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27 - 冒险家

Ref: Philippians 2:25–30

冒险家

谦卑(第十二部分)

腓立比书2:25-30

 

多年前,有一头二百七十斤重的猪,被允许乘坐全美航空公司从费城飞往西雅图的航班,而且它坐的还不是经济舱,整个航行时间需要六个小时。那时候还没有规定不允许猪坐飞机。

有两位乘客,也是猪的主人,对航空公司说这头猪得和他们一起坐飞机,因为这头猪是一个“有助于放松精神的宠物”,类似于导盲狗这样的动物。最终他们说服了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同意让这头猪和他们一起坐在头等舱。

同机的乘客们形容这头二百七十斤重的猪是一个“愤怒、吵闹的庞然大物”。它占据了前排的三个空位子,机组人员很难把它绑在位子上,起飞后它就没闲着,在飞机里到处溜达。有一个乘客说:“它光在那哼哼,拿鼻子拱人的腿和装着食物的托盘,想让人给它点吃的。”

当飞机开始着陆的时候,这个庞然大物开始恐慌了,上蹿下跳,尖叫着在飞机里到处乱跑;有些乘客也给吓着了,站在他们的座位上大喊大叫。现场一片混乱。

落地后四名机组人员才把这头猪弄出了飞机,然后这头猪又挣脱了跑进候机大厅,不过最后还是把它给抓住了。

后来人们要求全美航空公司就此事发表评论,航空公司说:“我们确认的确有一头猪乘坐了我们航空公司的飞机,我们确认之前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我们也确认今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了。”

多么荒唐的事情……坐这趟飞机的人确实是够倒霉的。

下次坐飞机的时候,如果你不太喜欢你旁边的人,想想这个故事你就会很知足了。

 

我今天讲道用了这么个故事,是因为当我读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那头猪是关于骄傲的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也许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有挺好的理由要带着它一起坐飞机,但是对所有其他人来说,这却是一件很不受欢迎、让人反感的自私丑陋的行为。

有些人觉得骄傲没有什么危害——他们自己掏钱给它在头等舱安排位子——但是他们却很少想到他们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麻烦。

说实话,我希望你们能记住这个故事。下次如果你遇到试探,要带着骄傲与你同行的时候,记着那和这头二百七十斤重的猪没有什么区别,那会最终毁了你生活中的航程,会和你身边的人搞得一塌糊涂!

 

在谦卑这个主题的系列讲道中,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二章,是以神在谦卑方面为我们所做的终极榜样来开始的,也就是耶稣基督的谦卑和顺服。

随后保罗鼓励教会在这个弯曲和悖谬的时代,也显明同样的自我牺牲和顺服。其实就是在说:你们所处的时代,大家都在要求把他们最喜爱的猪带到飞机的头等舱,跟你们一起坐飞机,而且还……不关你事。

然后保罗给我们介绍了提摩太的谦卑,他切切地寻求和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不考虑他自己。现在,保罗要结束他关于谦卑这个主题的论述,他是以另外一个谦卑的榜样来结束的,他给我们简短地介绍了一个人,这个人你可能还从来没听说过……他出现在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信中的这个地方,就再也没有提到过他了。

我们先来讲讲他的名声。

 

一、他的名声

保罗给我们着重介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个人敬虔的名声。

请看腓立比书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这里暂停一下。

我们会在后面看到(第四章第18节),以巴弗提是腓立比教会的一个成员。他是教会所信任的人,受命拿着教会捐助的一大笔钱带给保罗,供他在罗马被软禁期间使用。以巴弗提最终把钱给了保罗,而且也把保罗写给腓立比的信带回去了,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这封信,这是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一封感谢信。

这里保罗描述了一下这个带信的年轻人,他用了几个词来描述他敬虔的名声。可以这么说吧,我们现在说到的这个人,可不是在飞机上带一头猪的那种人;而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会放弃自己的座位的那种人。

 

