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5 - 耶稣门徒被压碎的芬芳

5 - 耶稣门徒被压碎的芬芳

耶稣门徒被压碎的芬芳

特别信息(第五部分)

启示录2:8-11

 

引言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我收到了很多电子邮件和信息,是关于世界各地对基督徒的迫害。我收到的一封来自印度的宣教机构负责人的电子邮件是这样写的:

我急迫地写这封信,请求你们所有人为我们奥里萨邦(Orissa)的植堂人员祷告。我们的一位在奥里萨邦的植堂人员昨天早上打电话给我们,告诉我们奥里萨邦的两个区有七个教堂被洗劫和烧毁。这些地区的植堂人员受到了生命威胁,被迫离开了村庄。在那里教会不允许举行敬拜活动,也不允许信徒参加敬拜。这里发生了很多骚乱。

对信徒的威胁还在继续,并逐步升级为暴力行为。我们的牧师经常受到反基督教运动的骚扰,信徒的合法权利被剥夺,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和村庄。我们确实需要你们为我们祷告!

然后,他又发来了第二封邮件说:

亲爱的朋友们,我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写了这封信。我们之所以喜乐,是因为我们知道在2007年有15.7万人回应了福音、信了主,并且在这一年建立了396个新教会!感谢、赞美主!

但另一方面,我的心情也很沉重,因为我们的植堂人员正在奥里萨邦遭受痛苦、殴打和威胁。我们感谢神,因我们在基督里有盼望,就像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8-10所说的: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就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牧师打来的紧急电话,他说有两辆卡车的人已经赶来摧毁教堂建筑。我们知道迫害将会越来越厉害,但我们也知道它将导致成千上万的人转向基督,数以百计的教会将会建立,就像我们今年所经历的那样。

这是我们造就弟兄和姊妹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独的,不会在逼迫中被打倒,基督曾说过我们会经历逼迫,但我们会在苦难中喜乐,因为我们经历了基督的大能。

上个星期,我得到一些消息,了解到在肯尼亚的一些牧师的情况,他们生活在波科特部落(Pokot)所在的地方,特别是卡彭古里亚(Kapenguria)地区。查姆(Chumum)报道了发生的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和他自己逃离死亡的消息。反基督教运动对教堂的破坏和流血事件正在升级。

我们的同伴、肯尼亚的牧师伊内兹(Inez),和“建设村庄”(Build the Village)这个事工的人都处境艰难。事实上,由“建设村庄”和我们的传教士达蒙·达文波特(Damon Davenport)所建造的一座教堂已经被烧为灰烬。

我们在中东地区的一位传教士,上个月发了几封电子邮件,说阿尔及利亚(Algerian)教会的和平时期已经结束。穆斯林的迫害现在开始增加。阿尔及利亚政府和媒体正在向基督徒施压,要求他们停止传福音,对信主的人定罪。当局正在寻找任何可能的借口,来关闭宣扬福音的新教教会。教会领袖将被判入狱。

再来看看尼日利亚(Nigeria)。上周我读到的新闻报道说,穆斯林极端分子杀害了基督徒。加沙的一名基督教书店老板遭到枪击,多次被刺伤。他还在加沙浸信会担任青年团契的领袖,此前曾多次受到威胁。他幸存了下来,家里有一个怀孕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1]

我在上周得知,俄罗斯领导人普京(Vladimir Putin)下令,从2008年1月1日起,俄罗斯广播组织将从环球电台(Trans World Radio, TWR)使用的两个俄罗斯网络——玛雅克(Mayak)和优诺斯特(Yunost)上,删除所有的基督教节目。这些网络包括700多个地方电视台。环球电台也不得不关闭位于莫斯科的节目制作办公室,他们现在正在俄罗斯以外的地方寻找可以在俄罗斯境内播出的地方。

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共产党的大门嘎吱嘎吱地再次向所有的福音派事工关闭。但教会还会继续下去,因为逼迫不会阻碍教会的脚步,只能使教会增长更快。教会遭受苦难和逼迫的消息很多,我可以不停地讲下去。

