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伯拉罕和伊斯兰教
亚伯拉罕和伊斯兰教
先祖亚伯拉罕(第八部分)
罗马书4:20-21
引言:伊斯兰教的历史
公元六世纪,确切地说是公元570年,一个小男孩在麦加(Mecca)出生了。尽管他与当时的阿拉伯(Arab)王室,也就是哈希姆家族(Hashim)有远亲关系,但他出生的这个家族分支却十分贫寒。
这个新生儿被起名叫穆罕默德(Muhammad)。在他幼年时期,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在此之后,他辗转流离于多个亲戚家,直到最后,一个贫穷的叔叔收留了他。
根据穆罕默德传记作者的描述,他原本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阿拉伯男孩,喜欢与过往商队的旅行者交谈,探索沙漠里的洞穴。在他的童年中,唯一不同寻常的地方是,他很早就有了一种“宗教参悟”的体验。穆罕默德的母亲阿米娜(Aminah)就经常声称自己看到了异象,或经历了一些超自然的体验。其实当时她参与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秘术”(occult arts)。
在穆罕默德四十岁时,他声称自己“从天使加百列那里领受了天启”。他声称在那次经历中,他被真主安拉(Allah)选为下一任的先知和使徒。
他选择用“先知”和“使徒”这两个字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正如一位作者所指出的,在阿拉伯宗教中,并没有“先知”或“使徒”的传统。因此,使用“先知”一词,穆罕默德很可能是希望犹太人能接受他为下一任先知,同样的,使用“使徒”一词,他很可能是希望以此说服基督徒也跟随他。
穆罕默德声称,天使加百列向他显现,并将先知的衣钵传给了他。他坚称,他因此领受了真主最新的启示,而这些启示也最终被总结记录在了《圣训》(Hadith)和《古兰经》(Koran)的里面。
起初,穆罕默德向犹太人“传道”,说他是神所差派来的,是继亚伯拉罕和耶稣之后最新的先知。有趣的是,当作为部落首领和自封的先知的穆罕穆德开始崛起时,他居然采用了许多犹太习俗。这些习俗包括:一些关于饮食的律法、守周六为安息日,以及朝向耶路撒冷祷告。除此之外,他还赞美了旧约经文,并在《古兰经》中称犹太人为“经书的子民”(people of the book)。
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以及根据穆罕默德接下来所采取的非常明确的行动,当过往的犹太商人显然不会成为他的门徒时,穆罕默德决定抛弃所有的犹太仪式。他将祷告的方向从耶路撒冷转到了麦加,取消了守周六为安息日的做法,并逐渐恢复和采用了他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那些宗教仪式。
到最后,他开始对犹太人发动战争,掠夺他们的村庄,抢劫他们的家园。杰瑞·法尔威尔(Jerry Falwell)和富兰克林·格雷厄姆(Franklin Graham)指控穆罕默德对犹太人烧杀抢掠的言论引起了许多反应,但伊斯兰国家不仅公开谴责这样的反应,甚至还对这两个人发出了死亡威胁。
然而,这些指控背后的真相是公开记录的事实,甚至《古兰经》和《圣训》也支持这些结论。许多世俗文献,比如《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以及许多西方历史学家,甚至穆斯林学者都证实了这一事实,那就是穆罕默德是通过掠夺和屠杀犹太人才获得了权力和声望的。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在一个犹太城镇投降后,七百名男子在一天之内被斩首,所有的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根据穆斯林圣书的记载,穆罕默德还娶了一位少女为妻,并在她年仅九岁的时候与她发生了性关系。
随着穆罕默德在麦加和麦地那(Medina)的权力的提升,以及作为部落首领的领导力的增长,他的宗教观点也随之开始“发展和丰富”起来。但这些宗教观点无非是把犹太传统、《圣经》,以及众所周知的对月神“辛”(Sin)的敬拜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在阿拉伯人看来,月神辛是众多神灵中最至高无上的一位。有趣的是,在旧约圣经中,当以色列人频繁陷入偶像崇拜的罪中时,其中的一个偶像就是月神。
在阿拉伯的北部和南部,人们发现了大量的铭文,这些铭文可以追溯到穆罕默德时代,甚至比那还要再早几个世纪。根据这些铭文的内容,当时阿拉伯人称月神为“辛”,但牠的头衔是“al-ilah”,意思是“那位神灵”(the deity)。在穆罕默德还未出生之前,月神就以牠的头衔“Ilah”而不是牠的名字为人所知,“Ilah”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安拉”(Allah)。
早在穆罕默德出生之前,阿拉伯人就经常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安拉”,以此纪念他们最为强大的神灵——月神。其实,“安拉崇拜”是古代中东的“星体崇拜”中的一种,就是对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崇拜。因此,按照旧约圣经的教导,这种崇拜系统和对巴力(Baal)的星体崇拜一样,都应受到谴责。
