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2 - 周而复始,原地踏步

2 - 周而复始,原地踏步

Ref: Ecclesiastes 1:2–7

周而复始,原地踏步

找到日光之下的意义(第二部分)

传道书1:2-7

 

有一位牧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妈妈走进她五岁儿子的房间,发现孩子一大早起来就在哭,于是问他:“你怎么了?”孩子回答道:“我现在可以自己系鞋带了。”“那太棒了。你真的长大了。可是,你为什么哭呀?”“因为从现在开始,我一辈子都要自己系鞋带了。”[1]

可怜的孩子!他已经感受到成长的痛苦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比如自己系鞋带,收拾自己的玩具,收拾自己的房间。他不得不开始完成这些苦差事,承担起生活的责任了。才刚五岁,他就开始对生活感到失望了,因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又多了一件。

越来越长的任务清单,越来越繁重的责任,周而复始的琐事,难道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所有内容吗?

这个孩子逐渐长大的时候,会开始提出一些更难回答问题,比如:

  • 人生中什么事情才是最要紧的?
  • 我已经完成的任务真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吗?
  • 我不得不重复着相同的任务,难道是我活该吗?
  • 我真的要一辈子这样周而复始、原地踏步吗?

这种跑步机一样的生活模式,不仅仅让五岁的孩子感到苦恼,十五岁、三十五岁、五十岁甚至八十五岁的人也会提出同样的问题。

生活中一成不变的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有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困在笼子里不停转动轮子的沙鼠呢?我所做的事情究竟有没有永恒的价值呢?

有一位老人在他的日记中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就是所罗门。神把所罗门的日记保留在圣经中,显然就是要让我们看到同样的问题。这卷书的名字叫做传道书。其中,所罗门提到了一些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今天我们要看传道书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每当你看到一个词在一节经文中重复出现五次,就要引起注意了。问题在于“虚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公元第四世纪的一位名叫耶柔米(Jerome)的教会领袖,把这个词翻译成了拉丁文。后来英文的圣经译本中借用了这个拉丁文单词的发音,衍生出一个英文单词,意思是“空虚”、“浮华”、“虚荣”。

问题就是,当一般的英文读者看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就会想到某个空虚、虚荣的人。这个人就知道孤芳自赏,一心只在乎自己的形象或者观点,好像一切都是围着他转。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晒出自拍照片。这种人就是这样的空虚和虚荣!

有一首歌大概表达出了这种意味。大家应该知道这首歌的歌词:“你是这样的空虚,我敢保证,这篇讲道说的就是你。”我根据传道书,把歌词稍微做了改动,但是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事实在于,我们最好搞清楚这个希伯来语单词的正确含义,不然就很难真正理解传道书的意义,因为所罗门在整卷书里面使用这个词,总共有三十七次之多。[2]这个词是他最喜欢用的了。

如果你从希伯来语词典中查考,就会发现“虚空”的意思是“气息”或者“蒸汽”。第二个意思是“徒劳”或者“短暂”。[3]

在传道书中,所罗门使用这个词来描述空虚、脆弱、没有意义、绝望以及挫折。所以,当我们看到“虚空”这个词的时候,需要借助上下文来理解其中的细微差别。就像是我们今天使用“爱”这个词的时候,也是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人们会说:我爱我的妻子,当然也会说我爱足球。爱妻子和爱足球,最好别是相同的程度。

  • 我爱咖啡
  • 我爱阅读
  • 我爱爬山
  • 我爱填字游戏
  • 我爱填满奶油的巧克力甜甜圈(这可是我的最爱!)

同样的,所罗门在传道书中多次使用的“虚空”,也要通过上下文来分析其中的细微差别。但是我们要看到所罗门用这个词抒发了很多感慨。在整卷书一开始,他就以最高级别的形式表达出来了: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换句话说,从最高层面来说,人生就是虚空的。人生用转瞬即逝来描述根本不够,应该是快如闪电;不仅让人感到灰心,而是彻头彻尾地沮丧,真的是无尽的空虚。

顺便提一下,大家在圣经中还看到过其他最高级的描述,比如至圣所,意思就是非常非常圣洁的所在,是最圣洁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4]

当我们读到“主是万主之主”的时候,就知道祂的的确确掌管着一切。“万王之王”的意思就是耶稣基督是至高的君王。祂可不是简单的君王,要知道,没有谁比祂的地位更高了。

我们再回到传道书的开头。所罗门开门见山地指出:世间的一切以及人的一生都是极度的空虚、彻底没有意义或者是绝对徒劳的。[5]

 

接下来,所罗门在第3节提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时至今日,人们还是在问着相同的问题: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益处”这个词是一个商业术语,通常用在商业行为上。指的是盈余,由于你努力工作,手里有一些结余。[6]

所罗门的问题是:“你在日光之下忙忙碌碌,有什么可以展示的成就呢?”所罗门很喜欢用“日光之下”这种表达方式,在传道书总共用了二十九次。我们只有在传道书中才会看到“日光之下”这个短语。[7]

