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生活
“基督教入门”(第二部分)
彼得前书3:10-12
著名作家戴夫·弗里曼(Dave Freeman)在他的那本畅销书《死前必做的100件事》(100 Things to Do Before You Die)中,首次提出了“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这个说法。到了后来,这一说法变得广为人知。然而他本人在经历了一次意外事件后,在美国加州威尼斯(Venice, California)的家中逝世,年仅47岁。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的这本书是以这句话来开篇的:生活是一次短暂的旅行,那么要如何才能保证让你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并在最后一次整装出发前游览过地球上所有那些最酷的地方呢?
在戴夫·弗里曼自己的“遗愿清单”中,他列出了诸如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和在西班牙与公牛赛跑等愿望。换句话说,这就是他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他也相信这些事情能让他的生活充满意义。根据他父亲的说法,戴夫在去世前只完成了遗愿清单的一半。
如果我们随便问问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普通人,什么能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且有意义,什么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幸福感,我想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但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与做一些有趣的事,或体验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或游览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有关,或者可能包含以上所有这些事。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对他们而言,就是要赶紧写出一份“遗愿清单”,然后照着做就行了。
但如果你问基督徒同样的问题,即《圣经》关于美好生活有什么样的说法,他们可能会认为你的这种观点要么不属灵,要么就是受成功神学的毒害太深了。
身为基督徒,我们通常不会这么谈论我们的生活。那些熟知《圣经》的信徒会很快告诉你,《圣经》更多谈论的是圣洁,而不是个人美好的生活。换言之,《圣经》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过一个“美好”的生活,而是告诉我们如何过一个“敬虔”的生活。我想大多数以神为中心的福音派基督徒都会同意这一观点,并给予衷心的“阿门”!
但在我们这个关于彼得前书的系列学习中(我们称之为“基督教入门”系列课程),下一个主题,也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可能会让大家有些诧异。如果我们的使徒彼得教授现在就在我们中间,他可能会走到黑板前,然后对我们说:“我们今天的课程是……”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让大家都非常意外的话:“基督徒的美好生活。”
我的意思是,彼得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遗愿清单”,保证我们都能过上基督徒才有的那种美好生活,对此,彼得非常严肃认真。
那么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他给我们呈现的清单是怎么样的吧!我记得我们上次讨论到了彼得前书第三章第9节,现在让我们从第10节的头一句话开始:
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
或许我们可以参考其他译本的翻译来理解这句经文,比如中文标准译本就将这节经文译为:“那愿意爱惜生命、愿意见到好日子的人。”中文当代译本的翻译是:“若有人热爱生命,渴望幸福。”中文新译本的翻译是:“凡希望享受人生,要看见好日子的。”弟兄姊妹们,你们会按照这节经文所教导的这样行吗?
可能有的弟兄姊妹要问了,《圣经》真的是这么说的吗?就是我们要爱生命、享美福,或者希望见到好日子?答案是,确实是这么说的!
但我们要小心留意的一点是,在本节课中,我们的彼得教授并没有将美好生活描述为那种没有任何麻烦或痛苦的生活,而是一种美善的生活。事实上,在接下来的经文中,彼得大段地引用了诗篇34篇的内容。我们都很清楚,这首诗篇是大卫在躲避扫罗王的追杀时写的,他那时躲在山洞里,非常沮丧,面临着磨难和巨大的压力。然而,他却在这篇诗篇的开头写道:“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即使是蜷缩躲避在山洞里,生活也可以是无比美好的。可能又有弟兄姊妹要问,这怎么可能呢?
