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日以外的圣洁生活
主日以外的圣洁生活
脱离了罪的国度(第三部分)
罗马书6:12-14
引言
在上一次的讲道中我们提到了,在这封写给意大利罗马信徒的信中,使徒保罗首次传达了几条明确的命令。在详尽地阐述了“信徒已经向罪的统治死了”这一教义真理后,他现在又向信徒发出了一个挑战,那就是让他们知道,他们仍没有脱离罪依旧存在的事实。
称义和成圣的教义
称义的教义指的是:当你得救时,或者说当你全然相信基督的受死、埋葬和复活是你通往天堂的唯一盼望时,你就脱离了罪的刑罚。
而成圣的教义指的是:我们如今正在从罪恶的权势中被拯救出来。
称义只需一瞬间,而成圣则需一生之久。我们千万不要错误地将这两种教义混为一谈。
现如今,许多的异端、宗教和各种“主义”都把成圣视为称义的基础,换言之,你如何生活将决定你是否会得救。事实上,撒旦最喜闻乐见的事,就是莫过于看到信徒因为成圣的事,而对他们的称义产生各种莫须有的焦虑。
在接下来的经文中,神要藉着保罗向我们解释:我们的成圣不会决定我们的称义,而是会验证我们的称义。换言之,成圣会揭示称义的真实性。
事实上,想要活出我们在基督里的地位和身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基督里的地位和身份是圣洁的,但在我们的实践中并不总是能反映出这样的事实,但这也正是成圣发挥功用的地方。神在成圣中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实践与我们所宣信的真理相一致。
因此,成圣可以被定义为:神的灵通过我们愿意降服的心灵、头脑和双手做工,使我们越来越拥有耶稣基督的性情。还有一个来自希腊语的更加简短的“成圣”定义,那就是“分别为圣”(set apart)。
这个概念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些东西被“分别出来”,或者专门用于某一特定的用途。当你用你妈妈最喜欢的剪刀在车库里用纸剪城堡时,相信你妈妈马上就会给你上一节关于“成圣”的功课了。
同样的,如果你小时侯也曾用你爸爸的高尔夫球杆,在后院击打石头,那么你肯定也学会了成圣的定义,那就是,有些东西就是为了一些特定的目的而被分别出来的。
神在成圣中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将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一切都献给神,使我们生命中的方方面面都能符合神起初的设计。因为我们在基督的里面,所以我们应该用我们的身体去做一些事,同时也要避免用我们的身体去做另一些事。
当年仅十一岁的小维多利亚(Victoria)得知她是英国王位的下一任继承人时,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她当时忍不住委屈地哭了起来。但在恢复平静后,她坚定地说道:“如果我一定要成为女王,那么我一定要做一位好女王。”
那么,小维多利亚一直都那么完美无瑕吗?不知道大家的情况,反正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一个完美的十一岁的孩子。
然而,就是在十一岁的时候,维多利亚就意识到了许多基督徒似乎一直都无法理解的一个重点,那就是成圣的原则。维多利亚那时充满坚信和热情地决定:她要让自己的实践与她的地位和身份相匹配。就好像她突然在自己身上发现了某种特征一样,这种特征让她想要践行那种可以尊荣英国皇室的品格及性情。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你自己也是“皇室成员”呢?彼得在彼得前书2:9那里写道: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
事实上,在如今的教会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一群人出现,他们会满怀激情和坚信地说:“既然将来我要在天上与基督同为后嗣,一同掌权并继承属天的产业,那么我现在就要在地上活出这样的身份来。”
或者说,因着我在基督里的身份,我现在要决心为基督而活。
因此,我们仍需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过一种分别为圣,且归给基督的生活?或者,作为与耶稣基督同作后嗣的人,我们的品格和性情又要如何与我们的皇室身份相匹配?
