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oma

Select Wisdom Brand
 

30 - 不同凡响,超乎想象

Árbitro: 1 Peter 3:8–9

不同凡响,超乎想象

“基督教入门”(第一部分)

彼得前书3:8-9

 

有这么一场交响音乐会,举办方邀请了当时最知名的小提琴家前来演奏。广告宣传中说他将用一把举世罕见的小提琴进行演奏,当时那把小提琴就价值2万美元,放在今天,那把小提琴的价值可能超过50万美元,也就是350万人民币。

音乐会当天,表演厅里座无虚席,人们都满心期待着接下来的演出。很快,这位著名的小提琴家站到台上开始演奏,美妙的音乐如泉水般奔涌而出!

但就在他开始演奏最后一首曲子时,他突然把小提琴摔在地上,摔得粉碎,然后径直走下了舞台。

看到这一幕,观众们都惊呆了。而这场音乐会的指挥知道其中的原委,他微笑着转身向众人宣布说:大师是想让大家知道,他刚刚用来演奏的小提琴并非是价值2万美元的那一把,而只是一把价值20美元、再普通不过的小提琴。说完后,这位小提琴大师重新回到了舞台,用那把真的价值2万美元的小提琴完成了他的演奏。事实上,基本上没有人能分辨出这两把小提琴之间的区别。

我想,他想要传达的观点是:小提琴固然重要,但只有在音乐大师的手中,它才能发出美妙的音乐。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鼓舞人心,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生命中。因为我和大家一样,并不是一把什么稀世罕见的小提琴。当然了,我不知道弟兄姊妹们怎么样,我肯定是20美元的那种再普通不过的小提琴。

事实上,教会就像是一支由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这些乐器虽然出身平凡,但都是主用重价赎买回来的。让我们变得不同凡响的是我们的救主,因为这位大师“演奏”了我们的生命,借此向这个世界彰显了祂的大能。应该获得掌声的是祂,而不是我们。

当我们甘心让主通过我们的生命演奏出恩典的乐章时,祂在我们的生命中就将得到极大的荣耀。

 

使徒彼得已经在其书信中描绘了在这个并不那么友好的社会中,基督徒的生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非凡之处。他将信徒描述为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陌生人,他也概述了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所居之地的政权、人的各种权威机构、雇主不公平的待遇,以及如何在我们的婚姻关系中治死老我并效法基督的品格。

而现在,彼得要做的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描述基督信仰的实践。这就是恩典与福音的乐章。

如果大家手边有《圣经》,就请翻到彼得前书第三章,我们从第8节开始看。在这里,彼得做了一些概括性的总结。他写道:

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

我们先停在这儿。换句话说:“你们要学会一起合奏,学会彼此配搭。”

关于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讨论。我现在想指出的是:彼得在这节经文的一开始告诉我们:“总而言之”,有些弟兄姊妹的《圣经》可能写的是“最后”(finally)。这并不是说他的信就到此结束了,就好像一个牧师在讲道的时候说“最后”,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他的讲道马上就要结束一样,可能只是给后面要分享的信息做铺垫。

事实上,彼得是在总结他之前的一些观念,即如何在比个人生活、工作或婚姻更广泛的背景下彰显基督信仰。

我想把他的这份总结称为一门基督教系列课程,其实我们大可把这个课程命名为“基督教入门”。事实上我已经做了这门课的教学大纲,我们也会一起学习到第四章的结尾。

这门课的课程大纲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1. 像基督一样行事为人
  2. 为基督辩护
  3. 认同基督
  4. 等待基督
  5. 为基督受苦

想象一下彼得把我们领进了学校,让我们坐在课堂里面,然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些我们要牢记并活出来的内容。顺便说一下,基督徒不能免修这个课程,你必须参加。而且因为这些课程会布置家庭作业,所以你也不能选择旁听或干脆不做作业。

彼得只不过是“代课教授”,我们真正的教师是圣灵,这一系列课程的第一节课是关于“五个不同凡响的美德”和“两个超乎想象的反应”。

 

五个不同凡响的美德

彼得在黑板上写下的第一个形容词是“同心”

