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 基督徒想知道但不敢问的 约伯记20-21
基督徒想知道但不敢问的
约伯记20-21
引言
一位年轻的生活在中西部的律师深受抑郁症的折磨,他的朋友们甚至认为最好不要让他有任何刀具和剃刀。在二十二岁时,他的创业失败了。他竞选州议会议员,结果落选。不久之后,另一次商业尝试又失败了。然后在二十六岁的时候,他希望娶的情人意外地去世了,他的心都碎了。在二十七岁的时候,他遭受了今天大多数人认为是让人精神崩溃的痛苦。
几年后,这位律师参加了国会竞选,但再一次失败了。他在三十九岁时他再次尝试,但还是失败。四十六岁时,他竞选参议员失败,一年后又在竞选副总统时失败。四十九岁时,他又一次在参议院遭遇惨败。就在这个时候,他又一次崩溃了,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我还能不能好起来,我真说不上来。”[1]
这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美国的未来总统会问的那种问题,但这就是当时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沉浸在悲痛之中所发出的心声。他后来确实好转了。事实上,他非常适合在内战最黑暗的时刻领导我们的国家。亚伯拉罕·林肯已经准备好了作为未来领袖所需要具备的那种超凡忍耐。
约翰·亨利·乔维特(John Henry Jowett)于1923年去世,他曾一度被认为是英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圣经老师。然而,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不希望你以为我是这样一个圣人。你可能会以为我不会起起落落,一直带着从不间断的喜乐,取得令人赞叹的属灵成就。决不是这样!我常常陷入悲惨的境地,每件事都不顺。”[2]
迈耶(F. B. Meyer)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也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圣经学者,在基督徒当中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他的私人日记里,他曾经非常沮丧地向神倾吐这样的祷告:“主啊,为什么你的手总是在别人身上?”
这并不是一个听起来很属灵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发自内心的问题。也许你曾经也这样挣扎过,向神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主啊,你为什么为别人打开了祝福的窗户,唯独不为我打开呢?”
当我们读到约伯记第二十一章的时候,这就是萦绕在约伯的脑海和心里的主要问题。也许这是因为琐法刚刚在第二十章结束了他的第二轮谴责约伯的傲慢演讲。
琐法傲慢地表达了他的观点
现在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约伯记第二十章,琐法在第2-3节又开始了高谈阔论:
我心中急躁,所以我的思念叫我回答。
我已听见那羞辱我,责备我的话;我的悟性叫我回答。
我只想对琐法说:“你被羞辱了吗?!现在被激怒的是你?!算了吧!”
想必约伯更是恼火,他的好朋友没心没肺,旁边就是自己家人的新坟墓,此时全身皮肤瘙痒,痛不欲生。然而琐法对此视而不见,只管自个儿一股脑地倒出心里所想的。在第二十章中,琐法要做的就是向约伯发表演说。在下一章,约伯会把他批得狗血喷头。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用四点来概括琐法的这些陈词滥调。
第一,不敬虔的人活不了多久。
我们来看第4-5节:
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
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吗?
