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11 - 快了……很快了!

11 - 快了……很快了!

快了……很快了!

天堂上的第一首赞美诗(第一部分)

启示录4:1-3

 

引言

去年九月,《今日美国》(USA Today)杂志刊登了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的一项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大多数50岁以上的人都相信有来生。同样的统计数据几乎也适用于年轻人。在接受调查的人中,94%的人声称相信永恒的上帝和永恒的天堂是存在的。超过一半的人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天堂的信仰也在增强[1]。毫无疑问,我们年龄越大,就会越多地思考死后的生活,对吧?

无论老少,信主的还是不信主的,都有一种直觉,知道我们死后生命还会继续。与人死后的生命有关的书籍和电影很受人们的关注,更不用说那些声称有过濒死经历的人写的书了,他们从天堂或地狱回来,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故事。

我们将永远活在某个地方的这个意识,塑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种文明。即使是非基督徒的人类学家也注意到了人类思想的共同点。一位作者这样写道: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相信在西部地平线之外有一个遥远的岛屿;早期的芬兰人认为那是遥远东方的一个岛屿;秘鲁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相信他们死后会住在太阳或月亮上;印第安人相信他们的灵魂会猎杀野牛的灵魂;埃及的金字塔里到处都是宝藏、地图,甚至连被处死的仆人都和有钱有势的人在一起,这证明了埃及人的一个观念,就是他们在来世也需要仆人、金钱和指示方位的地图。[2]

甚至公元一世纪的异教徒、罗马哲学家塞内加(Seneca)也曾说过,一个人在世上的最后一天,就是他在永恒中的生日。每种文化都有一致的证据,相信人死后会有某种意识的存在。所罗门在传道书3:11解释了这个现象的原因,告诉我们是上帝将关于永恒的真理放在了人心中。

所有不相信人死后还有生命的人,都在故意压制真理,就像他们压制他们的造物主神的真理一样(罗马书1:18)。对于基督徒来说,基督信仰所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喜乐,或者也可以说是基督信仰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的主对人死后生命的启示。

主耶稣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谜团,或者让我们自己去猜测;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空间去害怕一个介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地方,在那里如同鬼魂一般四处游荡,直到永远。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8写道:

……离开身体就与主同住。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1:25说了这么一句很神奇的话: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这是基督信仰独特的教义。

世界上许多宗教和各种主义的追随者相信,当他们死后,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回来,直到他们有了好的结局,最终与上帝融为一体,而其他一些人则相信他们会继续成为神。

基督信仰说,当我们进入新天新地的时候,虽然有了完美的灵和荣耀的身体,但我们在与神同住的时候,依然会保持我们独特的个性和独特的人格。我们没有被神吸收,我们也不会成为神,我们要与神一同作王、执政掌权。

这种信念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所以,在罗马出土的地下墓穴深处,在二世纪为信耶稣而殉道的基督徒的坟墓上,人们看到的碑文表明他们确信死后将与神同在。有一些碑文是这样写的:

  1. “与神同住的人”
  2. “他被带进了永恒的家”
  3. “在基督里亚历山大没有死,他还活着。”等等[3]

这些早期的基督徒对使徒的教导笃信不疑。就像保罗在写给腓立比教会时所说的: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1:21)

为什么呢?保罗说:“因为肉体的死亡意味着我离开这个世界……

……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23)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6-8说:

所以,我们时常坦然无惧,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

对基督徒来说,死亡只是打开天堂之门的手。这不是自我安慰,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也不是病态的思维,而是根植于真理的确定的信念。

前往印度宣教的著名传教士艾米·卡迈克尔(Amy Carmichael),在1951年去世前一直是半残疾的人。她最终死在印度,一个她深爱的国家。在她晚年的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朋友来看她,在她们谈话的过程中,她对艾米说:“你知道吗,我的医生警告过我,说千万不要突然弯腰,否则你有可能当场死亡。”艾米微笑着回答说:“那你是怎么抵挡这个试探的?” [4]也就是说,对艾米而言,死亡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样的话,她就马上可以与主同在。

这不是什么病态或沮丧的想法,这是对神告诉我们的关于人死后生命的信仰的表达。难怪使徒保罗在亲自游览了天堂之后,后来说:“我更愿意呆在那里,而不是这里。”

在约翰写下启示录大约五十年之后,一个名叫亚里斯泰迪斯(Aristides)的希腊人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以非常诧异的口气谈到了那些住在他所在城市的基督徒。他写道:“如果一个基督徒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都很高兴并感谢上帝,他们在歌声中以感恩的心护送他的身体到坟墓里,就好像他只是从一个地方出发到附近的另一个地方而已。”[5]

这是何等的信心!

