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鸿沟

巨大的鸿沟

by Stephen Davey

巨大的鸿沟

唯信称义(第二部分)

罗马书3:22-23

 

引言

在今天的讲道中,我想让大家聚焦于基督信仰最著名的一节经文。

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三章。使徒保罗在罗马书3:23写道: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这节经文不仅在教会中广为人知,而且在这封写给罗马信徒的信中,使徒保罗在圣灵的感动下也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节经文所蕴含的真理,其实就埋藏在人类内心的深处。

事实上,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在他们的心里理解这个信息。人们会有许多与这个信息相关的“终极之问”,比如:

  • 我该如何处理难以摆脱的罪疚感?
  • 我该如何对待罪恶?
  • 为什么我有一种审判即将到来的感觉?
  • 虽然我可以用越来越多的东西来填满我的生活,为什么我还是感到空虚不已?
  • 每每想到有关死后的结局,我该做什么才能让我的心灵变得平静?
  • 我怎样才能确保自己最终能永远待在一个“好地方”,而不是“坏地方”呢?
  • 我该如何与神和好?

事实上,古往今来世上所有的宗教,无非都是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做出的有组织的努力。他们可能会通过以下的行为来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比如:在圣水中沐浴、开启一次神圣之旅,或者进行某种忏悔和自我牺牲的仪式。

早在使徒保罗那个时代之前,希腊人就已经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神秘宗教。这些神秘宗教的仪式就包括与一位死后又复活了的神灵合而为一。这听起来很熟悉,对吧?然后,那些渴望与这位神灵建立联系的人,必须经历一系列的入会仪式,这些仪式被称为“认同仪式”(identification rites)。当认同仪式完成后,用神秘宗教的语言来说,这个初信者就成了“第二次出生”的人(twice-born),或者简单地说,就是“重生” (born again)的人。

在某个神秘宗教中,当初信者在完成了认同仪式后,会被赐予牛奶,因为这象征着他是一个“新生儿”。

在一个被称为“牛祭”(taurobolium)的非常血腥的神秘仪式中,新信者需要站在一个坑中。在坑的上方,人们会把木头摆成格子的形状。然后,人们会把一头刚刚被割了喉的公牛摆在木头上面,公牛的血会涌入这个坑里。当公牛的血流下时,坑里的初信者就会“沐浴”在鲜血中。人们认为,这就是初信者所得到的救赎。当仪式结束后,人们会把这名初信者从血坑里拉上来,然后会称他为“永恒的重生者”。

 

这个世界正在寻找各种属灵问题的答案,而就在寻求的过程中,这个世界却将自己的信心寄托给了各种《圣经》以外的思想和信仰体系。

然而,人类宗教在处理罪恶、羞愧和审判这些问题时,就和我最近读到的一只小老鼠一样徒劳无功。我读到的这个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人买了一只小白鼠,打算把它当作他的宠物蛇的一顿美餐。他把这只小白鼠扔进了宠物蛇的玻璃笼子里,当时蛇正在它的锯末床上睡得正香。显然,这只小老鼠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或者说,“棘爪”的问题。睡梦中的蛇随时都有可能醒来,然后把它当作晚餐一口吞下。不用说,它需要想出一个绝妙的逃生计划。

那么,它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它迅速开始用锯末把蛇盖住,直到那条熟睡的蛇的全身都被锯末盖住了。就这样,这只小老鼠看起来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然而,它不知道的是,它唯一的拯救其实来自于玻璃笼的外面。原来那个人对这只小老鼠产生了怜悯之心,于是把它从笼子里又拿了出来。

人类的宗教就像在沉睡的审判上堆砌锯末一样。

我曾见过有人试图通过以下这些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罪恶,比如:偷偷浸入别人用来洗礼的水中、进行某种忏悔和自我牺牲的仪式、把自己的身体刺穿、挂在木制的十字架上、在他们认为的圣水中清洗自己、哼唱圣诗、向神灵祈祷以及观察星宿的变化。

但这些行为对于救赎毫无意义,其实就像那个站在坑里、浑身淋满了牛血的人一样,他身上的牛血也不会给他带来任何救赎。事实上,这些行为并不比用锯末来掩盖我们的罪、羞愧和审判更加有效。