现在跳到第8-9节:
他必飞去如梦,不再寻见,速被赶去,如夜间的异象。
亲眼见过他的,必不再见他;他的本处也再见不着他。
琐法说:“不虔诚的人活不了多久。”这让我们想知道他会对挪亚说什么,挪亚被异教徒嘲笑了120年(创世纪6:3),或者神在审判迦南人之前给了他们400多年(创世纪15:13-16)。事实上,我们发现最麻烦的不是不信的人活得长,而是敬虔的人活得短。传教士、作家和先驱们,比如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罗伯特·穆雷·麦克切恩(Robert Murray McCheyne)和大卫·布雷纳德(David Brainerd)都在三十岁之前就去世了。
然而,琐法还深信这条铁律:坏人死得早,好人活得长。约伯后面马上就会摧毁这个论点。琐法接着说了第二点。
第二,不敬虔的人享受不了什么。
请看第18节:
他劳碌得来的要赔还,不得享用;不能照所得的财货欢乐。
然后跳到第23节:
他正要充满肚腹的时候,神必将猛烈的忿怒降在他身上;正在他吃饭的时候,要将这忿怒像雨降在他身上。
换句话说就是:恶人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电视上有那么多世俗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各种与吃的有关的节目?不信主的人显然喜欢食物。不仅如此,不信主的人也很喜欢享受他们的钱,很喜欢享受他们的各种娱乐活动。
韩瑞克(Howard Hendricks)博士曾经在神学院的课堂上说过:“不要把那些东西从他们身上拿走,麻醉有助于减轻空虚生活的痛苦。”
不信主的人会享受圣经上所说的……罪中之乐(希伯来书11:25)。
第三,不敬虔的人不会快乐地死去。
琐法说神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第24节说:
他要躲避铁器;铜弓的箭要将他射透。
也就是说,神会亲自追索那些企图逃跑的不信的人,神要用铜箭射透、杀死他。
我们继续看第25节的后半节:
……有惊惶临在他身上。
琐法毫无根据的言论还没有结束。
第四,不敬虔的人什么东西也留不下。
请看第28节:
他的家产必然过去;神发怒的日子,他的货物都要消灭。
显然,琐法从未听说过信托投资基金和金融债券。他生活在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和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之前的时代。事实上,不信主的人会穷其一生积攒财富,然后他们把所有的都留给他们的孩子去继承。当然了,这通常会毁了他们孩子的生活。
约伯更懂这些。
约伯以诚实的问题来回应
当这些人滔滔不绝地讲着陈词滥调时,约伯却在纠结着更深层的问题。这些都是真实的问题,是诚实的问题,是只有神和神的话语才能回答的问题。但当时约伯还没有律法、没有先知、没有大卫的诗篇,也没有新约。
虽然琐法告诉约伯,不敬虔的人不会长寿,但约伯想知道为什么事实恰恰相反:不敬虔的人反倒会长寿,而他自己敬虔的孩子却英年早逝。当琐法自以为是地说恶人不能享受他们的财富时,约伯却说:“伙计!你最近没出去旅游享受过吗?你没有去朋友家聚餐过吗?那你为什么还说这样的话?!”
更让琐法、以利法和比勒达恼火的是,约伯在回应中所提出来的那些诚实的问题。约伯提出的问题是经典的回应。这就像诗篇第七十三篇中亚萨的回应。亚萨在诗篇73:3中说:
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
这也像是大卫提出的问题,在诗篇第十三篇中,大卫在第1节诚实地哀叹道:
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
基督徒不应该这样说话,对吗?好的基督徒不会问这些问题。他们会问吗?
“神啊,为什么你总是把祝福的手放在别人身上呢?”这是基督徒想要知道的,但是他们又不敢去问。事实上,约伯会问所有基督徒都想过或想问的八个问题,但他们一直不敢问,甚至不敢想。在约伯对琐法的回答中,至少隐含了这八个问题,揭示了约伯内心和生活中的八个诚实的挣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八个问题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神对不信主的人比对我都好?
请看约伯记21:7:
恶人为何存活,享大寿数,势力强盛呢?
现在请跳到第9节:
他们的家宅平安无惧;神的杖也不加在他们身上。
也就是说:“为什么我要经受神的严厉管教和痛苦,而我不信主的邻居和同事却似乎得到神的祝福呢?”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有其他人似乎没有的财务问题呢?
请看第10节:
他们的公牛孳生而不断绝;母牛下犊而不掉胎。
第13节又说:
他们度日诸事亨通……
约伯诚实地问:“主啊,那从来就不向你屈膝、从来就没见过祭坛、从来就不知道他的牛羊加增是出于你的人,居然有这么多福分;而我忠心向你献祭,结果呢,看看我所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的牲畜被偷了,我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没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也许你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在约伯面对“不公平”的神时,这个问题在他的哀叹中表达出来了。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不信主的人有许多孩子,我却一个都没了呢?
