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 内心的检察官 创世纪
内心的检察官
创世纪42:1-38
引言:敏感的良心这个礼物
美国政府有一个特别款项的收入,是那些曾经欺骗过政府、后来良心发现而自愿缴纳罚款的人所缴纳的款项。我这里举几个例子。有一个人从政府偷窃了毛毯,后来自愿缴纳了罚款;还有在信件上故意没有贴足够金额的邮票,后来自愿缴纳罚款;有个女士在丈夫去世后,发现丈夫在上一年报税的时候偷税了,于是她向政府支付了一张五百美元的支票。在181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名叫联邦良心基金(Federal Conscience Fund)的机构,负责专门接受、管理这样的款项。现在存款余额已经超过三百万美元,全部都是提供赔偿的人缴纳的。
我读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说有个人决定向这个机构提供补偿,因为之前在个人所得税上他偷税了。他给政府部门写了封信,说:“我在个人所得税上偷税了,从政府偷了钱,为此我睡不着觉。随信我寄了一张75美元的支票,如果我还是睡不好觉,我会把欠你们的剩余款项寄给你们。”
是什么东西有时候会冲我们指指点点?是什么东西有时候会让我们睡不着觉?乔治·华盛顿把这个称为“天空之火的火花”(sparkle of celestial fire);英国诗人拜伦(Byron)把我们这个内心的挣扎称为“神的启示”(oracle of God);我们今天把它叫作“内心的检察官”(prosecutor within)。
今天这篇道的目的,不只是要把创世纪中的一章经文讲完;在讲完这篇道以后,我相信以后神在对我们的内心说话的时候,我们的良心会对此更加敏感。如果有些事情需要纠正的话,那讲完这篇道以后,今天就可以做这个事情了。
良心的三个功能
在讲创世纪第四十二章之前,我先讲讲神赐给我们的一个礼物,就是我们的良心。良心有三个功能,也许还有更多的功能,我今天就讲三个。
良心的第一个功能,是分辨正确与错误。
良心的判断并不总是准确的。实际上,如果你训练它,它就像马戏团里的狗一样。你可以让它打滚;可以让它在吹哨的时候跑过来;可以让它装死,等等。良心不会是百分之百地准确,因为它要依赖于你如何调整你的良心。
不过,神赐给了我们良心这个礼物,让我们来分辨正确与错误。结果呢,一个四岁的男孩,不管他生在美洲、非洲还是澳洲,在向爸爸妈妈撒谎的时候,他都知道他做了一件错事。
我们不需要教孩子怎么去撒谎,但孩子在撒谎的时候需要去管教他们,为什么要惩罚他们呢?因为神已经给了他们还有我们分别对错的能力,就是区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的能力。正因为已经有了这个分辨能力,如果还故意做错事,那当然就要受到惩罚。
弟兄姊妹们,这就是为什么以圣经来调整我们的良心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要让圣经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我们的良心不能与我们的文化相吻合,因为文化一直在变;我们的良心要与圣经相吻合,神的话语从不改变。
良心的第二个功能,是它鼓励做正确的事情,阻止做错误的事情。
年轻人,这就是为什么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历一场争战的原因。如果你在学西班牙语,而你又学得不怎么样,就像我当年一样,你知道你很可能过不了。假如考试的时候,你旁边正好坐着你们班西班牙语学霸,他的西班牙语说得简直跟他的母语一样好,你知道他在试卷上写的答案肯定是正确的。所以,你马上就会面临一场争战。
可能有个声音对你说:“快看!往那边看!”
你说:“不看。”
“看!”
“不看。”
“看!”
这个对话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重复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你正在跟你的良心争吵。你的良心鼓励你做正确的事,不要看别人的试卷;它正在阻止你做错误的事,就是你的肉体鼓励你做的事情。在你受试探去做错误的事情的时候,你感受到的这个内心挣扎,就是神赐给你的那个礼物所引起的争战,这个礼物就叫“良心”。
良心的第三个功能,是当你做错事的时候,它会产生内疚。
弟兄姊妹们,还要再强调一次:要让圣经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的良心可以变得非常迟钝,就像被铁烙惯了一样,以至于对我们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只能感觉到一丁点内疚。我相信无论一个人的心有多刚硬,他总会多少感受到一点内疚,不过他对此可以不当回事。
在某个领域你第一次想做错事的时候,你的良心会大喊一声:“不!”几天后你第二次想做这样的错事的时候,你说:“我的良心啊,我明白你为什么大喊‘不’,但我没有告诉你我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的理由。”在你的良心听了你的理由后,依然说:“不!”
