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平安!

by Stephen Davey

平安!

福音真理(第八部分)

罗马书1:7c

 

简介

我想我们今天可以完成保罗这封书信的开场白,就是他写给那些居住在意大利罗马信徒的信,也就是罗马书的开场白。在这个开场白中,保罗传达的其实就是一个福音真理的总结。

在第1节中,他首先让我们明白的是:福音不是由他发起或由他构想出来的;这本是神的福音,或者说福音的源头本是神。

在第2节中,他又确保我们都能明白:福音并不是什么新奇或新近才产生的事物;神早就透过先知在《圣经》中发出有关福音的应许了。

福音真理的总结和实质是神的儿子。按着肉体来说,圣子是大卫的后裔,因此拥有王室血统和坐在王位上的合法权利。然而,祂同时也是神的儿子,藉着从死里复活显明了是大有能力的神的儿子。根据保罗的教导,神儿子的名字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而在第5节那里,保罗接着告诉我们:那些领受了真福音的人,是那些信服真道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能反映出福音的要求和特征。

与此同时,真正拯救人的信心不是基于行为的,但真信心总是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那些声称自己有得救的信心并认为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如果他们对耶稣基督毫不关心,对追求圣洁毫不在意,对《圣经》和基督的教会毫不上心,对保持在基督里的纯洁也毫不关注,同时也不会为个人的罪深感悲痛,从而使他们可以在他们的父神面前赤露敞开并痛心悔改,如果他们对于降服在神的名下也毫不在意,那么他们就不是真正的信徒,而是一群被欺哄蒙骗了的人。

保罗随后在第6节那里告诉我们:真正的信徒知道他们属于谁。

到了第7节,保罗接着告诉我们,真正的信徒记得是谁在深深地爱着他们,也记得他们拥有“圣徒”这个新的称呼!而且,他们会用他们所有的渴望和热情,使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与“圣徒”这一名称相符。

圣子已经拣选了信徒,而信徒也选择相信圣子。根据彼得后书一章3节的教导,选择相信圣子的人可以继承的产业是:

……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

换句话说,那些选择相信圣子的人,将拥有他们真正需要的一切。

保罗用两个词来描述信徒所继承的产业,那就是:恩惠(或恩典)和平安。

然后,保罗终于在第7节的结尾结束了他的“问候词”:

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顺便说一下,除非你拥有保罗所暗示的“先决条件”,否则你就无法拥有从神而来的恩典和平安。在第7节的最后一句话中,保罗将神称为我们的父,并把耶稣基督称为我们的主。因此,除非你与天父有真实、亲密且活泼的关系,并且过着一种顺服、归向且降服于耶稣基督的生活,否则不管你如何努力,你的生命都不会有真正的恩典和平安。

还有,保罗非常巧妙地将“恩典”和“平安”这两个词组合在了一起。希腊语中的“恩惠”或“恩典”,是典型的希腊问候语,而希伯来语中的“shalom”,也就是“平安”,又是典型的犹太或希伯来问候语。因此,保罗在这里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从而非常合宜地同时问候了罗马教会中的外邦信徒和犹太信徒。

然而,这些词所表达的内涵,远不止简单的问候,它们都藏有深意。事实上,我们在上一次的分享中,就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阐述“恩典”这个词所蕴含的真理上。

 

什么是平安?

同样的,我们今天也要探讨“平安”这个词,在圣经中出现的八种不同情况。我们也将探讨这几处经文给我们今天所带来的启示。

第一,这个世界没有平安。

先知以赛亚就曾两度引用神的话来说明这一点。第一处是在以赛亚书48:22:

耶和华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第二处是在以赛亚书的五十七章,20至21节:

惟独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来。我的神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平安与和平。在过去的五千年里,人类至少发生过14000场战争。仅在过去的四百年中,西方世界就签订了八千多份和平条约,而这些条约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两年而已。

一位作者破具嘲讽意味地写道:“和平,只不过是历史上大家都在‘重新填装弹药’的荣耀时刻罢了。”