请大家再来读一下彼得在这节经文的一开始是怎么写的:
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
换句话说,美好的生活是一个决定和一种心态,这是我们每天早上起床时都必须要做出的决定。事实上,我们大可把这节经文一开始的“凡希望”(中文新译本)这三个字按其字面意思翻译为“凡愿意”,或“凡下定决心要热爱生命并渴望看到好日子的人” 。
彼得在这里指的是一种信心的心态,就是能在任何情况下,看到神可能正在成就的美事。同时,他所指的是一个会凭着信心,选择将生活看作是值得热爱的人。
这与所罗门的观点刚好是相反的,所罗门可能会说:“因此我恨恶生命”,为什么呢?所罗门接着说:“因为日光之下所发生的事,都使我厌烦。一切都是虚空,都是补风。”(传道书2:17,中文新译本)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彼得前书这边描述了一种与所罗门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你可以选择恨恶你的生命,也可以选择热爱你的生命。
圣经学者魏华伦(Warren Wiersbe)是这样评注彼得前书三章9节的这段经文的:
我们可以选择忍受生命,因为生命中充满了各种负担;我们也可以选择逃避生命,因为逃避生命就可以逃避所有的困难;或者,我们可以选择享受生命,因为我们相信神仍旧掌权。[1]
那么,我们所下的决心是什么呢?是要忍受生命?努力逃避生命?还是要享受生命?
魏华伦继续澄清了这个问题,他写道:“彼得并不是在建议我们使用某种不切实际的‘积极思维’的力量,或是教给我们某些可以不用面对事实的心理技巧。相反的,他是在敦促基督徒要积极地面对生活,并要通过信心,相信神在掌权,并借此充分利用好每一种情况(来变得更像基督)。”[2]
因此,“基督教入门”这一系列课程,也包括这一节关于“如何充实地生活”的主题课程。事实上,彼得在这里所使用的“生命”一词的原文是“zoen”,这个词描述了那种将生活过得最为充实、丰富且满有体验的生命状态。[3]
从“zoen”这一希腊词衍生出了音译过来的英文单词“zest”,意思是充满激情和活力地生活。彼得并不是在谈论生命的长度,而是生命的质量。对于那些热爱生活,想要有目的且有意义地活着的人,彼得马上就要给他们一份属天的“遗愿清单”。
这与在西班牙和公牛赛跑可没什么关系。不过如果你能活着从牛群中走出来,那还是挺酷的。这份清单也与你要去的地方和你能看到的风景无关,尽管这确实能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和愉悦。能否过上美好的生活,与你的财务状况、房子大小或你身上肌肉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
彼得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份“追求清单”,或者你也可以称之为“原则”。它们中的一些是应该做的事,一些是不应该做的事,但不管怎么样,它们都将引导你过上美好的生活。
为了便于梳理,我把彼得的教导分成了六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管好你的嘴。
彼得在第10节中写道:
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
正如一位希腊学者所写的,这是一个命令,意味着要积极地加以约束。[4]换句话说,你要竭尽所能地闭口不去谈论那些邪恶的事,即“不出恶言”。“恶言”这个词较为笼统,它泛指任何形式的亵渎、诽谤、不洁或有辱品格的言论。
事实上,在我们阅读彼得的这个命令前,我想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大部分问题往往都是由我们的嘴巴造成的。
我们中有多少人在上学的时候就因为在课堂上说话而被留校或被送去校长办公室?但我们从来都不会因为在课堂上听讲听得太认真了而惹上麻烦,不是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被留校教育,我在我们教室的那个角落里不知道一共待了多久的时间。我从来都不是因为“听得太认真了”而被送去那个角落,基本上都是因为说得太多。
就在上个星期,我发现我小学三年级的老师一直在收听我们每日的广播节目,她给我们的节目写了一条留言:“我是斯蒂芬牧师三年级时候的老师”。其实想想还挺讽刺的,我那时因为话多总是被留校教育,而现在我的工作居然就是不停地讲话。我不知道她那时是否意识到了,我那时那么能说话,实际上是神正在为了如今的事工提前预备我!我不知道我的那位老师现在是不是很后悔那时经常让我去角落里罚站。事实上,她应该感到后悔!(这句话后期可能要剪辑掉,不要播出去)。
不过话说回来,她那时做的是对的,她可能已经对我非常手下留情了。
舌头往往会惹出很多麻烦。事实上,雅各就曾告诉我们,舌头“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雅3:6)。我用我的版本重复一下这句话就是:舌头能决定(或者说设定)我们生命的方向。
在你的生命中,你的舌头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能决定你是否可以过上那种美好的生活。记住,是你的舌头,而不是你的银行账户,不是你的衣柜,也不是你的工作职责。对你生命的方向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你的舌头。
