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不可破的链条
牢不可破的链条
有福的确据(第一部分)
罗马书8:29-30
引言
在我们继续研读罗马书之前,我首先想说的是,我们今天要讨论一段非常特别的经文,因为这段经文引起的教会之间的争议,要比任何其他新约中的经文都多。这段经文就是罗马书8:29。
请大家一起翻到罗马书第八章,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罗马书8:29-30的经文: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是所有信徒都熟知的、最具争议也最容易引发争论的话题之一。这个话题就是,神的预定(divine predestination)或神的拣选(divine election)。
事实上,这个话题是许多牧师都不敢涉足的领域!这也是很少有人会逐节讲道的原因,因为像这样具有争议性的经文,一定会成为逐节讲道过程中的拦路虎!
坦白来说,只要有人一提到“预定”和“拣选”这两个词,我好像马上就能听到子弹上膛和暴乱起义的声音了。说实话,昨晚我就梦见了断头台和行刑队!所以,在上讲台前,我让我的皮卡车一直处于点火的状态,而且油箱也加满了油,随时准备逃跑!
总之,谁也不可能在讲了有关“拣选”和“预定”的一场道后,还能活着从讲台上走下来,尤其是在美国。毫无疑问,这一教义引起了前所未有的争议和分歧!
因此,我预计,今天的讲道可能也会引起一些争议。而且,在聚会结束后,我估计会收到大量的提问和反馈。所以,我鼓励大家把所有的问题邮件都发给另一位牧师!开玩笑,发给我就好。事实上,今天只是一场热身,当我们深入研读保罗在罗马书第九章那里的教导时,我们将会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个主题。到那时,我也会更加详尽地回答你们的提问。
不过,我还是需要提前给大家打一个预防针。如果罗马书8:29-30的真理已经让你大汗淋漓、不知所措了,那么不好意思,到了第九章,你才会遇到真正的难题。
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罗马书9:11的经文,保罗描述了利百加即将产下一对双胞胎的故事,他说:
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做出来,只因要显明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
然后再跳到第13节,在这节经文中,神说:
……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大家能理解这节经文的意思吗?换句话说,在他们出生之前,在他们做任何好事或坏事之前,神就已经说了:“我喜爱雅各,我恨恶以扫。”
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消化这节经文呢?难道神是不公正的吗?估计保罗也预料到了他的读者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于是,他代替他们在第14节问道:
……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
此外,想象一下罗马书9:17的潜台词是什么,保罗说:
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
换句话说,法老的不信是神的作为!
保罗在第18节继续沿用了这一真理,说:
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
我知道,你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说:“这怎么可能是对的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就要和神好好谈一谈了!”
事实上,保罗也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第20节那里反问道:
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
换句话说,保罗其实是在说:“你们是谁呀?凭什么告诉神,祂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所以,如果你正在想:“我居然听到了斯蒂芬牧师相信拣选和预定论,我今天就暂且忍着听一听吧,反正也只是一场道而已。”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不好意思,这个系列讲道可不止一场,所以你最好今天就开始四处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开玩笑,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坚持下来,和我一起探讨和研究这个主题。
其实,不仅是你们想要明白这段经文的意思,我也不太明白!这个主题就是那些神学家们所说的深不可测的部分。这意味着,它实在是太深奥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完全理解,无法融会贯通,实在是深不可测。正如一位神学家所说的:“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总是试图测度那些不可测度的事物。”
而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已经准备好潜入深渊,让你们的双脚无法触底!
