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亚伯拉罕

先祖亚伯拉罕

by Stephen Davey

先祖亚伯拉罕

先祖亚伯拉罕(第一部分)

罗马书4:1-5

 

引言

在今天的讲道中,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第四章的经文。在前面的经文中,保罗已经完成了他写给罗马人的书信的“引言部分”,并且已经阐明了他的主要观点,那就是义人必因信得生。现在到了第四章,他暂时走出了神学课堂,到外面呼吸了一些新鲜空气。换句话说,到了第四章,保罗将从“真理的命题”转向“真理的阐释”。

对此,拉夫·劳伦(Ralph Lauren)写道:

称义这一伟大真理,它此时此地不是要通过原则,而是要通过性情呈现出来……它不只是要被简单地陈述出来,而是要在一个伟大的人的生命中活出来。我们可以在经验的实验室里看到称义,而不是在伦理学的教室里。

 

亚伯拉罕:因信称义的例证

请大家一起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四章第1节,使徒保罗在这里问道:

如此说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凭着肉体得了什么呢?

保罗现在要用亚伯拉罕,来作为因信称义的重要例证。但保罗为什么会选择亚伯拉罕呢?为什么要用他作为例证呢?旧约圣经中不是还有其他信靠神的人吗?

 

选择亚伯拉罕作为称义例证的五个原因

我相信,在圣灵的引导下,保罗有很多理由可以选择亚伯拉罕作为称义的“活例证”。我来给大家例举其中的五个理由。

 

首先,亚伯拉罕生活的时代,比保罗写这封给罗马人的信的时代,早了足足两千年。

换句话说,保罗是想用亚伯拉罕的例证来反驳这样一种说法,就是神救赎计划中的唯信得救的福音,是某种“新创造”或“新发明”,是由这位之前是法利赛人、后来是基督徒的保罗杜撰出来的东西。

而根据加拉太书第三章的教导,事情的真相是,亚伯拉罕从神那里领受了有关耶稣基督的特殊启示。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8节那里写道:

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

这发生在神颁布律法之前的几百年里,而在这之后的几百年里,先知们则向我们预言了更多有关耶稣基督的信息:

  • 弥迦在弥迦书5:2告诉我们,弥赛亚将在哪里诞生;
  • 以赛亚在以赛亚书的五十三章,向我们描绘了弥赛亚的模样;
  • 大卫在诗篇第二十二篇那里告诉我们,弥赛亚将如何在十字架上受死。

而在这些预言被记录下来的几百年前,亚伯拉罕就已经领受了有关弥赛亚降临的福音。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9节那里写道:

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

事实上,在这四千多年里,福音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旧约时期信徒的福音是:弥赛亚将要来临,而新约时期信徒的福音则是:弥赛亚已经来临;旧约时期的信徒遥望将来的十字架,而新约时期的信徒则回望过去的十字架。

通过借用先祖亚伯拉罕的例子,保罗想要表明的是:福音是不会改变的。换句话说,我们都是因着对弥赛亚的信,并蒙神的恩典而得救的,这与我们的行为好坏无关。

 

其次,保罗使用亚伯拉罕作为例证的第二个原因是:亚伯拉罕是神选民的先祖。

亚伯拉罕是第一个犹太人,从他的后代中产生了希伯来民族。因此,那些对亚伯拉罕和神的关系真实的事物,对他所有的后代也一定是真实可信的。

保罗自己在加拉太书三章7节那里说:

所以,你们要知道: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而在罗马书四章11节那里,保罗说亚伯拉罕是:

……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

换句话说,我们最好弄清楚亚伯拉罕所信的是什么。

 

第三,亚伯拉罕之所以是与神建立亲密且真实关系的完美典范,是因为他被称为“神的朋友”。

《圣经》三次提到了亚伯拉罕是“神的朋友”。

  • 第一处是约沙法王在历代志下二十章7节那里的祷告:

我们的神啊,你不是曾在你民以色列人面前驱逐这地的居民,将这地赐给你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永远为业吗?

  • 第二处是先知以赛亚在以赛亚书41:8转述神的话说:

惟你以色列——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

  • 第三处是在雅各书二章23节,雅各写道:

……亚伯拉罕信……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

大家能想象到拥有这样一个头衔吗?我们都很在意我们的朋友都是谁。每个人都会说出一些重要的朋友的名字,大家都认识这个人,而他们正是那个重要人物的朋友。但想象一下,作为神的朋友而载入史册,这是何等大的尊荣啊!