难怪《圣经》花了那么多时间警告我们,并教导我们该如何警诫:
- 夸大的舌头(诗12:3)
- 乖谬的舌头(箴10:31)
- 奸恶的舌头(箴17:4,标准译本)
- 谗谤人的舌头(箴25:23)
- 谄媚的舌头(诗5:9,标准译本)
等等等等。
最后来听听所罗门在这句谚语中,向我们发出的一个明确而全面的警告吧:
生死在舌头的权下,喜爱它的,必吃它所结的果子。(箴18:21)
我相信他一定曾听过他父大卫这样的祷告:“耶和华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诗141:3)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每天早上都重复的祷告,以防我们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一些错误的言论。[5]
但如果往深了说,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心”的问题,不是吗?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二章34节那里说:“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换句话说,如果你心里有苦毒,那么苦毒就会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如果你心里有怨恨,那么怨恨就会从你的嘴里说出来。同理,如果在你心里有情欲、贪婪或骄傲,那么有关情欲、贪婪和骄傲的话就会从你的嘴里说出来。言语恰恰是心灵的窗户。[6]
所以,当彼得说如果要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就要管好自己的嘴巴时,他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要过一种时常在我们的心里认罪的生活。因此,美好生活的第一条原则可以这样来理解:要以极大的精力和意愿,每天下定决心来管理好自己的嘴。
在第二条原则中,彼得做出了一个“平行声明”,专门针对不诚实的问题。
请大家继续看第10节经文:
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
第二个原则是:不要为不诚实的行为辩解开脱。
我们可以从正面来理解这个原则,彼得在这里指的是那种绝对讲真话的信徒!
我记得父亲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告诉我们,说实话总是最好的选项,因为这样你就不需要记住你都说过什么话了。而当你说出一个谎言时,你就必须要记住这个谎言,这样当你再撒谎的时候,你就能确保这个新谎言不会与之前的谎言相矛盾。
如果我们想要过上美好的生活,那就不要为不诚实辩护开脱;简单地说,就是要讲真话。
我最近读到了一个小故事,真的每次想起来都忍不住笑,故事讲的是一个决心要说实话的牧师。在他们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对兄弟,几十年来他们在小镇里横行霸道,制造各种麻烦,欺负他人,也不诚实本分地做买卖。镇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千万不要和这两兄弟中的任何一个人产生瓜葛,不然的话你准会被骗、被侮辱或被宰一刀。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兄弟中的弟弟突然死了。这个哥哥找到了镇上的牧师,对他说:“我想请你为我弟弟举行葬礼。”牧师同意了。但哥哥随后又说:“听着,在葬礼仪式上,你一定要告诉大家我弟弟是个圣徒,这对我很重要!”
牧师对他说:“可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圣徒啊!我不会这么做的!”听到牧师这样说,这个富有的哥哥掏出他的支票簿说:“牧师啊,如果你答应我,在葬礼上说我的弟弟是个圣徒,那我现在就能给你的教会开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我知道你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听到有这么丰厚的报酬,这名牧师最后同意并收了这张支票。
消息传开了,葬礼那天,殡仪馆里挤满了几乎全镇的人。牧师开始致悼词说:“在座的每个人都知道,死者是一个恶人、一个骗子,他既不敬虔,又行恶事。他给我们的小镇制造了许多麻烦,他虐待员工,又偷税漏税。尽管这个人如此邪恶和罪孽深重,但与他的哥哥相比,他确实是个圣徒。”
另外,彼得居然是那个要求信徒“嘴唇不说诡诈的话”的使徒,大家觉不觉得这其实也挺讽刺的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众所周知,彼得是“撒过大谎”的使徒。即使是在他写这封信的时候,教会里所有的信徒都知道,在耶稣被捕的那个晚上,在耶稣受审的那个院子里,他都做了什么丑事。彼得当时在外面院子里,当着众人的面不承认自己认识耶稣,他甚至向他们起誓,就是用他自己的舌头说了诡诈的话,用以掩盖他也是耶稣的门徒这一事实。[7]