耶稣基督是“和平的君”(赛9:6)。而如今的人们只希望拥有和平,却不想拥有这位和平的君。然而,离开了和平的君,这个世界就将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Donald Grey Barnhouse)曾写道:

人们或许可以在几个国家之间建立联盟,这些国家因共同的需求或共同的贪婪而走到一起,但在这个充满罪恶和叛逆的世界上,人们都希望将自己凌驾于宇宙的创造主之上,想要达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一是不可能的。如果联合国(United Nations)真的能成功,那么人类大可痛声疾呼:“退位吧!神!从你的宝座上下来吧! 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将和平带到了地上,我们不再需要你了!”

先知耶利米就曾因和平的匮乏而谴责那个时代的人,因为人们居然试图在不顺服和敬畏神话语的前提下,靠自己制造和平。我们一起来看耶利米书六章10节那里的经文:

……他们的耳朵未受割礼,不能听见。看哪,耶和华的话他们以为羞辱,不以为喜悦。

还有第13节:

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一味地贪婪,从先知到祭司都行事虚谎。

换句话说,先知耶利米实际上是在说:“在我这一代人中,在我们的百姓中,人人都被贪婪所吞噬。他们只想获得更多的利益,所有的人,从领导层到底层,都过着虚伪的生活。他们彼此说谎,彼此欺哄以及被欺哄。”

我们继续来看第14节的经文:

他们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其实没有平安。

可见,人们虽谈论着和平,但其实并没有和平。他们只是暂时把问题修补了起来,可能促成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和平期,但无法持久,也不可能持久。

到了新约,在教会被提上天后,地上将有一段灾难时期,而在那段时期内,整个世界将充满了有关和平的言论。那时的人们认为他们终于拥有了和平。而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3节那里写道:

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他们绝不能逃脱。

亲爱的朋友们,这个世界带着它的贪婪和自私,带着它对神和神话语的悖逆,虽可以举行一次又一次和平峰会,签署一个又一个和平条约,但这些峰会和条约永远都没有持久的功效。和平或平安会临到那些在神的威严前屈膝跪拜的人,临到那些称基督为和平之君的人。神将会把和平与平安赐给这样的人。

 

第二,平安是神的一个属性。

保罗后来也在罗马书的十五章33节那里写道:

愿赐平安的神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神的一种描述性的道德属性就是平安。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3节那里写道:

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

中文标准译本的翻译是:因为神不是混乱的神,而是和平的神。

同样的,在以弗所书二章14至16节那里,当保罗谈到耶稣基督的时候,他说:

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藉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灭了冤仇,便藉这十字架使两下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

换言之,只有当你来到十字架前,你才会有平安。在那里,代表着圣洁和对罪的义怒的圣父与圣子签署了和平条约,圣子通过为有罪的人受死从而满足了父神的义怒。这个和平的条约是在基督的宝血中签署的,条约的功效会一直持续下去,不是两年而已,而是永永远远。

 

第三,这就是为什么平安也是对福音的一种描述。

福音所宣告的就是“和平条约”已经签署完成的事实,人类如今可以与神和平相处。每个信徒都应该传播福音的好消息。因此,保罗在以弗所书六章15节那里告诉信徒说:

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

除此之外,保罗还在以弗所书二章17至19节那里写道:

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因为我们两下藉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

 

第四,平安是你在得救的时候所获得的赏赐。

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五章1节的经文: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

然后请大家一起翻到歌罗西书一章19至22节,保罗在那里说:

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

现在,美国人可能普遍认为他们可以在神面前保持一个较为“中立”的立场。事实上,现在向非信徒传道的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你应该尝试一下信基督。祂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你应该给祂一次机会。我知道你真的很想拥有这个世界所给你的东西,但神有更好的东西要给你。”

坦白来说,这不是福音的真理,更像是一种推销宣传。在神面前可不存在什么中立的立场。不属于基督就是与神为敌。

雅各在雅各书四章4节那里写道:

……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

那么,一百年前的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当时讲道的情景是怎样的呢?他曾经讲过一篇道,题目是“落入忿怒之神手里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在那篇讲道中可没有任何“推销”的成分。

这也是使徒保罗所持有的紧迫感,他在罗马书十章17节那里就写道: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然后,他又在十章14节那里问道:

然而……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

 

我记得在许多年前,我们一家每年夏天都会去明尼苏达州(Minnesota)旅行,那里是我们一家先辈居住的地方。在旅程的途中,我们通常会穿梭拜访一些曾支持我父母作宣教士的家庭和教会。我们当时在一对敬虔的老夫妇家里停了下来,几十年来他们一直都忠心地支持着我们家。他们年迈的父亲(我不记得他是哪一方的父亲)与他们住在一起。那位老人年纪很大,听力也不太好,但精神仍然矍铄,很明显,他是来他们这里度过晚年的。这对夫妇把我爸爸拉到一边,悄悄告诉他说,他们不确定他们的父亲是否真的得救了。他们问我爸爸是否能和他谈一谈。

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和我的兄弟们就会跑到外面玩踢罐子、捉迷藏,或者做一些不会影响我们父母传福音的事情。然而在这个下午,由于某种原因,我们都坐在客厅里。我记得那位老人坐在椅子上,腿上搭着一条毛毯,身上穿着一件厚厚的毛衣。他的呼吸很急促,头也有点耷拉下来。这时,我父亲把他的椅子移到靠近那位老人的地方,然后面对着他说:“老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您今天离世了,您确定会与主同在吗?”

听到这个问题后,这位老人顿了顿,然后说:“我想我并不确定。”

于是我父亲开始讲述有关神的救赎计划。他向这位老人家解释说,因为我们都是罪人,得救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因为我们都是罪人,所以我们永远都无法靠着自己赚得救恩,而只能将其作为从神而来的、白白赐给我们的恩典。这就是为什么骄傲的人无法得救的原因,他们宁愿指向他们的一些成就,一些顺服的行为,一些美德或慈善的事业,然后认为他们肯定配得救恩。但其实救恩是免费的,而且只有那些承认自己有罪的罪人,才能最终领受救恩的礼物。

我记得我当时坐在那里,心里想:“今天这位老先生肯定会接受基督的。”

最后,我父亲问他说:“你明白我刚刚说的是什么吗?”

这位老先生回答说:“是的,我明白。”

我父亲接着说:“那么,先生,你现在是否愿意向神承认你的罪,并接受主耶稣基督作你个人的救主吗?”

他停顿了很久,然后说:“我想我不会接受。”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心里想:“好吧,这可真是一个顽固的老人。我父亲已经尽力了,真是可惜。”

然后,我父亲站了起来,拿起他的椅子,把它直接放在了那位老人的旁边,然后重新开始向他讲述福音的真理。我父亲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在提醒这位老人,他很快就会离世,到时候就于事无补了。他再次向他解释了福音的内涵,然后问他:“你今天愿意接受耶稣基督并向祂承认你的罪,以及向祂承认你需要祂成为你的救主吗?”

这位老人又停顿了似乎有一个世纪那么长的时间,然后下巴垂在胸前,认真考虑着他的答案。然后,他说:“我愿意接受。”

我记得当他们一起祷告时,我的眼泪从脸颊流了下来,毕竟又有一个不信的人从神的忿怒中被拯救了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真正传福音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非常真实的紧迫感。福音真理是一个警告,也是一个应许。事实上,我们不是在与那些只是选择不接受基督的人交谈而已,而是在与那些被神定了罪的、将来要承受来自神忿怒的人交谈,因为他们是神的仇敌。

我如今站在你们面前,传达的是来自神的警告。与神和好的对立面可不只是睡眠不足或消化不良;与神和好的对立面是定罪。并且,如果你离世的时候没有来自神的平安,那么你将作为拒绝基督和平条约的神的仇敌,遭受永远的忿怒和咒诅。