我们刚刚才读了这节经文,彼得先说“总而言之”,也就是说,我现在要总结一下我之前说过的关于如何更好地彰显基督信仰的要义,首先第一点:你们都要同心。

他实际上是在对教会说:“在被救赎者的乐团中找到你们该有的位置。”

让我换一个比喻来强调这一美德吧!基督身体中肢体的同心与人体中各器官的同心一样重要。如果我们的身体器官不能同心,或者如果某些部分无法正常工作的话,我们会称这种状态为一种残疾。而当一组不健康的细胞开始吞噬其他健康的细胞时,我们则称之为癌症。

对于一间地方教会来说,这也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一间地方教会由信徒所组成的身体也可能会变得残疾,甚至开始相互吞噬。因此,保罗才会警告加拉太教会的信徒说:

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5:15-16)

当你去看医生时,我想你永远都不会随随便便,似乎漠不关心地走进检查室。你一定会非常关心。当你做完检查后,你一定很重视结果,一定会很关心。那么,我们是否同样关心和在意在地方教会与其他信徒建立起同心、健康和合一的关系呢?

有位作者提醒我们说,神从未要求我们在教会中“制造合一”;合一早已经存在了。我们在基督里“都成为一了”(加3:28)。但我们确实有义务保守这样的合一,如《圣经》所说,我们要“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1]

可见,我们在教会中的责任不是“创造合一”,而是“保守合一”。

当彼得在这里告诉我们,我们要“同心”时,他并不是要我们变得一模一样。“同心”不等于完全一样。因此彼得并不是在告诉我们,我们要在所有方面都变得一样。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那就不是“协奏”了,而是变成了“齐奏”。[2]

事实上我们也不应该以齐奏的方式一起演奏相同的音符。相反的,我们要以不同的恩赐、个性、不同的创造力、背景和品味来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在那位大指挥家,也就是我们的主基督的指挥下,将所有的声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管你信不信,即使是20美元的小提琴、小号、长号和单簧管,也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当然了,弟兄姊妹也可以将彼得在这里的描述翻译为:“彼此和睦同居。”[3]而这在当今这个世界是极不寻常的,其实只要看看国内或全球的新闻报道就知道了。在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高抬自己、自我陶醉、自我推崇的世界里,个人权益凌驾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之上。人们远非“彼此同心”的状态。

然而,在彼得看来,这反而给教会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彰显一种不同凡响的属天的荣美,也就是彼此“同心”

讲完这一点后,彼得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另外一个词。

 

第二个词是“体恤”。

请大家继续来看这节经文: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

这个词基本上是指:能够分享同伴的感受或进入他人的感情世界中。[4]

记载在约翰福音中的主耶稣所行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神迹,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第一个神迹是在一场婚宴上,那是人生中最欢乐的时刻之一;而祂的最后一个神迹发生在一场葬礼上,那是人生中最悲伤的时刻之一。[5]

因此可以这么说,主完完全全地进入并经历了人所有的体验和情感。事实上,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描述耶稣基督我们这位大祭司时,也使用了同一个词,就是他“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来4:15)。

想象一下,耶稣基督能感受到你的感受。祂既能感受那场婚礼的喜悦,也能感受那场葬礼的悲伤,更能感受到所有在这之间的人的情感。这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的意义所在(罗12:15)。

今天有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相信我们当中就有许多人正在经历着心灵、身体和情感上的痛苦和折磨。在我看来,应该再没有什么时候能比在主日里效仿主的怜恤更好的了吧,我们可以花些时间,分享彼此的失落、悲伤或困惑。可以在路边上停下车来,与某个软弱、摇摆不定或忧虑重重的人一起祷告,还可以用充满善意的言辞欢迎别人。我想再次强调的是,这是一种不同凡响的做法。

普通人的想法可能是:“我才是那个受苦的人,我自己已经有足够多的问题让我头疼的了,我只是为了我自己才来教会的。”而“基督教入门”这一课程教导我们,带着怜悯和体恤进入他人的感受和情感,这样不同凡响的美德可以彰显耶稣基督对人的怜恤。

 

彼得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个词,我将其归类为“忠心”

彼得在第8节接着说: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

也就是说,要把彼此当作家人一样对待,像兄弟一样对待。

小时候我有三个兄弟和我一起成长起来,所以我猜彼得应该不是想让我像对待6岁、8岁和10岁的哥哥弟弟那样对待彼此。仅从我的三个兄弟对待我的方式来看,我能活下来可真是个奇迹,对他们每个人其实也都一样!

