船锚抛在岸上,然后拉那根绳子。那么,是我把岸边拉向了我呢,还是我把我自己拉向了岸边呢?
奉耶稣的名祷告,就像是把我的意愿,拉到神至高无上的旨意那边。
第十一个问题:我们真的希望神聆听我们的祷告、让基督替我们代求吗?
当你祷告的时候,你真希望神带着你一步一步走过来吗?你是否问过:“主啊,求你让我的眼睛看到你的旨意成就”?
我觉得我们很像美国女演员海伦·海丝(Helen Hayes)写的个人自传中的那对儿父与子。这位女演员讲了一个感恩节的故事。她第一次为家里做了一只火鸡,在端到餐桌之前,她对丈夫查尔斯和儿子雅各说:“这可是我第一次做火鸡,如果不好吃,我可不想任何人说什么。我们只需要站起来,一起到外面的饭店吃就行了,不要做任何评论。”
随后她回到厨房。当她端着一盘火鸡回到餐厅时,她发现丈夫和儿子坐在餐桌旁,已经穿好了外套、戴好了帽子。
他们真是什么也不期待!
有时候我们就是这样来到神的面前——穿好了外套,带好了帽子。就好像是说:“好的基督徒是要祷告,但是我并不真正期待它能带来什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奉耶稣的名祷告,就没有为神的荣耀显现而祷告。
我相信,一个孩子的信心,可以给我们这些老基督徒上很好的一课。孩子们的祷告常常打动我们,他们认为在祷告的时候,神就在听。
最近,我们举行过一个仪式,把十七个家庭和他们的孩子献给主,为主所用。其中一个家庭收养了一个男孩儿,他们讲述了这个男孩儿是怎么样成为他们女儿祷告的应允。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五岁的男孩儿,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爸爸和妈妈,他很想有一个小弟弟。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妈妈其实已经怀孕有两个月了。所以他父亲决定要鼓励一下他儿子的信心,让他知道祷告很管用,就对他儿子说:“孩子听着,如果你能为此祷告七个月,我相信神一定会答应你的祷告。”然后他解释了七个月大概有多长。
那天晚上,这个小家伙儿早早就上了床,开始为有一个小弟弟而祷告。七个月后,他妈妈从医院回到了家,他们把儿子叫到了客厅里。爸爸轻轻地揭开毯子,不只是一个小弟弟,而是两个!是双胞胎!爸爸把手放在儿子的肩上,说:“现在,你是不是为你的祷告感到很高兴啊?”
他儿子迟疑了一下,然后说:“是的,幸亏我早就不祷告了。现在你是不是很高兴呢?”
对这个小男孩儿来说,如果他祷告下去,神肯定只会给他一个小弟弟,因为他认为神会听人的祷告。
我们祷告的时候,是不是也认为神在听呢?!
第十二个问题:我们愿意成为我们祷告的那个答案吗?
你可能这样祷告:
- “求主供应那些贫困的人……”——也许神要让你去为他们买些吃的。
- “求主安慰那些弟兄姊妹……”——也许神要让你给他们写封信。
- “主啊,求你帮助那些外国宣教士……”——也许神要你去做这件事。
最让人激动的,不是祷告蒙应允,而是你自己成为了祷告的答案。
结论
耶稣想来医治门徒忧虑的心,所以祂就把关于将来在天上的家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也告诉了现在的我们。然后祂对他们还有我们,说了我们在祷告方面的特权、怎么祷告,以及祷告的意义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将毫无疑问经历很多的艰难,这些艰难会带给我们麻烦和痛苦。我们会生病;朋友和家人会生病甚至离开我们;家里和周围会发生很多不幸的事情。我们会为此埋怨、责备神呢?还是会持续奉耶稣的名,为了神的荣耀而祷告呢?如果我们选择了后者,耶稣应许说:我们的喜乐就可以得到满足。
我想把今天的这些信息,用最后一点来串起来。
大家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三十万公里。所以从地球射出去的一束光,会在一秒半后到达月球;会在四分半之后到达水星;在三十五分钟后到达木星;一个小时后到达土星。但是,如果你以光速旅行到我们银河系的边缘,那大概需要十万年;如果你要在路上数一下经过了多少个星星,那大约是一千亿个星星。这还只是银河系。
以祂话语的大能,创造了这一切的神,现在邀请你靠近祂,跟祂说话——告诉祂你心里所想的,告诉祂你的难题、你的梦想。当你奉耶稣的名,渴望长成耶稣的样式,过一个讨祂喜悦的生活,而来到祂面前的时候,你绝不会在离开的时候,依然两手空空。
著名的宣教士戴德生(Hudson Taylor)曾经说过:
我曾经祈求神帮助我,后来我问神我是否可以帮助祂。但到最后,我祈求神在我的里面、通过我来做成祂自己的工。
这就是奉耶稣的名祷告。这会给你那个忧虑的心,带来医治。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1994年9月4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1994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