也许我们对未来的勇气还不够大,因为我们对天堂的看法还不够笃定;也许我们面对未来的信心并不深,因为我们对天堂的认识还很肤浅。使徒保罗通过讲述天堂的故事,来安慰教会(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使徒彼得用关于天堂的事提醒受苦的信徒,来坚定他们的信心(彼得前书第一章)。

事实上,我们的主把关于天堂的事亲自告诉祂的门徒,以此来安慰他们(约翰福音第十四章)。大家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很少去了解、谈论和思考天堂的事情呢?我们真的相信我们见到那位大君王的日子快到了……而且很快就要到了吗?

正是出于这个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我对我们即将开始的一系列关于使徒约翰所看到的异象的学习感到很振奋。约翰要把我们带到天上,让我们亲眼目睹上帝在祂宝座上的荣耀。

 

教会时代的终结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启示录第四章,我们来看第1节:

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

这节经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同一个短语,和合本翻译为“此后”和“以后”。这个短语在启示录中经常出现,目的是切换场景,带领读者进入约翰所看到的一个新的异象。[6]

新的异象预示着一系列新的事件。在之前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约翰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神的儿子对地上众教会的讲话上。现在场景发生了变化,教会正在天上对天父说话,还有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被造物,我们稍后会看到。这就解释了教会从启示录第四章一直到第十九章消失了的原因。[7]

因此,从大灾难一开始,当神将祂的审判和忿怒倾倒在地上的时候,一直到大灾难结束、第十九章举行羔羊的婚宴时,教会才再次出现。顺便说一句,这完全符合基督对教会时代的应许,这是在祂写信给非拉铁非这个忠心的教会时所做的应许。

大家可能还记得主耶稣对他们说:

……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

保守你免去”,就是“当全世界经历大试炼的时候,我要把你先带走。”这就是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9所提到的那个应许:

因为神不是预定我们受刑……

这里的“受刑”,就是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1:10所说的那个神的忿怒:

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

这是教会时代的应许。从一世纪的帖撒罗尼迦和非拉铁非到二十一世纪,我们都生活在神的这个应许之下,那就是神的忿怒永远不会倾倒在教会的身上,永远也不会。

这肯定不是指启示录第二十章所描述的神在白色大宝座上的审判,那是神对不信的人最终忿怒的审判。教会从来都不需要害怕那种忿怒。事实上,教会不仅不会出现在那个白色的大宝座前接受审判,他们反而会与神一起,来审判那些站在白色大宝座前不信主的人(哥林多前书6:2)。他们将被定罪,受到永恒的刑罚。

那么教会会害怕从神而来的什么忿怒呢?为了鼓励帖撒罗尼迦和非拉铁非教会,神应许要把他们带走,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把他们移走、够不着了”,那么神要让什么够不着他们呢?[8]

这是即将到来的神的忿怒和人们的恐惧,将在大灾难期间覆盖整个地球。神应许教会要把他们“提走”,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会被提”。我们会被带到空中与主相遇(帖撒罗尼迦前书4:17)。

如果我们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和完全把握大灾难的主要焦点,教会“灾前被提”这个观点就很重要了。这并不是在洁净教会来预备她,乃是在预备以色列人。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说教会需要经历大灾难,才能在永恒的国度到来之前得到洁净。这是一种可悲的观点,并不合乎圣经,因为它削弱了我们现在、此时此刻在基督里的地位,我们现在就是被洁净、被赦免、被救赎、被宝血洗净的、基督的新娘。

此外,这种观点迎合了罗马天主教关于炼狱的教义,但事实上圣经中没有一节经文支持这个教义。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宗教目的,编造了这么一个地方,说圣徒在炼狱的火中受到惩罚、得到洁净,然后在圣母玛利亚的指示下才能被允许进入天堂。

实际上,没有一个所谓“中间”的净化过程,使信徒适合进入天堂。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被称义的基督徒已经适合进入天堂了!罗马书8:1说: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

大灾难不是为主耶稣来预备祂的新妇——教会,而是预备以色列人来迎接她的那位大君王。这是预备得到救赎的民族——以色列人,来接受他们真正的弥赛亚,他们将仰望他们所刺的那个弥赛亚。

约翰在启示录第四章写道:“此后”,也就是说,在教会时代结束后,在教会被提之后,大灾难就会降临。神将审判全世界,特别是以色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被救赎,并为主的到来做好准备。

这就让我们明白了,大灾难的焦点不是教会,而是以色列。所以:

  1. 在大灾难期间,以色列被视为怀上男婴的女人(启示录第12章);
  2. 受印的144000人,从各国、各族、各民中赢得了无数人信靠神的儿子,他们是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犹太传福音者(启示录第7章);
  3. 焦点再次集中在神的圣殿(启示录第11章);
  4. 启示录第11章中的两个见证人是犹太信徒;
  5. 耶路撒冷是大地震的发生地(启示录第11章);
  6. 那个妇人其余的儿女都是被敌基督迫害的犹太人(启示录第12章)。

在启示录第4-19章,我们可以看到所描述的人明显是犹太人,这些描写如此明显,以至于一些启示录的释经家,反对把启示录看作是一些归信耶稣的犹太人所经历的。[9]

好了,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我只是想解释第四章第1节的头两个字“此后”,以及所有与这个词相关的信息。

 

天堂的位置

教会时代结束后,使徒约翰在第四章第1节接着写道:

……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

这扇门将为使徒约翰进入第三层天提供一个通道。然后他就听到有个声音说:

你上到这里来,我要将以后必成的事指示你。”

这里的“以后”是指什么呢?是指在教会时代之后。我们继续看第2节:

我立刻被圣灵感动……

中文标准译本翻译为“我立刻就在灵里了”,换句话说,约翰的身体还在地上,但他的灵被带到了天上。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天堂到底在哪里?

第1节有声音说:

你上到这里来……

所以天堂显然是在上面!我们就先从这个最简单的部分来探求这个问题。

事实上,希伯来语的“天堂”或“天上”的意思是“高度”,这是一个复数词,字面意思是“很高”或“在最高的高处”。在希腊语中,“天堂”的意思是“很高的地方”或“被高高抬起的地方”。所以天堂就是一个被抬得很高的地方,远高于我们生活的星系。事实上,我相信它是上帝创造的宇宙的顶点。[10]

大家不要忘了,在主耶稣道成肉身时,是降临到地上;而当祂升天离开时,祂是往上走了。保罗说当基督升天时:

……(祂)远升诸天之上……

可以说主耶稣升到宇宙的最上面去了。当教会时代结束、主耶稣再来的时候,祂将从天堂降下来,教会也将被提、带到天上去(帖撒罗尼迦前书4:16-17)。这个事件就发生在启示录第三章和第四章之间。

在启示录第二十一章,新耶路撒冷将从天上降下来。以赛亚书14:13记录说,撒但曾经夸口说牠将要升到天上,要把牠的宝座安放在神的众星之上,超越北方的极远之地。

天堂是一个真实的地方,它位于宇宙的最高点,远远高于众多的星星之上,超越了我们已经发现的所有星系。而约翰就是立即被送到了这个地方。

 

三重天

大家要知道,圣经教导说有三重天。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2:2明确说他曾经被提到第三重天。那么这三重天都是什么呢?

第一重天指的是直接环绕地球的大气层。

我们的科学教科书称之为对流层。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头顶上的天:白云朵朵,小鸟上下翻飞。先知以赛亚描述在这重天所看到的:

……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

大卫在诗篇147:8说:他用云遮天,为地降雨……

所以,第一重天就是我们呼吸的空气和我们头顶上美丽的蓝天。

圣经中提到的第二重天是在第一重天之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太空,包括所有行星、恒星和数十亿个星系组成,每个星系又包含数十亿个天体。

在创世记第一章中,神说到天上有光将昼和夜分开,这些光是由太阳、月亮和星星发出来的,它们所在的空间就是第二重天。创世纪1:17说:

(神)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

这里的“天空”就是指第二重天。

第三重天就是神和天兵所在的地方。

大卫在诗篇33:13-14说:

耶和华从天上观看;他看见一切的世人。

从他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

这里的“天上”就是第三重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堂。使徒约翰就是在灵里被带到了这里。天堂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这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通过某种方式进入的某个平行宇宙。这是一个在将来会降下来的地方,它包含了一个真实的城市,有真实的街道、真实的建筑、真实的大门和真实的人。主耶稣曾经在约翰福音14:2-3说:

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

快了……很快了,我们就要去一个地方了。

很多基督徒以为天堂是天上一个云雾缥缈的地方,我们坐在那一直弹奏竖琴,或者站在宫殿庭院里,琢磨着到底做点什么,免得无聊透顶。这是很多人对天堂的印象,却又不敢承认。

天堂是一个真实的地方,有大门、街道和建筑。这不是一个好得以至于都不真实的地方。在大气层之上,在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电离层之外,远在星系之外的地方,是神的宝座所在地。祂坐在那里,但又无处不在。

天使们穿梭于天地之间,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行进。这是基督升上去的地方,也是祂为新妇预备的地方。这是真的。[11]

“上到这里来,约翰,上到天堂来!”