那么“神的朋友”这个称号只属于亚伯拉罕吗?其实并不是,约翰福音十五章13节的经文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来是:

……为朋友舍命……

也就是说,当你像亚伯拉罕一样,把你的信心寄托在救主身上时,你也就成了神的朋友!神可以对你,或者对我说:“斯蒂芬,你是我的朋友。比尔(Bill),你是我的朋友。苏珊(Susan),你也是我的朋友。”

猜猜我们能向别人炫耀什么?我们可以大摇大摆地说:“神碰巧是我最亲密的朋友。”

因此,保罗在罗马书四章1节那里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如果有谁配得上天堂,那么亚伯拉罕一定就是那个人,因为神甚至称他为自己的朋友。

可问题是,亚伯拉罕到底是如何成为神的朋友的呢?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弄清楚这个问题,那我们就能发现自己如何也能成为神的朋友!

 

我认为,保罗选择亚伯拉罕作为“唯信称义”的例证的第四个原因是:亚伯拉罕被尊为信心的榜样。

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牧师曾写下了这么一段强有力的总结:

通过选用亚伯拉罕作为唯信称义的圣经中最高的榜样,保罗其实是在冲击着传统犹太教的营垒……因为如果亚伯拉罕不是因为遵守律法而称义,那么就没有人可以称义了。反之,如果亚伯拉罕完全是因信神而称义,那么其他人也必须以同样的方式称义。

 

第五个理由是紧接着第四个理由的,保罗之所以选择亚伯拉罕作为称义的榜样,是因为犹太民族认为他是一个义人。

其实这正是保罗想要澄清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保罗那个时代,犹太人及其犹太领袖认为,亚伯拉罕之所以能在神面前称义并称为神的朋友,是因为亚伯拉罕本来就是个义人。

一些犹太次经甚至教导说,亚伯拉罕称义,是因为他遵守了神的律法。根据《德训篇》(Ecclesiasticus)第四十四章19-21节的记载,亚伯拉罕是因顺服才与神和好的。

而根据在公元前一百年编写的《禧年记》(Jubilee)的记载:“因为亚伯拉罕在耶和华面前的一切行为都是完全的,他一生一世都以公义为乐。”

犹太人认为亚伯拉罕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在《玛拿西祈祷文》(the Prayer of Manasseh)中,亚伯拉罕被描述为从不需要悔改。

到了保罗的时代,有关亚伯拉罕公义的传说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实。事实上,一些拉比的著作甚至声称:亚伯拉罕天生就非常良善,他三岁就开始侍奉神,而且他将成为“七位完全人”中的一员,要把神的荣光带回圣殿。

因此,在保罗那个时代,大多数犹太人都相信:亚伯拉罕之所以被神选中,成为神选民的先祖,这是因为亚伯拉罕的个人生命足够好。因此,保罗选择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配得”救恩的候选人!如果有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天堂,那一定是神的朋友亚伯拉罕!

 

《圣经》是怎么说的?

保罗在罗马书4:2-5接着写道:

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就有可夸的;只是在神面前并无可夸。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做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

大家能在这段经文中划出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吗?这句话会瞬间扼杀所有的异端,以及虚无的想象。这也是保罗在第3节那里几乎要大声疾呼的一个问题:

经上说什么呢?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圣经》是怎么说的?

  • 如何才能成为神的朋友?《圣经》是怎么说的?
  • 神要如何赦免和遗忘你的罪?《圣经》是怎么说的?
  • 如何才能洗净你的良心?《圣经》是怎么说的?
  • 如何才能进天堂?《圣经》是怎么说的?

我昨天晚上去杂货店里买了些阿司匹林药(aspirin)。在排队付钱的时候,我看了看杂志架上的小报。这些小报刊登了许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奇闻逸事,比如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一对夫妇生下了可爱的宝宝”(dear baby born to couple),但配图却是一张小男孩头上长出鹿角的照片!实在难以想象!

到了柜台旁边,还有一些小册子。我看到其中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写着“如何找到神”(How to Find God),我注意到了“神”这个字,于是拿起了它,打开一看,里面写着:“寻找神没有唯一的公式,因为祂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寻找神没有唯一的公式?对于这个问题,《圣经》是怎么说的?