关于救赎的“五段链条”
在罗马书8:29-30的经文中,有一个关于我们救赎的“五段链条”。这五个关键词彼此联结,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链条,并成为我们永远是神选民的确据。
我今天要做的,就是先把这五个关键词的定义给大家,用相应的经文加以说明,然后,我就要赶紧开着我的皮卡车跑路了。大家不妨先用笔在这段经文中把那五个关键词圈出来。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8:29-30写道: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链条中的第一个关键词:预知
链条中的第一个关键词是“预先所知道”或“预知”,这意味着,信徒的救赎始于神的心意和旨意。
如今,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个词的意思无非是:神只不过是预先知道谁会相信,并根据这种预知进行拣选。换言之,由于神是无所不知的,那么祂只需要展望一下未来,就能知道谁会相信和信靠祂的儿子,然后说:“好的,这个人将成为我的选民。”
事实上,这种认为神只不过是预先知道谁会相信福音的观念,存在着很多问题,我来指出其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救恩的起源。
如果这种观念是真的,那么救恩就只能以“人的信”作为开始了。换言之,不是神拣选了人,而是人拣选了神。
然而,约翰却在约翰一书4:9写道: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
事实上,堕落的人根本无法伸出手来接受永生的恩赐,因为他的手是软弱无力的。因此,需要神首先采取行动,需要神主动走向祂所拣选的人。
第二个问题是:人的堕落。
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是,如今的教会似乎不再接受或能理解有关人堕落本性的教导了。因此,这种观念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忽略了人性堕落的事实。
《圣经》教导我们说,不信的人对属神的事是瞎眼的,是死的。也就是说,在他那具灵性已死的尸体里,根本就没有救赎信心的源泉。
顺便说一下,如果“预知”的意思只是说,神预先知道谁会对祂或对福音做出回应,然后在此基础上决定他们的命运,那么当神从永恒中俯瞰“时间的走廊”时,祂会看到或预先知道些什么呢?那就是,如果没有祂的干预和介入,那么祂在全人类身上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不信。
换句话说,神预先能看到的唯一的事,就是人们会拒绝福音,并会与祂的恩典敌对。
- 保罗在罗马书3:10-11写道: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
- 保罗还在哥林多前书2:14写道,不信的人:
……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
- 耶稣基督自己也在约翰福音3:19说:
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4也写道:
……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 神的像。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神为祂拣选的子民所做的初始工作,那他们永远都不会相信福音,甚至不愿接受基督的光。因此,神的预知不仅意味着神能预先看到,而且意味着神会预先命定和选召。祂的预知就包含了祂拣选的意愿。
在整本《圣经》中,这个词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在耶利米书1:5,神就对先知耶利米说:
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
神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不是说,祂只是知道在某个妇人的腹中,有一个婴儿即将诞生?毕竟神知道每个婴儿的情况。但祂告诉耶利米的是,祂“晓得”他。换句话说,神在暗示耶利米,早在耶利米出生之前,祂与耶利米的关系,就已经是祂主权计划中的一部分了。
先知阿摩司也在阿摩司书3:2记载了神的话,神在那里说:
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
这是否意味着,神只认识以色列,只知道关于以色列的事,而根本就不知道有关非利士人、亚摩利人和埃及人的事呢?或者神是不是只关注以色列人呢?
不!不是这样的!这里的重点是:在神的知识和旨意中,以色列是唯一被神所预定、与祂建立亲密关系的民族。
耶稣在约翰福音10:14也说: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
也就是说,我与我的羊之间,有着一种非常亲密的联系。
然后,在马太福音7:22-23,祂还对许多宗教人士说了一番颇为可怕的话,这些人名义上是在侍奉神,但却不是真正的信徒,耶稣对他们说: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耶稣是不是在对那些人说:“对不起,我从没见过你,我不知道你是谁”?不是的,耶稣是在对他们说:“我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有关神的预知,更加具体的一节经文是使徒行传2:23,彼得在他第一次布道的时候就宣告说:
他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藉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
中文当代译本的翻译是:上帝照着自己的计划和预知把耶稣交在你们手里,你们借着邪恶之人的手把祂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那么,耶稣是木偶吗?当然不是!遵从天父的旨意是耶稣自己做出的抉择吗?当然是的!事实上,我们在路加福音22:42都听到了祂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然而,彼得也说了,耶稣是按着神的“定旨”或“预知”被交出去的,这正是神所计划和安排的。在他的书信中,彼得也描写了神定意差遣耶稣基督来到世上的事实。彼得前书1:20的字面意思就是:
基督在创世以前是预先被神知道的,却在这末世才为你们显现。
这并不是说,天父透过时间的长河向下看,看到了耶稣来到世上,并为世人的罪而死,然后说:“好极了!既然基督要来到世上,那我就想办法让祂为了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不是的,这节经文的意思是:圣父连同圣灵和圣子,一起提前预定了这一切的发生。
链条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预定
保罗使用了第二个关键词来加强神主权工作的链条,这个词就是“预先定下”或“预定”。
我们再来看一下罗马书8:29的经文: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
这个词的意思是,神预先标记、指定和确定了信徒永恒的命运。“预定”所对应的希腊词的意思是:事先就标明了目的地。
一位作者曾写道:
可能在美国人看来,“预定”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不爱国的”,因为这与美国特有的对个人自由和自主选择权的尊重相违背。面对这样的概念,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甚至比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本人都更热情地捍卫人类自由之树。一想到全能的神会为我们做出选择,甚至可能会为我们做出一些与我们相悖的选择,我们就会痛声疾呼:“不自由,毋宁死!”
