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 可以调和的矛盾
可以调和的矛盾
极其丰盛的恩典(第一部分)
腓立比书4:2-3
有一位作家写道: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教会生活中,在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总是有一条鸿沟。
比如,每年秋天我们全家都喜欢去摘苹果。下面描述的这个场景,是我们去摘苹果最理想的一天。
沿途大片大片的树林,叶子是金黄色的,蓝天上白云朵朵,气温二十四五度,不高也不低。我们愉快地坐着车,一路上欢歌笑语,不知不觉就开了三个小时,到达果园。我们到的时间比较早,有足够的时间,慢慢享受在果园里的时光。
让我们惊喜的是,果园的人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对家庭免费。”所以孩子们放开肚子,边摘边吃,还榨成苹果汁喝,直到撑不下为止。
最后,在结束了果园里完美的一天后,我们开车回家,路上孩子们不停地说:“爸爸妈妈,我们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妈妈。”这是理想中的一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情况往往会大相径庭。
以下是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幕。
从一开始情况就不妙。我们出发得太晚,后来我几乎是吆喝着、命令每个人赶快上车。路上又碰上塞车,走走停停,根本开不起来。我打电话给果园,得知他们五点关门,而我们差不多要四点钟才能赶到。因为耽误时间太多,中途没法再停车吃饭,大家一路饿着肚子,牢骚满腹。我妻子也开始跟我争吵,我觉得是她的错才出发这么晚,她说那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当然她那是在胡说。
我们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孩子们又开始吵吵闹闹起来,打断了我们的争论。我回过头扯着嗓子对他们说:“都给我闭上嘴!没听见我跟妈妈正在说话吗?”
当我们很不容易到了果园,离关门只剩下一个小时了。他们没有因为我们只能在里面呆一个小时,而给我们半点儿优惠,这样算下来这个门票简直贵得离谱,免费的事情门儿都没有。没办法,已经来了,只能认了。我告诉孩子们:“抓紧时间,快进快出,好好玩儿吧。”
到了这会儿了,好苹果早让人摘完了,净剩些歪瓜裂枣。过了一阵儿就到点了,感觉就好像只过了几分钟的样子。我们只好离开果园回家。路上找了个吃饭的地方,味道很差不说,量还很少,被人又宰了一刀。
这就是实际生活中摘苹果的一天。
这位父亲,也是教会的一个牧师,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说:“不幸的是,家庭生活跟教会生活常常是一样的。生活中的这些活动,常常发生各样的状况和意外,通常都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多给别人一些恩典的缘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是与我们一样真实的人,多给他们一点恩典吧。”
这话说得真好。
什么是恩典?恩典是不配得的恩惠。当我们想到恩典这个词的时候,常常会想到神是怎么对我们的——祂给了我们不配得的恩惠,不是靠我们的功德所得到的恩惠。
实际上,恩典不仅是我们从神那里得到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恩慈的行为和态度,把它给别人。它就好像是在酷热天气中,喷洒出来的清凉的雾水;又像是在又干又渴的时候,喝到嘴里的一口清爽的甘泉。
在旧约圣经中,“恩典”这个词描述了愿意在别人面前,俯下身子来的一种态度。在新约圣经中,“恩典”这个词也强调将恩惠给予某个不配的人。在新约中,恩典用来指恩赐的话语和一种令人愉快的态度;它包含着一种接纳别人的意思。
大家需要记住的是,你不能光嘴上说自己是一个对别人很有恩典的人;你要在行为和态度上,在别人面前俯下身子来才行。
很多基督徒谈论恩典、唱着恩典……但很少有人真正把它行出来。
实际上,恩典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为什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艰难的……什么样的人都有。这是事实,不对吗?什么样的人都有,当然你不是这样,我说的是其他地方的人。
我很喜欢魏华伦(Warren Wiersbe)讲的一个故事。魏华伦是穆迪教会的前任牧师,也是《回到圣经》(Back to the Bible)这个广播节目中,任职多年的圣经老师。他说:有一天我那个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把门砰地一声关上了,跺着脚上了楼梯,进了她自己的屋以后又摔门。整个过程自己嘴里嘟噜着:“人、人、人!”我到她的房间门口,轻轻地敲门,问她:“我能进来吗?”她说:“不能!”我又试了一次,她还是说:“不行!”我问她:“我为什么不能进去?”她回答说:“因为你是人!”