我们来看第11节:
他们打发小孩子出去,多如羊群;他们的儿女踊跃跳舞。
那些不信的人儿孙满堂,就像他们的羊群那么多。现在我们回到第8节:
他们眼见儿孙,和他们一同坚立。
不信主的人不但有孩子,而且所有的孩子都在他们眼前。经文说:“他们眼见儿孙”。也就是说他们不需要告别,不需要打长途电话,圣诞节期间没有长途旅行。不信主的人的孩子就在他们眼前,他们的后代和他们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作为基督徒,我们知道孩子是神所赐的礼物。我们赞美造物主,是祂使人怀孕,是祂建立家室。所以约伯问:“为什么我的孩子被掳去了,而我周围的异教徒却在享受着家庭盛宴?”
如果你认为只有不属灵的基督徒才会在这些问题上挣扎,那你就再想想。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不义的人比我的身体都健康?
约伯记21:13说:
他们度日诸事亨通,转眼下入阴间。
换个说法就是:“不信主的人在死之前不会经历长期病痛的折磨。”
这不是指神的某种快速的审判,而是指长寿的人在安享晚年后突然死亡,没有经历任何痛苦或烦恼。也就是说,不信主的人不会耗尽钱财或医疗保险去治病,他们体检的时候结果总是非常理想,从来不需要轮椅,什么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白内障,都与他们无关。恶人似乎一直健康地生活着,直到他们死去。
请看第23节:
有人至死身体强壮,尽得平靖安逸;
换句话说,不敬虔的人身体强壮,检查正常,可以在跑步机上飞奔,不需要每天服用各种药物,不需要带老花镜。所以约伯想说的是:“琐法,你错了!坏人死的时候都很幸福!”该受惩罚的人却正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不信神的人都很健康。为什么?
约伯要大声地向神问这个问题。
第五个问题:为什么那些不关心神的人似乎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现在来看第12节:
他们随着琴鼓歌唱,又因箫声欢喜。
约伯说:“我在这里受苦,我是敬畏神的人。”而不信神的人却在那里不停地弹琴歌唱,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欢笑。
约伯在第14-16节说:你们能相信吗?……
他们(竟然)对神说:“离开我们吧!我们不愿晓得你的道。
全能者是谁,我们何必事奉他呢?求告他有什么益处呢?”
看哪,他们亨通(难道)不在乎自己吗?
约伯暗示说:“神是至高的主宰,为什么神不把那些不信的人剪除,反倒让他们得享平安呢?”亚萨也在诗篇73:5中有类似的挣扎,他说:
他们(恶人)不像别人受苦,也不像别人遭灾。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麻烦,不需要操心,没有负担。对不信的人来说,生活似乎很容易,而对信主的人来说,生活却充满了挣扎和试炼。
“主啊,为什么正义的天平颠倒了?!”
查尔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针对这段经文在讲道的时候说:
富裕的恶人逃脱了折磨众人的艰难和痛苦。他们不需要问:“我们从哪里给我们的孩子找吃的、给我们的儿女找穿的?”普通家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似乎不会打扰他们,艰难的试炼似乎不会挑战他们。不属灵的人比别人更坏,但他们所得到的结果却比别人更好。他们本应落入炙热难熬的地狱,但现在却享受在最温暖的小窝中。[3]
约伯问:“为什么那些不跟从神的人却似乎享受得最多?”这是一个大多数基督徒不敢问的问题。
第六个问题:为什么不敬虔的人得到提拔、受到重用,而我却被忽视呢?
请看第17-18节:
恶人的灯何尝熄灭?患难何尝临到他们呢?……
他们何尝像风前的碎秸,如暴风刮去的糠秕呢?
这个反问句的答案是“不”。为什么不信神的人会得到媒体的关注?为什么狗仔队不在乡间追逐传道人,或者拍下人们在教会里聚会的照片?
亚萨在诗篇73:13中是这样说的:
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
我们为神而活,但其他人却得到提升;我们与基督同行,而我们的朋友却因此远离我们。正直不会带来成功,清洁不会得到提升。为什么是这样呢?!
第七个问题:为什么神不审判罪人的伪善,好让他们的孩子得到警告?
请看约伯记21:19-21,约伯说:
(琐法)你们说:“神为恶人的儿女积蓄罪孽。”我说不如本人受报,好使他亲自知道。愿他亲眼看见自己败亡,亲自饮全能者的忿怒。他的岁月既尽,他还顾他本家吗?