就这样,穆罕默德把他的阿拉伯同胞们所信的一位神“拿走了”,也就是月神。而且他开始教导人们说,安拉不仅是最伟大的神,而且是唯一的神。由此,这种一神论成为他的教导的一部分,这种教导后来就被称为“伊斯兰教”(Islam)。通过这么做,那些不信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仍然会相信月神安拉,而他们也可以告诉那些笃信一神论的犹太人和基督徒说,真主安拉其实就是他们所信的独一真神。
一位作者是这样总结的:
伊斯兰教其实就是穆罕默德对古代月神崇拜的重新包装。现代伊斯兰教仍然使用古代月神崇拜的符号、仪式、典礼,甚至是月神的名字,而这些都来自于古代崇拜月神安拉的宗教实践。
顺便说一下,这种崇拜的符号是新月。就是人眼能看到的那种月牙。
因此,继承了月神崇拜的伊斯兰教的符号也是新月,这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事实上,我们随处可见,在清真寺的顶部以及在伊斯兰国家的国旗上,都有新月作为标志。在斋月期间,也就是在新月初现和消失的中间时期,穆斯林会守斋。
在今天一开始,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安拉不是旧约圣经中的神(“Elohim”)。事实上,如今的摩门教(Mormon)与伊斯兰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也有天使向摩门教的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显现,给了他一些“全新的启示”,并赋予了他作为神的先知的光荣使命。同样的,也有天使向穆罕默德显现,也给了他一些“全新的启示”,也赋予了他作为神的下一任先知的光荣使命。
我个人并不怀疑天使的异象或显现是他们真实的经历。这两个人都使无数的人远离了对耶稣基督的信靠。对此,我只能引用保罗在加拉太书1:8-9所发出的警告:
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那么,在当今世界中,伊斯兰教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呢?换言之,这种将犹太传统、《圣经》经文、基督教信仰与阿拉伯文化、月神安拉的崇拜仪式混杂在一起的宗教,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弟兄姊妹们,伊斯兰教事实上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宗教。在英国,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比福音派基督徒还多。在阿拉伯石油公司的巨额资助下,穆斯林正在收购废弃的英国圣公会(Anglican)教堂,并将其改建成清真寺。这种情况正在飞速发生着,以至于一些穆斯林声称英国将成为第一个欧洲穆斯林国家。
我最近读到,英国的法律状况已经到了这么一种地步,那就是英国议会(English Parliament)被迫裁定,在英国生活的穆斯林,他们在离婚问题上不必遵循英国普通法(English Common Law),而是可以遵循伊斯兰相关的法律。
那么,伊斯兰教在美国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这么说吧!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座新的穆斯林清真寺或礼拜中心在美国建成。现在,美国的穆斯林人数已经超过了美国圣公会信徒的人数。如今,美国已经有五百多座伊斯兰教中心。每一座都像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的那个一样,每天都会向好奇的人们敞开大门,欢迎他们走进来,然后工作人员会亲切地向他们介绍伊斯兰教的哲学、艺术和文化。
那么,伊斯兰教到底是什么呢?“伊斯兰”(Islam)这个词最初指的是“英雄主义”,尤其是那种愿意战死沙场的英雄主义。到后来,“伊斯兰”一词慢慢演变成了“臣服或投降”的意思。
另外,严格来讲,伊斯兰教并不会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创立的一种新宗教。相反的,它声称自己是“真主通过启示所有先知而颁布的一切宗教原则的延续”。
根据穆罕默德和《古兰经》的教导,伊斯兰教的先知甚至包括耶稣基督,不过他们只是将耶稣尊崇为真主的一位真先知,仅此而已。正如摩门教也没有完全摒弃耶稣,而只是改写了祂的身份一样,伊斯兰教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对此,我稍后会展开讨论。
亚伯拉罕与伊斯兰教
听了这么多有关伊斯兰教的信息,也许你现在在想:“这和罗马书第四章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是有关系的。因为伊斯兰教认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穆斯林就是亚伯拉罕。穆斯林视亚伯拉罕为他们的“属灵之父”(spiritual Father)。