基于同样的原因,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在天上与我们所爱的圣徒一同生活,
那该是多么美妙与荣耀;
但在地上与我们相识的圣徒一同生活,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不需要去揣摩保罗的言外之意到底是什么,就能很快知道,腓立比的教会非常需要在他们中间,彼此显明这种恩典。
在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在腓立比书第四章的一开始,保罗做了一件只有在极其重要的时刻才会做的事情——就是他点了人的名字。
那我们接着上次讲到的地方,请大家翻开圣经,保罗在第四章第2节中说:
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
在腓立比教会周日早上的聚会中,如果有人正在瞌睡打盹儿的话,当这封信念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一定会立马清醒过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所有的眼睛马上都会看着这两个坐在会众中的姊妹。
保罗在这里也很有智慧,他没有具体说明她们之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但是很显然,不仅是有什么事情做错了,而且也已经在会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实际上,这种不合一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从腓立比传到了远在罗马的保罗,保罗是在罗马写了这封信。
保罗在这里直言不讳的话语,也差不多成了一个以恩慈的方式,进行当面指责的经典案例。
保罗马上做了两件事情。首先,他重复了一个动词:我劝友阿爹……我劝循都基。和合本在这里没有把第二个动词翻译出来。新译本翻译为:我劝友阿爹,也劝循都基。
“劝”这个动词,也可以翻译为“恳求”(中文标准译本就是这么翻译的),还可以翻译为“请求”,或者“鼓励”。保罗其实完全有权力,以他使徒的身份,命令这两个姊妹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称呼她们的名字,然后以个人的名义来请求她们和解。显然这个不合一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所以保罗需要单独提到这件事。保罗明白假教师的危害,他在第三章中谈到过,而不合一对教会也有同样的危害。即使一个教会的教义很纯正,不合一也会让一个教会毫无能力,而且可以很轻易地摧毁这个教会的见证。
大家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教会纷争”这个关键词,你就会看到大量的有关这方面的新闻、图片、视频等信息,多得都让你看不过来。
保罗完全清楚,不合一、不和谐以及各种矛盾和冲突,会完全毁了腓立比教会原本美好的见证。这件事情可能已经上了罗马本地的新闻媒体了,新闻标题可能是:腓立比教会的争斗。
没错,保罗是点了她们的名字,但他以恩慈的方式,请求这两个姊妹。然后注意下面保罗所做的:他没有支持哪一边。
大家注意到了吗,保罗并没有这么说:“我劝友阿爹要与循都基同心”;或者“我劝循都基与友阿爹同心”。保罗同时请求她们两个人,并没有支持任何一方。
我劝友阿爹,也劝循都基(这是新译本的翻译)。你们两个人,要……同心。就是要同有一个心志,而且要在主里。这么说吧,回到你们在主里这个共同的根基上,立下心志,因着你们同在主里所共有的,去和谐共处。
你们没法在很多事情上都意见一致,但是你们可以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上,有一致的意见,所以回到你们在基督里的那个共同的根基上吧。
有一本圣经注释书是这么写的:保罗知道,如果她们能在主里面没问题,那她们彼此之间就不会有问题。
保罗没有站在支持一边,没有在教会面前谈问题的细节,也没有严厉责备这两个姊妹;保罗下一步所做的,实际上反倒开始夸奖她们了:
请大家看第3节的中间:
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
在腓立比,她们在福音上曾与保罗一同劳苦。这起码告诉我们三件事:
第一,她们都是教会的成员,而不是教会以外的人;
第二,她们都是教会非常活跃的成员,不是不积极或者不来聚会的成员;
第三,她们都是教会的老成员了——在腓立比传扬福音的艰难日子里,她们俩都与保罗一同劳苦。
另外,如果回顾一下这个教会的历史的话,你们会发现女人们在最初创立这个教会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 当保罗刚到这里的时候,他讲道的第一批听众,就是一群聚集在河边祷告的妇人。
- 保罗讲完道以后,有一位名叫吕底亚、很有名的女商人,相信了福音而得救。
- 她随后马上就向保罗开放了她的家,成为这个早期教会聚会的地方。
- 后来保罗和西拉因为所谓的制造骚乱而被关进监狱,半夜的时候神用大能解开了他们的锁链,借此使得那个腓立比狱卒相信了主耶稣。
- 保罗和西拉最终被长官们要求离开那个城市。
-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有很多其他的妇人——很可能是那些原来一起在河边祷告的人,也都相信了基督。她们从此要一起面对,在吕底亚家建立教会时,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艰难。
我回顾这一切,就是为了提供一个保罗夸奖这两个姊妹的背景。她们在这个教会里没有坐在一边旁观,她们已经为这个教会付出了很多。她们在这个腓立比教会里面,参与了很多服事,投入了很多精力。
从这里面我们还能看到,她们之间的矛盾不是关于教义方面的。如果是在教义方面有问题,那保罗就会按照他平常的习惯,指出错误的教义,并且予以纠正。但这里却不是这样。这一点需要指出来,因为在一个教会里面引起矛盾、纷争并且带来不合的,通常都不是教义问题,对吗?