在罗马书三章22节,使徒保罗将来自神的真理传递给了我们,那就是最终和完全的洁净是通过信耶稣基督而得到的。

换言之,“称义”这件事,或者说我们在圣洁的神面前有“公义的法律地位”这件事,与我们自己能做什么根本没有关系,而与基督已经完成的一切息息相关。对应这一真理的神学术语是“唯独信心”(Sola fide),这指的是“唯独相信基督”,也就是相信基督是唯一能够拯救我们的救主,而这与我们的努力和我们的善行毫无关系。

事实上,弟兄姊妹们,当我们充分理解了罗马书三章23节的“沉重”时,我们就会开始理解“唯独信心”的绝对必要性了。罗马书三章23节带给人类的“沉重”就是: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一个普世的判决:

首先,在这节无比经典的经文开头,保罗用了“都”这个字,作出了一个普世性的判决。也就是说,保罗是在对所有人讲话。“都”这个字本来就是全面性的,它包罗万象,无所不有。“都”这一个字表明了,没有一个人被遗漏或略过。事实上,没人可以说:“没事的,保罗只是在对那时的罗马人讲话,他只是给一世纪的意大利人写信。”

不是的,“都”指的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所有人。

请大家留意保罗在三章19节那里所说的话:

……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

在这节经文中也出现了“都”这个字,那么,我们“都”怎么样了呢?

 

不可改变的状态:已经

第二,保罗在这个普世性的判决中说,我们都被包含在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状态中,那就是世人都犯了罪……”

这句经文所用的时态是完成时,而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字是我们经常忽略的,那就是“犯了罪”的“了”。这个字甚至与这节经文中的下一个词、也就是“罪”同样重要。在希腊文中,这个字指的是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已经”。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保罗在这里所指的不是我们的罪行,而是我们的罪性。换句话说,保罗谈论的不是我们个别的堕落行为,而是我们人格的状况。

这节经文指的是:在亚当里,全人类都犯了罪。因为亚当作为人类的代表,首先犯了罪。这玷污了人类的源头,所以人类的“水流”现在是被污染了的。无论你离亚当有多远,即使从亚当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这“水”仍然是被污染了的。

事实上,保罗在罗马书五章12节的经文中,就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点: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因此,保罗在第三章认为整个人类都在亚当里犯了罪。而我们都拥有亚当罪性的证据,就在于我们天生就会犯罪的这一事实。

我和我妻子都知道,在我们的房檐上有几只小鸟,就在浴室外面的房檐那里。我们一开始以为这个鸟巢在屋顶排水槽的下面。有一天,当玛莎(Marsha)在院子里干活时,她看到我们房子侧面的通风口是开着的,就在浴室的墙外,有一只鸟飞了出去。于是玛莎站在院子里观察了一会儿,过了一小会儿,那只鸟又飞了回来,它先是用嘴把通风口的挡板掀开,然后就消失了。

原来那窝小鸟其实就在我们家从浴室的天花板通往外面的通风口里。现在就能解释我们听到的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了。当通风口的挡板发出声音时,也就是当鸟妈妈“满载而归”的时候,我们紧接着就能听到那些小鸟们争先恐后地抢虫子吃的声音。然后,当通风口的挡板再次发出声响时,这群小鸟就都安静下来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当通风口的挡板再次被掀起时,它们就又开始拼命地叫起来。

鸟妈妈可从来都没有给她的鸟宝宝们上过任何“声乐课”。她从来都没教过它们说:“好了,如果你们想吃虫子的话,就得先鸣叫!”

不是的,它们凭本能就知道要通过鸣叫来吸引妈妈的注意。感谢主,过了几周后,鸟妈妈终于开始要把这些小鸟推出通风口了,它们也本能地扇动翅膀,试着飞起来。它们可不需要接受飞行培训,也不需要为期十二个月的“持证飞行”。都不需要!它们永远都不需要接受这样的培训,因为它们生来就知道如何飞行。

正如鸟儿因其天性而飞翔,我们也因为我们的天性而犯罪;正如鸟儿因其天性喜欢吃虫子,我们也因为我们的天性喜欢犯罪;同样的,正如鸟儿无需学习就能飞翔,我们也不需要学习就知道如何犯罪。我想我们都没有上过一门专门培训犯罪的课程,不是吗?

