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森林

真理的森林

by Stephen Davey

真理的森林

福音真理(第四部分)

罗马书1:4

 

简介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经文是罗马书第一章的第4节,这节经文的焦点仍是耶稣基督,这节经文的内容是:

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坎贝尔·摩根(G. Campbell Morgan)就曾在几十年前这样写道:

耶稣基督既是神也是人(God-Man)。这不是神居住在人的里面,就好像神居住在所有的基督徒里面一样;也不是人变成了神。除了异教神话中的那些人物以外,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祂既是神,也是人,即在一个人格(personality)中结合了两种本性(natures)。这是一个永恒的谜,使人无法解释得清楚。

对此,我完全赞同。虽然我无比赞同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是不可能解释得清楚的,我现在还是要花30分钟的时间来试着向弟兄姊妹们解释一下。

我这么做是因为,无论是否被理解得完全,真理仍是真理。事实上,不被相信的真理并不意味着不是真理,就像相信那些不真实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就会变得真实一样。

直到现在,有些人仍相信“猫王”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仍然活着。事实上,每周都有目击者的报告,声称他们见到了猫王本人。

还有些人真心相信地球是平的。实际上,还真的就有一个所谓的“平地协会”(Flat Earth Society)。然而,他们相信地球是平的这一信念,丝毫不会对地球真实的形状产生影响。

对了,还有一个古老的问题:“如果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而没有人在场,它是否会发出声响呢?”答案是“是的”,因为创造的法则或真理并不需要听众才能成为真理。

我最近还读到了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一个男人在森林里说了什么,而他的妻子并不在场,也没有听见,那她还能挑出他的错吗?

让我赶紧看看我们今天要研读的经文有没有谈到有关树木和森林的内容吧,好像并没有。然而,它确实为我们传递了一片“真理的森林”,深刻的基督论真理,关于我们神圣的救赎者基督的本性和人格的真理。这些真理太过深奥,让人无法全然掌握,但同时又美妙得让人忍不住想要尝试着去理解清楚。

我们从保罗在罗马书一章1-3节的开篇作为开始,我把这三节经文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复述一下,以帮助大家温习一下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的这些内容:

保罗,基督耶稣忠实的奴仆,被神任命为使徒,为了福音的缘故被分别出来并以完全的热情为主摆上,福音的源头是神,这福音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而是很久以前,先知们就曾在圣灵启示的经文中应许过了,他们传递了这么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神的儿子按照肉体来说,是大卫王位的直系后裔和合法的继承人。

 

耶稣基督:福音的主题

这几节经文向我们揭示了几个关于福音主题的事实,而福音的主题正是耶稣基督。

 

第一,耶稣是大卫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探讨了耶稣家谱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为了能够作为以色列的弥赛亚而宣告王位的所有权,祂必须使这两个预言得以实现,就是“弥撒亚出于犹大支派”,以及“弥赛亚是大卫王的直系后裔”。马利亚和耶稣的养父约瑟都是大卫的后裔,马利亚是所罗门的哥哥拿单的后裔,而约瑟是所罗门的后裔。因此,他们的血脉交汇在一起,就从法律和王室血统的角度,授予了耶稣成为弥赛亚的权利。

但是,祂不仅仅是大卫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第二,耶稣是三位一体神的第二位格。

请大家留意在罗马书第一章的第3和第4节中,有两个不同的动词被用来描述耶稣基督。第3节说的是: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

这一节中的动词是

第4节说:

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这节经文的动词是显明

两个动词,“生”和“显明”,说的就是基督的两个本性:

  • “生”:说的是祂的人性;
  • “显明”:说的是祂的神性。

耶稣基督一直都是神的儿子,但有那么一个时间点,即在祂出生成为一个婴孩时,祂就成了一个人。

《圣经》在记录基督在地上生活的过程中,毫不犹豫地会在经文中将祂的人性和祂的神性这两个真理结合在一起。我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在马可福音的第三和第四章中,我们的主整天都在忙于事奉。有那么一天,祂宣判了不信之人将要受到的刑罚。也就是在这一天,祂的家人过来想要把祂带走,因为他们认为祂已经疯了。这同时也是祂开始用比喻讲道的第一天。总之,这是让人无比疲惫的一天。