请注意保罗用的第一个词——第25节——保罗称呼以巴弗提为“我的兄弟”。这种同志情谊在保罗那个时代是没人听说过的……这肯定会给一世纪的听众带来震撼。

保罗那个时代在希腊人与罗马人之间、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界限非常分明。你要是有罗马公民身份的话,你就会拥有奴隶;你要是贵族的话,你就会拥有农民。那个时候根本不会有什么兄弟情谊。

这里保罗是一位纯粹的犹太人……提摩太是保罗信仰上的儿子,我们上次也讲过了,他是一个混血儿,一半犹太人一半外邦人。而以巴弗提在他的血统上跟犹太人根本不沾边,一丁点儿的犹太血统也没有——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外邦人。事实上以巴弗提这个名字,正是为了记念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阿芙洛狄(Aphrodite)而起的,那个女神代表着爱与美,我们可想而知他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异教徒家庭。

在没有信主前,使徒保罗是一个傲慢的法利赛人,那会儿保罗会称呼以巴弗提为外邦狗。现在——他是我的兄弟!

 

弟兄姊妹们,大家看到了吧。在耶稣基督的福音进入这个世界以后,我们这些来自于各个种族、各种背景、各个社会阶层的男男女女,被转变、被改变了。这种根本性的改变,其中的一个证明,就是这种外在的差别不复存在了……信徒们都懂得,我们在信仰上都是一家人。

对于一个名字有点别扭、曾经是异教徒的人,对于这个现在已经归信了的外邦人,保罗把自己看作是他的兄弟。以巴弗提……是我的兄弟……是因着福音的缘故,还有我们对基督共同的信心。

 

保罗又进一步说,请看后面:以巴弗提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

这里的“一同做工”,在中文标准译本中翻译为“同工”。英语中的“协同”、“配合”就是从这个词演变来的。

他们不仅在福音中有共同的联结,而且他们还一同参与一个共同的使命。以巴弗提不仅仅只是给保罗带来捐助的款项,他还与保罗一道,来参与福音的事工。

保罗很喜欢用这个词来指他在服事中的同伴。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出现过十三次,除了一次以外,十二次都是在保罗的书信中出现的。这是一种充满感情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冷冰冰的、官方的什么关系。

另外,保罗还用这个词来描述所有的信徒,说我们是与神同工的(哥林多前书3:9)——我们与神一起协同做工。

弟兄姊妹们,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借着圣灵的同工,一起协同努力,共同服事,那该有怎样的果效啊。我们在福音上共同的努力是与神协同一致的。不是只有你,不是只有我,也不是只有你和我;而是我们大家与神一起做工。

 

哈利·艾朗赛(Harry Ironsides)博士,是穆迪教会的前任牧师,曾经见过一个教会的标语,读起来很有意思。我订阅了一本关于教会领袖的杂志,里面也有一些教会的标语,很搞笑。

有一个标语上写着:“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那为什么妈妈还只有两只手?”言外之意就是妈妈这么忙,早该进化出更多的手了。

另外一个教会的标语是:“我们喜欢伤害别人。”这的确道出了实情,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还有一个是这么写的:“睡眠有问题吗?我们有讲道,来听听吧。”我可不喜欢这样的标语。另外一个标语说:“不要批评你妻子的判断力,看看她嫁给了谁?”这个标语我也不喜欢。

你们发现了吧,这些标语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还是回到刚才提到的哈利·艾朗赛博士,他很担心教会总是关注在自己身上,对于向不信的人传福音没有什么热情,甚至也不愿意捍卫自己的信仰;总是满足于自己,总是盯着和自己有关系的事情。

我觉得这听起来像飞机上的那头猪。

虽然使徒保罗那会儿亟需资助和事奉上的同工,但如果腓立比的教会只关注自己的话,他们肯定不会去给使徒保罗送钱的。保罗实际是在说:“以巴弗提,我的兄弟和我的同工,把这两样都给我带来了。”

 

最后,保罗在第25节说这个人是与他一同当兵的。中文标准译本翻译为“战友”。他用这个词不仅清楚地表明:以巴弗提和保罗有同样的信仰和同样的使命,而且他们还有同样的勇气。