然而,这一切都不能为我们的罪行开脱,而是会揭露我们的本性有多么腐败,以及我们为什么都是有罪的。

而且请大家留意,保罗在第23节那里并没有提到我们犯罪的数量或程度。他并没有说:“因为世人都犯了‘十宗大罪’……”如果他是这么说的,那么有人可能就会说了:“好吧,我不符合这节经文的描述,因为我不像我认识的其他人那样,犯那么多的罪,所以这节经文不适用于我。”

然而,保罗在这里指的不是我们犯罪的数量,而是我们犯罪的本质。

我们可以将第23节的经文理解为:“因为世人都有罪人的本性……”,或者“因为世人都有他们的始祖亚当的本性……”,又或者“因为世人都会本能地犯罪。”

 

不可辩驳的过犯:“犯了罪

第三,保罗这里所关注的,是人的过犯。他从普世性的判决,谈到了不可改变的状态,现在又要接着谈论人类不可辩驳的过犯,就是世人都犯了罪……”

你可以矢口否认,但没关系,世人都犯了罪。

你可以极力狡辩,但这并不能改变对神圣洁性情的冒犯,世人都犯了罪。

你可以说你不认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没关系,世人都犯了罪。

你甚至可以宣称根本就没有罪这回事。这正是共产党在俄罗斯(Russian)执政后试图做的事,在他们出版的《俄语词典》中,“罪”这个字后面的定义是:“一个古老过时的词,指的是违背了神话中的神圣律法。”但人们在字典里怎么定义都无所谓,世人都犯了罪!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无法逾越的鸿沟:“亏缺

第四,由于这种不可辩驳的过犯,保罗接着揭示了无法逾越的鸿沟的真理,即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亏缺这个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不够,未能达到,或完全缺乏”。

在一世纪时,希腊农民会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错过了季节的农民,比如他们没能及时把种子种到地里,因而颗粒无收。因此,换句话说,这节经文说的是:“因为世人都犯了罪,错过了神荣耀的季节。”

在古埃及,这个词被用来指那些没有受过教育且目不识丁的人。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节经文翻译成:“因为世人都犯了罪,成为属灵的‘文盲’,读不懂神的荣耀。”

而在使徒保罗那个时代的金融圈里,这个词也可以被用来指那些破产的人。因此,这节经文还可以翻译为:“因为世人都犯了罪,在神的荣耀这件事上都已经破产了。”

假设我请在座的各位都站在你们的座位上,然后等我数到三的时候,大家要尽力跳到我现在的位置。即使你们的永生只取决于这一跳,我想也没有一个人能一下子就跳到台上,因为这之间的鸿沟、距离和间隔实在是太大了。

可能有些人会比其他人跳得远一些。比如前排的人就会比后排的人跳得更近一点。但不管怎么样,所有的人还是“不够”,还是“未能达到”。

这和站在座位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并没有关系。你可能道德高尚、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言善辩、思想开放、慷慨大方、心地善良而且人脉广泛,但你还是“不够”,还是“未能达到”,因为你同样犯了罪,没有达到神圣洁的标准。

有这么一名来自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Detroit,Michigan)的男子,他竭尽全力想要达到成为警察执法人员所要求的标准身高,即一米七。而他的身高是一米六五,足足矮了五厘米。为此,他尝试了滑轮,甚至用了拉伸架。眼看他的努力就要奏效了,然而,当他用尽一切办法后,他最后居然比以前还矮了1.6厘米。他的努力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警察局长最终更改了要求,允许这个人申请报名,而且不再要求申请人的身高!

然而,神可不会因为媒体的负面报道而更改祂的规则,祂的判决是不可更改的。

到目前为止,保罗已经谈论了普世性的判决,人类不可改变的状态,不可辩驳的过犯,罪人与圣洁的神之间那无法逾越的鸿沟,而保罗接下来要谈的一点只会让人类的境况变得更糟。

 

遥不可及的目标:神的荣耀

这节经文中的第五个要点是:天堂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保罗在这里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呢?荣耀的希腊语是“doxa”,由此也衍生出了我们所熟悉的doxology“赞美诗”或“荣耀颂”这个词。

“doxa”这个词的原意是“显现”,最终变成了“对某人有某种看法”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仅指“积极或良好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这个词进一步发展出了“由积极或良好的看法而产生的赞美、尊崇和荣耀”的意思。

因此,当保罗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时,他其实是在说有罪的人无法赞美、尊崇和荣耀神。

另外,希腊文的“doxa”常被用来翻译希伯来语中的“shekinah”一词。而这也为我们揭示了另一道真理之光,可以更好地理解保罗在这节经文中所使用的“荣耀”这个词。

“shekinah”指的是神同在的光辉与光亮,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荣光”。《圣经》中有关神荣光的例子包括:

  • 在出埃及记第四十章,当耶和华的帐幕完工时,神的荣光就降临了。
  • 在以色列后来的历史中,约柜所在的位置就象征着神荣光的位置。
  • 在列王记上第八章,在所罗门的献殿典礼上,神再次借着云彩彰显了祂的荣光。
  • 使徒约翰在描述基督降生时写道,在基督里,我们看见了父的荣光。
  • 在马太福音第二章,我相信那颗引领着几位博士找到小耶稣的星,就是神荣光的彰显。在旷野中引领着以色列人四十年之久的神的荣光,也引领着博士们找到了救主。
  • 使徒行传第九章告诉我们,当使徒保罗走在去往大马色的路上时,他看到了复活了的基督的荣光,并被祂的大光刺瞎了双眼。
  • 当司提反被人用石头打死时,使徒行传第七章告诉我们,当时司提反定睛望天,看见了神的荣光,又看见了站在神右边的耶稣基督,正准备接他回天家。

亏缺了神的荣耀 ,这意味着人不能像他原本应该的那样,去赞美、尊崇和荣耀神,也意味着人类将永远无法生活在神的荣光中。换言之,人类将永远无法抵达神儿子耶稣基督所居住的那个无比光辉灿烂的天堂!

因此,“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荣耀的‘shekinah’”,除非人类愿意承认自己的本性已经完全堕落的事实,愿意承认自己的罪,并愿意凭着信心获得一张“免费的通行证”,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踏上那座跨越了这一巨大鸿沟的救恩之桥。

 

跨越鸿沟的免费通行证:对耶稣基督的信靠

那么这张通行证是什么呢?保罗在罗马书三章24节写道: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而且,保罗在第22节也写道:

……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

是的,人类确实面对着:

  • 一个普世性的判决;
  • 一个不可改变的状态;
  • 一个不可辩驳的过犯;
  • 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
  • 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但亲爱的朋友们,有一座永恒的桥,一座可以跨越鸿沟的桥。这座桥就是十字架,也是一座祭坛,在那里,我们的主耶稣甘愿受死,一次且永远地付清了我们的罪债,不仅是为了你的罪,也为了你的罪性。不仅如此,保罗在第24节告诉我们,祂还为你提供了一份礼物,那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公义和救赎。

几年前,有一位名叫亚瑟·默里(Arthur Murray)的舞蹈教练,在周六晚上外出到很晚才回来。凌晨时分,他踉踉跄跄地回到了酒店房间,倒头大睡。第二天早上,他突然被酒店房间里的收音机闹钟惊醒了。收音机里面有一个人正在讲道,他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说:“如果你等一下就会死,而且发现自己就站在神的面前,当祂问你‘你有什么权利进入我的天堂?’时,你会如何回答呢?”

这个舞蹈教练对这个问题感到即惊讶又困惑。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居然没有任何答案,甚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静静地坐在床边,听这位传道人,也就是已故的唐纳德·格雷·巴恩豪斯(Donald Grey Barnhouse)向他解释救恩的答案。就在那天早上,这位舞蹈教练跪在床边,信靠了耶稣基督,“惟独信心”。他藉着耶稣基督领受了来自神的礼物,那就是神的饶恕和将来天堂里的家。

顺便说一下,那位舞蹈教练其实就是詹姆斯·肯尼迪(D. James Kennedy)。他最终成为牧师,投身于各样的福音事工之中。他至今仍在珊瑚岭长老会教会(Coral Ridge Presbyterian Church)担任牧师。他还开启了一项名为“福音爆炸”(Evangelism Explosion)的福音事工,我们教会也在教导这项事工。这是一种传福音的策略,它首先会问人们这个问题:“如果你今天死了,站在神的面前,当神问你,‘我为什么要让你进入我的天堂?’时,你会怎么回答?”

 

亲爱的朋友,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你为什么认为自己会上天堂呢?你有什么权利认为自己可以永远活在神的荣光中?

保罗在罗马书三章23节那里告诉我们: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保罗说的是你,是我,是所有人!

你没有办法自己到达天堂,没有办法跨越这个巨大的鸿沟。这是一条隔绝了人间与天堂的巨大鸿沟,是人的堕落与神的荣光之间的巨大鸿沟,我们没有办法靠自己的能力跨越这条鸿沟,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只有一条路。你必须踏上那座以古旧粗糙的十字架为原型而建造起来的桥,它是一座永恒的桥,连接着人间与天堂,连接着人的堕落与神的荣光,连接着宗教与救赎。这是由我们的救主所建造的桥。正如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所记载的,耶稣基督亲口说:

……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