坦白来说,“预定”这个词会让我们不禁想到“宿命论”,或者我们只是毫无意义的傀儡,或者神根本就是在玩弄人类。当我们在这一真理的深渊中游弋时,我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类似的感受。但我们不要对自己的感受过度诠释,而是把它们夺回,使它们都降服于神的话语。
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15:16对我们说: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
当看到这节经文时,“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可能有的弟兄姊妹会说:“我记得是我选择了神啊!”
“是的,我也记得是这样的!”
然而,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够选择相信神,是因为神早已选择了我们。你能想象得到吗?早在时间开始以前,你就已经被神选中了!
彼得在彼得前书2:9写道: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
保罗也在帖撒罗尼迦后书2:13告诉我们说:
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神;因为他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
链条中的第三个关键词:呼召
在我们救赎的坚固链条中,保罗又添加了第三个关键词,那就是“召”或“呼召”。
我们再来看一下罗马书8:30的经文:
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
“呼召”可以定义为:一种从神而来的引导我们得救的内在吸引。
耶稣在约翰福音6:44说了一句很多人都想忽略的话:
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
换句话说,没有人可以自以为是地走到神的宝座前说:“好了,我来了,我准备好了!”就连我们来到神面前的时间,也都是由神规定和决定好了的。
现在,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根据经文和上下文的不同,新约圣经会在“公开的呼召”(open calling)或“公开的邀请”和“有效的呼召”(effective calling),就是对那些最终愿意相信的人的邀请之间,交替出现。
例如,基督在马太福音11:28说: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换句话说,耶稣是在说:“到我这里来吧!这是我发出的公开邀请。”而人们做了什么呢?他们拒绝了祂,他们抵挡了祂。
这是否意味着耶稣的公开邀请没有诚意,或者只是在玩弄人们呢?当然不是。事实上,这种普遍、公开的邀请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这种普遍的呼召中,蕴含着神有效的呼召。或者说,我们广撒种,神会使其中的一些种子成活。
查尔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曾说过:“如果神要在祂选民的背上画一条白色的条纹,那祂可能会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伦敦,到处去掀起人们的衣角……但因为神并没有那样做,所以祂是在向每个人传福音。”
保罗也在罗马书10:17说: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如果保罗的教导是真的,那么人们就必须先听到福音才能相信。或者说,天父是藉着福音吸引祂所拣选的人相信的。因此,保罗在第14节接着问道:
……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
虽然很不情愿这么讲,但在今天听到这篇讲道的人群中,毫无疑问,有些人将最终死在罪中,并走向一个远离基督的永恒结局。但你们听到了邀请,你们听到了福音,你们听到了救恩是“本乎恩且因着信”。你们虽然听到了,但你们却没有任何回应。
然而,在你听到的同时,其他人也听到了,并做出了回应。不同于你们,他们所听到的真理开始让他们困扰,让他们担忧,使他们提出问题。而这正是神在吸引他们归向祂儿子的方式。
你们都听到了福音的邀请和神话语的真理,但对你们来说,这只是一个笼统的邀请,而且你们也拒绝接受这一邀请;而对于另外一群人来说,这变成了具体的内在呼召,并最终引导他们得救。
同样的情况就发生在几周前来我办公室的一对夫妇身上。他们来我们教会的时间很短。事实上,来我们教会的那个周日是他们第一次到更正教的教会聚会。几个星期后,他们预约了和我见面。在我们那次谈话中,他们对我说:“我们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我们虽不知道到底缺少了什么,但我们想更多地了解神。我们听了你的教导,我们真的很喜欢这里,但我们就是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些什么,这让我们感到很困扰。”
弟兄姊妹们,这就是神有效的呼召。我有幸成为神福音的信使,将基督已经为他们所做成的救赎大工告诉他们;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领受从神而来的饶恕和永生的赏赐。我们最后一起手拉手做了祷告。他们是被神呼召、被神吸引,而不是被我吸引。
链条中的第四个关键词:称义