为什么呢?因为亚伯拉罕“臣服”于真主,或者说亚伯拉罕向真主“投降”了,因此亚伯拉罕诠释了“伊斯兰”(Islam)这个词的内涵,也就是“服从于真主的旨意”。事实上,在阿拉伯语中,“降服”这个动词的名词形式,就是“伊斯兰”(Islam)。
鉴于伊斯兰教如今的崛起程度,鉴于安拉这个名字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为人知,鉴于穆斯林如今与我们西方世界的生活紧紧交织在一起,因此我认为,在讲述亚伯拉罕的生平时,不可能不对那些将亚伯拉罕视为其信仰领袖的其他宗教也展开一些讨论。此外,根据《圣经》的教导,我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导神的圣言,还在于向信徒揭露和警告世上那些错误的教导。
正如犹大在犹大书的3-4节那里警告信徒们说:
亲爱的弟兄啊,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因为有些人偷着进来,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罚的,是不虔诚的,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并且不认独一的主宰——我们主耶稣基督。
同样的,保罗也在提多书1:13-16写信给年轻的提多说:
这个见证是真的。所以,你要严严地责备他们,使他们在真道上纯全无疵,不听犹太人荒谬的言语和离弃真道之人的诫命。在洁净的人,凡物都洁净;在污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洁净,连心地和天良也都污秽了。他们说是认识神,行事却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在各样善事上是可废弃的。
保罗曾多次写信警告信徒要警惕那些假教师和假教导。事实上,保罗所有的书信都是为了揭露和挑战那些错误教导的,这些教导最终会否认神的恩典,以及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圣工。
那么,在这些事情上,亚伯拉罕到底有多重要呢?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都声称亚伯拉罕是他们的祖先,以及他们“属灵的父亲”。
- 穆斯林相信他们与亚伯拉罕有血缘关系,因为他们是以实玛利的后代。在穆斯林每天进行五次的祷告中,每一次在结束时都会提及亚伯拉罕。事实上,巴勒斯坦地区领导人亚萨尔·阿拉法特(Yassar Arafat),他的“宗教对话联络人”就曾强调说,亚伯拉罕只属于穆斯林。
- 犹太人认为他们与亚伯拉罕也有血缘关系,因为他们是以撒的后裔,并且他们仍遵守着神的圣约。
- 基督徒则被明确地教导说,他们是亚伯拉罕的“真儿女”,他们因信靠亚伯拉罕的神,而与亚伯拉罕建立起了联系。
保罗在罗马书4:11那里写道,亚伯拉罕是:
……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
那么,到底谁是对的呢?
在今天的讲道中,我不打算讨论犹太人这一方的论点了,因为我已经在之前的讲道中讨论过了。今天,我想从伊斯兰教对亚伯拉罕的声明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研究伊斯兰教和阅读有关穆罕默德生平和教导的整本书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古兰经》中,穆罕默德几十次告诫他的追随者,要将他的教导与新旧约圣经进行核对,来看看他说的是否属实。如果他的追随者真的能像穆罕默德所吩咐的那样,将穆罕默德教导的两部“启示著作”,也就是《圣训》和《古兰经》与新旧约圣经进行核对,如果他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伊斯兰教早在七世纪的时候就与穆罕默德一起消亡了。
事实上,穆罕默德对《圣经》中的故事只有一种笼统的概念,而且他教导这些《圣经》故事的方式也不正确。他时常把不同的故事混为一谈,有时甚至完全混淆了其中的人物和时间线。例如,根据他的教导:
- 大洪水发生在摩西时代;
- 法老的妻子收养了摩西,而不是法老的女儿;
- 宁录生活在亚伯拉罕之前的几个世纪,但穆罕默德说宁录把亚伯拉罕扔进了火炉,而他在火炉中安然无恙;
- 摩西的妹妹米利暗是耶稣的母亲,而不是马利亚;
- 耶稣是在一棵棕榈树下出生的,而不是在马槽里;
- 耶稣没有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是犹大被误认为是耶稣,并且代替祂被钉在了十字架上,而耶稣却被接上了天堂。
显然,这不仅仅是对穆罕默德声称认同的《圣经》的歪曲,而且抹杀了福音,抹杀了真正的救赎,这救赎是建立在相信耶稣基督牺牲赎罪的受死、埋葬和肉身复活的事实上的。因此,弟兄姊妹们,伊斯兰教并不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仍旧敬拜同一位神;事实上,他们的神与我们的神完全不同。
关于亚伯拉罕和基督教,《圣经》是怎么说的?