成圣:分别为圣,归给基督
那么,成圣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保罗的双重命令: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归入基督
从罗马书6:12开始,保罗将通过给出一个双重命令,来回答上面的那些问题。第一个命令是关于“不要做什么”的;第二个命令是关于“要做什么”的。
第一个命令是:不要让罪统管你们的身体。
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2-13节的经文: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
这就是神通过保罗所发出的第一个“不要做什么”的命令。
另外,这段经文使用的语法形式是“现在祈使句”(present imperatives)。事实上,大家可以在这段经文的中间写两个大大的“停止”(stop),然后再各自加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因此,这段经文可以读作:
所以,停止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停止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
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牧师在他的注释书中指出,在第12节的前半部分,“保罗将罪‘人格化’了 ,就好像它是一个强大的君主,决心在信徒的生命中掌权,就像在信徒得救之前那样。”
事实上,使徒彼得也将罪拟人化了,把它比作一个与我们争战的仇敌。他在彼得前书2:11写道: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的作者约翰·班扬(John Bunyan),其实还写过另一本鲜为人知的书,就是《圣战》(The Holy War)。在这本书中,约翰·班扬将灵魂拟人化为一座拥有五个城门的城。这五个城门分别是:
- 耳朵之门;
- 眼睛之门;
- 鼻子之门;
- 感觉之门;
- 口舌之门。
这座圣城的名字是曼苏尔(Mansoul),它的敌人就是罪。罪每天都会攻击这五扇城门中的一扇。比如,罪会对着“耳朵之门”窃窃私语,或者在“眼睛之门”的外面绘制生动诱人的画面。
有趣的是,在班扬的这个寓言中,曼苏尔城永远都不会被来自外部的攻击摧毁。事实上,仇敌唯一能够征服这座城的办法,就是让城内的某个人主动打开一扇门,让牠进来。
保罗和彼得都曾在其书信中敦促信徒要与罪展开争战。事实上,当保罗在罗马书6:13说:“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时,他使用的就是一种与“武器或军械转移”有关的军事术语。换句话说,保罗其实是在说:“不要让仇敌把你的身体当作牠的武器。”或者,“不要让仇敌缴获了你的步枪或剑,然后用这些武器来对付你!”
如果一个男人一边想成为属神的圣徒,一边却肆无忌惮地观看着那些通常包含着各种色情及亵渎内容的电影,那么这个人其实就是在把自己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我们都知道,根据相关统计,在当今的大众电影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性爱内容都与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情有关。如果你也看了这些内容,那么你其实就已经把你的眼睛交给了仇敌,牠本来就是与你的成圣为敌的。
同样的,如果一个女人一边想成为属神的圣徒,一边却在家里,在上学或上班的路上肆无忌惮地听她最喜欢的CD和数字音乐,那么这个女人其实就是在把自己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因为,如果我们听听这些歌的歌词都说了什么,那我们就会发现,她不过是在把自己的耳朵和情感交给了仇敌,然后,仇敌会利用它们来与她的圣洁生活开战。
据社会学家估计,在二十一岁前,美国人平均要接触三十多万条商业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宣传的基本假设是:个人满足才是人生的主要目标。
而事实是,在信徒的生命中,仇敌正在发起一场反对圣洁的战争。对此,保罗说:“不要把你们的身体交给仇敌,然后让牠利用你们赢得这场战争!”
大约一年前,当我在一所圣经学院参观的时候,其中的一位学生告诉我说,在这所校园附近,刚刚建起了一家“卡卡圈坊”(Krispy Kreme),这是一家专卖甜甜圈的商店。这家甜甜圈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只是卖甜甜圈而已,而是会让你看到制作甜甜圈的整个流程。
大家见过甜甜圈的制作流程吗?当你走进这家商店时,你会看到一个用玻璃罩围起来的“小加工厂”。然后,你可以把鼻子贴在那个玻璃罩上,仔细观察整个甜甜圈的制作流程。这些小面团首先会被捏成扁平状,然后,一股尖锐的气流穿过它们,形成一个个小孔。接着,这些开过孔的面团会被送入一系列的微型电梯里,在烘箱中以适当的热度和湿度上下翻转,进行烘烤。在这个过程中,你甚至可以看着它们慢慢地鼓了起来。最后,它们在烤箱中完成了烘烤,在传送带上,这些面团都呈现出了非常完美的甜甜圈的形状,并缓缓经过一段“糖霜瀑布”。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两个甜甜圈,然后去柜台告诉服务员说:“我就要那个。”
大家吃过刚刚从传送带上拿下来的新鲜出炉的甜甜圈吗?它们简直入口即化。事实上,你可能必须再吃一个,以确保你能体会到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因为这种美妙的感觉稍纵即逝。然后,忍不住再吃第三个!然后呢?你会感到这些甜甜圈在你的肚子里开始膨胀起来,甚至会产生一种“恶心”的感觉。最后,你可能会忍不住问自己说:“我为什么要吃这么多啊?”
对我来说,问题不在于站在那里观看甜甜圈的制作流程,问题也不在于我在观看的时候可能不小心在玻璃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鼻印;问题是我走到柜台前,掏出钱包,然后在那一刻我才对主说:“主啊,你曾应许过,我所遇到的试探是人所能受的,而且你是信实的,在我受试探的时候,你要给我开一条出路,叫我能忍受得住。那么,主啊!现在就给我开一条逃脱之路吧!”