大家明白这段经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吗?约伯是在说:你为什么不审判那个不信的父亲呢?他在享受罪中之乐,也不在乎自己的儿女。为什么不审判他,好叫他的子孙受警戒、不去效法他的脚步呢?孩子们能看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他们的父亲的罪得到审判,对吗?这将是对罪恶最强大的威慑。
在美国早期历史中,小偷曾被当众鞭打。也许你去过弗吉尼亚州的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Virginia),那里有罪犯被公开关押的笼子。也许你还走进那个笼子,把头塞进枷锁中,把手和脚穿过那个窟窿,然后站在那,想象一下那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并不是建议我们要回到使用囚犯笼子的时代。然而,如果对罪恶没有惩罚,公众对此保持沉默的话,甚至对罪恶还认可、赞许和鼓励,那就只会为下一代进一步犯罪铺平道路。如果罪人带着他们的罪离开这个世界,不用承担什么后果,他们炫耀他们的罪、追求他们的罪、吹嘘他们的罪,如此就会向下一代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就是犯罪有好处!
正如所罗门在传道书8:11所说的:
因为断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满心作恶。
如果人们在拉斯维加斯(Las Vegas)行恶不会被追究,人们就会认为在我们镇上做这样的事情也会被忽视。对于犯罪不受惩罚的谎言是:也许神真的看不见,就算祂看见了,也许祂真的不在乎。所以约伯很想知道为什么神不审判不信神的人,却审判信神的人。这是一个许多基督徒都不敢问的问题。
第八个问题:为什么神不让那些属于祂的人与其他人不同?
前段时间我们去看了一个小学的话剧,当孩子们穿着大象或兔子的服装出现在舞台上时,台下的手机、照相机就开始忙乎了,并且挥手向台上的孩子们致意。虽然孩子们的脸没有露出来,但显然父母们都知道哪个是自己的孩子,他们会笑着说:“那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为小比利感到很骄傲,他穿着那套服装看起来太可爱了,我们要给他拍300张照片。”
而我们是神的儿女!我们当然与众不同,我们现在就在人生的舞台上,但是怎么回事,怎么没有照相机,没有特别声明,没有明显的支持;甚至都没有对我们的任何保护措施,防止学校恶霸欺负我们。这是怎么回事?
约伯说:“我不明白为什么神没有明确:敬虔的人是特别的,是独一无二的,而其余的人都不重要。”
这是约伯在21:23-26所提的问题:
有人至死身体强壮,尽得平靖安逸;
他的奶桶充满,他的骨髓滋润。
有人至死心中痛苦,终身未尝福乐的滋味;
他们一样躺卧在尘土中,都被虫子遮盖。
也就是说,最终你是什么样的人似乎没有任何区别。信主的和不信主的、属灵的和异教徒在生命结束时,都会聚集在坟墓里,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葬礼并不是最终的结局啊,不是吗?第30节说:
就是恶人在祸患的日子得存留,在发怒的日子得逃脱。
恶人是留着给祸患的日子的。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在世上这有限的年日里无忧无虑,但他们永恒的未来却充满了怒气。
结语
我要从约伯记这两章中总结出两个要点:
第一,神不会因为罪人的不信而失败或受到搅扰。
第二,神对信徒的问题既不会感到尴尬也不会怨恨。
即使我们在心中大声发问:“为什么神总是祝福别人?”这两点也是不会改变的。这难道不就是寻求智慧的意思吗?这就是雅各应许我们的,当我们到神那里求智慧的时候,神必不会斥责或责备我们(雅各书1:5)。
我们在寻求智慧之前,常常会先问神为什么以及祂怎样掌管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也许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当约伯开始倾吐他的心声时,他问了一些我们永远不会想到一个敬虔的人会问的问题,甚至我们会觉得这样的问题连想都不应该想。约伯在第7节中,问了这样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恶人为何存活?……
“而我的家人几乎都死光了?为什么?!”