看一看你所接触过、或者是听说过的教会,产生矛盾的一般都不是什么教义问题;而是其他的方面,比如带领者的一些决定、教会费用的支出、敬拜诗歌的选择,甚至是唱诗班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对于打算加入我们教会的新成员,我需要给他们讲解我们教会的信仰宣言,告诉他们,我们所信的是什么。我们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涉及到教会可能遇到的各样实际问题。我也会跟他们讲同样的话,就是我们国家的福音派教会,不会在基督的神性、三位一体的教义、或者基督肉身的复活等方面产生分歧;我们都相信这些,根本不用再花时间去讨论这些问题。你们来这里聚会,显然你们知道我们信什么,而且你也同意,否则你可能也不会到这儿来聚会。
但是能让一个教会产生分裂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事情,远没有象三位一体或基督的复活这样的问题重要。
使教会产生分裂的,是由各种不同的观点造成的——他们对服事的理念、对于周日敬拜的目的、对教会钱财的使用、教会治理的架构、受洗的方式、对于离婚和再婚的观点、姊妹是否可以讲道、姊妹在教会服事中所担当的角色、对于讲方言的看法,等等等等,对吗?
这些才是真正导致分歧的事情。教会最好自己先要搞清楚,在各类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在圣经中有什么依据。如果持守某些特定的观点,不属于什么核心的教义,又缺乏足够的圣经依据,那就会很容易引起纷争,带来一些潜在的危险。
我听说过有些人离开我们教会,是因为不喜欢这里的敬拜音乐;我还听说有些人离开,是因为我们讲道的时间太短……好吧,这条是我编的。
弟兄姊妹们,教会里的各种纷争,不是什么新鲜事,由来已久了。腓立比教会的最大威胁,不是他们对基督的神性或祂的复活有什么不对的看法;而是两个忠心的教会老成员之间的不合,有一帮人站在友阿爹这一边,另外一帮人是站在循都基那一边,还有一拨人根本就不想掺和进来。
而此时此刻,教会的敌人却正在幸灾乐祸地看着。
我听到过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在任何一个教会纷争当中,撒旦是不会站在某一边的,而是给两边都火上浇油。而这已经成为一个很危险的事情,保罗必须要处理,这样教会才能继续往前走。
从这节经文中,我来给大家总结三个原则。
第一,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在教会中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知道,每个家庭中都有很多不同的意见,钱该怎么花、孩子该怎么教育、甚至晚上该去哪吃饭,等等。而教会是由很多家庭构成的——单身的还有结了婚的,年轻的年长的;所以当几十甚至几百号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潜在的分歧,就会像炉子上开水壶里的水泡一样,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在我的教会办公室的门框上,我挂了一个小牌儿,有很多年了。牌子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圣经教导我们,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分歧在他们中间。
在我们教会超过两个人,就是我和妻子玛莎的时候,潜在的分歧就无法避免了。即使只有我们两个人,投票结果也常常不一致。
分歧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成熟的基督徒,也不能总是以合宜的方式表达不同意见。
这节经文中所说的两位姊妹,从属灵生命上来看,算是老基督徒了;她们可不是刚信主的。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基于保罗在第二章中所暗示的骄傲的问题,还有权力的斗争,大多数新约圣经学者都相信,这两个姊妹要么在争夺同一个位子,要么希望不同的人选来担负某个职分。而她们支持的人选可能就是她们自己的丈夫,但她们谁也没法胜过对方。
讨论与争论就此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卷进来,形成两大阵营。言语越来越激烈,有点像美国总统选举了。互相攻击……互相揭短……不合一蔓延开来。
第三个原则,如果撒手不管,少数人之间的不合,会伤害到很多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矛盾最初是发生在教会里两个忠心的姊妹之间,而现在,却已经变成了危及整个教会合一的一场风暴了。这是因为个人的怨恨一般都不愿意压在心里,流言蜚语可不愿意保持沉默……都渴望自己的听众越来越多。
从我所读过的资料来看,多数新约圣经学者相信,保罗在这封信中,就这个问题有三四次话都到了嘴边,到了最后才终于说出了这个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
这已经影响到每一个人了……最后终于拿到台面上来说了,这也是为什么保罗到最后推荐了一个人。请再看第3节: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