想想看,我这么做难道不愚蠢吗?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对主说这番话呢?难道不应该在我把车开进这家商店的停车场之前,或者在我看到那些充满脂肪的甜甜圈从传送带上被取下来之前吗?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基督徒而言,这其实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我们总是会无比接近试探和诱惑,然后才对主说:“主,好了,我准备好逃走了,现在就给我开一条出路吧!”
然后,在经历了又一次属灵的跌倒后,我们又会沮丧地说:“哎,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会为罪所困。”
大家知道我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吗?我的问题甚至不是把车开到那家甜品店,或者从车上走了下来。我的问题出在更早的时候,就是当那个学生告诉我“卡卡圈坊”开在了他们学院旁边的时候。我那时就应该捂住自己的耳朵,并对他说:“别,别,别,千万不要跟我说有关甜甜圈店的事儿!”
我的问题就是从那里开始的,那是我们需要谨守的地方。弟兄姊妹们,对我们来说,在真实的情况中,当我们面对着真实的罪恶时,最重要的,是要尽早说“不”。
当我们把我们身体的武器交给仇敌撒但时,猜猜看会发生什么?那就是,仇敌撒但会用这些武器来对付我们,使我们再次服从牠的命令。当我们让罪“得寸进尺”时,它就想要篡夺王位!
请大家再来看一下保罗在第12-13节是如何命令我们的吧: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
保罗说:“停下!要对罪说‘不!’”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小孩子可从来都不需要上一门如何说“不”的课。有谁见过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整天在家里跑来跑去地说“好的,妈妈,好的,好的,好的”?大概没人见到过这样的孩子吧!大部分的孩子都会跑来跑去地说:“不要,妈妈,不,不,不!”
为什么连一个两岁的孩子都会说“不”,而一个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或者五十岁的人却变得不会说了呢?我们在小的时候说“不”,到了年纪大的时候说“是”,这难道不正好揭露了我们的罪性吗?该说“不”的时候我们反而说了“是”;到了该说“是”的时候我们反而又说了“不”。
信徒如今都应该学会说一个几乎从他们的字典中消失了的字,那就是“不”。
让我们练习一下,大家一起大声说“不!”
再大声点,说“不!”
再大声点,说“不!”
说实话,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同时对我说“不”!
第二个命令是:将自己献给神。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基督徒的生活不只与“不要做什么”有关,而且也与“要做什么”息息相关。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3节后半节的经文:
……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
将自己献给神!
成圣就是要在正确的时间说“不”,而要对正确的人说“是”。对神,我们总要说“是”!
在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成圣或过圣洁的生活,这原本就包括“合作的原则”。在这一教义中,我们要避免这两种极端:
- 第一种极端是:一切都取决于信徒本人,他们必须自力更生,积蓄能量,为神做美好的事。
- 第二种极端是:一切都不取决于信徒本人,他们无需发展品格或作出任何决定。
事实上,人们经常错误地引用腓立比书2:13的经文,来支持第二种极端的观点,保罗在这节经文中说: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换句话说,如果神不愿意,我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如果神不给我读经的意愿,那我就读不了经。如果神不给我做见证的意愿,那我就永远无法给神做见证。
事实上,在这节经文的前一节,也就是腓立比书2:12,保罗还命令信徒要:
……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保罗在这里谈论的不是称义,而是成圣。我们无法“做成”自己原本就没有的东西,不是吗?