他前后三次被问及是否认识耶稣。不是一次,不是两次,而是三次,他三次都说了同一个谎言(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糟糕的谎言),因为他居然说他不知道耶稣是谁。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在他第三次撒谎后,鸡就叫了,这让他想起了耶稣之前给他的警告。于是他冲出了院子,“出去痛哭”(路22:62)。
因此,彼得深知因撒谎而导致生命的方向被改变,生活被破坏,并因此深陷悲痛是什么样的滋味。彼得也深知把真正美好的生活抛在身后是什么滋味。那美好的生活其实就在他逃离的院子里,因为那才是一个与救主联合、真正有价值且充实的生活。
因此,彼得在彼得前书三章10节那里只是分享了他生命中的又一个恩典和成长的见证。是的,这个经常说话粗俗莽撞的渔夫当时迫于压力说了谎话,但基督并没有抛弃他。彼得向神悔改了,基督也饶恕原谅了他,因此彼得后来又投身于教会的事工中。
而现在写这封书信的人,也就是彼得,无疑仍然非常清楚自己当初的失败和罪恶,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他向信徒们写道:无论你做什么,如果你不想走错路,如果你想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就管好你的嘴,永远不要为不诚实的行为辩解开脱。要尽可能快地认罪悔改。
第三条有关追求真正美好的生活的原则,涉及到的是第11节的经文:也要离恶……
如果要以一条原则的形式说,那可以是……
第三个原则:离罪恶越远越好。
“离恶”,这听起来非常浅显易懂,不是吗?但彼得用来表示“远离”的这个动词,包含着一种对罪恶的强烈拒绝的含义。从字面上看,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弯腰或身子向前倾”(bend out or to lean over)。[8]
不过今天我们对这个表达方式做了一些小的改变,即用同样的概念来描述一种“竭尽全力”(bend over backwards)的状态。比如我们会说:“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我不得不竭尽全力”,或者“为了能维持生计,我不得不竭尽全力”,或者“这些天的工作让我忙得不可开交”。因此,这句话指的是那种极度努力和坚忍到底的状态。
这么来看,彼得实际上是在说:“要尽你所能地远离罪恶。”
这个动词同时还带有“及时转向以避免碰撞”的含义。[9]所以彼得在这里指的是采取一切可能的规避动作,以尽可能地减少被试探和诱惑而犯罪的情况。如果你不保持警惕,也看不到罪的到来,那么你就可能会与罪撞个满怀,你就会跌入深渊或陷在一个属灵的死胡同中。
我想彼得是在暗示我们,那些向我们可能袭来的罪恶,大部分我们其实都能察觉得到。事实上,我们常常不是跌跌撞撞地误入罪中,而是主动朝着它跑去。我们为它做好了“预约”,把我们的名片留给它并邀请它过来;我们会把门锁上,然后悄悄给它打电话;我们会打开电脑,单击它,或着打开电视观看它。
然而彼得却对我们说,如果想要过上真正美好的生活,就要逃避、远离罪,要从它的路上转回来,避开它!要提高警惕,如果需要的话,换条车道或干脆换另一条路,然后继续小心行驶,因为你很有可能会再次遇到它。
当然了,除了用“抵挡”的方法追求真正的美好生活外(也就是抵挡罪恶),我们也可以通过“坚持”的方法来实现我们的追求。请大家一起再来看第11节的经文,彼得先说了:“也要离恶”,然后紧接着又说:“行善”。
坦白来讲,“行善”是避免“作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10]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彼得并不只是说要停止做某件事,他还告诉我们要开始做某些事。只是抵制是不够的,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懂得用正确的事物取代你所抵制的事物,这是非常重要的。
基督信仰不仅关注被动地应对,即“远离”和“逃避”;它也强调积极地应对,即“行善”。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
第四个原则是:要尽可能多地制造积极的记忆。
有人说:“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对此,彼得的回答是:“你在这里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能向他人行善。”[11]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制造那些积极、具有建设性的、舍己牺牲的记忆。这是你追求美好生活的关键方式之一。
但这个世界的回答却是:“哦,不,不,不是彼得说的那样!美好的生活是让别人为你做好事”。我想,彼得在这一系列的“基督教入门”的课程中完全颠覆了这一逻辑。他实质上是在对我们说:“当你向他人行善的时候,你就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我们的榜样当然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并没有犯罪”(彼前2:22),而且“周流四方,行善事”(徒10:38)。