保罗这里并没有说出这个同负一轭者的名字,“同负一轭的”也可以翻译为“同道者”、“同志”、“同伴”。不过保罗很明确地提到了一个带领者,来帮助这两个姊妹。显然当时大家都知道他是谁。
对于这个人到底是谁,我看到过十几个不同的观点。有些人相信这是提摩太,他当然是保罗真正的同伴;有人说这是西拉,与保罗一起旅行的人,是传福音的伙伴;有人认为这个词是在比喻整个腓立比教会;也有人说“同负一轭”这个词本身,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放到一起,共同担负;还有人相信这是指保罗的妻子,因为“同伴”这个术语有时候就是指妻子。
不同的意见很多。我个人的意见倾向于这是以巴弗提,早先在第二章那里,他被称为是保罗的同工和战友。是他把这封信送到腓立比的,而且很有可能他就是那个在会众面前宣读这封信的人。
不过我们确实不知道……我们也不希望就此产生争战。归根结底,他要做什么,比他是谁要重要得多。
我求你……帮助这两个女人。这里的“帮助”这个动词,有一种很强烈的、表达身体动作的含义:握住、抓住。
- 在客西马尼园兵丁们抓住耶稣的时候,用的就是这同一个词(马太福音26:55);
- 耶稣的门徒们捕到那一大堆鱼的时候,也用的是这个词(路加福音5:9)。
保罗这是头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这个词,迫切请求他的同伴,赶快付诸行动,使这两个姊妹尽快和解。他需要赶紧推进这件事,甚至可以把她们叫到一个房间里一起谈,彼此和好。
这里我想先停一下,看看这节经文带给我们的几个处理矛盾的原则。
第一,矛盾通常是在头脑冷静的人的协助下解决的。
很多时候,卷入矛盾的人可以邀请其他人一起帮助解决,由这些人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看法。如果被邀请的人愿意聆听,不带着情绪,那他们可以提供一个诚实、中肯的评价,而不再纠缠于于双方各执一词的细节问题。
他们可以帮助理清头绪,分辨出真正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第二,当出现矛盾的时候,教会不应当支持某一方,而是要理清问题。
也就是说,当教会内部出现纷争的时候,保罗建议教会要直接介入,这听起来有点奇怪,但这的确是保罗的建议。教会不能支持某一方,而是要解除冲突双方的武装。不要隔岸观火,静观其变,那样只能让火越烧越旺。应该跳进火中……救出人来。
我想,这大概就是保罗,在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所想的。他说:
(我听说)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哥林多前书11:19)。
换句话说,当矛盾开始升级的时候,要找一些头脑冷静、有智慧的人,去施加影响。他们要鼓励矛盾双方停下来……在谦卑中俯下身子,以便双方都能给对方一个很有帮助的、慷慨的恩典。
第三个处理矛盾的原则就是,保护肢体的合一,要远比赢得一场争论重要得多。
在我仔细琢磨这两节经文的时候,我在想,保罗没有要求他的那个同伴:
- 将这两个姊妹赶出去;
- 或者支持她们中的一方;
- 甚至宣布其中一方有理而获胜了。
没有……只是去搭建一座桥梁……使她们能通过桥梁,重新走到一起。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和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这两个人曾经因为政治和个人的一些小问题而闹翻了。为此,这两位政治家中断了彼此的通信,很多年来彼此之间不再有任何关系。他们的矛盾在华盛顿是路人皆知的。
到了1809年,《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的另外一位签署者,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博士,开始敦促这两个人重新修复他们的友谊,恢复通信往来。
最终,在这样协调了几年之后,杰弗逊给亚当斯写了很短的一封信,随后亚当斯很谨慎地回了一封信,就这样来来往往恢复了通信。在1813年7月15日,亚当斯在给杰弗逊的信中说:“如果我给你写四封信,你回一封信,那你的一封信比我的四封信还有价值……在你我之间的事情没有交流清楚之前,我们死都不能瞑目。”
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都是《独立宣言》的签署者,都当过美国的总统,最后都死于同一天——7月4日,那是举国上下都要庆祝的国庆节,庆祝他们在五十年前所共同签署的那份宣言。
现在,他们曾经的分歧人们已经渐渐忘却,但是他们在去世之前的和解,却让人们津津乐道。这正好与保罗在结束这个话题的时候所说的相吻合。
请看他是怎么结束第3节的:
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保罗所提到的革利免这个人,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这里所提到的这些人:一同做工的、两个姊妹、还有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忠心同伴,请注意,他们每个人的名字都记在生命册上。
这最后一句话,能让人看到自己的亏欠。保罗好像是在很含蓄地提醒我们,我们最终都要死,但在我们死后,在教会的合一、和睦方面,人们会怎么评价我们呢?