所罗门发出悲叹:人生实在没有益处,没有实质内容,没有进展,也没有意义。从什么角度来说呢?就是从“日光之下”。

大家不要错过这个线索。

就像我上次讲道所说的,所罗门最终会让我们想起我们的造物主,我们的神。神在日光之上掌管一切;祂的战车驰骋在云端之上;祂用自己的话语对恒星和行星发号施令。如果离开了祂,我们只能着眼于“日光之下”的周而复始。所罗门让我们看到,如果日光之下的一切就是我们所有的收获和价值,那么这最终会带来极端的沮丧和绝望。

“我们为什么在这里?”前一阵子,有一份流行杂志对这个问题的众多答案进行编排,结果一位出租车司机的答案说到点子上了:

“我们在这里,只是为了生活,然后死掉。我有时间会去钓鱼,带着女儿外出,交税,读一点书,然后就准备等死了。人生是一场大骗局。世界的顽疾只有一个药方可以根治,那就是核战争,把一切都销毁,然后重新来过。”[8]

我很害怕不小心搭上这个家伙的出租车。

在二十世纪,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曾经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的提名。他用一种更为哲学化的口吻表达出上面提到的那位出租车司机的观点。在晚年,他写道:

“五十岁的时候,我一心只想着自杀。‘我现在和将来的忙碌会有什么结果呢?我的人生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我为什么要活在世上?为什么要有奢望,或者期待有所成就呢?我人生中还有什么意义是死亡没有办法带走的呢?’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 [9]

所罗门的畅销书传道书1:3也有类似的说法: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换句话说,周而复始的生活真的会让我们有所收获吗?所罗门的答案掷地有声: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如果你仍然为了日光之下的一切而生活,那么你最终将会感到虚空、受挫、毫无意义。我们如果真的有所收获,那就是周遭世界让我们看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无力。所罗门用了好几章的篇幅来说明这一点,不过在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带着我们到周围的世界兜兜风。

 

我们看第4节: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换句话说,所罗门似乎在说:“你有没有发现:世界上的一切看起来一成不变,我们只不过是一事无成的过客。”这似乎不大对劲,可是我们说不出哪里错了,要知道每天都有将近十六万人离开世界,差不多每秒钟就有两人。与此同时,地球也在按照同样的速度运转,每天二十四小时,每个星期七天,每年三百六十五天,好像地球根本就不在乎过去的一年:去年,它围着太阳转了一圈,在它上面生活的人有五千五百万人死去。

“你以为自己真的了不起吗?你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千百年来,有不计其数的人走进坟墓,你自己也将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这就是所罗门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想要休假,就得加班;你也可以干点别的,比如看一本书,出去打猎,买一个甚至两个甜甜圈过把瘾,或者提前出门上班,所以这一切都不可能让你免于离开世界的结局。

在我看来,所罗门或许在暗示着别的东西。他写道: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一代接一代地来了,一代接一代地又走了。他们走后,把曾经生活的地球留给了别人。

我家现在居住的那片土地上有十几户人家,以前是一片庄稼地。谁又知道,再过一百年,这片住宅区会不会又种满庄稼呢?

所罗门和我们一样,来了又走,地却永远长存,

早在三百年前,印第安人已经在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居住了几百年。他们在这里狩猎和钓鱼。早在十六世纪,西班牙探险家们就记录了这些印第安人的生活。

欧洲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之前,天花的流行导致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弗朗西斯·琼斯(Francis Jones)在北卡罗来纳建了一大片农场。大约五十年后,南希·琼斯(Nancy Jones)把自己的家改建成一座驿站,约翰·布莱德福德(John Bradford)则为旅行者们建筑了一座旅馆。在这片印第安人曾经随处可见的地方,纵横交错地出现了许多驿站。

又过了五十年,查塔姆铁路公司(Chatham  Railroad)在距离我们教会只有几公里的地方建设了一座枢纽站。一个名叫弗朗西斯·佩吉(Francis Page)的人看出这片地区的发展潜力,于是购买了一大片土地。与此同时,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在教堂山(Chapel Hill)开始招生。

大约就在那段时间,佩吉先生把自己的土地跟一个小镇进行合并,并给这个地方起名叫凯利(Cary),因为他最喜欢的那个参议员名字叫做撒母耳·凯利(Samuel Cary)。接着,佩吉先生又建了一座锯木场、一座邮局以及一座百货店,最后,他开办了一所学校,起名叫凯利学院(Cary Academy)。

内战期间,在1864年,舍曼将军(General Sherman)烧毁亚特兰大(Atlanta)之后,返回北卡罗来纳,让军队驻扎在一处农田的附近。又过了130年,这片农田被一间教会买去,建了一处教堂,用于敬拜神。这就是我们教会的来历。

这片土地还是老样子,可是几代人已经过去了。从印第安人到定居者、到内战士兵、再到耕地的农夫,他们来过这里,又离开世界,被埋葬了。这片土地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

 

在第5节,所罗门接着说:我们对太阳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这似乎是在暗示,你的年纪越大,早晨起床越困难,可是太阳并不是这样。它每天早晨准时升起来,然后匆忙赶路,“急归”的字面意思是“喘着粗气”,其它的中文译本基本上都翻译为“匆忙回到”。