 

弟兄姊妹们,根据《国际宣教研究公报》(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世界上每一天都有480名基督徒为基督殉道。[2]

当我完成这篇讲道时,将近20个人将因为他们拒绝抛弃基督而进入天堂。然而,这恰恰是耶稣的预言。在约翰福音15:18,主耶稣告诫祂的门徒说:

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

在这一切的背后,憎恨教会的是撒旦,牠是那个终极的敌基督者。牠知道,有一天基督徒会和他们的主一起,坐在牠渴望的宝座上。我们将与基督一同作王,治理全地。而撒但渴望那个荣耀。

但当我们复活、与基督同坐天上的宝座时,撒但只会再经历一次坠落。撒但先是从天上被扔到地上(以赛亚书第14章),然后牠将从地上被扔到无底坑中一千年(启示录20:3),在短暂释放之后,牠将被扔到火湖里(启示录20:10)。[3]

撒旦知道牠永无止尽的沉沦,知道基督徒复活后永无止尽的荣耀。牠非常憎恨基督徒,牠恨恶基督的新妇,这个新妇必将与基督一同作王,直到永永远远。所以在过去的两千年里,撒旦一直在攻击、陷害、贬低、诽谤、迫害、诋毁、逼迫教会。在基督徒进入他所渴望的最终荣耀前,撒但会不遗余力地让基督徒遭受最大的痛苦。然而,神反而会藉此来磨练、造就和建立基督徒,使教会得以发展,来荣耀祂自己。

撒但最终只能伤害牠自己,因为迫害并不会消灭教会,只会让教会成长更快。苦难不会使教会瘫痪,它只会净化教会,促进教会的发展,向世界传播教会的福音,而这个世界对于教会遭受了这么多苦难、依然歌颂和传扬基督会感到惊奇不已。

经历过很多逼迫的教会神父德尔图良(Tertullian)说:“殉道者的鲜血是教会的种子。”[4]换句话说,当基督徒在流出鲜血的时候,就会孕育出新的信徒和新的教会。在二十一世纪的奥里萨邦、印度、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和非洲的确如此,在一世纪也是这样。

压碎一个基督徒的生命,一种甜蜜的芬芳就会散发出来,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基督的面前,就像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14-15所说的:

感谢神!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借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

在启示录第二章和第三章提到的收到基督来信的七个教会中,只有两个没有听到主耶稣一句批评的话。我们将要学习的下一个教会就是其中之一。正如我前面刚刚讲的,这个教会就经历了很多苦难。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启示录第二章,我们在2:8-11中一起来打开这封信:

你要写信给士每拿教会的使者,说: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说:“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耶稣对受苦的士每拿教会的称赞

在这封信中,我们的主耶稣至少在四个方面称赞了士每拿的教会。祂说:“我知道你的一切……”

首先,耶稣说:“我知道你们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们再来看看第9节:

我知道你的患难……

患难”这个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麻烦或压力”。[5]在那个时代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慢慢地压碎而被折磨致死。[6]

主耶稣是在说:“我知道你生活中有多么巨大的压力。”在士每拿的生活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呢?毫无疑问,士每拿教会所面临的压力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他们所忍受的来自于住在他们城市的犹太人的仇恨,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讲到;另一方面是无处不在的对凯撒的敬拜,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伟大的罗马帝国给人民带来了和平。人们可以从事各种经营,养家糊口,旅行在外也能保证安全,这都要感谢罗马的强权统治。海上的海盗已被清除,罗马铺就的道路上也没有了盗贼,人们也不用再生活在野蛮、危险的环境中。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把爱国主义和对罗马的忠诚,变成一种崇拜的形式是很容易的。这就产生了对狄亚·罗马(Dea Roma)女神的崇拜。

起初这种崇拜是自发和自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相信确实有一个人体现了罗马的精神,这个人就是皇帝,他的身上体现了狄亚·罗马女神的精神。起初,对他的崇拜只是被接受,但后来就被正式确立下来了,罗马皇帝就被视为神的化身。这不是很神奇吗?教会的敌人驱使人们去创造他们的虚假宗教,并把它视为福音。