这里“相爱如弟兄”的原文是“philadelphoi”,美国费城(Philadelphia)这一城市的名字就是从这个词来的,意思是“弟兄之爱”之城。在座的有谁曾住在那个充满了弟兄之爱的城市,请举手? 说实话,我认为住在费城的人都不指望别人真的能按照这个城市的名字那样生活。

但彼得显然希望我们能够按照教会的名字去生活,事实上每个教会都应该冠以“弟兄之爱”的名字。无论是兄弟、姊妹、年轻人还是年长者,无论是信主时间很长的人,或者像你们中的一些人一样,刚刚踏入信仰,我们都应当活出“弟兄之爱”。

这个词也包含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要对家人忠心。这里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家庭的纽带”。彼得是在告诉我们,基督教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基督徒会把那些原本在血缘上不属于一家人的人,当作自己的家人来对待。比如《圣经》就教导我们说: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约一3:1a)

正因为如此,使徒保罗才写道:爱弟兄,要彼此亲热。(罗12:10)

你们务要常存弟兄相爱的心。(来13:1)

这些都是与家庭有关的表述,我们是神家中的一员。[6]

那么,我们在家庭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

“我们可能会把牛奶弄撒,说我们不应该说的话,或不按着我们的年龄行事。我们可能懂得很多但顺服得很少。我们可能会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坚持自己的方式,像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一样生闷气,或像一个青少年一样抱怨嘟囔,甚至可能会不时地回归到‘可怕的两岁’那样的状态。”[7]

所以,让我们对家中那些不断变得成熟长大的成员(也就是对所有的人),显明更多的恩典、忠心和弟兄之间的爱。

 

彼得接着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另一个美德,我们可以称之为“同理心”

在说了“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之后,彼得又加上了:存慈怜谦卑的心。标准译本翻译为“心存怜悯”

这个希腊词指的是内脏器官,包括心脏、肺和肝等。[8]换句话说,彼得在这里用这个词指的是最深的情感和最深的同理心。[9]当使徒保罗在劝勉以弗所信徒要“存怜悯的心”时(弗4:32),他也使用了同一个词。

和彼得之前提到的“体恤”(sympathy)一样,在彼得前书三章9节这里,彼得再次用“怜悯”这个词来鼓励我们要关心他人的感受。然而,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在于,“怜悯”这个词指的是采取行动来缓解可能存在的需求。[10]同理心不仅是要看到问题,还想要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那些正在经受苦难的人来说,真诚的同理心是多么不同凡响的一种美德啊!约翰·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从历史学的角度写道:

“在第一世纪的异教世界里,基督教还没有扎稳脚跟或开始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那是一个冷酷无情、残暴冷漠的世界。罗马帝国没有为平民提供医疗服务,他们只为军队和皇家人员提供医疗护理。当时没有为老年人设立养老院;没有向文盲提供公共教育;没有为上了年纪的人提供退休院;没有为成瘾的人提供救援;也没有为寡妇、受虐待的妇女和儿童或无家可归的人提供有组织的援助。在罗马帝国,数百万的奴隶没有民权;那时没有孤儿院、救济站、慈善机构或社会项目。所有这些公益和慈善组织都是基督教的‘副产品’。”[11]

换句话说,那些做着不同凡响的善事,并且彰显着不同凡响之美德的基督徒(如同理心),既怀揣着怜悯,也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那种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怜悯心和良善的基督教信仰,则根本就不是新约中的基督教信仰。[12]

 

彼得在黑板上写下了最后一个不同凡响的美德——谦卑。

他写道: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原文中的这个词可被直译为“谦卑”(humble-minded)。[13]