过了一周后你又卷土重来,你说:“因为这个特定的原因,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说‘不’了。但我现在又想出了几个理由,这是我为什么做这件事的其他理由,为什么这样做是合理的。”结果你的良心再次说:“不。”
又过去一段时间,你又给了你的良心一些额外的理由,说明你这样做没什么不好,你的良心对你轻轻地说:“不。”但对你来说,忽略这个微弱的声音,比忽略那个大喊声要容易得多。我们要让我们的良心,借着神的话语对我们心思意念的更新而得到改变,这就是为什么这一点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所以,良心至少有这三种功能:第一,它可以分辨正确与错误;第二,它鼓励做正确的事情,阻止做错误的事情;第三,当你做错事的时候,它会产生内疚。
神唤醒沉睡的良心的方式
我们在创世纪第四十二章中,会看到良心的这第三种功能,就是人在做错事以后,心里会产生内疚。现在就请大家打开圣经,我们来看看约瑟那十个哥哥们的良心被唤醒了。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约瑟哥哥们的良心一直有争战。他们一直在试图平息和压制心里的内疚,那是由于他们对约瑟所做的那个事情而带来的罪责感。他们忽略自己的良心对他们的呐喊,已经有二十五年之久了。他们对父亲雅各什么也没说,甚至彼此之间再也没提过这件事。他们生活在深深的内疚之中。
圣经预言告诉我们,这些哥哥们要下埃及,在那里成为一个很大的国家。所以在歌珊地,这个不起眼的游牧部落,要成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以色列。这个无法在迦南地实现,他们需要歌珊这个地方来生存,这都是神的计划,他们要在埃及停留。
不过对这十个哥哥来说,包括便雅悯,这十一个兄弟,还有他们的父亲雅各,要来到埃及,就必须与约瑟和好;而要和好,这些哥哥们就必须先承认他们的罪;而要承认他们的罪,他们沉睡的良心就必须先被唤醒。
唤醒内疚的良心的三个原则
有些人说约瑟对他哥哥们的态度极其严厉,但我认为约瑟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很有智慧地唤醒他们被压制的、内疚的良心,后面我会详细讲。唤醒良心有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关联。
下面我会解释这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把圣经翻到创世纪第四十二章,我们来看第1-2节经文:
雅各见埃及有粮,就对儿子们说:“你们为什么彼此观望呢?”“我听见埃及有粮,你们可以下去,从那里为我们籴些来,使我们可以存活,不至于死。”
这两节经文很有意思,因为这说明由于与埃及的关联,这些儿子们心里的内疚使他们彼此观望而不敢去埃及。他们在挨饿,那个地方有饥荒,他们从哪里可以搞到吃的呢?每个人都知道:埃及。
有个古老的谚语说:“永远不要在刽子手的房子里谈论绳子。”所以永远不要对约瑟的十个哥哥们谈论埃及,埃及已经成为他们最不想面对的事情。我在想,在这二十五年期间,如果有人从埃及路过他们那里想找个住处,他们很可能不会收留,会打发客人找别的地方去住宿。他们可不想再节外生枝,生怕碰巧有人知道约瑟的下落。
所以他们的父亲雅各对他们说:“我们在挨饿!你们去埃及找吃的!”哥哥们很可能彼此偷偷瞅一眼,怎么这么倒霉,去埃及?!我相信他们心里很害怕,去埃及!那是地球上他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在他们听到这个可怕的名字的时候,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兄弟卖到了这个国家,他们的罪责感又充满了他们的内心。这个可怕的名字就是埃及。
雅各说:“别再彼此观望了,你们儍瞪眼有什么用?赶快去埃及!”所以第3节说:
于是,约瑟的十个哥哥都下埃及籴粮去了。
我不禁在想,在他们快到埃及的时候,看到田地里干活的成群的奴隶,心里肯定忐忑不安:“约瑟是不是就在那里面呐?”他们心里很害怕,我们会在后面看到这一点。
我们接着看第4节,很有意思:
但约瑟的兄弟便雅悯,雅各没有打发他和哥哥们同去……
大家可能还记得便雅悯,他是约瑟同父同母的弟弟,其他人是约瑟同父异母的哥哥。显然便雅悯得到了父亲雅各特别的爱,而这些爱曾经是给约瑟的。便雅悯也是被父亲娇生惯养的,是雅各所偏爱的,就像以前对约瑟那样。