更糟糕的是,在公元一世纪末,当时的罗马皇帝图密善(Domitian)强制人们崇拜凯撒。每年罗马市民要向恺撒献上一撮香,与其说这是一种宗教行为,不如说这是一种忠诚和良好的罗马公民的行为。任何拒绝点燃他那一小撮香的人,都被判为不法之徒。然而,当人给凯撒烧香的时候,他就可以收到祭司颁发的证书。

我们从一些历史文献中能看到这些证书。证书上写的很简单:“作为皇帝的代表,我们看到了你的献祭。”然后祭司们会在证书上签字并注明日期。之后人们就可以回去敬拜和祭祀他们自己所选择的神明了。

大家发现问题了吗?任何偶像崇拜者都可以宣称凯撒是主,然后献上他们的香,一点问题也没有;凯撒只是诸多神明当中的一个,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基督徒却不能这样做,他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妥协。他们不能把他们救主的名给其他任何人,只有耶稣才是他们的主。保罗在哥林多前书8:6的话语依然在他们耳边回响:

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借着他有的;我们也是借着他有的。

没有这张敬拜过凯撒的证明,迫害、监禁和苦难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7]更糟糕的是,士每拿是如此虔诚地崇拜凯撒,以至于他们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罗马女神建造神庙的城市。在公元26年,他们与其他六个著名城市争夺为在位皇帝提比略(Tiberius)的神祇建造庙宇的权利,最终他们赢得了竞标。这就是当时的士每拿。

所以当一个人进入士每拿的教会,就等于准备好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不知道那个巨石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有一点很有意思,“士每拿”这个词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没药”。没药是一种用来制作香水的香料,它是从开花的没药树上提取的,然后把粘稠而芳香的树脂收集起来,用来制作香水。没药也被用来埋葬死者。[8]

当耶稣生下来不久、东方的博士来拜访小耶稣时,他们带来了几个象征性的礼物:

  1. 一个是黄金,这是献给王室成员的礼物;
  2. 一个是乳香,这是旧约时代的祭司在代求神时所使用的;
  3. 还有一个就是没药,是涂抹死者身体、用来防腐的香料。

所以没药这个礼物象征着将来基督的死,受难的救主将为世人的罪而死。

耶稣基督对没药之城里的圣徒说:“我知道在被判死罪后意味着什么,我完全理解你们所面临的一切。”主耶稣说:“我知道你们的苦难,我知道绝望和死亡的压力,我的汗水就如同鲜血流淌在那上面!我知道!” 我无法想象当这些信徒们听到主耶稣的这番话后,心中会做何感想。

在我们面临考验的黑暗时刻,有个朋友拉着我们的手说:“我知道,我理解……我也曾经历过。”这是多么大的鼓励![9]

  1. “我也生过那种病,我知道你的处境。”
  2. “我知道因为个人信念的缘故而失去一个朋友是什么滋味。”
  3. “我知道因为正直和诚实而失去被提拔的机会是什么感觉。”
  4. “我知道为孩子举行葬礼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5. “我知道被家人抛弃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

听一听主耶稣对我们说的话吧:“我知道你心里所担负的重担。你可能不会经历一块大石头落在你身上的事情;在你所生活的环境中,可能没有必须崇拜凯撒的问题。但你的心中有一块大石头,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这些我都知道。”

对一个正在遭受苦难的基督徒来说,知道主耶稣了解这一切,会给他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鼓舞。这很像我们的孩子,当他们受伤时,他们会跑向妈妈。他们想被抱着,但更想让妈妈知道他们的处境,想知道妈妈在关心他们。我不知道你的孩子会怎么想,但当我的孩子受伤时,他们会跑向妈妈。他们想让妈妈知道。