弟兄姊妹们,你们能想象一下吗?一千九百多年来,大家都知道友阿爹和循都基这两个姊妹闹矛盾,彼此不合。
但问题是,保罗会怎么说你和我呢?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我们的话,那会是一句什么样的话呢?对于教会的合一、和睦,今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这最后一句话,不仅能让人看到自己的亏欠,也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
我们的名字记在生命册上,这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将来会去天堂。
如果我们还记得,我们已经被赐予了永恒的恩典的话,那我们就会同样以恩典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保罗说,弟兄姊妹们请听,不要忘记:你们的名字都永远记在生命册上。
门徒们被差派去传福音后,欢欢喜喜地回来,耶稣对他们说:“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路加福音10:20)
先知但以理预言说: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得以复活(但以理书12:1)。
弟兄姊妹们,要想在恩典中忍耐,靠着恩典生活,向别人显明恩典,有一个办法使你能做到这些,那就是要记住:你自己永恒的将来,就浸透着恩典。
我们已经看到了,我们的主都在谦卑中俯下身子,来显明恩典……如果祂可以,那我们也该如此。
最后,我想以《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一篇封面文章来结束今天的内容。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个基督徒,记录了一个名叫琳达的城市公交车司机的事情。
她向乘坐这辆公交车的乘客显明出恩典来。如果乘客急着赶这趟车,她就会等他一下,在随后的行程中再把这点时间补回来。她还会尽量记住这些乘客的名字。
有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提了不少东西来坐车,上车很吃力。琳达就从司机的位子上下来,帮助她把东西拿上车。现在这个老太太宁肯让过几辆车,也要坐琳达开的车。
还有一次,琳达注意到有个陌生女人,不是住在那个地区的,很可能是个无家可归、需要帮助的人。琳达就向她介绍了自己,随后知道那个女人对这个地方不熟,走迷路了。那时候马上就是感恩节了,所以琳达就对她说:“你自己一个人,也不认识什么人,要不感恩节你来我们家一起过吧。”现在她们已经成了朋友,那个女人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那篇文章继续说,公交司机琳达,在公交车上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小社区。乘客们愿意让琳达使用他们的度假房子,有时候乘客会送给她一盆花,或一束鲜花,或一条她喜欢的围巾,来配搭她的司机制服。
这并没有让她的工作更轻松。事实上,想想那些不知道感恩、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公交车司机,在他们的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不文明的乘客,汽车抛锚,交通堵塞,车上到处都是垃圾,等等。
《旧金山纪事报》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琳达为什么就能对别人有这种恩慈的态度?作者回答说:她的态度实际上在早上2:30就已经准备好了,在她准备新的一天的工作时,她要花三十分钟的时间向她的救主祷告……大家知道了吧,琳达是一位基督徒。
在她每天要收班的时候,到达最后的终点站时,她会向车上剩下的乘客喊一声:“我爱你们大家……各位多保重。”你有没有听到过,一位公交车司机告诉你:“嘿,我爱你?”
这篇文章结束的时候,作者说:如果人们还在疑惑:我到哪里能发现神的国度的那种精神呢?我可以来告诉你,你能在旧金山琳达开的45路公交车上看到。如果人们想知道:到哪里能看到神的恩典在做工呢?答案就是:就在那里……在那辆公交车的司机座位上。
我也不禁在想:如果那种恩典能体现在公交车上……也一定能体现在我们教会当中。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6年3月6日的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6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