太阳急急火火地执行自己的使命,从天空中划过。每天早晨6:40升起来,晚上7:51落下去。我们对照手表,就可以看到太阳的运行是多么稳定,几乎一成不变。在所罗门看来,太阳的运转没完没了,我们的人生却不是这样,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候。

 

接着,所罗门又描述出他对风的观察。请看第6节: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顺便提一下,所罗门还没有机会观测全球性的大气循环,也无法从科学角度证明高空大气层的喷射气流,就写出来了这段准确的描写。[10]圣经是出于神的默示,证据之一就是圣经作者们记载的一些真理,要等到千百年后才会被科学家所证实。

所罗门似乎对风很着迷。他观察到人类没有办法改变风向。风只是持续地吹,吹动的方向也是人没有办法改变的。关于这一事实,所罗门在雅歌中提到一次,在箴言书提到六次,但是在传道书则提到十四次之多。[11]

 

在第7节,所罗门提醒我们地球在不停地转动,太阳始终照耀,风在一直吹,河流也在持续地奔涌: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自然界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所罗门所指的是在冬天的汛期,河水会大量涌入海洋,等到来年,它们仍然有足够的水量再重复前一年的循环。[12]

这些经文中的动词传递出一个永恒运作的观点:大地是永存的,太阳持续地升起落下,风一直旋转吹拂,河流奔涌不息。[13]然而,我们不要忘记所罗门最开始所说的话:人类世世代代繁衍,一代又一代,来了又走,好像我们都被绑在跑步机上,不断重复着同一个循环。

可是,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们要记住:所罗门是从世人的眼光看待日光之下发生的一切;他所描述的是没有神的人生;他指出了一个事实:如果离开了耶稣基督使人得自由的福音,那么人生本来就是无聊乏味的。

耶稣基督离开天堂,来到这个堕落的世界,进入单调重复的人生。祂在日光之下劳苦,做着木匠的工作,手上磨出茧子。祂也会疲惫、饥饿、口渴。祂每天的作息也是被日出日落所约束。祂来到世界救赎我们,让我们从支离破碎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不再聚焦于日光之下的生活!祂还让我们看到工作和正直品格的价值,告诉我们:即便是把一杯凉水给别人喝这种细微的善行,也会让祂得到更大的荣耀。

  1. 离开了神,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有了神,人生就有了目的;
  2. 离开了神,人生只是一系列的意外事件;有了神,人生就是一系列的使命。

在哥林多前书15:58,保罗写道: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日光之下的人生似乎是虚空的:短暂而又毫无意义。可是,大家要知道:当你成为基督徒的时候,每一天都顺服基督,认真完成每一件任务,那么你实际上就是摆脱虚空、进入了至圣所。

人生中的循环往复、辛苦劳碌,从最渺小到最宏大的事情,同样都是出于神全权的设计,所以,要把神所赐给你的一切奉献给神,不管你是在自己系鞋带、给学生上课、修理机器、编写程序、签署协议、刷碗还是修剪草坪。

人生具有神圣的目的,我们已经摆脱虚空,进到神的面前,从虚空进入了至圣所。从你相信耶稣基督那一刻起,你就属于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了。离开了神,你的人生就是在兜圈子;有了神,你就是在参与一场赛跑,不再是站在跑步机上原地踏步。你是在完成一项任务,你此刻坐在教会里,就是出于神的计划。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再是为了虚度此生,而是为了去往永恒的家园。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9年8月25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9

版权所有

 

[1] John Ortberg, Leadership, Volume 14, no. 3.

[2] Adapted from Russel L. Meek, Twentieth and Twenty-first Century Reads of Hebel in Ecclesiastes (Currents in Biblical Research, Vol. 14(3), 2016), p. 279

[3] Adapted from A Hebrew and English Lexicon editors; Brown, Driver & Brigg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seventh printing 1980), p. 210

[4] Wayne C. Kellis, Life Under the Sun (Westbow Press, 2017), p. 18

[5] Adapted from John D. Currid, Ecclesiastes: A Quest For Meaning? (EP Books, 2016), p. 16

[6] Philip Graham Ryken, Ecclesiastes (Crossway, 2010), p. 24

[7]  Michael A. Eaton, Ecclesiastes (IVP Academic, 1983), p. 68

[8] Ed Young, Been There. Done That. Now What? (Broadman & Holman, 1994), p. 11

[9] Douglas Sean O’Donnell, Ecclesiastes (P & R Publishing, 2014), p.

[10]  David Jeremiah, Heaven on Earth (Integrity Publishing, 2004), p. 7; Ray C. Stedman, Is This All There Is To Life? (Discovery House, 1999), p. 13

[11] Adapted from Jeremiah, p. 7

[12] Adapted from David A. Hubbard, The Preacher’s Commentary: Volume 16 (Thomas Nelson, 1991), p. 51

[13] Ibid, p. 50 

Add a Comment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CLICK HERE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