请弟兄姊妹们注意,彼得并没有写,“在教会里要谦卑”或“在人们能看得见的地方谦卑”,或“在你发表《关于谦卑的三种方式以及我是如何做到的》这本书的时候谦卑”,不是这样的。而是要在没人能看见,只有上帝可以看见的地方谦卑;在心思意念中谦卑;在属灵的事上谦卑。[14]

谦卑是多么不同凡响的品质啊!基督就曾降卑为人,取了我们的样式(腓2)。荣耀的王居然成了众人的仆人。 我们是否具备了像仆人一样的谦卑,考验就在于我们是否能接受像一个仆人一样被人对待。

再次强调一下,一世纪的世界对这种美德不屑一顾。那时的人们以勇敢、具有侵略性、自信和站在峰顶以至于能“一览众山小”而为荣。相较之下,只有那些不够勇敢和自信、没能出人头地的人才需要谦卑,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的这种状态,也确实需要谦卑。

我曾读到过这么一本书,里面说的是在十七世纪,富有的地主们会经常举行狩猎活动。尽管他们在狩猎期间会露天宿营,但他们还是会带着全套的厨房、更衣室,甚至图书馆和所有的佣人一起出来,以使他的生活能按照其日常的方式运作。我以后也要这么露营!

在他们射杀了一些野鹿后,他们的露营就会变成一场户外的宴席。然而,家里的佣人却从未得到任何鹿肉。尽管他们做了所有的工作,但他们只能得到别人吃剩下的零碎,我们称之为内脏,他们称之为“umbles”。

他们会把“umbles”拿去清洗,然后用蔬菜和水果腌制,再把它们卷在面团里烤熟了,烤出来的食物就像一个饼一样,因此他们会称之为“umble pie”(就是umble饼)。[15]

这个短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了“humble pie”(谦卑饼),因为“umble”和“humble”这两个单词看起来很像,所以可能把二者混淆在了一起。它指的是那些因失败、亏损或降职而被迫吃“谦卑饼”的人。

因为他们不是赢家,因此会被拉下来一个或两个台阶,所以他们实际上是被迫吃“谦卑饼”的。没人会自愿降低一两个台阶,也没人会点一份“谦卑饼”的外卖。因此,彼得实际上是在说:“拉把椅子过来,和你的弟兄姊妹们待在一起,心甘情愿地彰显这不同凡响的谦卑。”

在同心、体恤、忠心和同理心这些不同凡响的美德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两个超乎想象的反应。

 

第一个超乎想象的反应就是“不报复”

请大家来看第9节的经文: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

我们的信仰不仅体现在我们的行为中,而且也体现在我们是如何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的。这里的“恶”“辱骂”指的是他人会用恶言恶行来恶待我们。[16]

彼得在这里并没有使用多么高贵典雅的言辞,因为他知道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他的笔尖沾满了生活的现实。他似乎预料到了我们现在可能就处在这样的情况中,他在书信中告诉我们该如何对这些针对我们的不良、不当、不健康和不适当的言行做出回应。

顺便说一下,彼得在这里使用的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说,这应该是我们一直要持有的反应模式,不仅仅是在第一次或第五次的时候这样做,而是在每一次被冒犯得罪时,都“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

在这个“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的世界里,这样的回应方式一定会超乎身边人的想象!如果我们真的能这么做,我们就停止了这种恶性循环,打破了这种锁链和捆绑,即“他这样对我,所以我也要这样对他”,或“她说了我那些坏话,所以我也要说她的坏话”,或“他们这样对待我,所以我也要那样对待他们”。

除了告诉我们不要做什么外,彼得也告诉我们该做些什么,请弟兄姊妹们接着往下看: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

这里翻译成“祝福”的希腊文,衍生出了英语的“eulogy”一词,它的意思是通常在葬礼上诵读的赞词或颂词,总之就是说别人的好话。[17]

这难道不超乎想象吗?彼得在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对那些还活着的人说好话,而且要对那些对我们不友善的人说好话!