作为不信的人,你是一个落入忿怒之神手中的罪人。除非你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祂是平安的赐予者,是和平的缔造者,是神与人之间和平条约的化身。只有从祂那里,你才可以领受救恩,脱离咒诅,并与神和好,否则就为时太晚了。

对于已经信了的人来说,我们还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思考有关平安的话题。

 

第五,平安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事物。

请大家一起来看以赛亚书二十六章3节的经文:

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

可见,平安不取决于外在的压力,而是与内在的专注有关。平安也不是在你一切顺利的时候才拥有的东西,即使当一切都不顺利时,你也能拥有平安。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坚定或专注在神的身上。

保罗在罗马书一章7节那里告诉罗马信徒说:

……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

坦白来说,保罗在这里选择使用“平安”这个词还是挺奇怪的,因为当时的罗马已经开始衰败。罗马当时的皇帝尼禄(Nero)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唯独不能带来稳定与和平。他刚刚毒死了布列塔尼库斯(Brittanicus),也就是他年仅14岁的继子。而且在罗马信徒们读到保罗写给他们的这封信时,尼禄也已经残忍地杀害了他自己的母亲。他先结婚,后离婚,然后谋杀了他的第一任妻子。

虽然罗马本身已经道德败坏了,但尼禄皇帝的放荡行径还是让那时的罗马人都感到震惊,尤其是他与两个男人公开结婚的事情。除此之外,尼禄还恢复了“叛国法”,并开始仅凭他自己的怀疑,就将那些他认为有不忠嫌疑的人就地处决。

他那时还在夜里四处游荡,光顾妓院和酒吧,并与人发生争斗。有一次,他袭击了一名妇女,结果被这名妇女的丈夫痛打了一顿,这名妇女的丈夫恰好是一位罗马参议员。回到皇宫后,尼禄低调了一段时间,因为他身上被打得伤痕累累,眼睛也被打成了熊猫眼,他想问这位参议员是否知道是谁打了他。然后,尼禄收到了那位参议员的道歉信,但那时已经为时太晚了,这件事已经变得人人皆知了,于是尼禄毫无良知地把那位参议员处死了。

在这之后,尼禄想建一座新的宫殿,但苦于缺乏土地。于是,他竟然亲自放火焚烧了罗马城,将其一半以上的地方烧为平地。然后他把火灾归咎于基督徒,紧接着就开始了对他们的逼迫和杀害。他的残暴是臭名昭著的,他会将信徒钉在木桩上,浇上沥青,然后在他的晚会期间点燃这些人来照亮他的花园。

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那时的罗马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地方。他们要面对的是多么巨大的风暴和悲痛。因此,大家可能会认为保罗会写下“愿恩典与勇气归与你们”,或“愿恩典与坚忍归与你们”,而不是“愿恩典与平安归与你们”。

但保罗所写的就是“平安”!因为平安并不是只能在没有悲痛存在的情况下找到,而是在神的同在中找到。当你把你的注意力不是放在风暴那里,而是放在救主的身上时,你就能经历到平安。

 

第六,平安是你投资在他人身上的东西。

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十二章18节的经文: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我喜欢保罗在这节经文中所体现出的现实主义,因为通常一个想要表现得非常属灵的作者,都会把这节经文最前面的两个字若是删掉,但保罗并没有这么做。他说的是若是能行,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在“尽你所能”的基础上与众人和睦

保罗在这里并没有说:“要让所有的人都与你和睦”,因为无论你做什么,有些人就是不会与你和平相处。因此,保罗写道:“你要与众人和睦”。

他继续在19节那里写道: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然后,在第20节那里,他继续写道: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

我猜许多弟兄姊妹可能非常喜欢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这一表述。这听起来可比简简单单地报复一下更能大快人心,不是吗?但唯一的问题是,由于我们现如今的生活方式,我们已经不太能理解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了。