 

神的宝座

现在请大家看第四章的第2节:

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

大家可以标记一下,我们后面将会看到,坐在宝座上的显然是圣父,与第五章的神的羔羊区分开来。

这里的“”是一种姿势,描述的是当前正在掌权的君王的状态,而不是累了坐在那休息。我们今天用这个词来谈论一位政治家在国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一个政治家坐着,就说明他在位。如果在任者在选举中失败,他就会被赶下台。

这里显然描述的是圣父的至高无上,祂统治万有的大能。圣父不是在休息,祂是在统治![12]

在这个启示中,神的宝座将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事实上,“宝座”这个词仅在第四章就出现了12次之多。使徒约翰看见圣父坐在宝座上,被围绕宝座的炫目的光遮蔽了。在第3节,使徒约翰看到圣父……

……好像碧玉和红宝石……

约翰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述围绕在圣父宝座周围的光芒,所以他用了“好像”这个词,标准译本翻译为“看起来仿佛”。约翰因为词不达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才好。这就像让一个小伙子来描述他深爱着的姑娘一样,他可能会说:“嗯,你知道,她真的很那个……特别……就好像……,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她真的太好了!”

约翰说对于他所看到的这个景象,他所能描述的也只能到这个程度了。这里提到的两种宝石,色彩非常艳丽。启示录第二十一章中清晰的描述,让我们想到这种石头更像是光彩夺目的钻石。换句话说,人只能拿钻石来想象神无以伦比的荣耀,它折射出了光谱中所有的颜色。[13]

这里提到的红宝石,是一种火红的、深红色石头。事实上,撒狄这个城市就是以这个希腊词命名的。[14]

有意思的是,这两颗宝石分别是大祭司胸牌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宝石。它们代表了雅各的长子和最小的儿子,这就好像它们象征着,即使神的愤怒即将倾倒在全地上,包括以色列人,神与以色列子民所立的约不会被破坏,神将信守祂对以色列民的应许。

约翰在第3节的后半段说:

……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

也就是说,在宝座的周围是彩虹的颜色,可能是所有其他的颜色都从宝座上发出,但主要还是绿色。顺便说一下,尽管这些描述很难理解,甚至在我们的脑海中也很难描绘出具体的画面来,但它们绝不是在这个奇妙的异象中微不足道的装饰。

彩虹会立即使信徒想起神曾经对挪亚的应许,想到神与全人类所立的挪亚之约的记号,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神的恩典。神的宝座是一个奇妙的提醒,让我们知道神的怜悯和祂的威严一样伟大。[15]

第一个吸引使徒约翰的,就是神的宝座上散发出的壮丽、灿烂、耀眼的光。弟兄姊妹们,神荣耀的宝座正在发挥功用,包括此时此刻。对每一个信徒来说,这就是神的大能和统治的见证。祂的宝座安定在天、永不改变!永不动摇!祂的统治公义公正、直到永远!

无论我们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上听到什么,无论我们在报纸上读到什么、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什么;无论我们有多么忧愁、多么欢喜、多么恐惧、多么不安,所有的事情都在“神至尊宝座的统治下”发生。[16]

五旬节已经过去六十年了,教会和最后这位活着的使徒很容易会这么想:“我原以为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教会,我以为我们现在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运动了,我以为我们能影响凯撒、重塑罗马社会了;结果恰恰相反,我们被逼迫,凯撒不让我们为世人作见证,罗马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败坏。”

看到了荣耀异象的最后这位活着的使徒,被流放到一个小岛上,人们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但他带给教会的信息是:“不要把你所看到的事物和事物本来的样子混淆,不要通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来评价教会的力量,不要根据世人的观点来确定教会所发挥的作用和神的大能。”

神没有闲着,祂一直在工作;神并没有被推翻,祂没有被重新选举。神没有消失或远离我们,神不是健忘或对我们漠不关心;祂正在向我们揭示和主导人类历史的各个事件。

基督徒作家陶恕(A. W. Tozer)这样写道:

为了重新获得她失去的力量,教会必须看到这个天堂打开的异象,看到改变生命的上帝的异象……而不是今天广受欢迎的功利主义的上帝,祂最吸引人们注意的是具有使人成功的大能;我们必须学习认识的上帝是天上的主,祂坐在地上的圆圈之上,铺张诸天如幔子。祂按数目领出众星宿,又凭借祂的大能一一称其名。[17]