而就在这一天将要结束时,耶稣和祂的门徒们上了一艘船,要去往加利利海的另一边。上船后,耶稣很快便在船尾枕着垫子睡着了。作为一个完全的人,耶稣与一个因疲劳而极度虚弱的人没有区别,会沉沉地睡去。

然后,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突然来袭,门徒们甚至以为他们会就此翻船并淹死。他们不得不去叫醒耶稣,因为祂实在是太累了,以至于暴风雨都没有打扰祂的睡眠。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显明基督的人性吗?当门徒们叫醒祂时,耶稣站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也立即听从了耶稣的命令,变得平静下来。所以,弟兄姊妹们请看,在同一段经文中,耶稣基督的人性和神性都得到了显明。

而在马太福音第十七章那里,彼得刚刚收到了他的“税单”(有收丁税的人找到了他)。然后耶稣告诉他去把鱼钩扔进水里,他钓到的第一条鱼的嘴里会有一块钱,刚好足以支付彼得和耶稣的税款。

这个缴税的方法可太棒了!难道大家会不喜欢通过钓鱼来缴纳你的税款吗?想想看,当你拿起你的钓鱼竿和工具箱的时候,你的妻子会说:“你要去哪儿?”这时你可以说:“我要去解决我们的税款问题。”

因此耶稣那时是在对彼得说:“彼得,我们得交税。”这是人人都要做、也不得不做的事情!然而,为了交税,主却对彼得说:“去拿你的鱼竿钓鱼去,你会在你钓到的第一条鱼的嘴里找到我们的税金。”这又是只有神才能有的“来钱之道”!

 

那么,我们到底如何知道耶稣真的是神呢?

其中的一种方法是,祂被赋予了几个重要的名字。

在马太福音一章23节那里,耶稣被起名为:

……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换句话说,神已经与我们居住在一起了!

而当约翰福音一章1节提到耶稣时,其中说到: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耶稣自己也声称自己是神。在约翰福音第十四章那里,祂就宣称与父神原为一。而在约翰福音八章58节那里,祂则宣称自己从亘古就存在,当时祂对那些被激怒了的以色列领袖们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耶稣当时说的就有了我(I am),选择了希腊语中的“Ego eimi”来表达,这是极有深意的,以至于这些宗教领袖们因祂说了这些“亵渎”的话而想用石头打死祂。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出埃及记中摩西与神相遇的那个时刻。出埃及记的第三章13-14节:

……摩西对神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

在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中,此处的希腊文是“Ego eimi”。而在希伯来圣经中,这个动词的辅音构成了“Yahweh”这个名字,也就是“耶和华”。因此,神是在告诉摩西:“告诉他们,我的名字是‘Yahweh’,或者“我的名字是‘自有永有的’。”

同样的,在约翰福音八章58节那里,耶稣对他们说:“在这整个国家的父亲亚伯拉罕存在以先,我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我们把祂的这句话翻译回希伯来语,那么你会发现祂说的无非就是:“我的名字是‘Yahweh’,即耶和华。”

这就是那些人试图想要用石头砸死祂的原因,而且坦白来说,这么做也是对的,因为耶稣要么真的是神,要么祂就是一个大放厥词、欺骗人、不敬畏且亵渎神的犹太人。

就在耶稣被钉死前,当一群人来到客西马尼园要逮捕耶稣时,根据约翰福音第18章的记载,当时士兵们在祭司长、宗教领袖和犹大的陪同下前来捉拿耶稣。耶稣向他们走去,并对他们说(第4节):

“……你们找谁?