以巴弗提到了罗马,冒着生命危险带了一大笔钱,而且还与这个被监禁……面临死罪的人,公然有密切的关联。以巴弗提实际上是把自己直接推到了枪口上。

其实保罗这里所用的词是用于士兵的,正好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在他手腕上带上锁链的罗马士兵;保罗把这个词用到了以巴弗提身上——战友,一同当兵的。

保罗好像是在说:“我被这些罗马士兵用铁链捆绑,但是我感谢神将我和这个忠诚而又忠心的士兵,用福音的使命和家人般的爱捆绑起来。”

有些新约圣经学者推测,在此我也同意他们的推测,就是使徒保罗估计到腓立比教会里面会有人指责以巴弗提,说他缩短了旅程,半途而废,为安全起见撇下保罗早早回家去了。毕竟罗马之行对他来说是太危险了。

腓立比人可能会议论说:

“嘿,你听说了吗,以巴弗提回来了!”

“这么快?”

“是啊!”

“他为什么回来了呢?”

“很可能受不了了,我猜他是撒手不干了。”

“嗯,没错,还能因为什么呢?!”

你们要知道,保罗这里所精心挑选的用词,是用来说明以巴弗提的返回是出于保罗的命令,是保罗打发他回去的——保罗其实是在维护以巴弗提的名声。

以巴弗提并不懒惰……他不是因为遇到困难回去了……他没有撒手不干了,没有。他是我的兄弟,是我的同工,是我的战友。

除此之外,保罗还补充说,你们把他派过来真是帮了我大忙。注意不仅仅是他的名声,还有他的责任。

 

二、他的责任

请看第25节后半部分:

是你们所差遣的

中文标准译本翻译为“也是你们的使者。”

所差遣的”或者是“使者”这个词,与“使徒”是同一个词。保罗用这个词,并不是说以巴弗提是一个由我们的主正式差派的使徒;这个词常常可以用来泛指被差派的使者,被差派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使徒行传14:14;哥林多后书8:23)。

保罗本可以采用很多别的词来描述以巴弗提忠心的事奉,但是保罗选择了“使徒”这个词,是想格外突出这个人忠心的品格。保罗其实是在暗示:以巴弗提与自己的使徒身份不相上下。也就是说,先不要指责他……对待他就像是对待一个特殊的使者一样。

为了防止这封信在腓立比教会的会众面前宣读的时候,人们对以巴弗提有什么非议,保罗还加上了另外一个词,请看:

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中文标准译本翻译为“是为我的需要而来的服事者”。

保罗这里用了一个词,用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的话来说,是一个非常动人的词,这个词腓立比信徒一听就会明白了。

 

以巴弗提“是供给我需用的”,“是为我的需要而来的服事者”,“服事者”这个词,是古希腊时期非常热爱所居住城市的人,他们如此热爱自己的城市,以至于愿意自掏腰包来支持本城市的建设,他们可能会支持外派的大使,或者支付对奥林匹克运动员的训练费用,或者支持修造战舰、支付船员的费用。这些人对他们的城市如此慷慨捐助,因此以“服事者”而闻名,他们是服事者。

如果他们生活在今天,他们可能会被树立成时代楷模,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或是被某些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或是被所在城市授予荣誉市民什么的。

这些是那个时代受人尊敬的服事者。

保罗是在说:带着我的信回到你们中间的这位,是按着我的需要所选择的、神的恩典的服事者。

好了,先抛开这些不谈,还是没有解答我们的疑问——以巴弗提到底为什么离开保罗返回了呢?

 

三、他的返回

请看第26节: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他离开是因为他病了。可是我们谁不生病啊?保罗……他病得有多厉害?看看第27节:

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他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了。可以说,他已经站在死亡的门口了。换句话说,他在罗马不只是头痛脑热、伤风感冒,或者是有点食物过敏反应。有的时候我们去外地,吃的东西不对了可能会不舒服,这个我们都知道。也许以巴弗提不小心,喝的水不卫生什么的。