在这里,有两个原则我们需要同时效仿,尽管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的追求是一样的:那就是要远离罪恶,同时要寻找机会向他人行善。
- 保罗在写给提多的信中告诉教会说:“这话是可信的。我也愿你把这些事切切实实地讲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做正经事业。这都是美事,并且与人有益”(提多书3:8);
- 希伯来书十章24节也挑战会众要彼此鼓励,去更多地爱和行善;
- 雅各也在其书信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雅3:13);
- 彼得也在其前面的书信中向信徒发起了这样一个挑战:“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彼前2:1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想过:在我们的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就是尽可能多地在别人的生命中留下许多积极的记忆?而当我们在他人的生活中努力行善时,我们的生活也将会变得充实、有价值和丰富。
听起来会很累,不是吗?但有时就是这样的,因为行善需要的是“行”出来。而那些致力于“行”出来的人,此时此刻就正走在通往美好生活的路上。
但不要以为这就结束了,要准备好用更多的精力来活出下一条原则。
第五个原则是:一有机会就寻求和睦。
在第11节的开头,我们被教导要逃离一些东西(邪恶),而在第11节的结尾,我们又被教导要主动去寻求一些东西。
请大家来看彼得在第11节的末尾所说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请大家记住,这节经文说的是,在我们与非信徒的关系中,也要努力寻求和睦。彼得在这里使用了两个非常强烈的动词:“寻求”和“追赶”。这两个词包含了一种努力寻求、向前推进,“抓捕追踪”的意思。[12]
使徒保罗也曾以同样的方式写道:“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18)。
一位作者曾写道:在这个世界上,基督徒应该以和平缔造者的身份为人所知,而不是制造麻烦的人,不是暴乱者,而是和平的缔造者。耶稣基督也说:“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马太福音5:9)。
顺便说一下,耶稣并没有说“和平的人有福了”,或者“不受干扰的人有福了”,或者“爱好和平的人有福了”。不,耶稣所说的是:“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而那些使人和睦的人通常会牺牲掉自己“岁月静好”的时光。
耶稣基督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平缔造者”。正因如此,“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罗5:1)。耶稣在地上的生活是那种波澜不惊的状态吗?远非如此!祂是“藉着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西1:20)。祂确实是一个和平的缔造者,那么祂为此付出了什么呢?祂付出了所有。
过美好的生活,并寻求与那些不信的人保持和睦,这很有可能会让你付出一些代价。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我最近才看到的真实案例。这篇文章的作者写道:
“汤姆·怀尔斯(Tome Wiles)曾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大峡谷大学(Grand Canyon University in Phoenix, Arizona)担任大学牧师的工作。几年前,他开着他那辆崭新的福特皮卡在凤凰城机场接上了我,然后带我去他们大学的一个领导力特会上做主题演讲。由于我那时刚刚换了车,还在为我的那辆被替换掉的道奇皮卡而悲痛不已。因着同样对皮卡的热爱,我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会彼此分享有关卡车的故事,笑着说男人对皮卡有着无法被撼动的热爱。
然而就在一天后,当我爬上了他的新皮卡准备去机场时,我注意到他的副驾驶门上有一个巨大的凹痕和许多刮痕。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回答说:“我邻居的篮球架意外倒在了我的车道上,这些凹痕和划痕就是这么来的。”
我非常同情地说:“不会吧!太可怕了!关键是你的卡车还是全新的!”汤姆补充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呢!最糟糕的是,我的邻居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为我的这位刚认识的朋友打抱不平,我对他说:“他这么做也太过分了!你有没有联系过保险公司?你考虑过给律师打电话吗?你打算如何证明你是无辜受害的一方,并让你的邻居赔偿所有的损失呢?”