第5-6节告诉我们:

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

这里耶稣所说的我就是就是希腊语中的“Ego eimi”。

我们在这里需要明白的是,耶稣所说的话不仅仅让他们确定了祂就是他们所找的那一位,祂还用了“Yahweh”这一名称,即“自有永有的神”。怪不得他们全都后退跌倒在祂面前。无所不能之神的一口气,出于祂主权的一个词,以及来自祂永恒神性的一个表达,就足以把他们重重摔倒在地!

这就好像是耶稣基督短暂地拉开了祂神性帷幕的一角,而那群人则做了所有在全能神面前的人都会做出的反应,就是跪倒在祂的面前。事实上,耶稣并不是被这些人逮捕了并被逼迫着才上了各各他山(Golgotha)的,而是主动带领着他们去了那里。

祂完全回答了旧约箴言书三十章4节那里所提出的问题:

谁升天又降下来?谁聚风在掌握中?谁包水在衣服里?谁立定地的四极?他名叫什么?他儿子名叫什么?你知道吗?

保罗在罗马书第一章的第4节那里给了我们完整的答案。这位自有永有且被称为神永能的儿子的人,有一个名字。在第4节的后半部分,保罗告诉我们,祂的名字是: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吕振中版)

顺便说一下,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罗马书第一章的前几节经文中,就提到了三位一体神的所有位格。在第1和第2节中,很明显提到了圣父。在第3节中则提到了圣子。而在第4节,又提到了圣灵。

三位一体神不是“1个位格+1个位格+1个位格=3位神”,而是“1个位格x1个位格x1个位格=1位神”。对此,我深受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的影响,他曾因相信神的三位一体而被一个不可知论者嘲讽。对此,他充满智慧地回答说:“我甚至不敢假装我完全理解了天堂的算术。”

所以,关于耶稣基督的前两个事实是:第一,耶稣是大卫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第二,耶稣是三位一体神的第二位格。

 

第三,耶稣被赋予了许多重要的名字,这些名字也揭示了祂的目的。

在罗马书第一章的第4节那里,我们可以发现神的第二位格(也就是耶稣基督)有四个重要的名字或称谓,这也揭示了祂的目的。

首先,耶稣被称为神的儿子

耶稣的第一个名字是“神的儿子”(Son of God),这个名字揭示了祂与父神永远共存的事实。

“儿子”这个称谓并不暗示着耶稣是被创造出来的,这二者毫无关系。这个词强调的是祂的本质和本性,而不是说祂是一个在天堂里逐渐长大了的小男孩。事实上,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独生”(begotten)这个词就指出了祂独特的地位。

因此,约翰福音三章16节也可以被翻译为: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唯一且独生的爱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其次,祂被称为耶稣

祂的第二个名字是“耶稣”(Jesus),这个名字宣告了祂对全人类救赎的目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天使在梦中向约瑟显现,并应许他说马利亚将生一个儿子。正如马太福音一章21节那里所记载的,天使告诉约瑟说:

“……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耶稣”(Jesus)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希伯来语中“约书亚”(Joshua)这个名字的希腊语版本。这两个名字的意思都是“拯救者”和“救世主”。路加在路加福音十九章第10节那里也明确指出,耶稣来了:

……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有趣的是,在马太福音关于耶稣受审的描述中(太27:17),彼拉多称耶稣是:

“……称为基督的耶稣。

彼拉多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耶稣呢?因为“耶稣”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名字,就像我们今天的“史蒂夫”(Steve),或“鲍勃”(Bob),或“约翰”(John)一样,在当时,很多犹太小男孩都叫“耶稣”。因此,彼拉多才会用称为基督的耶稣这样的称呼来特指耶稣基督。

“耶稣”这个名字来自于旧约中的“Yeshua”或“Joshua”,就是“约书亚”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反映了孩子父母的盼望,即盼望他们家的小男孩长大后能成为一位拯救者,一个强大且敬畏神的人。

那么这个名字是否暗示着:耶稣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但后来却从神那里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并藉着祂的顺服,最终爬上了成为神的阶梯呢?