救恩链条中的最后两个关键词,我们已经在之前的讲道中详细地探讨过了。第四个关键词是“称为义”或“称义”。
请大家再来看一下罗马书8:30的经文:
……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
“称义”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宣告,就是基于基督为我们的罪所付出的代价,我们在神的面前是公义的。
链条中的第五个关键词:得荣耀
救恩链条中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得荣耀”或“荣耀”。
请大家一起来看第30节结尾部分的经文:
……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我们可以把“得荣耀”定义为:我们将来会拥有不朽的身体、思想和心灵的事实。
我非常喜欢保罗在这里所使用的时态,他使用了过去式。因此,这个词指的是,好像我们得荣耀这件事已经发生过了;未来被视为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
这就是神的视角:如果你已经被神预知了,那你得荣耀的事实就已经被确保了。你无法靠着自己的努力摆脱救恩,就像你无法靠着自己的努力进入救恩一样。
结论
我想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保罗在这段经文中强调的重点是:救恩完全是神的工作。
整段经文都是关于神的!
- 神预先知道;
- 神预定;
- 神呼召;
- 神称义;
- 神使你得荣耀。
罗马书8:28还说,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就是为了让你得属灵的益处。
罗马书8:29-30也说了,神亲自拣选了你!
如果不相信神主权的拣选,会发生什么
可能有的弟兄姊妹会问了,为什么按照其字面意思理解我们刚刚研读并引用的经文,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呢?如果不相信神主权的拣选会怎么样呢?如果一间教会拒绝承认神的主权,又会怎么样呢?我给大家举出不相信神主权的拣选会发生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情感主义会变得比属灵的省察更重要。
如今的教会已然淡化了福音的内涵,把它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决志祷告,或填写一张福音卡片。教会只关注人们是不是“信”,却不关注人们是不是“真信”。事实上,在我见过的人当中,很少有人说自己是不信神的,但是不是真信,就不知道了。
典型的福音运动只注重于决志,而不是门徒训练。我们把所有的心血和资源都花费在了构建那个邀请上,而在那个邀请中,无论人们要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其实都在神主权的拣选中决定好了。
与司布真的时代相比,我们已经走偏了很多。在那时,那些想要寻求神的救恩呼召的人,都要预约与牧师见面。一般来说,司布真会在周二与他所谓的慕道友见面。
我记得曾读过穆迪(D. L. Moody)先生申请成为教会成员的见证。他先是接受了教会执事们的面谈,但他们以他尚未悔改为由,拒绝了他的申请。然而,教会执事们并没有抛弃他,而是为他规划了为期一年的关于福音的本质和福音神学的学习。一年后,他们再次对他进行了面谈。根据那份记录,他们最终在“有所保留”的情况下接纳他成为教会一员。
而这种属灵的省察早已被情感的诉求所取代了。如今,我们虽然在建造会众,但我们却没有在建造基督的身体。
第二件事:人成了主宰,神成了仆人。
有些人认为,神只会等着看人们做什么,而这种观点使神成了人的选择的“无辜受害者”。而神在以赛亚书46:9-10宣告说:
“……因为我是神,并无别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
第三件事:传道者成了救恩的部分责任人,因而必须为他人的灵魂得救承担责任或接受赞誉。
我曾读到一位传道人夸口说:“给我十五分钟,我就能让任何人决志信主。”
他深信,转变信仰的力量就在于他的说服能力。但请允许我提醒大家,我们的热情和顺服并不是要看到人们做出归信基督的决定,而是要看到人们成为基督的门徒。
神主权的拣选提醒我们,让人做出归信的决定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基督的门徒。
第四件事:多数人的意见比《圣经》的声明更有价值。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的一件事是,如今的福音派教会已经不再相信我今天所教导的大部分内容了。这是因为,如今《圣经》已经不再能决定人们的信仰了。
巴纳研究集团(Barna Research Group)最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在他们采访的所有人中,有90%的人相信神。然而,在这些自称相信神的人里面,有将近75%的人不相信《圣经》是神的话语,怀疑道德绝对性的存在,并且不相信唯有藉着基督才能获得救恩。
对此,亚瑟·平克(Arthur Pink)是这样评述的:
相信拣选的唯一原因,就是人们是在神的话语中找到这一点的。从来没有一个人或一群人发明了这一教义。就像永恒的惩罚的教义一样,它与肉体的思想相冲突,与未重生之心的情感相抵触。就像三位一体的教义和救主的降生一样,我们必须以单纯且无疑的信心接受拣选的真理。
若是离开了神话语中那些朴素而难懂的真理,教会究竟还能走多远呢?