也许到了这个时候,雅各对其他那些儿子很不好,也许他感觉这些儿子亏负了约瑟,所以他不想再让便雅悯跟他们一起去了。第4节的后半节说:
……因为雅各说:“恐怕他遭害。”
第5节说:
来籴粮的人中有以色列的儿子们,因为迦南地也有饥荒。
弟兄姊妹们,神也会用这种关联的方式,来唤醒我们的良心,让我们知罪。也许生活中遇到的什么事,会勾起你强烈的内疚,让你想到你还没有认的罪。我说的不是已经向耶稣基督认的罪,认过的罪不会产生罪责感。我们应该饶恕别人,应该让基督来饶恕我们,然后就把这些事情放在脑后。但那些我们隐藏的东西,内心深处见不得阳光的事情,会通过某件事,或某个地方、某个人名,让我们突然想起来,马上让我们知罪。有时候就是通过一个很不起眼的事情,一下子让我们感到非常内疚。
最近我读了艾尔·卡朋(Al Capone)的自传,很神奇。大家可能知道,艾尔·卡朋是个黑帮老大,枪杀过五百多人,在1920年前后被称为芝加哥的“地下市长”,是美国黑道的头号人物。他是个非常残暴的人,他的车的后备箱里有机关枪,在被别的黑帮或警察追杀的时候,他可以边开车边开动机关枪。他按下一个开关,后备箱的盖子会打开,然后就可以向后面追他的车用机关枪扫射。他和他手下的人,在公路上常常把对手打得人仰马翻。在他晚年的时候,艾尔·卡朋变得有些神经质,总是紧张兮兮的,甚至看到满载着人的车时,也会吓得发抖。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关联引起的罪责感。
弟兄姊妹们,当我们在圣经里读到彼得不认主的时候,神也许在通过关联来责备我们。也就是说,神可能会让我突然想起前两天跟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不信主的朋友提到了信仰问题,而我却因为种种顾虑,没有抓住机会跟他们传福音;或许在某个场合,有人对我们所信的神出言不逊,而我们却默不作声。所以当我们读到彼得的故事时,神就借着这样的关联使我们知罪。
这就是唤醒良心的第一个原则:关联。
约瑟很有智慧地唤醒他哥哥们的良心的第二个原则,是相似的场景。
我赞同著名的释经家迈耶(F. B. Meyer)的评论,他说约瑟是一步一步地向哥哥们显明,他们以前是怎么对待他的。他们曾经把约瑟关起来,现在约瑟要把他们关在一个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约瑟想知道他的哥哥们是不是已经悔改了。
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经文,很有意思,请看42:6:
当时治理埃及地的是约瑟;粜粮给那地众民的就是他。约瑟的哥哥们来了,脸伏于地,向他下拜。
在创世纪37:7,约瑟曾经做梦,预言了他的哥哥们要向他下拜。这两节经文中使用了同一个希伯来语词“下拜”。我们继续看第7节:
约瑟看见他哥哥们,就认得他们,却装作生人……
要知道约瑟现在已经是埃及宰相了,他穿着埃及的官服,按照埃及的习惯把胡子刮得一干二净,而不像希伯来人的传统,留着络腮胡子。他现在怎么看也不像个希伯来人。接下来约瑟还要继续在他们面前演戏,第7节接着说:
……向他们说些严厉话……
这是一个相似的场景。在37:4那里,经文告诉我们他的哥哥们“不与他说和睦的话”,也就是他们总是对约瑟说严厉话,他们恨恶约瑟,不会对他说希伯来人之间最常用的问候语“平安”(Shalom)。现在是约瑟对他们说严厉话了,在第7节,约瑟……
……问他们说:“你们从哪里来?”他们说:“我们从迦南地来籴粮。”
也许买大批粮食的交易必须要经过约瑟的同意,所以他的哥哥们现在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我们继续看第8-9节:
约瑟认得他哥哥们,他们却不认得他。约瑟想起从前所做的那两个梦,就对他们说:“你们是奸细,来窥探这地的虚实。”
约瑟要按着哥哥们曾经对待他的同样方式,来诬告他们,好像在对他们说:“你们这是白日做梦,想到这里来探听虚实。”
大家应该还记得,约瑟小时候曾经向父亲报告他的哥哥们做的坏事,他们指责他是个奸细。也许那时候约瑟会说:“不!不是这样的。我不是个奸细!我是你们的弟弟,我爱你们。”
“不,你就是奸细,是父亲派来的。”
现在,很有意思的是,约瑟指责他们同样的罪状。请看第10-14节:
他们对他说:“我主啊,不是的。仆人们是籴粮来的。我们都是一个人的儿子,是诚实人;仆人们并不是奸细。”
约瑟说:“不然,你们必是窥探这地的虚实来的。”
