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赛跑规则修订版
赛跑规则修订版
在日光之下劫后余生(第六部分)
传道书6:1-6
我最近读到一个故事。印度的一个小镇有一个传统项目,就是每年举办社区自行车大赛。所有自行车手在起跑线上一字排开,亲友团则聚集在一起为选手们加油。发令枪一响,比赛就开始了。
在这个相当有趣的传统活动中,比赛规则跟我们所期望的根本不一样,更确切地说,跟普通比赛是完全相反的。这场比赛的目的是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走完最短的距离,换句话说,速度最慢的选手将会获胜。如果自行车翻倒在地,运动员双脚触地,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当这些赛车手龟速前进时,人群就躁动起来。比赛选手和观众两个群体一冷一热,刚好能保持自行车的平衡。当规定的时间到了,枪声再度响起,走得最远的参赛者就输了,而距离起跑线最近的选手成为赢家。[1]
如果你自己去印度旅游,稀里糊涂地参加了这项比赛,却没有事先了解比赛规则。当发令枪响起时,你拼命地蹬车,一骑绝尘,很快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心内一阵狂喜,因为环顾四周,根本没有看到其他赛车手的身影。你居然把他们全都甩在了身后!大家应该知道,他们印度人并不擅长骑自行车。你在想:“这真是太棒了,正所谓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千万不能松懈;要蹬得更快……走得更远!”
然后,比赛结束的枪声响起,你更加兴奋,因为按照美国的比赛规则,你毫无疑问是赢家;而事实上,你在印度一败涂地:因为你误解了比赛的规则和判定输赢的方式。[2]
问题的根源从来不在于速度或距离,而在于平衡。如果你翻开传道书第六章,那里有一条起跑线,所罗门让我们看到两个自行车手在争夺奖项,二个人都认为自己在比赛中获胜了,但随后他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比赛中,这两个人都毫无悬念地失败了。
在这场比赛即将开始的时候,请大家和我一起阅读传道书第六章第1节经文: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祸患重压在人身上,
换句话说,在裁判扣动发令枪的扳机之前,所罗门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将是悲剧性的;最终的场景将会让人心里翻江倒海、悲痛欲绝。这就是希伯来语单词“祸患”隐含的意思。所罗门看到在生命的竞赛中,如此浪费生命的悲剧一再上演。
我们要留意“重压在人身上”这句话。所罗门写道:这是一个沉重的、令人不安的负担,并且亲身见证。所罗门清清楚楚地说:“我要告诉你,我在日光之下的生活中,亲眼目睹了惨痛的竞赛,根本谈不上赏心悦目。”话音刚落,比赛就开始了。
头号参赛者
在接下来的第2节中,所罗门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个参赛者身上。
就是人蒙神赐他资财、丰富、尊荣,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
所罗门从三个方面对这个人进行了描述。我们发现他拥有资财,可以指金子、银子、羊群、牧群、房屋等。他还有丰富。这是一个不同的希伯来语词,指的是巨大的库存;他的财富不仅是金银、羊群、牧群和房屋,还包括囤积的海量财富。第三,所罗门写道,这个人还有尊荣,这个词指的是名声或荣誉。[3]
这才是有趣之处,因为这个人的背景听起来和所罗门非常相似。有谁像他一样拥有财富、财产和名声呢?许多旧约学者认为:在这场比赛中,所罗门只是客串出场的,把他自己摆在第一个竞争者的位置上。
另一个线索是:除了传道书第六章之外,“资财、丰富、尊荣”这三个名词同时出现的另一段经文是在历代志下1:11-12。神在梦中告诉所罗门:祂要赐给所罗门“资财、丰富、尊荣”。事实上,在整本旧约圣经中,这三个名词以相同顺序出现的经文只有这两处。[4]
所罗门正是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积累了惊人的财产,他的名声远近闻名。第2节的这句开场白刚好是他的人生写照: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只要所罗门想得到什么东西,他就一定能得到。
毫无疑问,这场比赛的参赛者中就有所罗门。他将拥有专门定制的自行车、最好的鞋子、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头盔和最酷的装备;他的水壶是用纯金打造的。此刻,他正远远地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并且将毫无疑问地在人生竞赛中获胜。
不过最好还是别那么快。当所罗门完成这幅自画像时,却在第2节的后半部分写道:
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祸患。
这是徒劳无益的! 这不是胜利,这种生活是虚空的!关于这节希伯来语旧约的注释, 犹太人在这里插入了一段话:“然而,由于这个人犯罪,神让他没有权力享受,而是让一个陌生人来享受它们。”[5]虽然我们不能随意解释圣经,但这样的理解显然适用于这节经文。
神把财富、财产和荣誉白白地赐给了这个人、所罗门和其他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论是罪恶的生活、不相信神,还是骄傲和自私,以致于这个人没有和神建立关系,那么他根本无法享受任何东西。要知道,神把一切美好的东西赐给人。雅各书1:17写道: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
上个星期我讲道的时候不是说过吗?那个圣诞玩具要安装上电池,才能正常运行,让孩子可以尽情享受。然而,电池是单独出售的,玩具厂家不负责免费提供。照样,在生活中,满足感也是单独出售的。
神不仅赐给人各样的恩赐,祂还让你有力量享受这些礼物。享受的能力来自于这个人与神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要素是顺服、相交和感恩。