在保罗的那个时代,以及现在还很原始的社会里,人们会把东西放在头上搬运。我曾在印度和非洲看到人们把装满货物的桶、篮子、锅和盘子顶在头上。保罗所说的这句话指的是:你的一个仇敌的火熄灭了,他必须重新点火,而他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备好火炉,起锅做饭。但你要做的是:从你的火中分给他一些烧着的炭,这样他很快就能生火做饭了。因此保罗实际上是在说,当你在你仇敌的身上行善时,其实就像给了他一桶热炭,让他可以自己生火。

保罗的言中之意是:当你愿意帮助你的仇敌重新燃起火,也就是愿意投资在他的身上时,他就很难继续成为你的仇敌了。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十三章11节那里也写道:

还有末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

同样的,保罗在以弗所书的四章1至3节那里也说: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第七,平安与感恩相伴而生。

保罗在歌罗西书三章15节那里告诫信徒说:

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

作主这个希腊词,意思是“公断、裁决”,也可从字面上理解为“发号施令”。

……且要存感恩的心。

请大家注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且要存感恩的心用的是现在时态。这表明了一种持续的行动,以至于最终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

那么对大家来说,感恩究竟是一个用火鸡和红莓酱来庆祝的节日呢?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呢?那些熟悉你的信徒会不会说:“他(她)真的是一个充满了感激和感恩的人”,还是人们只知道你是一个爱抱怨、埋怨和发牢骚的人呢?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一种态度:觉得生活永远不够好,天气永远不够好,身边的人们永远不够好,你的薪水也永远不够多……总是抱怨、抱怨、抱怨,是这样的吗?

保罗在腓立比书四章6节那里对腓立比的信徒说: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特伦奇(Trench)曾写道:“感恩是我们敬虔生活中永远都必不可少的元素。”

那么,当感恩成为你敬虔生活的一个持续且长存的元素时,会发生什么呢?请大家继续来看腓立比书四章7节的经文: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也就是说,感恩的表达会带来平安的体验。

 

最后第八,平安是你藉着降服而学习到的东西。

保罗在加拉太书五章19至22节那里说: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圣灵所结的果子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藉着顺服圣灵而在你的生命中生长起来的品质”。换句话说,当你降服于圣灵在你生命中的掌管时,在你的里面就会有一些品质生长起来,其中之一就是“和平”或“平安”(中文新译本)。

在腓立比书的四章8至9节那里,保罗又以不同的方式教导了基本相同的真理: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神就必与你们同在。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真的有平安感吗?你现在思念的是什么呢?你把什么放进了自己的头脑里呢?你在思考琢磨些什么呢?你所思考琢磨的那些事物是真实、可敬、公义、清洁、可爱且仁义的吗?

或者,你是否缺乏平安感呢?你所行的是什么呢?你是如何生活的呢?你是否在实践真理呢?你是否正在过着一种可敬、公义、清洁、可爱且仁义的生活吗?

如果你所思考的和你所行的,就是这一类“有德行且有称赞”的事物,那么你就会感觉到从神而来的喜乐和平安。当你降服于神的灵时,你就会感觉到神真实的存在。

 

总结:和平的原则

最后,我用四句话来总结我们刚刚一起读到和谈到的有关和平或平安的内容:

  • 你藉着基督重新与神和好,这是一个事实。
  • 你藉着顺服而从神那里获得了平安,这是一种感觉。
  • 你藉着心思意念及灵命的操练而获得了内心的平安,这是一种圣灵的果子。
  • 你藉着谦卑而与众人和睦,这就是我们的团契。

神通过先知以赛亚向耶路撒冷描绘了他们将来会有的那种平安和救赎,祂在以赛亚书六十六章12节那里说:

……我要使平安延及她,好像江河……

这句话已经成为那些已经被救赎了的、且在基督里找到了和平之君的人的歌。只有那些被救赎了的人才能真正高唱:“我有平安如江河!”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