因此,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二章那里说的是:“要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下定决心为神而活。”然后,保罗又接着说:“因为在你们心里运行的是神祂自己,使你们可以立志成就祂的美意。”
换句话说,保罗是在鼓励那些决定过圣洁生活和培养圣洁修养的人说,神是我们背后的力量源泉,可以使我们意志坚定地向祂说“是!”保罗并不是说我们会变得像机器人一样,如果神不赐给我们意愿,我们就永远都不会有任何意愿。
事实上,如果你自己不愿意读经,神不会亲自拿起《圣经》,让它飞到你的鼻子底下,然后打开一段经文,让你不得不看。同样的,如果你没有去教会的决定,神也不会把你从床上拽起来,替你洗澡,帮你弄好头发并穿上衣服,然后把你塞进车里,让车带着你去教会。因此,你不能说:“我没有这种意愿,所以神必须得给我这种意愿才行。”
一位作者曾写道:
《圣经》明确教导说,基督徒的生命是一种“合作努力”。保罗曾将神的大能和信徒的努力放在了一节经文中,这节经文就是歌罗西书一章29节,保罗在那里写道:“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
我们使用“合作”这个词时,并不是指那种“一半一半”的伙伴关系,似乎在这种伙伴关系中,你出一半的力,神出一半的力。不是这样的,因为能力都是属祂的,但若没有信徒的合作和顺服,神是不会在我们的里面做工的。
因此保罗说,信徒在基督里的成长不仅在于对罪说“不”,还在于对救主说“是”。弟兄姊妹们,神永远都不会拽着我们的胳膊,强迫我们过圣洁的生活。成圣不是“属灵绑架”的结果,而是灵里顺服的结果。
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牧师曾写道:只有当我们的意志降服于神的旨意时,祂的旨意才会活跃在我们的生命中。
这场争战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发现“属灵成长”(spiritual growth)与“属灵操练”(spiritual discipline)是同义词。它涉及管教或操练,正如保罗在提摩太前书4:7对提摩太所说的一样:
……在敬虔上操练自己
这是多么实际的命令啊!没有什么虔诚主义,或是某种带有特殊祝福的神秘主义,或是一次性的决定,就能一劳永逸地让人轻易获得纯净、圣洁、喜乐、信心和忍耐这些特质。这就是保罗为什么要用“操练”(discipline)这个词的原因。
“操练”所对应的是希腊词是“gumnazo”,由此也衍生出了英语中的“体育馆”(gymnasium)这个词。这个词指的是锻炼,在训练中汗流满面,进而产生属灵的力量和成长。
莱因克尔(Reinecker)给这个希腊词下的定义是:有力地发展和运用信徒所有的力量和能力,使他的每一个心思意念和每一个言语行为,都能使神得荣耀。
事实上,这一定义在今天仍然适用。换句话说,成圣是需要操练和努力的。
基督徒不会自然而然地朝着圣洁的方向“飘去”,事实上,我们不会自动“飘向”敬虔,而是会不知不觉地朝着不敬虔“飘去”;我们的肉体不会牵引着我们去祷告,而是远离祷告;我们很难遵行《圣经》的教导,却很容易与神的话语背道而驰;在我们的里面,很难找到谦卑,却很容易找到骄傲;我们很难持守信心,却很容易惊慌失措;我们很难以神为乐,却很容易喜爱地上的种种事物。
我们虽然可以对那些错误的事情说“不”,但同时也需要对那些正确的事情说“是”。或许在主日聚会的时候,这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想要在主日以外的时间过圣洁的生活,就是另一回事了。
罗伊·劳林(Roy Laurin)对罗马书第六章这段经文的注释,给了我很多启发,他向他的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们将如何使用你们的身体?是当作神的圣殿呢?还是当作玩具?玩具只能满足那种既幼稚又短暂的目的,之后只能被搁在一边,不断经受各样的磨损和滥用。对你们来说,你们的身体是这样的吗?这样的生命该是何等的空虚和悲哀啊!
而圣殿的情况就不同了,圣殿是为了让神居住的。是用来与神交流的,其中充满了赞美的旋律,并且因信徒的敬拜而变得庄严无比。作为圣殿的身体将成为美好的提醒,提醒人们神真实的存在,以及祂的大能大力。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问题啊!我要同样以这个问题来问大家:你的身体究竟是一个玩具?还是神借以彰显其荣耀并得着荣耀的圣殿?
这正是保罗所教导的重点,那就是:既然我们已经在耶稣基督的里面获得了新生命,怎么还能活在罪中呢?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6:19-20还写道: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神而来,住在你们里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这与保罗在罗马书6:13所教导的意思是一致的:
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这里的“肢体”指的是我们身体的所有部分,包括我们的头脑和心思意念……作义的器具献给神。
换句话说,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们的身体可不是什么玩具,而是永生神的圣殿!所以,要对罪说“不”,对神的灵说“是”。
我们不妨时常以下面几个问题来扪心自问:
- 有没有什么事情你以前一直说“是”,但在今天,你要靠着神在你里面的大能,决定开始说“不”?
- 有没有什么事情你本应说“是”,但因为疏忽或不顺从的缘故一直说“不”?
- 换句话说,你是不是正在做一些原本不该做、不该想、不该计划、不该看或不该说的事?
- 有没有什么你本来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
- 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意志顺服于神的灵,让祂在你里面作工,使你可以立志成就祂的美意?
- 你是否愿意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对主说:“主啊!我愿意与你的灵合作”?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正因为我们被基督带到了新生命中,我们不仅在祂的里面,而且如今为祂而活,因此,如果我们希望靠着祂的大能大力,并藉着我们顺服神的意愿,在基督的里面成长起来,那我们就要学会对罪说“不!”,并对我们的救主说“是!”。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