但是很显然他病了很长时间,因为连腓立比的人都已经听说了,而且又传回到了保罗所在的罗马这里,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三四个月,也就是说以巴弗提至少已经病了三四个月了。这也让以巴弗提很痛苦,因为他不想让他们替他担心。大家想想看,其实这也显明了以巴弗提的谦卑。他很不愿意看到他让其他的人担心。

这可不像那头骄傲的猪,对别人一概不管不顾……我想上哪就上哪,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才不管是不是给别人带来不方便……我行我素,爱谁谁。

 

另外,为了不让人觉得以巴弗提只是用生病来做托辞,保罗又重复了一遍。在第30节保罗说:因他为做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也就是说,他是为了基督的工作才这样的。

这不是个感冒……不是有点累大了;以巴弗提差不多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坟墓。事实上保罗以为他真的要死了。我们怎么知道的呢?请看第27节:

他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

我是说,他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神想让他活着。我们都该给他买寿衣、准备后事了。但是他居然恢复过来了!

保罗显然是在告诉我们:以巴弗提的康复不是因为用对了药,不是因为充分休息缓过来了;这都不是他康复的原因。他能从死亡线上再回来,完全是因为神的怜悯、神的作为。

焦点在于神——再没有使徒医治的神迹了,不是要靠信心的祷告,不需要召集长老们了,不用教会为他切切地代祷了。都不用了——他要死了——然而神

 

在这里我要多讲几句。这个事情再一次说明,保罗原来临时拥有的那种使徒超自然的能力已经慢慢消失了。早期使徒行神迹的能力是为了来证明他们所传的福音(希伯来书2:4);但是随着圣经写作的完成,使徒行神迹的恩赐也就终结了。

保罗不仅眼睁睁地看着以巴弗提快要死了而无能为力,而且后来还在最后一封信中告诉提摩太,他留下了另外一个服事上的同工,一个名叫特罗非摩的人,把他留在了米利都,也是因为他病了(提摩太后书4:20)。

那为什么保罗不医治他呢?难道保罗缺少信心吗?

根本不是……其实保罗对于只能求助于祷告而干不了什么别的,他丝毫没有为此感到难堪……就像今天的你和我一样,我们医治不了别人没什么难堪的。保罗似乎也觉得没那个必要来解释,为什么他那神奇的医治能力现在明显不管用了,或者为什么现在不再需要神迹来证明他所传的基督的福音了。

实际上,保罗在这里这样写,很清楚是为了淡化人的作为而凸现出神来。保罗都没有告诉我们他是不是为此祷告了——虽然我们可以肯定他祷告过了。我们在这里只是看到了神的怜悯……是神在怜恤他。

 

神不仅怜恤以巴弗提,注意第27节后面的内容:

然而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

这句话也可以这么说:“免得我被一阵阵的忧愁所淹没了。”真的要感谢保罗这种坦诚直白的写法。我还以为属灵的人不会谈论愁上加愁,忧上加忧呢。

保罗对腓立比信徒们敞开心怀,坦率直白地告诉他们一些很多基督徒会认为不属灵的话,或者不太适合在祷告中或讲台上讲的话。

如果以巴弗提死了,这会给我带来难以想象的悲伤,会让我心里忧上加忧。不过我想,“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对吗?保罗是不是说过这个话?

没错,他说过。

他还说过,我们忧伤,但是不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帖撒罗尼迦前书4:13),这句话充满了属灵的智慧和平衡。

我们有指望,是因为我们知道那些离世的信徒肯定不想再回来了。我们知道他们去哪了……我们忧伤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我们,我们迫不及待地也想追随他们而去。

实际上,因为福音的缘故,我们现在明白了:我们没有失去他们——我们只是暂时与他们失去了联系。终有一天,我们忧伤的眼泪将永远不复存在。

但是现在,保罗写道:我的忧伤没有加增,我为此感谢神——神怜恤他,延长了我的兄弟、我的同工、也是我的战友的生命。

 

四、他的奖赏

请看第28节: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第29节:

故此,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

大家可以看到,保罗很希望他们在家乡接待以巴弗提的时候,没有什么怨言,没有什么疑问。换句话说,他希望他们给他一个热烈的欢迎,一个极大的奖赏。

这段经文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我觉得每一个信徒回家的时候,保罗都好像在后面轻轻地扯开帷幕,让我们能少许看到那将来的荣耀。

你们要满心欢喜地欢迎以巴弗提回家!