在如今的世界,人们的言语中充满了挑衅和敌意,而我们的言语却要充满祝福和赞扬。我相信,当听到这样的教导时,一世纪教会的信徒和我们今天的信徒都可能会想到同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针对这个问题,彼得在这节经文的结尾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并以此作为答案。彼得接着说:“因为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换句话说:不要忘记你们已经继承了一份永恒的祝福。你们原不配得这份祝福,这完全是来自神恩典的礼物。而现在,我们正在走向这份祝福的传承,彼得好像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人祝福,甚至包括那些利用、诽谤和虐待过我们的人。

重要的是别忘了我们将要去哪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失败很多次,但这也是我们要完成“基督教入门课程”的原因。 问题不在于你有多聪明或多强壮,或者你有多么软弱或脆弱。 很明显,彼得是在暗示我们要更多地尊崇基督以及更多地依赖祂。

我们都是20美元的小提琴,但在基督这位大师的手中,我们将以不同凡响的美德和超乎想象的应对当做美妙的音乐,来邀请我们周围的人加入这场恩典的演奏会,这份恩典最终将带领我们与众圣徒共享永恒的未来,并与我们的主永远同住。

“基督教入门课程”的主旨大意,就是要我们能安然躺卧在耶稣基督的手中,并时刻在祂的引导之下。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我在童年时期听到的一首福音歌曲,特别是这首歌的歌词,这首歌现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了。不过我来把这首歌的歌词念给大家听,并以此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内容:

 

它破旧且伤痕累累,

拍卖师觉得这琴不值一提,

白费时间在这把旧小提琴上,

但他还是带着微笑举了起来。

 

他喊道:“各位出价啊,

谁来为我开始竞拍?

一美元,一美元,有人出两美元吗?

两美元,谁出三美元?

三美元一次,三美元两次,就要三美元了!”

 

然而,不,

从房间后方走出一位灰胡子老人,

他走上前拿起琴弓,

擦去小提琴上的灰尘,

紧绷起琴弦,

然后演奏出一曲纯净甜美的旋律,

像天使歌唱般动听。

 

音乐停止,拍卖师

用平静低沉的声音说,

现在这把旧小提琴要多少钱?

他举着琴和琴弓问道。

 

一千,一千,有人出两千吗?

两千,谁出三千?

三千一次,三千两次,

成交了,他说。

 

观众欢呼

但有些人哭泣

我们真的不明白。

是什么改变了它的价值?

答案迅速传来。

是大师之手的抚摸。

 

还有很多生活失调的人,

饱受苦难的伤痕累累,

像那把旧小提琴一样

被无情的人群廉价拍卖。

 

但大师降临,

愚蠢的人群永远无法理解,

一个灵魂的价值和

大师之手所能带来的蜕变。[18]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7年9月24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7

版权所有

 

[1] Adapted from Warren W. Wiersbe, On Being A Servant of God, (Baker Books, 1993), p 49

[2] Michael Bentley, Living For Christ in a Sinful World: 1 & 2 Peter (Evangelical Press, 2009), p. 123

[3] Paul A. Cedar, The Preacher’s Commentary: Volume 34 (Thomas Nelson, 1984), p. 159

[4] D. Edmond Hiebert, 1 Peter (BMH Books, 1984), p. 212

[5] John Phillips, Exploring the Epistles of Peter (Kregel, 2005), p. 143

[6] Cedar, p. 160

[7] Charles R. Swindoll, Insights on James, 1 & 2 Peter (Zondervan, 2010), p. 194

[8] Hiebert, p. 213

[9]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ume 13 (Zondervan, 2006), p. 331

[10] Life Application Commentary, 1 & 2 Peter/Jude (Tyndale House, 1995), p. 86

[11] Phillips, p. 145

[12] J. Alan Blair, Living Peacefully (Kregel, 1959), p. 163

[13] John MacArthur, 1 Peter (Moody Publishers, 2004), p. 188

[14] Swindoll, p. 195

[15] Adapted from wordorigins.org/humblepie

[16] Adapted from MacArthur, p. 189

[17] MacArthur, p. 190

[18] Written by: Myra ‘Brooks’ Welch; John Kramp Published by: New Spring Publishing

Añadir un comentario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HAGA CLIC AQUÍ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