汤姆静静地回答说:“坦白来讲,这对我来说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属灵挑战。不过在经过很多的深思熟虑、祷告,以及与我的妻子讨论是否要雇用一名律师等问题后,我们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可以选择证明自己是无辜的,也可以选择继续与我的非基督徒邻居保持和睦的关系。既然我的邻居大概率会比我的皮卡‘活得更久’,因此我决定我要与他建立和睦的关系,而不是证明我是对的,他是错的。”[13]
我在想,作为基督徒,如果我们更愿意与周围不信的人建立和睦的关系,而不是总想被证明是对的,我们的生活是否会有更多的平安。
这种在不妥协福音真理、但有可能损害我们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关系的做法,其实就是在效法耶稣基督,祂也为了神人关系能够得到修复的缘故,“没有紧紧抓住自己与上帝平等的地位不放”(腓2:6,当代译本)。
对于我们来说,要成为和平的缔造者,就意味着要创造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福音的水流顺着你邻舍的方向流去。顺便说一句,你的邻舍们也在追寻着美好的生活,只不过他们的方向是错的。
然后,彼得仿佛预料到了许多第一世纪的信徒在听到他的信息时的反应,毕竟那时的社会对他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充满敌意。他们可能会想,如果只是基督徒想要和平,但世上的其他人却想要挑起争端,那该怎么办?换言之,如果他们想要的美好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那该怎么办?彼得紧接着告诉了我们下一个原则。
第六个原则是:要记住,你永远都不是独自一个人。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2节:
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从字面上看,彼得是在提醒那时的信徒,神的眼睛是睁开的,祂的耳朵也是打开的,祂会倾听他们的祷告。换句话说,就好像神会亲自俯下身来,“捕捉”他们所发出的最微弱的祷告。[14]
彼得实际上是在说:“虽然似乎看起来神并不知道你正在经历的一切,但祂确实看到了一切,也确实听到了你的每一个祷告。祂也清楚哪些人正在与你为敌。”关于他们,彼得说:“惟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祂可不会遗漏任何细节。
这也是另一种可以鼓励信徒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永远都不是独自一个人在经历着一切。
正因为如此,即使你像年轻的大卫一样,困难缠身,蜷缩在山洞中躲避追杀,你也实际上正在享受着最美好、最满足、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而且最能荣耀神的生活!你总是可以选择与诗篇34篇中的大卫和彼得一起说:
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
在此期间,你应当:
- 管好你的嘴
- 不要为任何不诚实的行为辩解开脱
- 离罪恶越远越好
- 尽可能多地创造积极的记忆
- 一有机会就寻求和睦
在这一切的事中,你需要知道,神看到了,并听到了你生命中的一切。你永远都不是独自一个人,正如1787年吕本(John Rippon)在《稳固根基》(How Firm a Foundation)中所写的:
请听救主说:不要惧怕惊慌,
因为我是神,我必赐你力量;
我必帮助你,使你站立得住,
用我全能手,时常将你扶助。
靠近我的人,灵魂必享安息,
在我怀中的,我永远不丢弃;
仇敌无法侵,灾害也不能临,
我必常保护,一直到无穷尽!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7年10月8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7
版权所有
[1] Adapted from Warren W. Wiersbe, Be Hopeful: First Peter (David C Cook, 1982), p. 94
[2] Adapted from Wiersbe, p. 94
[3] John MacArthur, 1 Peter (Moody Publishers, 2004), p. 193
[4] D. Edmond Hiebert, 1 Peter (BMH Books, 1984), p. 216
[5] Charles R. Swindoll, Insights: James, 1 & 2 Peter (Zondervan, 2010), p. 196
[6] J. Allen Blair, Living Peacefully: 1 Peter (Kregel, 1959), p. 167
[7] Adapted from John Phillips, Exploring the Epistles of Peter (Kregel, 2005), p. 148
[8] Hiebert, p. 216
[9] Hiebert, p. 216
[10] Adapted from Hiebert, p. 217
[11] Adapted from Michael Bentley, Living For Christ in a Pagan World (Evangelical Press, 1990), p. 128
[12] Paige Patterson, A Pilgrim Priesthood (Thomas Nelson, 1982), p. 121
[13] Leonard Sweet, Out of the Question (Waterbrook Press, 2004), p. 91: from preachigntoday.com/illustrations/2006/june/1060506.html
[14] Hiebert, p. 217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