也就是说,不要有所保留……庆祝他回家,就像是那个浪子的故事欢迎他回家一样。他虽不完美,但是是属于天父的——满心欢喜地欢迎他回家!

 

欢迎他……给他尊荣——请看后面的经文:

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因他为做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也就是说,你们不能过来加入我的行列,就像是一个教会家庭那样,但是以巴弗提可以;他来了以后满足了我所有的需要。

不过不要忽略了这当中的危险……保罗说以巴弗提是不顾性命,来到我这里的。保罗这里所用的“不顾性命”,是一个被使用了几百年的词。 这个词出现在一个蒲草纸卷上,记录了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代表一个朋友在君王的面前出庭。后来这个词也用来描述商人为了挣钱而冒生命的危险;它也被用在竞技场上冒着生命危险的角斗士身上。

保罗所用的这个词,与“冒险家” 的词根是一样的。“冒险家”这个词源于“帕拉博拉尼parabolani”,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词。

 

公元252年,一场瘟疫在非洲北部的迦太基(Carthage)爆发了。不信主的人非常恐慌,顾不上家里生病和垂死的人,都逃跑了。居普良(Cyprian)是迦太基教会的领袖,他把会众召集起来,他们一致同意一起把死去的人埋葬了,照顾那些生病的人——为此他们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结果他们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也拯救了他们所在的城市不至荒芜。

他们后来被称为“帕拉博拉尼parabolani”,这是一种极高荣誉的称谓,是赋予那些具有冒险精神、为了服事他人甚至愿意舍弃自己生命的人的。

保罗给予了以巴弗提最高的评价——他是一个帕拉博拉尼,一个冒险家;他为了福音的缘故甘愿冒自己生命的危险。他为了基督愿意承担任何风险。

怪不得保罗在第29节写道:要尊重这样的人……这是你们的榜样,是你们在勇气和谦卑方面的榜样。

现今世界很愿意推崇那些漂亮的、有才华的、富有的、有权势的……也不是说这些人就不配得到尊重。但是保罗在谈论谦卑这个主题到了要结束的时候,他说要尊重那些谦卑的人。

有些人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入人们的视线……其实,如果不是这封很短的信,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还有以巴弗提这么个人。

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不为人所知——但却极其宝贵。

 

前段时间我在杂志上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个人在他祖父的老房子的阁楼里收拾东西,结果发现了一个满是灰尘的盒子,里面装的是一百年前的棒球卡。棒球卡是个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名棒球明星的肖像或照片,还有他取得的成就等等信息。这些棒球卡保存完好,里面有不少当时的大牌球星。这些棒球卡的估价高达300万美元。

我在想,我们更像是哪一个呢?是飞机上的那头猪……还是阁楼里的一张珍贵的棒球卡?

那头猪?莽撞、吵闹、制造混乱和破坏、贪婪、不会帮助、不产生价值、自私自利。

还是那张珍贵的棒球卡——一个等待被人发现的珍宝——巨大的价值可能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将来的某天。

而同时,他又是一个你不想失去的人……一个你愿意跟从的人……一个忠心服事的人。

 

罗伯特·默里·麦切恩(Robert Murray McCheyne)是十九世纪的一个牧师,他30岁就去世了,但他却影响了很多人。他曾在他的日记中描述过以巴弗提。

他写道:活着被纪念。活着被纪念。

怎么能做到呢?

  1. 首先在这个大家庭中,成为你周围人的兄弟或姐妹。
  2. 在我们共同的使命中,成为一个同工、一个战友,怀着同样的勇气来将基督和祂的福音表明出来。
  3. 成为一个信使,最大的快乐就是服事他人;谈论他人;为他人而活着。
  4. 为了基督,为了基督的教会,愿意承担一切的风险。

 

用一个词来说, 就是谦卑……谦卑……

谦卑能使你活着被纪念。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5年5月17日的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5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