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当保罗准备在罗马书第四章开始讲述亚伯拉罕这个关键的圣经历史人物时,他在第3节那里先问道:
经上说什么呢?……
那么,《圣经》是怎么说的呢?
神给亚伯拉罕的启示
罗马书4:20是神给亚伯拉罕的启示:
并且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
等一下,这里的“应许”是什么来着?
保罗在加拉太书3:16澄清了这一点。事实上,在我们这个时代,这节经文与约翰福音3:16一样重要。加拉太书3:16向犹太人和全世界的穆斯林发出了一个惊人的宣告:
所应许的原是向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说的。神并不是说“众子孙”,指着许多人,乃是说“你那一个子孙”,指着一个人,就是基督。
换句话说,神在对亚伯拉罕说:“这就是我给你的应许,亚伯拉罕,弥赛亚要从你而出!”
保罗还在加拉太书3:7-9说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话:
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 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
什么样的亚伯拉罕呢?
- 作为犹太人的亚伯拉罕?不对!
- 作为外邦人的亚伯拉罕?不对!
- 作为穆斯林的亚伯拉罕?还是不对!
- 是“有信心的亚伯拉罕”!
而且,这个应许真的实现了!救主降临,在祂的身体里流淌着犹太人和外邦人的血,祂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路得和拔示巴的后裔,大卫和波阿斯的后裔,神应许亚伯拉罕的那位救主,将成为全世界的祝福。是的,终有一天,各族、各方、各国的人都要敬拜坐在宝座上的羔羊,并要将一切的赞美、尊崇、荣耀和祝福都归给祂,因祂是所应许的那个后裔耶稣基督,祂是神的儿子、道成肉身的神!
亚伯拉罕对神的回应
在看了神给亚伯拉罕的启示后,请大家一起来看亚伯拉罕对神的回应,也就是罗马书4:20那里的经文:
……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
由此可见,亚伯拉罕有两个回应,第一个回应是他的信心增长并坚固了。
《圣经》启示的三种信心
《圣经》启示的信心至少有三种。我来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
首先,是“决定性的,或得救的信心”(decisive or saving faith)。
当一个人邀请耶稣基督成为他个人的救主,并使他成为神的儿女时,这就是那种对耶稣基督所持有的一次且永远的信心。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得救的信心只会发生一次,一旦这种信心生效,救恩的问题就得到了永远的解决。
其次,是教义上的信心(doctrinal faith)。
在新约圣经中,“信心”一词指的是一系列的真理及教义。正如我们前面所读到的,犹大就告诉信徒要为信心竭力争辩。
最后,是日常生活中的信心(daily faith)。
这种信心说的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完全仰望并交托给我们的主。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7说:“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
他还在以弗所书6:16告诉信徒,每日都要拿起信心的盾牌,抵挡恶者和各样的试探。然后,在使徒行传14:22那里,他鼓励信徒“恒守所信的道”。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信徒会失去救恩,因为得救的信心与教义上的信心和日常生活中的信心是不一样的。
因此,亚伯拉罕对神应许的信心,每天都在增长和坚固。
除此以外,保罗在罗马书4:20告诉我们的亚伯拉罕的第二个回应是:
……将荣耀归给神。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其实是在说:“亚伯拉罕为神所应许要做的事,提前感谢神!”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曾因为神信守了祂对我们的应许,而提前感谢神呢?我们当中有多少人会在一天的开始时,向神感恩祷告说:“主啊,我想提前说,无论今天会发生什么,你都已经应许过了,让万事互相效力,叫我得益处,并且使我可以更加拥有基督的形象和样式。因此,鉴于这样的应许,无论今天要发生什么,我都要提前称谢你!”