我之所以对这种无稽之谈感到担心,并不是因为世人有这种想法,说实话,我倒是希望他们能以他们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找到神。我所担心的是,似乎我们的教会也在不断地向着“真理文盲”的方向发展。如果你随便拿一个宗教话题,来问一个普通信徒的看法,那么他们很可能会给你一个他们自己的观点。然后,如果你接着问他们:“但《圣经》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很可能会说:“那我可真的不知道了。我不是《圣经》专家。”

现如今,大部分圣经学习小组的情景是这样的: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先读一两节经文,然后再花一个小时来讨论这节经文对他们有什么意义。但亲爱的弟兄姊妹,除非你先知道这些经文本身的意思,否则它对你来说是就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它的意思,那么你可能就会自己杜撰出一些意思来,而这些意思却很有可能不符合神原本的心意。

 

在我短暂的传道生涯中,曾有同性恋者、通奸者和滥交的单身人士告诉我说,神是站在他们那一边的!他们告诉我说:神正在祝福他们,神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神在他们的心里使他们确信,他们的选择不是罪恶的。

我记得有一位女士,她与一位已婚男士有不道德的婚外情。她在悔改后向我承认说,他们之前是何等愚昧地自欺欺人,当他们偷偷见面时,他们居然会带上《圣经》,先一起读经,再一起祷告,然后为他们的关系感谢神,最后把灯关了。

《圣经》是怎么说的?

事实上,你越是远离《圣经》所说的真理,你就越是容易被那吼叫的狮子发现,它正在四处游行,寻找可以败坏、摧毁和吞吃的人。你到底是会为欺骗、撒谎、滥交和一颗悖逆的心辩解呢?还是愿意按照《圣经》所说的去行去做?

弟兄姊妹们,谁主宰着你的财务开支?谁指导着你的商业交易?谁掌管着你的电话交谈?又是谁在你各样的计划中得到尊荣?

《圣经》是怎么说的?

神告诉我们,每个信徒都应该研读祂的话语。正如提摩太后书二章15节告诉我们的: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我记得,就在不久前,一位女士带着一大堆关于离婚的书,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她正和一个已婚男人发生着不道德的婚外情,而且她坚信神希望那个男人的婚姻尽快结束,这样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结婚。这个女人并不参加教会聚会,她来只是希望我能证实她的观点,然后让那个男人的妻子主动离开他,这样他们两个就可以结婚了。而这个男人的妻子刚好是我们教会的一位敬虔的信徒。这个女人想让我看看这些鼓励离婚的书,这些书是由许多牧师和学者写的,他们在各自的书中都罗列出了神不会介意离婚的各种理由。

但最后,我带着她看了《圣经》是怎么说的。虽然她自称是基督徒,但我明显感觉到她并不了解主耶稣。其实在她的生命中,她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个男人,而是主耶稣自己。在与她分享了基督的福音近一个小时后,悔改的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流了下来,她说她愿意把自己的心和生命交给基督。她真的这样做了,并且结束了那段不道德的关系。我向她推荐了离她家不远的一间教会,在那里,她接受了洗礼,并参加了门徒训练。

保罗实际上在对他的听众说:“你们确实有一些听起来很不错、甚至让你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奇思妙想,但它们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它们实际上正在引导你们远离亚伯拉罕的神,而不是将你们引向祂。那么,《圣经》到底是怎么说的呢?”

 

《圣经》对亚伯拉罕的称义是怎么说的呢?

在第3节的后半节,保罗直接引用了旧约圣经的经文,即:

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

这是神使罪人称义的方式,就是祂将基督的义,记在愿意相信的罪人的“帐上”。当你愿意把你那颗有罪的心完全交给神时,神就会把基督的义赐给你。

那么,亚伯拉罕在神面前称义,真的是因为他配得吗?《圣经》到底是怎么说的呢?

请大家把圣经翻到创世记第十二章,神在那里呼召亚伯拉罕离开他的本地和本族。他听从了神的呼召,并起身离开了家乡。后来那地发生了饥荒,不过这也给亚伯拉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信靠神的机会。但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0-13节的经文,来看看亚伯拉罕那时都做了什么吧:

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其实也不算是谎言,因为创世记20:12告诉我们说,撒拉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也就是说,他们的父亲是同一个人,因为那时神还没有咒诅家族内通婚的行为,所以撒拉本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

而且亚伯拉罕很聪明,因为他想对撒拉说的是:“我不是要真的撒谎,我只是说了一半的实话。告诉他们你是我妹妹就行了。这样我们就能留在这里,得到我们需要的食物,就能活下去,最后再返回迦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因此,撒拉就按照他的吩咐这么说了。这对于那些认为亚伯拉罕有着完美信心的犹太人而言,无疑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所以,《圣经》是怎么说的,可能和我们原本想象的完全不同!