甚至在过去的圣诞节假期,当我们的三个大学生孩子在家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的女儿得了肠胃流感。凌晨三点左右,她来到我们的卧室告诉我们她生病了。我不知道也没事,我不需要知道,但玛莎很关切。在凌晨三点,我们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妈妈比我更像耶稣。他们想让她知道。

耶稣基督对士每拿遭受苦难的圣徒说:“我知道你们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其次,耶稣保证说:“我知道你们正在忍受极度的贫穷。”

这是主耶稣对他们的第二个称赞。在第9节,耶稣说:

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

我很喜欢这句话。祂说:“你们在遭受贫穷。”这无疑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家庭和生计被人夺走了。士每拿的许多信徒可能经历了犹太人在纳粹欧洲所遭受的类似经历。他们的房屋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破坏,他们的商店被破门而入,所有的货物都被抢走了。现在他们陷入极度贫困当中。但主耶稣又加上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你却是富足的……

主耶稣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吗?我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一点。

假设你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想:“这并不需要想象力。”但我是说你的银行账户里什么都没有。你连买食物、交话费的钱都没有,住房按揭更不用提了,银行随时都要收回你的房屋所有权。

然而,假设我是个百万富翁,而且有三个孩子在上大学,这就需要想象力了。我对你说:“苏西——或者弗雷德、约翰、辛迪,我对我的家谱做了一些研究,结果你绝对不会相信:你的曾曾叔父是我的曾曾曾祖父的侄子。我们其实是远房表亲!而且,按照我的习惯,我给我的每个家庭成员一百万美元。这是给你的一百万美元支票。”

于是我把支票给了你。现在你会做什么呢?你会跑去银行。但在你到达银行之前,我来问你:“你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不要忘了,你现在还没有把这笔钱存入你的银行账户,但你会尽快去银行办理。

你会回答:“我很有钱!”在去银行的路上,你还会给你的配偶、父母和朋友打电话,大喊:“我是百万富翁!我有钱了!”

哦?你真有钱了吗?你手里只有一张纸啊!但你知道这张纸上的签名是有效的,而且这张纸得到了你的捐赠者财富的支持。你和他是亲戚,他承诺给每个家庭成员一百万美元。你现在很富有了,即使你开着你的破车去银行,穿着破旧的衣服走进去,你的肚子因为24小时没吃东西而咕咕叫,但你还是很富有。

朋友们,你们现在就有一张支票,上面写着你们的名字。天上的财富就是你们的产业。你在去银行的路上可能会很穷,但与此同时,你在基督耶稣里拥有神的财富——祂的产业、祂的公义、祂的国度、祂的宝座、祂的辉煌、祂的新天新地,所有这些神都应许给了你,和所有那些在祂父家里的人。

希伯来书的作者谈到了就像生活在士每拿的那些信徒:

……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

用不了多久我们就都到银行了。

耶稣基督对士每拿的教会说:“我知道你们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知道你们正在忍受极度的贫穷。”然后祂说了第三句称赞的话。

 

第三,耶稣说:“我知道你们正在遭受不公平的挑衅。”

请大家看第9节的后半段。主耶稣说:

……也知道那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

换句话说,这些人不属于神的会堂,他们实际上代表了一个执行撒但旨意的会堂。基督徒忍受着这些拒绝追随基督的犹太人的污蔑。历史记录告诉我们,这些诽谤性的指控具体是什么。

  1. 因为基督徒拒绝敬拜假神、不愿意走进庙宇的大门,他们被指控为无神论者和异教徒。
  2. 另一个更严重的挑衅是,既然基督徒举行圣餐仪式,谈论分享主的血和主的肉,他们就被指控为食人族;人们指控基督徒用奇怪的仪式杀死并吃掉自己的人。当然,这在罗马普通市民心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惧。
  3. 基督徒也以彼此相爱和彼此成为一体而闻名,因此他们指责基督徒实际上是在聚众淫乱。[10]

所有这些诽谤都使得早期的基督徒面临着各种迫害。最后,主耶稣把士每拿信徒的未来告诉了他们。

 

第四,耶稣说:“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将来要坐牢。”

现在请看第10节:

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

换句话说:“更糟糕的是,你们中的一些人将与家人分离,你们中有些人的丈夫和父亲将被监禁,你们已经很贫困的家庭将不得不在没有你们的情况下生存。”这将是致命的一击。就像我本周读到的一些有关阿尔巴尼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牧师和信徒一样,他们正在等待要坐牢的判决,而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信仰和传福音。

那么约翰说“你们必受患难十日”是什么意思呢?

