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

得胜

by Stephen Davey

得胜

第一个亚当和第二个亚当(第二部分)

罗马书5:18-21

 

引言

在美国南北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奥利弗·温彻斯特(Oliver Winchester)的军火设计师,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New Haven, Connecticut)的萨拉·帕迪(Sarah Pardee)结了婚。由于奥利弗发明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连发步枪,也就是“温彻斯特步枪”(Winchester rifle),配备这种枪的联邦军队就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奥利弗也因此大发横财,甚至可以说,这对年轻的夫妇在当时就已经富可敌国了。

结婚四年后,他们生了一个名叫安妮(Annie)的小女孩,但这个孩子不久后就夭折了。莎拉因女儿的死备受打击,她开始自我封闭,甚至失去了理智。而在几年后,奥利弗也患上了肺结核,很快就过世了。

作为一笔巨额财产的继承人,悲痛欲绝的莎拉·温彻斯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的一位朋友建议她向灵媒求助。灵媒就是我们常说的神婆,就是那些相信自己可以和亡灵接触的人。莎拉听信了她朋友的话,找到了一位灵媒。

在一次治疗期间,这位灵媒对莎拉说:“你丈夫现在就在这里。他说你们家受到了诅咒,这个诅咒夺走了他和你孩子的生命。这是因为温彻斯特家族发明了可怕的武器,使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生。所以,你必须弥补过失,离开纽黑文,搬到美国西部去。你丈夫的灵魂会告诉你在哪里停下来,然后盖房子。因为你必须为自己,也为那些因你们发明出来的步枪而陨落的灵魂建造一个家。你永远不能停止盖房子。如果你一直不停地盖下去,就能活下去,如果你胆敢停止,就会立即死去。”

我现在不会花时间向大家揭穿这个灵媒,以及在那些所谓的“灵界引导”中有多少的欺骗成分。总之,就像这一类人惯常做的一样,他们让这个可怜的女人远离了真理、平安和喜乐,反而陷入了漫无目的的生命和恐惧的深渊之中。

很可悲,莎拉·温彻斯特听信了灵媒的鬼话,搬到了圣何塞(San José)。她在那里购买了将近九百八十三亩的土地,然后开始盖房子。在接下来的三十六年里,她的建筑团队不停地盖了又盖,改建了又改建,建造了又拆除,然后再重新建造起来。总之,白天晚上都能听到锤子和锯子所发出的声音。火车不停地运来各样的物资。

每天早上,莎拉都会和她的工头会面,并规划出一些新的房间或增建的项目。最后,莎拉盖出来的建筑是这样的:房间连着房间,塔楼再加塔楼,楼梯不知通向何方,壁橱紧贴着墙,门后也藏着墙,走廊头尾相连。总之,无数的房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昂贵的迷宫,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避免死亡,同时安置那些所谓的亡灵。

最终,莎拉耗尽了一切的资财。她原本相信:只要她继续盖房子,她就能活下去。但事实并非如此。1922年9月4日,在与她的灵媒和那些灵魂进行了一次通灵后,她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并在夜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她居然相信了这样的谎言,居然以为自己能在死亡的面前蒙混过关!

创世记第三章告诉我们,魔鬼堕落的首领,也就是撒但向人类撒下的第一个谎言就是:“你们不会死的,不管神知道什么,或者祂说了什么,夏娃,听我说,即使你们犯罪了,还是可以存活到永远。”

现如今,我想大多数人不会通过盖房子这种方式来逃避死亡,但人类一直都在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来逃避罪和死亡的事实,比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宿命论、怀疑论、享乐主义、进化论和普世主义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假想出来的方法,试图在不处理罪的情况下,应对死亡。

《圣经》在箴言14:12那里说得没错:

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

 

只有藉着耶稣基督才能向死亡夸胜!

在上一次的讲道中,我们开始理解了神对罪和死亡的解释。今天我要再次强调的是,只有基督信仰才能对普世的罪和死亡做出解释,并且只有基督信仰才能为这两者提供解决方案!