所罗门没有与神相交。他既不顺服神,也不再有感恩的心。他拥有所有这些恩赐,但却没有从神那里得到能力来享受它们。第2节告诉我们:反而是外人,一个陌生人享受了这些恩赐。字面意思是一个陌生人把它们吃掉了。[6]
所罗门没有告诉我们这个陌生人是谁。他可能是一个小偷、一个来自外国的征服者、一个歪门邪道的经纪人,或者一个假装关心你却偷偷抢走你东西的人。所罗门甚至可能是在预测未来的事情,因为他仿佛看到自己的傻儿子继承了他的全部财富,而这个家伙很有可能会败光老爹留给他的全部家当。事实上,罗伯安最终让所罗门所担心的成为现实。
关键是,所罗门事实上是在说:虽然他看起来遥遥领先,在比赛中稳操胜券,但却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比赛中遵循错误的规则。尽管他向来富甲一方,但却没有任何满足感或者快乐。他并没有得到任何享受。
我看到一首不知道谁写的诗,就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点:
钱能买到枕头,却买不到心灵的平静。
钱可以买到娱乐,但买不到满足感。
钱可以买到食物,但买不到好胃口。
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温暖的家庭。
钱可以买到地位,但买不到救恩。
钱可以买到通往世界的护照,但不能买到进入天堂的门票。
二号参赛者
现在让我们回到比赛中,注意第3节中的第二个参赛选手。我们先看前半节经文:
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
大家仔细听完这个描述了吗?对世界上许多人而言,这位参赛者是真正的赢家。他可能没有钱,但是居然有一百个儿子!所罗门在这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7]所罗门只是很浮夸地说;这个参赛选手没有很多钱,但却拥有一个庞大的家庭,而且活到很大的岁数,可以看到儿孙满堂,甚至四世同堂,一直等到曾子曾孙的出生。
这可能也是他没有钱的原因:钱都用来买尿布和那辆超大的面包车了。但在近东地区,家里人丁兴旺才是成功的标志!这个人显然在人生的竞赛中大获全胜。
但随后所罗门话锋一转,插入了一句很煞风景的话,让整个场景渲染上悲剧的色彩:“他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公元二世纪的传道人格利高里(Gregory)在传道书的注释中把这句话解读为:“他的灵魂里没有美善。”[8]
希伯来语单词“福乐”的意思是“合适、美丽、适合、珍贵和有价值”,指的是生活中那些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很明显,这个人对生活中那些最好的、最正确的或最合适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心里对公义的事情也没有兴趣。他身边的人对此未必很了解。
“心”这个词是指他的内心、他的真实感受、他的真实倾向、他的真实兴趣,或他真正喜欢的东西。[9]换句话说,他有一个罪恶、污秽、未被救赎、未被更新的灵魂。他有一个大家庭,还有一个邪恶的心。他对纯洁、神圣、正直、合适的事物都没有什么真正的胃口。
而且,很明显,在家庭的私人生活中,神赐给他美好的恩赐,他被一大群子孙围绕着,然而他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在乎他们。他根本就不打算关爱、管教或带领他们。对他而言,这个庞大的家庭只是象征着他的地位。他其实只关心自己。
在第3节,事态的发展令人惊讶。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和家人逐渐看清了他的真面目,6:3-5写道:
他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因为虚虚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并且没有见过天日,也毫无知觉;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
所罗门将胎死腹中的婴儿与这个儿孙满堂的人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死胎居然比这个长寿的人要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这个婴儿不必经历日光之下的艰苦生活;不必体验生活中的任何痛苦折磨;事实上,婴儿在死后马上来到创造他的那位神面前,并立即享受到神的尊崇和荣耀。如果展开谈论这个话题,我们需要再找别的时间。
但是这个老人整天被儿孙们包围着,却要经历人们所能想象到的最大耻辱:孩子们甚至不会把他体面地埋葬在家族的墓地里。他死了,也没有人怀念。[10]
这意味着:在同龄人中,他一直受人尊敬;毫无疑问,许多人都羡慕他。不用多说,只要稍微了解他家庭背景,就不难猜出:他肯定比较富裕,可能在自己的圈子里也小有名气;事实上,表面看来,一切都不错。
然而在现实中,他根本不爱神,更别提他的家人以及生活中那些正义的事情了。孩子们长大后也不爱他;更确切地说,他们实际上很厌恶他。我们不知道他的妻子当时是不是还活着。如果她还活着,一定也是对自己的丈夫横眉冷对。因为接下来的经文告诉我们:他死之后,没有人流泪。家里甚至没有为他举行葬礼。他被草草地埋在某个没有标记的坟墓里,周围还埋葬着一些无家可归或身份不明的人。
关于这段经文,魏华伦(Warren Wiersbe)写道:他的家人在乎的只是这个老人什么时候才会死;而当他最终死去时,他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他的遗嘱里到底写了什么。[11]
在外人看来,有几十年的时间,这个人似乎一直在比赛中获胜。因为常见的比赛规则基本是一个人要有孩子,有一个大家庭,每个周末都安排人数众多的聚餐和生日派对。在这样的规则框架下,这个人向来遥遥领先,没有人能够赶上他。但随后比赛结束的枪声响起,人们发现实际的比赛规则居然不是这样的。问题不在于他有多少孩子,而在于他给孩子们树立了什么榜样。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就算根本没有孩子,我们是不是热爱并追求美好、纯洁、公义的事物呢?我们是不是希望给周围的人留下敬虔的见证和属灵的遗产呢?对这个人来说,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些都不重要。重点在于:他生前不光彩,死后也不光彩。