有些人认为这只是表达一个短时间的习惯用语。我认为这指的是接下来的十个罗马皇帝,将要颁布的迫害基督徒的十项法令。第一个是尼禄(Nero)皇帝在公元54年颁布的,最后一个是戴克里先(Diocletian)皇帝在公元284年颁布的。这十个毁灭性的法令,给基督徒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苦难。这一切的背后就是魔鬼的作为,就像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4所说的: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著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攻击教会的是撒旦,但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6:18应许说:

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也就是教会)。

 

耶稣对受苦的士每拿教会的挑战

现在请看主耶稣对受苦的士每拿教会的挑战。请看第10节:

你务要至死忠心……

一个世纪前的牧师兼作家坎贝尔·摩根(Campbell Morgan)认为,“忠心”这个词的希腊语词根的意思是“被说服”;被祂的能力、祂的恩典、祂的旨意和祂的计划所说服。[11]换句话说,即使面对死亡,仍然相信基督值得跟随,并忠心地跟随祂。

就在两年前,“殉道者之声”(Voice of Martyrs)宣教机构,向西方传达了在中国发生的一个事件。一个家庭教会在聚会的时候,政府的工作人员闯了进去,当时大约有三十个孩子在上主日学。他们把孩子们赶进一辆大巴,带他们去车站,他们的父母跟在他们后面。尽管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但他们中的一个孩子开始唱歌。很快,车上就充满了他们颂赞耶稣的歌声。

一到警察局,孩子们就勇敢地走进审讯室,而且还在唱着赞美诗。官员们试图强迫孩子们写下“我不相信耶稣”这几个字,告诉他们必须写一百遍才能回家。但孩子们写下的却是:“我今天相信耶稣,我明天相信耶稣,我永远都相信耶稣。”

官员们被这些孩子的勇气和信心激怒了,他们把父母叫回审讯室并威胁他们。有些人放弃了他们的信仰,抱着孩子离开了,但其他的人没有屈服。一位守寡的姊妹被带回来接她的双胞胎儿子时,坚决拒绝否认基督。官员就威胁她说:“如果你不弃绝耶稣,我们就不释放你的双胞胎儿子。”

她略带幽默地回答说:“我想那只能把他们留在你们这里了,因为如果没有耶稣,我也养不了他们。”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也没有想到会遇到这种抵抗,只好对她和其他人说:“带着孩子走吧。” [12]

这是来自主耶稣的挑战。

 

耶稣对受苦的士每拿教会的奖赏

主耶稣不仅挑战士每拿教会的信徒,而且提醒他们将来会得到的奖赏。

耶稣在第10节的最后应许说:

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

在这节经文中,“冠冕”这个词不是指那种王室的冠冕,而是指胜利者的冠冕,所以如果翻译为“花环”可能更合适。它是给那些在比赛中获胜的运动员,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奥运金牌;是给那些忠心为社区服务、建设所在城市的好公民;除此之外,在婚礼和其他喜庆场合也常常使用。[13]

所以主耶稣提醒这些经受苦难、贫困潦倒的基督徒,终有一天,他们会成为跑完终点的得胜运动员,获得这个花环。当我们在天上作为救赎主的新妇而参加基督的婚宴时,主耶稣会把这特别的冠冕赐给他们,也赐给我们。作为一同推动、建设上帝之城的好公民,主耶稣基督将会把这个花环赐给他们,也赐给我们。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17劝勉我们说: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这就是他们将来从耶稣基督那里得到的奖赏。

 