早在第三世纪,阿里乌派(Arianism)就已经有这样的教导了,此后又产生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教导。到了我们这一代,阿里乌派又在摩门教里被重新包装了起来。摩门教的基本教导就是:像所有其他人一样,耶稣也是神所造的,是神所生的儿子,但由于耶稣忠于神的旨意,祂最终才被尊为神。

 

然而,在腓立比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早在耶稣基督出生前,祂就与父神同等。祂与父神同等这一事实,不是在祂忠诚地过完了一生后才“赚得”的地位,而是早在祂在地上生活以先,祂就与父神同等了。

在腓立比书的第二章中,我们可以读到耶稣至少在四个方面降卑了自己。

  • 首先,祂降卑:(在地上时)不再像神一样活着。

在腓立比书二章6节那里,我们可以读到: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这节经文的意思是说,祂虽与父神同等,但祂并没有紧紧抓住这一点不放。相反的,根据第7节,祂: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

永生神居然成了一个仆人。实在难以想象,有谁可以为了过上“人”的生活而离开永恒的辉煌,以及天使的服侍和崇拜呢?

换句话说,耶稣基督拥有作为神的所有权柄、荣耀和尊崇。根据第6节的经文,祂与父神同等,然而,我们紧接着就读到,祂并没有紧抓住这些权利不放,而是全然放弃了祂与父神和圣灵共享的崇高地位。

 

  • 第二,祂降卑:不再像神一样行事。

你能想象到全能的神穿上普通人的衣服吗?作为神,祂确实可以在任何时候一跃跳过所有的高楼,在空中飞翔,并完成那些“超人”才能完成的壮举!耶稣完全可以冲破历史一切的阻碍,开辟出一条路来!如果有人胆敢亏待祂,祂完全可以把他们变成薯条。祂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操纵一切,从事物运行的方式到天气预报员的预报,比如祂可能会说:“我不想让今天下雨”,或者“今天下午有点太热了”,或者“我们干脆让冬天再晚一个月来吧!”

想想看,为什么耶稣要在木匠的工作台上汗流浃背地努力工作呢?祂明明可以只打一个响指,然后所有的工作就马上完成了,为什么还要用锤子和锯子费力地工作呢?如果是我,我肯定会这么做的!如果祂也这么做,想想看祂可以为他们家的木匠事业带来多少收益!

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耶稣降卑了自己,祂放弃了行使作为全能的神的权利。祂情愿在一个名叫拿撒勒的又穷又破的小镇里长大成人。祂情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木匠,头上没有任何光环,袍子里面也没有什么超人的制服。祂就是如此的平凡,以至于当祂宣布祂真实的身份时,甚至连祂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都不相信祂,他们说:“不可能!就祂?是神?别开玩笑了!”

还有,请大家不要忽视《圣经》在腓立比书二章7节那里的真理: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讲道中所讲过的,在第一世纪,奴仆基本上不能真正拥有任何东西,他们只能完全依赖于他们所事奉的那个人。那么,耶稣真的是一个奴仆吗?祂又是如何得到这个称号的?思考一下耶稣曾“借用过”的事物就知道了,祂曾借用过:

  • 一个出生的地方;
  • 一个睡觉的地方,因为祂没有自己的房子;
  • 一条渡过加利利海的船;
  • 一头骑在上面进入耶路撒冷的驴;
  • 一个可以和门徒们一起吃饭的房间;
  • 一个下葬的坟墓。

耶稣所有的一切居然都是借来的!

祂原本是唯一一个有权得到祂想要的一切的人。然而,祂却从来没有利用或宣称过祂所拥有的特权。简而言之,祂放弃了像神一样行事的权利。

 

  • 第三,祂降卑:看起来不再像神。

保罗在第7节的最后部分写道:

……成为人的样式。

在道成肉身之前,基督身披着神荣耀的光辉,像圣父和圣灵一样,是人的肉眼所不能见的。然而,祂却成为人的样式,看起来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有犹太血统的男性一样!