他们说:“仆人们本是弟兄十二人,是迦南地一个人的儿子,顶小的现今在我们的父亲那里,有一个没有了。”
约瑟说:“我才说你们是奸细,这话实在不错……”
换句话说,约瑟不仅诬告他们,而且他还不听他们的解释。这正是他们当年对约瑟所做的。现在请继续看第15-16节:
“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若是你们的小兄弟不到这里来,你们就不得出这地方,从此就可以把你们证验出来了。须要打发你们中间一个人去,把你们的兄弟带来。至于你们,都要囚在这里,好证验你们的话真不真,若不真,我指着法老的性命起誓,你们一定是奸细。”
约瑟给了他们一系列的考验,我下次还会接着讲,这是其中的一个考验。西缅不久就要被关进监狱,约瑟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在乎他们的兄弟。
这就是相似场景的原则,神常常也用这种方式在我们心里做工。我们在某件事上很内疚,出于某种原因我们特意压制这种内疚感、忽略它,直到我们身处某个类似的场景、看见某个人时,这种内疚又会一下子涌上来。比如我们说别人的闲话,后来感觉很内疚,然后设法忘掉它、忽略它,但突然有一天有个人跟我们说起别人的闲话,或者有人说我们的闲话、被我们知道了,这种类似的场景会让我们一下子想起来我们曾经做过的一样的事情。这其实是神的恩典,让我们知道:我们在那件事情上有罪。
乔治·特鲁伊特(George W. Truitt)去年在我们教会讲过道,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个人被指控谋杀了他的雇主,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放火把雇主的房子烧光了。在法庭上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检察官和他的律师唇枪舌剑,各自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法官在法庭上主持审理,前后进行了好几个星期。最后控辩双方各自进行最后的陈述,然后是法官对陪审团说几句话。法官开始与陪审团谈论这个被指控的嫌犯所犯下的残暴罪行,然而让整个法庭感到惊讶的是,法官突然双手捂着脸痛哭起来。随后他向整个法庭承认:“自从三十年前我杀了我的雇主,我就一直有罪。为了隐瞒罪证,我放火烧了他的房子。自从几周前开始,我一直在审判我自己的罪行。”
有时候神可以在我们的生命中做工,借着相似的场景使我们的良心苏醒。
第三个唤醒沉睡的良心的原则,我们可以称之为隔离原则。
请看第17节经文:
于是约瑟把他们都下在监里三天。
约瑟让他的哥哥们也经历了类似的场景:他对他们说严厉话,就像他们当年对约瑟的那种说话方式;约瑟把他们关进监狱,就像他当初所经历的那样。但是我想,约瑟想做的还不止这些。凭着他从神那里领受的智慧,他现在把哥哥们放在一个什么也做不了地方,把他们隔离起来,就是让他们静下来好好想想。他们只能坐在那发呆,回顾他们这次埃及之行,虽然以前一直在回避,但现在不得不面对他们把约瑟贩卖到的这个地方,负罪的良心开始慢慢苏醒。
现在,约瑟的哥哥们呆在牢里,环顾四周,心里可能在琢磨着:“约瑟是不是也曾经在这个地方呆过啊?”在这三天时间里,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些事情,他们的良心也因此而备受煎熬。
弟兄姊妹们,有一个原因使得神不能唤醒我们沉睡的良心,那就是我们从来没给神时间,我们不愿意独处、不愿意默想、不愿意把自己隔离起来。我们一进家就打开电视或者音频播放设备,或者其他能发出点动静的什么东西,因为我们就是不能安静自己。莎士比亚(Shakespeare)这样写道:“让我与我的良心独处,对我来说那无异于地狱。”
你上一次在神的面前安静自己是什么时候?你是不是有点害怕?因为你知道只要是安静下来,圣灵就会与你的内心悄悄对话,使你想起你从未解决的一些棘手问题。
有人给了我一本书,我看了一下,书名是《在世俗世界中恢复你的思绪》(Restoring Your Mind in a Secular World)。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书的第一章引用了查克·寇尔森(Chuck Colson)的一句话:“虽然在美国宗教越来越普及,但却变成一种时尚;虽然现在宗教在走上坡路,但道德却在走下坡路。为什么?”