受苦的士每拿教会对耶稣的信心

现在请看受苦的士每拿教会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我们来看第11节: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有意思的是,这封信以战胜死亡开始,现在以基督徒战胜死亡结束。对于使徒约翰的这些读者,他们正在遭受生命的威胁,可能会为自己的信仰而殉道,所以谈论胜过死亡对他们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指的是在火湖里与神永远的分离。第一次死亡是肉体的死亡,灵魂不会灭绝,事实上我们在肉体死亡之后,我们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活力。同样,在第二次死亡之后,那些受到地狱审判的人,也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活力。

我们如何才能避免第二次的死呢?就是单单凭着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主耶稣在约翰福音3:3-6节说:“人必须重生……不是从肉体生的,而是从灵生的。”

如果你的肉体在生下来以后,靠着信心得到属灵的重生,那你就只会死一次。如果你的肉体在生下来之后,还从来没有因为相信基督是你的救主而重生,你的肉体随时都会死去,而且根据启示录第二十章的记载,死后你会受到审判,将经历永远的死亡。

换句话说,如果你出生过两次,一次肉体出生、一次属灵的重生,那你只会死一次;如果你只生过一次,也就是肉体的出生,那么你就会死两次。我们怎么知道我们会永远得救呢?就是我们靠着对主耶稣的信心,就是第8节所说的“死过又活的”救主。

也许你被压碎了,但是在你的生命被压碎之后,就会有那馨香的香气。那是信靠从死里复活的主所散发出来的香气。

 

结语

还有最后一点我想说一下。

在使徒约翰写这封信大概55年之后,坡旅甲(Polycarp)是士每拿教会的领袖,坡旅甲曾经是使徒约翰的学生和门徒。

城里正在举行一个节日,人们对罗马荣耀的激情在熊熊燃烧。有人建议把这位坡旅甲抓来,让他向凯撒宣誓效忠。于是他被带到了竞技场,告诉他要么承认凯撒是主,要么就被处死。犹太领袖诽谤他的名,怂恿在场的暴徒。他们喊着说:“这是亚西亚的老师,是基督的教父,是众神明的毁灭者,他教导许多人既不向凯撒献祭、也不敬拜他。”

坡旅甲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敬拜凯撒,要么被烧死。他临终前不朽的话语被记录并保存下来了。坡旅甲对慢慢安静下来的人群说:“我服事基督已经八十六年了,祂从来没有亏负过我。我怎么能亵渎我的王和我的救主呢?我不怕只能燃烧一个小时的大火,它过一会儿就熄灭了……你们还拖延什么呢?来吧,随你们的便吧。”

顷刻之间,他就被烧死了,基督的话也在他身上应验了——他得到了生命的冠冕。[14]

就像是赞美诗《当见基督面》(When We See Christ)中所唱的:

 

当面见耶稣时,一切不徒然;

试炼看似微小,当见基督面。

瞥祂慈爱荣脸,愁苦尽消散;

壮胆奔跑天路,直到见主面。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08年2月10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08

版权所有

 

[1] Israel My Glory, (Jan./Feb., 2008), p. 9.

[2] World Magazine, (Feb. 9/16, 2008).

[3] John Phillips, Exploring Revelation (Loizeaux Brothers, 1991), p. 49.

[4] Ibid., p. 4.

[5] Fritz Rienecker and Cleon Rogers, Linguistic Key to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Regency, 1976), p. 812.

[6] William Barclay, Letters to the Seven Churches (Abingdon Press, 1957), p. 35.

[7] Ibid., pp. 28-31.

[8] Donald Grey Barnhouse, Revelation (Zondervan, 1971), p. 44.

[9] Phillips, p. 46.

[10] Ray Stedman, God’s Final Word (Discovery House, 1991), p. 39.

[11] Lehman Strauss, Revelation (Loizeaux Brothers, 1964), p. 46.

[12] thevoice@persecution.com, www.persecution.com, Nov. 8, 2005.

[13] Barclay, p. 38.

[14] John MacArthur, Revelation: Volume 1 (Moody Press, 1999), p. 74.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