保罗在罗马书第五章那里告诉我们:死亡之所以掌权,是因为一个人的罪,也就是亚当的罪。他作为人类之首,将“亚当的罪”(Adamic nature)或“罪性”(sin nature)传给了从他而出的每一个人。这是一种在人受孕的时候就传下来的罪恶本性。

正如大卫王在诗篇51:5那里所写的:

……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大卫在这里其实是在说,当他母亲怀上他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罪中了,或者说已经是一个罪人了。在受孕的那一刻,大卫就继承了始祖亚当的罪性。

让我们一起打开《圣经》,翻到罗马书第五章,再来听一下亚当的罪带给了全人类什么样的影响。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2节的经文: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有的弟兄姊妹可能会说:“我不喜欢与亚当的罪扯在一起,这不公平。”

事实上,如果我们认为把自己和亚当,也就是人类之首联系起来是不公平的,那么其实将我们和基督,也就是新造之人的首领联系在一起,并在祂的里面称义也就成了不公平的一件事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继承了亚当的罪性,我们的行为其实都和他一样,或者说,我们都有和他一样的犯罪倾向。

换个例子来说吧!我们其实都像约翰·麦格劳(John J. McGraw)一样。因为他的一个陋习,棒球比赛现在才有了三垒裁判。事情是这样的,在成为“纽约巨人队”(New York Giants)的主教练前,约翰·麦格劳曾是“老巴尔的摩金鹰队”(old Baltimore Orioles)的三垒守垒员。如果你对棒球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的话,你就知道,当球打到空中时,跑垒员必须待在垒上,直到球被接住。然后,他可以跑向下一个垒,这就是所谓的“标记”(tagging up)。如果球被击得足够远,那么即使被接住了,三垒的跑垒员也有很大机会在外野手把球扔给捕手之前,从三垒跑到本垒得分。不过,还是那个规则,在球被接住之前,他是不能跑的。

约翰·麦格劳就曾在三垒担任守垒员。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会用手指勾住三垒跑垒员的腰带。他会站得离跑垒员非常近,然后用手指勾住他的腰带。通过这么做,他就能把跑垒员拖住一小会儿,不过这样也刚好可以让跑垒员偏离轨道,顺便让外野手能超前一秒钟把球扔回本垒。赛后,所有人都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没人能证明约翰·麦格劳确实是犯规了。而且约翰·麦格劳也同样言辞激烈地为自己的“清白”辩护。那时还没有电视、慢动作和即时回放这些新科技。

就这样,约翰·麦格劳一次又一次地逍遥法外。直到最后,一名三垒的跑垒员提前悄悄解开了自己的腰带。麦格劳想故技重施,像往常一样,他用手指勾住了跑垒员的腰带。然而,当那个跑垒员跑向本垒时,约翰·麦格劳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那里,手指上挂着一条皮带!在那次事件之后,职业棒球比赛就设立了三垒裁判。

这就是典型的人性的表露!人性会说:“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我没那么坏,我可不是一个罪人。”

然而,当我们还在信誓旦旦地狡辩我们无罪的时候,罪恶的腰带却从我们的指间垂了下来。正如保罗所说的,所有人都犯了罪,无可推诿。

 

亚当的罪和耶稣基督的义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在揭示了我们与亚当的罪性的联系之后,保罗将在罗马书5:15-21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借此说明亚当的罪与耶稣基督的义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我之所以想把剩下的六节经文放在一起来讲,是因为它们都阐明了相同的一点,也就是将作为人类之首的亚当,与作为新造之人首领的基督进行对比。换言之,就是头一个亚当与第二个亚当之间的对比。

  • 头一个亚当开始了堕落的人类;而第二个亚当耶稣基督,开始了一个被救赎了的新人类。
  • 亚当孕育出了罪人的种族;而基督藉着信孕育出了圣徒的新种族。

说到这里,我想简要地解释一下,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把罗马书第五章中的这段经文扭曲成了许多错误的教义。比如“普救论”(Universalism)和“修正后的普救论”,就是有人从这段经文中错误地总结出来的。这种错误观点说的是:全人类都将在基督的里面得到救赎,就像全人类都在亚当的里面被定罪了一样。

对此,我的回答很简单:所有人都被定罪了,但只有那些接受基督的人才能称义。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7节的经文是怎么说的:

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

是的,全人类都失丧了,但在所有人中,只有那些接受了基督所赐之义的,才能最终称义。

从这段经文总结出的另一个错误教义,就是“阿里乌主义”(Arianism)。这种错误观点说的是:因为亚当与耶稣是相对的一对概念,并且因为耶稣被称为“第二个亚当”或“末后的亚当”,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45所说的那样,所以耶稣只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耶稣本不是神,而是一个藉着顺服神而最终成为神的人。

“阿里乌主义”是以其创始人阿里乌斯(Arias)的名字命名的,阿里乌斯最终被早期教会所弃绝。但这种错误的教义如今却通过摩门教(Mormonism)再次“粉墨登场”。事实上,摩门教对罗马书第五章的这段经文,只是进行了非常肤浅的解读,然后就宣称:亚当违背了神的旨意,因而是错的,但耶稣做对了,因此耶稣被提到了祂现在所拥有的神性的地位上。有朝一日,我们也都能达到那种程度。

此外,摩门教还认为耶稣只是圣父的第一个“属灵儿子”,圣父还有许多妻子,并且生下了许多儿子。堕落天使路西弗(Lucifer)就是其中一个儿子,因此,摩门教实际上让耶稣成了撒旦的兄弟。

还有,保罗在歌罗西书1:15那里所写的经文似乎也在佐证这样的说法: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不管是古老的“阿里乌主义”,还是新近产生的摩门教,它们都会如此教导说:“耶稣基督是神预先创造的第一个受造物。”难道保罗在那节经文中所写的爱子……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事实上,“首生”(firstborn)所对应的希腊词是“prototokos”,这个词确实可以用来指“长子的出生”。我可以用这个词来指代我的儿子本杰明(Benjamin),他是双胞胎中的长子。两分钟后,事实上是极其漫长的两分钟后,我们的二儿子塞思(Seth)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不过他也一直对自己是“老二”的身份感到不甚满意。

这个词确实可以用来指许多儿女中头生的长子。然而,它也可以用来指“等级或地位上的第一”。耶稣基督是所有受造物中“等级最高”或“地位最高”的那位。这个含义与《圣经》的记载是一致的,那就是耶稣基督实际上是一切被造物的造物主。

因此,在比较头一个亚当和第二个亚当时,我们要避免陷入“阿里乌主义”或摩门教的陷阱中。作为两个“不同种族”的首领,他们有相似性,但在永恒中又是极不相同的。

 

他们二者之间还有一项对比是:

  • 亚当是用尘土造的,而耶稣基督无始无终。

事实上,根据歌罗西书1:16的教导,万物都是靠着基督被造的:

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

还有一项对比是:

  • 全人类都因亚当的罪堕落;而那些相信的人却可以藉着基督的无罪得到救赎。
  • 人类在亚当里失丧;在基督里得救。

请大家再次回顾一下罗马书5:15的经文:

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地临到众人吗?

还有一项对比是:

  • 因为亚当,我们被称为罪人;但因着基督,我们被称为圣徒。
  • 藉着亚当,我们继承了死亡;但藉着基督,我们继承了永生的产业。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5:18-19:

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如果我们暂时跳出这段经文,从更广阔的《圣经》角度来看亚当和耶稣之间的对比,我想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亚当之间的对比不仅非常有趣,而且似乎也是神精心安排好了的一种结构,用以彰显神恩典和救赎的荣美。比如说:

  • 亚当在伊甸园中违背了神的旨意;而耶稣在另一个园子里,也就是在客西马尼园里顺服了天父的旨意,祂在那里祷告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 在亚当犯罪后,他被天使逐出了伊甸园;而在耶稣战胜了撒但的试探后,有天使前来服侍祂。
  • 亚当是在一个美丽、完美和充满着爱的环境中犯罪的;而耶稣却在被仇恨、嫉妒、残忍和苦毒围困的情况下,始终没有犯罪,直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这样的对比还有许多,我们暂时就不展开了。让我们回到罗马书第五章那里,保罗紧接着要将这段经文推向高潮。请大家一起来看第20节前半节的经文说了什么: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

那么,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律法叫过犯显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用一个例子来向大家解释清楚。

在我们居住的那个社区,现在已经设立了两个停车标志。换做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怎么去我们家,那我会说:“走到路尽头右转,然后走到下一个路尽头再右转,我们家就在左手边。”

其实一旦你驶入我们那个社区,就很容易找到我们家。开到第一个路尽头右转,走过一个街区,到了第二个路尽头,继续右转。但现在,他们居然在路尽头那里设置了两个停车标志。真想不通,为什么要放在那里啊?其实,这是为了提醒我,我是个罪人!