这本书接着说,那些宗教感很强的基督徒,他们了解这个信仰,知道各种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不再花时间与神在一起。其结果就是,神不说话了。基督徒们生活在因为不认罪而带来的负罪感中。
这就是唤醒沉睡的良心的三个原则:关联原则、类似场景原则和隔离原则。
应用:对负罪良心的回应
在约瑟与他哥哥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来谈一下这段经文的应用,就是对负罪良心的回应,这个话题其实很大,我们花时间来分析一下。
这段经文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经文给了我们很多细节信息。神告诉我们这些信息是有原因的,不是让我们读了就忘了,不是给我们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而已,而是要把这些信息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看到这些沉睡的良心苏醒过来以后,肯定会给他们带来痛苦,他们对自己负罪良心的回应是不一样的。
对负罪良心的第一种回应是承认罪。
我们来看第18-19节经文:
到了第三天,约瑟对他们说:“我是敬畏神的;你们照我的话行就可以存活。你们如果是诚实人,可以留你们中间的一个人囚在监里……”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考验:“我不想扣留十个,让一个人回去;我只留下你们中的一个人就可以了。”下次讲道的时候,我会解释约瑟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请看第19节的后半节和第20节的前半节:
“……但你们可以带着粮食回去,救你们家里的饥荒。把你们的小兄弟带到我这里来,如此,你们的话便有证据……”
约瑟在设法让家庭团圆,请继续看第20节后半节:
“……你们也不至于死。”他们就照样而行。
请注意这里的场景。约瑟站在他十个哥哥们面前,中间有一个翻译。约瑟讲的是埃及话,他当然熟知希伯来语,但如果他讲希伯来语的话,也许会让他们感到困惑,所以他一直在通过翻译来跟他们说话。约瑟的哥哥们此时开始用希伯来语说话,不知道约瑟也能听懂。请注意他们在第21节说了什么:
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
把他们关了三天的确管用,现在他们开始坦白自己的罪了。我们接着往下看:
“……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
请把这里的“我们”圈出来,原文强调了这个词,所起到的效果差不多是这样的:他们捶打着自己的胸脯,说:“我们,只有我们是有罪的。我们犯下了如此可怕的罪行。”
有意思的是,当他们蹲在牢房里的时候,他们承认了自己的罪。犹大没有说:“神惩罚我是因为我犯了乱伦的罪。”西缅没有说:“神这样对待我,是因为几年前我屠杀了那些手无寸铁的人。”流便也没有说:“神让我经历这个,是因为我与我父亲的妾同房。”不是这样的。让他们想起来的罪不是那些,他们都知道:“神这样对待我们,是因为我们对我们的兄弟约瑟所做的事情。当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他心里的愁苦,但我们对他置之不理。”
大家能想象得出约瑟在被卖到埃及时的那个场景吗?他和其他奴隶一起,手上戴上手铐,被铁链拴着,他转过头来大喊:“流便,西缅,不要这样!不要让他们把我带走!求求你们了!”他一直大声哭喊,直到他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为止。
第21节说:
“……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
真的是这样,当你伤害别人的时候,你也会承担痛苦。神就是这样造的我们,当我们对别人不好的时候,当我们犯罪伤害别人的时候,我们也会成为受害者。罪责会传递的。
对负罪良心的第一种回应,就是承认罪。
对负罪良心的第二种回应是为自己辩护来逃避责任。
我们来看第22节:
流便说:……
也就是说,流便差不多撇开了人群,说:“嘿等一下,弟兄们。”
……“我岂不是对你们说过,‘不可伤害那孩子吗?’”……
流便现在摆出一副很正义的样子,但其实他与其他人同样有罪,他却说:“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吗?我不是说过会发生这样的事吗?我告诉你们不要伤害那个孩子,但你们就是不听。”在第22节流便接着说:
“……只是你们不肯听,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们追讨。”
流便同样有罪,在这二十五年间,与其他人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他从来没跟他父亲说实话,从来没去埃及去设法营救约瑟。但到了现在他倒无辜了?流便自以为义,说:“哼,是我吗?难道我有罪?怎么可能!”