不过,我们也很难不同情他。我们都知道,在当时,如果法老想要把一个已婚妇女纳入自己的后宫,那么他会不惜杀死这个妇女的丈夫来得到她。

请大家继续来读创世记十二章14-15节的经文:

及至亚伯兰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见那妇人极其美貌。法老的臣宰看见了她,就在法老面前夸奖她。那妇人就被带进法老的宫去。

可能亚伯拉罕自己也没有料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按照当时法老后宫的习俗,有十二个月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法老不会碰这个女人。但在十二个月后,她将成为法老后宫的正式一员,并会被带到法老的面前。

与此同时,法老给亚伯拉罕运送来许多牲畜、织物和仆婢作为礼物。我都能想象得到,一批又一批的礼物送到亚伯拉罕的住处,法老还给他写了一张纸条,上面说:“谢谢你,亚伯兰。谢谢你来到了埃及。哦,对了,再过三个月,你的妹妹就彻底是我的人了!”

可见,这位伟大的信心之父因自己的不诚实和缺乏对神的信心,陷入了何等绝望的处境中。

而第17节的第一句话却给他带来了盼望。大家能用笔圈出这几个字吗?

耶和华……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耶和华的干预,就不会有任何盼望。亚伯拉罕当时能怎么做呢?他敢自己找到法老,然后说:“法老,我撒谎了,我想要回我的妻子”,他敢这么做吗?不可能。所以神介入了,正如第17到19节的经文所记载的:

耶和华因亚伯兰妻子撒莱的缘故,降大灾与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就召了亚伯兰来,说:你这向我做的是什么事呢?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她是你的妻子?为什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她取来要作我的妻子?现在你的妻子在这里,可以带她走吧。

现在,不要以为一切都相安无事,似乎亚伯拉罕的困境已经彻底解除了。其实并没有,因为亚伯拉罕犯了罪,所以他最后回到伯特利的祭坛那里,向神认罪悔改。

 

亚伯拉罕犯罪的后果

亚伯拉罕所犯的罪有几个后果,请大家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亚伯拉罕错失了一次凭信心而活的经历。

如果他一直留在伯特利的祭坛那里,而不是去埃及;如果他因为确实有需要的缘故而呼求神,那么神可能会奇迹般地回应他,或者以某种方式供应他的所需,就像祂供应了摩西、旷野中的以色列民、以利亚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天使已经准备好了“吗哪的配方”,旷野中的岩石也已经准备好了喷涌而出的清泉。而亚伯拉罕却错失了经历这一切的机会。他失去了亲眼看见神满足他所需的这份祝福。

 

亚伯拉罕犯罪的第二个后果是:他的财物明显增多。

当他离开埃及时,正如创世记13:2告诉我们的,他变得非常富有。可能有的弟兄姊妹会想,这为什么会是犯罪的后果呢?因为这些财物最终会引起亚伯拉罕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彼此争执,最终也导致了他们家庭的破裂。

千万不要以为发财必然是来自神的祝福。按照神的旨意,亚伯拉罕在迦南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而到了埃及,也就是离开了神的旨意,他居然大发横财。

 

第三,亚伯拉罕犯罪还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他家里多了一名女仆。

当亚伯拉罕和撒拉离开埃及时,撒拉带了一个名叫夏甲的埃及女仆回来。后来,亚伯拉罕又一次选择不相信和不依靠神将要赐他儿子的应许,于是决定“自己动手”,他与夏甲发生了关系,夏甲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成为阿拉伯人的祖先。即使到了四千多年后的今天,阿拉伯人仍然是让以色列人头疼的敌人。

 

结论

亚伯拉罕为什么能称义呢?真的是因为他完美无瑕、毫无罪恶、无需悔改和始终忠心吗?不管拉比们怎么说,我们还是要看《圣经》是怎么说的!

保罗在罗马书第四章那里给我们的回答是,以上这些都不是亚伯拉罕称义的原因;亚伯拉罕之所以称义,是因为神拣选并呼召了他。因为亚伯拉罕信神,于是神因着祂自己的恩典,将祂的义通过基督白白地记在了亚伯拉罕的“罪帐”上。因此,先祖亚伯拉罕是神恩典的绝佳例证,因为神呼召、救赎并赦免了一个有罪的人。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霍雷修斯·博纳(Horatius Bonar),在他的书中有一首诗,名字是“非我手所能做”(Not What My Hands Have Done),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真正信靠神的人的信仰状态。这首诗写于1861年,博纳在这首诗中写道:

这双手所行的事,

不能拯救负罪之魂;

这劳碌的肉身,

不能圆满我精神。

我所感所做皆空,

难与神和解,

祈祷与叹息,泪水所洗净,

未解沉重担。

唯有你的工,耶稣基督,

能轻解这罪的负荷;

唯有你的血,神之羔羊,

带来我内心的平安。

唯有你的恩,神,

能宣告宽恕,

唯有你的能力,主耶稣,

能破我心中束缚。

我赞美受膏者,

我仰望神圣爱;

颤抖的心,轻声呼唤,

你是我的救主。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