因为当我看到这些标志时,我心里想的不是:“哦,太好了,现在我又有机会做一个完美且守法的司机了!我就是喜欢这样全新的、可以彰显我内心纯洁的机会。”

不是的!事实上,这两个停车标志给我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到了路口直接右拐,然后非常方便地开车回家,现在我必须在路口停下来!事实上,我感觉那两个停车标志明明就是撒但派来折磨我的使者。

还有,凯里公园路(Cary Parkway)附近有一条基尔戴尔农场路(Kildaire Farm road),最近这条路的限速从72公里/小时改为56公里/小时。但这是一条五车道的高速公路啊!72公里/小时已经够慢的了!当我看到新的限速牌时,我是不是会对自己说:“他们改变了限速,所以我现在又可以满心欢喜地遵守新的限速规定了!”不!不是的!我心里想的是:“他们应该会让我享受‘祖父条款’吧!毕竟我早在他们调整限速之前就住在这里了,所以我应该可以开到72公里/小时。”

大家有没有也存着侥幸心理这么想过:“我想知道我可以超速多少,而且还不用被警察拦下来?”当看到州际公路边上停着一辆巡逻车时,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会本能地踩刹车呢?

我并不是在为这些事情辩护,而是确信我自己就是一个罪人,现在正在对许多同为罪人的人讲话!事实上,我相信大家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掘并认同了保罗在第20节所说的真理了,就是:律法叫过犯显多。

更多的律法只会意味着我们会做出更多的“违法行为”。为什么呢?因为从本质上讲,我们就像亚当一样。尽管他只需要遵守一条规定,但他就连那一条小小的规定都遵守不了。

事实上,除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以外,伊甸园中所有其他树上的果子他可以随意吃。这就好像在一个孩子的面前放十块糖,然后把其中一块放到一边,接着告诉这个孩子说,除了放在一边的那块糖以外,他可以随便吃。你猜他最想要哪一块呢?就像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实验室里的狗一样,他可能会一边流着口水,一边为那块“被禁止享用的糖果”讨价还价。

由此可见,律法在哪里显多,罪就在哪里显多。

 

然而,保罗接着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大好的信息,他在第20节的后半节继续写道:

……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

事实上,许多《圣经》译本都忽略了保罗在这里所使用的两个“显多”之间的区别。在此,我们可以参照中文吕振中译本的表述:

……但罪在哪里增多,恩典也就在哪里格外地满溢。

在希腊语中,“增多”(increased)和“满溢”(abounded)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

保罗先说:罪在哪里增多,这里的“增多”所对应的希腊词,指的是数量增多的意思。因此,保罗其实是在说:“罪在哪里积攒起来,罪上加罪。”

顺便说一下,大家还记得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吗?他们是因为犯了多少罪才被逐出伊甸园的?我想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一个,就因为一个罪,他们就失去了乐园。

即使你不喜欢“亚当的罪性传递给了全人类”这个观点,那么,你不妨站稳脚跟,然后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你一次罪都没有犯过吗?”想想看,亚当和夏娃就因为一次犯罪而被逐出了伊甸园,如果你也曾犯罪,那么你又该如何继承天堂的产业呢?

根据罗马书5:20的教导,事实上,我们不只是犯了一次罪,而是犯了无数次罪。但保罗在第20节的后半节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大好的消息,他说:

……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

或者,……但罪在哪里增多,恩典也就在哪里格外地满溢。

满溢!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啊!它所对应的希腊词,意思是“丰富”。而且这个词有一个希腊语前缀“hyper”,意思是“超级”或者“无比”,所以这个词的意思是“无比丰富”。

大家可能不知道“超级”(hyper)这个词居然出现在了《圣经》里。大家以前接触过那种“超级活跃”的孩子吗?或者有谁曾与这样的孩子一起生活过吗?他们就像是一辆油箱加满了的跑车一样,一刻也不停歇!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节经文理解为:但罪在哪里积攒起来,恩典就在哪里超级活跃。