我来举一个最近在新闻中播出过的奇葩例子。在年度教区会议上,六十位主教投票支持将吉恩·罗宾逊(Gene Robinson)任命为圣公会首位公开活跃的同性恋主教,其中的一位主教还鼓励该教区不要因此分裂和分化。他在讲话中说:“如果教会必须在异端和分裂之间做出选择,那我们必须始终选择异端。”
换句话说,如果遵循神的话语会带来分裂,那么就应该抛弃神的话语,并保持所谓的合一。
对于这种相对主义的、没有绝对性、独立且高举人为至高的宗教文化来说,这句话说得很好:“如果你必须在神的话语和你的朋友之间做出选择,那就选择你的朋友吧!”
第五件事:人有能力寻求神的说法,要比堕落的人永远都不会选择神的真理更具吸引力。
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牧师称神主权的拣选是整本《圣经》中最能摧毁人的骄傲的教义。他说,这一教义消除了人所有的骄傲。它高举了神,并使人降卑。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神的选民呢?
也许在今天的讲道结束时,你心里会想:“那我怎么知道我到底是不是神的选民呢?”
《圣经》在使徒行传16:31说:
……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那么,你信耶稣了吗?如果你真的信了,那么这种信就是神在你心中的工作,使你信靠了耶稣基督。
真正相信基督,就是对耶稣基督的教导、祂的性情和命令说“是”。因此,如果你真的对祂说“是”,那么你就接受了祂对你生命的宣告,你将以祂的性情作为你圣洁的追求,而且,你将渴望遵循祂的命令。当然了,这些都不是得救的先决条件,而是救恩和真信心的证据。
因此,问题不是“你是否是神的选民?”真正的问题是:你对耶稣基督说“是”了吗?
我向今天所有听到这场讲道的人所发出的邀请就是:对耶稣说“是”!
当你走进这座教堂时,你可以想象门口写着:“凡愿意来的,都可以来。”如果你真的对耶稣基督说了“是”,并将你的信心放在祂的身上,那么,当你离开时,你也可以想象门口写着:“创世以前,你就已经被拣选了。”
这就是我们向这个世界、对所有没有对耶稣说“是”的人,所传递的信息,这个信息就是:求告主的名,你就必得救。
而对于那些已经相信的信徒来说,这个令人无比震惊、难以想象、不可捉摸的真理是:神主导了一切!祂才是幕后的总策划!所以,来赞美神吧!
保罗写这段经文的目的,不是要引起争论,而是要鼓励真正的团契!同样的,他写这段经文,不是要分裂教会,而是要坚固教会,使其能靠着神的恩典,面对生命的挑战,努力成为向全世界传递神呼召的使者。
最后,我们不妨以保罗在以弗所书1:3-6所写的充满喜乐的赞词,作为我们今天内容的结束: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的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
感谢神!祂预先知道了我们,预定我们,呼召我们,使我们称义,使我们得荣耀!神的名当受一切的颂赞!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