这是一个悲痛欲绝的人提出的诚实的问题。
我一直很喜欢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校监查克·施温道(Chuck Swindoll)所写的约伯记的注释书。在这本注释书中,施温道讲述了一对夫妇的故事,他们住在神学院附近的公寓里,施温道夫妇也在那栋公寓里住。查克和丹尼斯(Dennis)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达拉斯神学院的学生。他们在神学院一起学习期间,丹尼斯和他的妻子露西(Lucy)成为了施温道夫妇的好朋友。
在神学院的时候,丹尼斯和露西生了一个男孩,丹尼斯非常喜欢这个男孩。他们的小男孩几乎和丹尼斯形影不离。丹尼斯毕业后,他们搬到了洛杉矶,他在那里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他想帮助那些有痛苦的童年经历的人,使他们能过一个更有意义的生活。在读博士期间,他们的小男孩在邻居家后院的游泳池里摔了一跤,结果意外淹死了。他们失去了他们的宝贝儿子,这让他们都伤心欲绝,尤其是丹尼斯。
几年后,丹尼斯向查克谈起了他当时对这次灾祸的反应:“在我刚失去儿子的时候,我上了我的车,抓起方向盘,开上了洛杉矶几乎所有的高速公路。在那几个小时里,我向神大声喊叫,表达、发泄我灵魂深处所有的悲伤、愤怒、痛苦和困惑。我在车里对祂说了一些我以前从未对任何人说过的话。我大喊大叫,现在想想真的不太好。但我当时就是想在神面前一吐为快。”
天快亮的时候,丹尼斯终于开车回到他们家的车道上,他的衬衫上流淌着汗水。他的手仍然紧握着方向盘。他熄了火,把头靠在方向盘上,抽泣着,喘着粗气。他说:“后来有个想法让我得到了安慰,就是神能处理这件事!我说的任何事情祂都能处理。”[4]
这个想法真的很伟大,这也是对神的属性深刻的认识。这种对神近乎质问的态度,不是对神的攻击和亵渎,而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是切切寻求神的渴望。当你终于问了这样的问题以后,即便是你扯着嗓子问的,神会聆听的。即使你问了一些基督徒似乎不该问的问题,神也在听,而且在仔细垂听。
在约伯记第二十一章的结尾,我们没有看到神挥舞着大棒说:“好了,约伯,够了!你做得太过分了!”不,神能处理约伯的问题,祂可以回答约伯的问题。虽然神的儿女正在经受痛苦,甚至感到困惑,但神掌管万有,有至高无上的主权。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鼓励一下那些想问但又不敢问问题的信徒们。
第一,不要拿你的生活和不信神的人比较。
不要去跟不信的人比较:
- 子女或孙辈的数量;
- 开的什么车或住的什么房子;
- 在工作单位的头衔;
- 着装的品牌。
第二,不要与其他信徒去竞争。
我们常常为了转瞬即逝的东西去竞争,而忽略了我们共有的、永恒的、没有穷尽、永远不会朽坏或毁灭的宝贵财富。教会因此变成了一个争竞而不是合一的地方。
第三,从今天开始珍惜神赐给你的一切。
约伯所处的世界没有改变,但约伯将要改变。在这本书的后面,神会告诉他他所忽略的所有事情。我们常常去求神改变我们的环境。然而,神是在利用环境来改变我们。
那些真实、坦诚的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是发展我们的品格、增加我们对神的信靠的一种方式,那种快速的回答和陈词滥调的答案,永远也不会达到这个效果。
正如希伯来书12:2-3所劝勉我们的:
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所以,就让我们停止比较,停止竞争,开始珍惜我们现在已有的,靠着神的恩典还有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学会忍耐,持守所信的道。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07年6月24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07
版权所有
[1] Steven Lawson, Holman Old Testament Commentary: Job (Holman, 2004), p. 67.
[2] Warren Wiersbe, Job: Be Patient (Victor Books, 1991), p. 75.
[3] Charles Spurgeon, The Treasury of David, Volume 2 (Kregel, rep. 1968), p. 312.
[4] Charles Swindoll, Job: A Man of Heroic Endurance (W Publishing, 2004), p. 70.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