你就是无法让恩典慢下来,它永远也不会停止它的活动。这是永无止境且永不停息的恩典。

 

关于恩典的两个要点

在我看来,保罗的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神的恩典永远都不会因罪的缘故消失不见。

但我们不就是这样吗?当有人伤害我们时,我们就会疏远他们,不再表达善意,甚至拒绝与他们交谈。然而,当你因罪而“伤害”神时,你猜会发生什么?那就是祂不会因此远离我们,消失不见。事实上,我们都记得,当亚当犯罪之后,神仍旧走到伊甸园中,呼唤他的名字。

对于信徒来说,神所赐的恩典永远都不会因罪的缘故被撤回。无论我们触犯了哪条律法,也无论我们犯了多少次,神的恩典永远都不会收回。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真理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保罗这是在纵容人们犯罪。其实不然,他将在罗马书第六章那里具体谈论这个话题。这个真理是神赐予祂儿女恩典的奥秘之一。总之,即使当我们犯罪时,我们也会发现:神仍将恩典的礼物赐给我们。

 

第二层意思是:神的恩典永远都不会因罪的缘故消耗枯竭。

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

我们往往会把神的恩典看作是一桶水,似乎每当你犯罪的时候,神就会从桶里舀出一些水,泼在你身上灭火。但随着你不断地犯罪,而且你的弟兄姊妹们也在不停地犯罪,因此,神就需要把恩典的水不停地泼出去,直到最后,水桶空了,神会非常无奈地对我们说:“对不起,再没有恩典了。”

而保罗教导的是神的恩典那不可思议、非人所能理解而且神圣的特性。罪恶可能会“溅在”你的身上,但神的恩典却会像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一样,涌入你的生命。

这也是基督信仰的魅力所在。詹姆斯·蒙哥马利·博伊斯(James Montgomery Boice)的一番话发人深思,他曾写道:基督教有很多方面对世人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恩典却是极具吸引力的一个真理。

这话说得太对了!

如果我们对世人宣讲有关“圣洁”的真理,然后对他们说:“难道你不想归向基督、追求圣洁的生活吗?”或者,如果我们对他们宣讲“谦卑”,然后说这是基督教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只是向他们宣讲有关“仆人的身份”、“对罪的憎恶”、“悔改”、“属灵的操练”和“舍己”等等这些主题,又会怎么样呢?

事实上,这些主题虽然都很好,但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福音单张上。因为世人在读到这些主题后,大概率不会说:“太好了!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我不需要买新船、新车、新房或换一份新的工作,我最缺的,就是‘仆人的身份’。请给我一些有关‘舍己’的教导吧!”

但恩典就不一样了!信徒身上的恩典是何等吸引人的品质啊!因为我们将会把别人不配得的东西赠予他们,正如基督因着恩典赐予了我们所需的一切一样。恩典是会“传染”的,整个世界都会被神的恩典所吸引。

有人将“恩典”(GRACE)这个单词的字母拆分成了几个不同的词,并以此表达恩典的丰富内涵:

  • G-Gods's(属神的);
  • R-Riches(丰富);
  • A-At(基于);
  • C-Christ's(基督的);
  • E-Expense(代价);

恩典(GRACE):属神的丰富基于基督的代价。这真是太精妙了,简直就像把尼亚加拉大瀑布那么宏大的真理,装进了一个精致的小瓶子中一样。

这就是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想要表达的观点:

  • 亚当带来了永无止境的罪的瀑布;而耶稣基督带来了永不止息的恩典的瀑布。

 

一位不知名的诗人曾这样写道:

你信主了吗?

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你领受祂的恩典了吗?

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哦,天父所彰显的恩典;

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祂将祂的恩典白白赐给我们。

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总会有更多更多;

哦,祂那无与伦比、无边无际的恩典,

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请大家再来看一次第21节的经文:

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

  • 当亚当从那棵树上摘下果子吃的时候,就开始死了;而当我们信靠那挂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时,我们就开始活了。
  • 亚当是个“小偷”,最终被赶出了乐园;而耶稣基督被悬挂在了一个小偷旁,应许他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23:43)。
  • 亚当因贪婪失去了乐园;而耶稣基督因着救赎的信心并藉着恩典,将天堂的产业应许给了我们。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