天堂不是一种意识的状态,天堂的宝座也不是我们虚构出来的幻象,来安慰我们疲惫的灵魂;天堂是一个真实的地方,神坐在祂的宝座上,这才是对疲惫的灵魂真正的安慰和确信。快了……很快了,我们就要见到那位大君王了。

 

结语

最后,我要用一段对话来结束今天的内容。

牧师兼自由作家马克·布坎南(Mark Buchanan),讲述了他和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哲学学生的对话。马克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阳光海岸大酒店(Sunshine Coast of British Columbia)主持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在这次婚礼上,有一个学生问马克,他是否真的相信他在教会里滔滔不绝宣讲的那些宗教信仰。

马克这样写道:

我说我相信,他笑了笑。我问他相信什么,他说:“我试过一段时间你宣讲的宗教信仰,结果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负担而已。你知道我发现了什么吗?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本身的回报就解释了一切。我不需要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来支撑我,在我的生活中已经有足够的乐趣、神秘和各种体验,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来解释它。生活决定了该怎样活。”

我说:“那好啊,我相信你所说的。你看今天,就在此时此地,我们可以感受微风的吹拂,听到那些人的笑声,闻到各种美食诱人的味道,还可以仰望那蔚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没错,今天我相信你,非常伟大的哲学。生活决定了该怎样活。太好了!”

“不过我也想到了去年二月份我遇到的一个人,他叫理查德(Richard)。他44岁,但看起来像是60岁了。他从12岁起就一直流落街头,是个瘾君子,现在他又得了艾滋病。”

“我最后一次见到理查德,是在一个灰色的冬季的雨天。我给他买了一张车票,让他上了车。他要去他母亲家,在卡尔加里(Calgary)。他已经有将近15年没有和她说过话了,但他希望自己可以回家,死在自己的家乡。他几乎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地说:‘我真希望我从来没有出生过。我的人生就是个错误,我的一生都很痛苦。’”

“我一直在想着这个理查德。”

“我还想到了另一个人厄尼(Ernie)。厄尼的事业蒸蒸日上。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家很成功的全国性企业的副总裁了。他的意志很坚强,干劲十足,技艺高超,雄心勃勃。他是一名出色的运动员,在他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上很有天分。”

“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就收养了四个孩子,三个来自非洲,一个来自墨西哥。在最终决定收养这第四个孩子的那天,厄尼拿到了一些医学检测结果。之前他做了一些检查,想查找他头晕、视力模糊和双手刺痛的原因。化验的结果令人震惊:厄尼患有多发性硬化症。”

“是的,我在想理查德和厄尼。关于你的哲学观点,我有一个问题:我到底应该如何向他们解释:生活决定了该怎样活呢?”

那位年轻的哲学学生没有任何反应。他说他得考虑一下再给我答复。我给了他我的地址,让他想到什么就写信给我。但在那之后我没有听到过他的任何消息,我想以后永远也不会了……因为生活并不能决定该怎样活,永恒才能决定现在应该怎样活。[18]

 

因为我们认识永生的神,祂今天依然坐在宝座上。我们在等待着祂的召唤!

快了……很快了,我们就要见到我们的这位大君王了。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赞美祂:

赞美真神,万福源头;

天上万有赞祂不休。

天上众军和声响应,

赞美圣父、圣子、圣灵。

阿们!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08年4月6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08

版权所有

 

[1] USA Today (Sept. 25, 2007), p. 1A.

[2] Randy Alcorn, Heaven (Tyndale, 2004), p. xix.

[3] Ibid.

[4] 1001 More Humorous Illustration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8), p. 95.

[5] Alcorn, p. xx.

[6] Robert L. Thomas, Revelation: Volume 1 (Moody Press, 1992), p. 56.

[7] Edward Hindson, Revelation (AMG Publishers, p. 2002), p. 56.

[8] Renald E. Showers, Maranatha: Our Lord, Come! (Friends of Israel, 1995), p. 195.

[9] Ibid., p. 56.

[10] Steven Lawson, Heaven Help Us! (Navpress, 1995), p. 19.

[11] Ibid., pp. 16-21.

[12] Thomas, p. 340.

[13] John MacArthur, Because the Time is Near (Moody Press, 2007), p. 110.

[14] Thomas, p. 342.

[15] John MacArthur, Revelation: Volume 1 (Moody Press, 1999), p. 343.

[16] Ray Stedman, God’s Final Word (Discovery House, 1991), p. 115.

[17] Lawson, p. 22.

[18] Mark Buchanan, “Is Life Its Own Reward?” Discipleship Journal (July/Aug., 2003), adapted from Things Unseen (Multnomah, 2002).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