这就是神给亚伯拉罕的启示,以及亚伯拉罕对神的回应。
应用
基督徒对伊斯兰教的“三重回应”
在今天的讲道结束前,我们来总结一下要点。我们刚刚谈到了神给亚伯拉罕的启示,以及亚伯拉罕对神的回应,那么基督徒对伊斯兰教又该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呢?事实上,我们可以做出“三重回应”,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是“尊重”(respect)。
无论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宗教,我们都应该尊重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足的关心和同情,将基督的爱分享给他们。因为他们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禾场”。因此,如果在你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中,恰巧认识穆斯林,那么请花些时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第二个关键词是“认识”(recognition)。
虽然你尊重他们的人格,虽然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但与此同时,你不仅需要充分认识他们的宗教,而且你也需要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古兰经》与《圣经》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无法调和的分歧。他们需要认识到,他们的真主不是耶和华。尽管伊斯兰教也崇拜一位神,但这个神并不是在创世记第一章中以“以罗欣”(Elohim)自称的独一真神和永活的神。
除此之外,《古兰经》中的耶稣也不是《圣经》中的耶稣。根据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的教导,耶稣不是神的独生子,耶稣没有为我们的罪受死,耶稣不是神,只是一个人,耶稣基督并没有从天上降下来拯救失丧的人。
因此,我们不但要有尊重,我们还要帮助彼此更深地认识。最后,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第三个关键词是“再次委身”(rededication)。
也就是说,当你发现穆斯林对他的宗教和他的神有着何等高涨的热忱和狂热时,这应该挑旺你自己的信心,以及你对亚伯拉罕所信的真神的委身。
基督徒如何再次委身
当我们审视我们对真理的委身程度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确实需要操练最后一个关键词,也就是“再次委身”,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祷告。
无论穆斯林身在何处,他们每天都要祷告五次。那么你祷告的频率是多少呢?向非洲穆斯林宣教的一名传教士,曾给了我一个穆斯林祷告时会用的垫子,我时常把这个祷告垫铺在书房的地板上,跪在那里向神祷告。每当想到,与穆斯林一天五次铺开祷告垫,然后面向麦加朝着月神祷告相比,我深深地对自己缺乏祷告的事实感到亏欠。
第二,禁食。
禁食或斋戒也是穆斯林宗教仪式的一部分。那么,你是否也有过为了祷告和专注在神的话语上,而废寝忘食的经历呢?
第三,着装准则。
穆斯林的着装准则反映的不仅仅是谦逊。事实上,他们仍保留着七世纪的习俗,然后强加给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信徒。然而,如果将我们的基督徒妇女和穆斯林那些甚至不敢露出自己肌肤的妇女相比,我不知道二十一世纪的基督徒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第四,对主的名充满热情。
穆斯林对他们真主安拉的名充满了热情。无论走到哪里,他们的问候语都是“真主至大”(Allah is great),真主的名也因此被传播了出去。那么你会经常与别人谈论起你那又真又活的主的名吗?
第五,充满激情地向主歌唱。
穆斯林总会充满激情地向他们的真主歌唱。那么我们又是以怎样的激情来歌颂我们三位一体的神的呢?
结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大相径庭
尽管穆斯林充满了热忱和激情,尽管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宗教,但它却无法给予其信徒任何天堂的确据,一点都给不了。而那些穆斯林殉道者,也就是那些在与真主的敌人进行“圣战”时牺牲的人,还以为自己一定能进入天堂,这是何等的可悲啊!
那么,伟大的先知穆罕默德就一定会进入天堂吗?不一定,事实上,就连穆罕默德自己也说:“虽然我是真主安拉的使徒,但我也不知道真主会如何待我。”
因此,弟兄姊妹们,伊斯兰教无法保证穆斯林一定能上天堂。
那么,我们是否留意到了亚伯拉罕是如何看待神的应许的呢?请大家一起看罗马书4:21的经文:
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做成。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亚伯拉罕不属于穆斯林,也不属于犹太人,事实上,他不属于任何宗派或民族。因为正如《圣经》所教导的,他只属于一群特殊的人,就是那些信靠神所应许的救主的一群人。
基督徒记者卡尔·托马斯(Cal Thomas)最近引用了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的一句话,用以总结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主要区别。我认为这句话非常好地总结了这一要点,我就以这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内容。这句话是:
伊斯兰教是要让你的儿子为神而死,而基督教则是神让祂的儿子为你而死。
本手稿包含下列大量的引用、改述和参考:
Robert Morey, The Islamic Invasion (Eugene, Oregon,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1992).
Don Richardson, In Their Hearts, (Ventura, CA, Regal Books, 1981).
Frank S. Mead, Handbook of Denominations,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1980).
Time, (Sept. 30, 2002).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