当神唤醒我们的良心,让我们想起什么事的时候,我们可以承认罪,说:“主啊,这都是因为我犯了罪。”或者我们也可以说:“等一下,你不知道你在跟谁说话。我是有宗教信仰的,我是个基督徒。”
对负罪良心的第二种回应,就是为自己辩护来逃避责任。
对负罪良心的第三种回应,是明白神在其中。
现在来看第23-24节:
他们不知道约瑟听得出来,因为在他们中间用通事传话。约瑟转身退去,哭了一场……
我很难想象这个场景,约瑟听到了哥哥们知道这一切后果,都是因为他们曾经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这让他一下子回到了二十五年前的那一天,看到自己的哥哥们抛弃了自己。约瑟不得不回避一下去痛哭一场。然后再次回来,请大家接着往下看第24节:
……又回来对他们说话,就从他们中间挑出西缅来,在他们眼前把他捆绑。
这又是另外一个相似的场景。我们继续看第25节:
约瑟吩咐人把粮食装满他们的器具,把各人的银子归还在各人的口袋里,又给他们路上用的食物,人就照他的话办了。
我下次讲道还会谈到这个情节,现在跳到第28节,有个哥哥发现袋子里装的东西:
就对弟兄们说:“我的银子归还了,看哪,仍在我口袋里!”他们就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彼此说:“这是神向我们做什么呢?”
请注意最后这句话。我认为神借着一件事唤醒我们负罪的良心后,希望我们有一个这样的回应,就是明白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祂希望我们意识到,这些事情都是神的作为,为的是把我们带到祂面前,来洁净我们、赦免我们。这些哥哥们最后说:“神在做一件事,这里的巧合也太多了,肯定是有什么事,这一定是神的作为。”
明白我们要向神交账,是对负罪良心的一种回应。最后这些哥哥们终于明白了,这一切事情的背后,就是神。
也许借着圣灵的提醒,让你想起了过去的某件事。你可能会想:“这件事我有罪,为此我一直在挣扎,一直在悖逆神,一直不肯悔改。我该怎么办呢?我不想再拖下去了。”
圣经说得非常清楚,我们的认罪要具体,我们的饶恕要迅速,要真心实意地寻求耶稣基督的赦免。有些人可能还需要提供补偿,有些人可能需要请求别人的饶恕。
我父母面向军人从事宣教事工有三十多年了,我和我的兄弟们是在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Norfolk, Virginia)长大的,那里有个军人服务中心。放学后我们会顺着街道跑到那个地方,整个夏天我们都会去那。那时候街道上还是非常安全的,所以我们可以跑过去。我们还经常光顾麦克阿瑟纪念堂(MacArthur Memorial),还有图书馆。
军人服务中心后来搬到新址去了,离开了一间屋的老地方,搬进了有一个街区那么长的三层楼房,那是个很大的军人服务中心,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我们会和其他宣教士的孩子们一起玩好几个小时,因为我们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面。整个三层大楼都属于我们,我们会爬到楼顶上尽情玩耍。三楼有个洗衣房,有洗衣机和干衣机,也成了我们玩耍的地方。
我来告诉大家我为什么记得这些事情,那是因为我忘了什么东西。有个宣教士的孩子,名叫鲍比·沃克(Bobby Walker),在我高中毕业前,我们一直是最好的朋友。那时候我们常在一起玩,鲍比很淘气,结果我做的坏事大家觉得都是他干的!毕业后我们就分开了,他去了当地的一所大学,我去了一个学院。
我父亲最近收到了鲍比的一封信,鲍比在信中说:“神一直在我心里做工。” 鲍比已经三十二岁了,他现在在经营弗吉尼亚州最大的基督徒农场,我是前几周才知道的。
鲍比说:“我小时候常在军人服务中心玩,我会带着一个口香糖跑到三楼,把口香糖粘在冰棍的小木棍的一头,然后把小木棍顺着钱箱的口滑下去,就可以把钱箱里面的钱粘上来。”
我不记得跟鲍比一起干过这事,也许是因为我压制了我的良心,不太清楚,但神让他想起了这件事。他说:“我还记得干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我忘了总共拿了多少钱,这里有二十美元,应该够了。”
鲍比现在面向中学生、年轻人还有夫妻开展工作,显然经过日复一日,他越来越能清楚地看到一个清洁的良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良心是神赐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礼物。我们可以把它关掉;我们可以大喊着压倒它;我们可以无视它;或者,我们可以借着神的话语,让神通过它来对我们说话,使它实际上成为神的话语。
不要再带着负罪的良心过日子了,哪怕是一天。感受在神面前清洁的良心所带来的喜乐吧。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1989年4月9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1989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