在第6节,所罗门对这个参赛选手的生活进行了补充:
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
创世记5:27告诉我们:有史以来,寿命最长的人是玛土撒拉,活到969岁。那时,神刚刚创造了地球。所罗门的意思是:在生命的竞赛中,就算是有人的寿命比玛土撒拉还长一倍,比方活到2000岁,那又怎么样呢?结论仍然是一样的:除非在比赛结束的枪声响起之前,他心意更新;不然,寿命再长也没有用,因为他的内心是空虚的。
在这段经文中,所罗门认为:你的寿命可以比别人长一倍,你可以比别人生更多的孩子,可以拥有比别人更多的金钱和财产;但如果你的生命中没有神,那么,当比赛结束时,这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12]
- 在这场比赛中,第一个参赛选手的银行账户里存了许多钱,但他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快乐或满足。
- 第二个参赛选手儿孙满堂,但他丝毫也不热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但我们别搞错了。他们都在蹬着自行车,比周围的人速度更快,把他们远远甩在身后。观众也在为他们喝彩:“看呀,他们在生活中走得多远!”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和世界的规则是恰恰相反的,跟世界所推崇的也是格格不入。最要紧的不是你能骑得有多远、蹬得有多快;而在于你怎样让生活中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保持平衡。
那么你该从哪里入手呢?应该先和耶稣建立关系。祂救赎你的灵魂,改变你的内心,赐给你永生。你要接受耶稣,与祂同行,顺服祂,与祂交谈,跟随祂,感谢祂。只有祂才会让你的生命保持平衡。
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2:20写道:“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
如果你没有得到永生,那么,活再大年纪也没有用。[13]
在约翰福音14:6,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你要从认识耶稣开始,靠着祂来平衡你的生活,不要把祂排斥在你的生活之外!
美国刚刚独立的时候,一位循道宗的传道人曾经在边疆巡回布道。他在自己的个人见证中写道:
我一生都在渴求,
渴望从某个清澈的泉源饮水。
我期待着借此熄灭内心的焦灼
和渴慕。
哈利路亚! 我已经找到了祂,
我的灵魂渴望已久的祂!
耶稣满足了我的渴望。
借着祂的血,我现在已经得救。
生命泉源,不断涌流。
生命的粮,丰富又自由。
对我而言,我的救赎主就是
无尽的财富永不枯竭。[14]
除非你让耶稣进入你的生命,否则一切长寿的努力都是空虚、无用、毫无意义的。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20年2月23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20
版权所有
[1] Adapted from Warren W. Wiersbe, quoted in Jim Winter, p. 87
[2] Adapted from Leith Anderson’s sermon, “The Height of Humility” (9-12-99); citation: www.preachingtoday.com/illustrations/2000/june/12487.html
[3] Adapted from John Phillips, Exploring Ecclesiastes (Kregel, 2019), p. 185
[4] Tremper Longman III & David E. Garland, General Editors: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 6 (Zondervan, 2008), p. 310
[5] Quoted in Jim Winter, Opening Up Ecclesiastes (Day One Publications, 2005), p. 85
[6] David A. Hubbard, The Preacher’s Commentary: Vol. 16 (Thomas Nelson, 1991), p. 151
[7] Walter Kaiser, Jr. Coping With Change: Ecclesiastes (Christian Focus, 2019), p. 127
[8] John Jarick, translator; Gregory Thaumaturgos Paraphrase of Ecclesiastes; 231 A.D. (Scholars Press, 1990), p. 141
[9] Adapted from Michael A. Eaton, Ecclesiastes (IVP Academic, 1983), p. 121
[10] Derek Kidner, The Message of Ecclesiastes (IVP Academic, 1976), p. 59
[11] Adapted from Warren W. Wiersbe, Ecclesiastes: Be Satisfied (Victor Books, 1990), p. 75
[12] Adapted from David Jeremiah, Searching for Heaven on Earth (Integrity Publishers, 2004), p. 139
[13] Adapted from Warren W. Wiersbe, quoted in Jim Winter, p. 87
[14] Clara Tear Williams, Satisfied (written in 1875)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