现在,如果你是神,并且能选择你的样子,不妨想象一下你会如何选择!你可以选择肱二头肌的大小、鼻子的大小、头发的颜色等等。你可以成为一个让所有人都心动的人!我想所有的姊妹都会选择变得像超级模特或“美国小姐”(Miss America)那样,而所有的弟兄一定都会选择变得像你们的牧师,也就是像我一样!或者可能有人想要变得像我们的敬拜牧师一样。

那么,耶稣最终选择了什么样的形象呢?请大家记得,作为亘古就有的造物主,耶稣可以选择任何祂想要的形象。那么祂最终选择的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在以赛亚书中找到《圣经》唯一一处详细地描述了耶稣基督外貌的经文。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的第2和第3节那里,以赛亚描述了将要到来的弥赛亚,并将祂描述为: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换句话说,当我们遇到祂时,一定不会觉得祂有什么过人之处。祂既没有什么回头率,也不会让人觉得祂与众不同。所以,我们的神所选择的形象,不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犹太男人,而且还是一个一点都不具有吸引力的犹太男人。

 

  • 第四,祂降卑:不再被当作神一样对待。

我们继续来读腓立比书二章8节的经文:

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在这节经文中,保罗似乎特别强调了十字架的残酷。因为他说(耶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只有这样祂才可以实现祂名字的含义。“耶稣”的意思是“解救者、拯救者和救主”。在十字架上,祂的手臂伸展出来,仿佛是向全人类发出了福音的邀请,凡愿意的,都可以来!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罗马书第一章的经文中,神的儿子在那里还有两个名字我们需要探讨。

 

第三,耶稣被称为基督

我们可以在保罗对福音真理的介绍中找到耶稣的第三个名字,就是“基督” (Christ),这个名字反映了祂被膏立为以色列的弥赛亚的事实。而“基督”这个名字的意思本就是“膏抹”。

从历史上看我们知道,有许多“假弥赛亚”试图想要夺得大卫的王位,想要以色列人对他们效忠。

其中的一个假弥赛亚是一个名叫提乌达(Theudas)的人,他通过他的教导和布道赢得了一批人的追随。有一次他告诉犹太人说,他有能力分开约旦河的水。于是他带着所有的追随者来到约旦河边,在讲完道后,他拿起他的杖击打水面,命令水分开。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了一会儿,他再次用杖击打水面,还是没有动静。又试了几次之后,人们都逐渐离开了。颜面尽失的提乌达之后四处流荡,最终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使徒行传第八章中提到的“魔术师”西门,后来也成了“假弥赛亚”,他先是试图从彼得那里买圣灵的能力,根据历史传统的记载,他后来真的相信自己拥有了超自然的能力,而且相信自己就是弥赛亚。他后来甚至登上了圣殿的顶峰,就是耶稣之前受试探时的那个地方。然后他一边引用着诗篇第九十一章第11-12节的经文,一边纵身一跃,大声喊着说:

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引用经文。

犹太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寻找和期盼着弥赛亚的到来!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就在几年前,一位名叫施奈森(Schneerson)的拉比被许多人尊崇为真正的弥赛亚。据说他治好了许多病人,并对未来发出了许多预言,据传这些预言也都应验了。他的追随者们宣称:摩西是第一位救赎者,而拉比施奈森则是最后一位救赎者。即使这位91岁的拉比最后因中风而变得半身不遂,甚至不能说话,“以色列之友事工”(The Friends of Israel ministry)仍估计有近30万的犹太人相信他就是弥赛亚。在他去世后,仍有一批忠实的犹太人会定期拜访他的坟墓,并相信他将从死里复活。

因此,在保罗宣告了耶稣基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并且祂生来就拥有弥赛亚王位的合法继承权之后,他随后在下一部分的福音介绍中,将耶稣基督与其他那些争抢王位的人区分了开来。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罗马书一章4节中有关耶稣独特性的描述?让我们再看一看这节经文的内容吧:

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没有人在参观耶稣的坟墓时,希望它是空着的。也没有人会在祂的墓碑上撒满鲜花,并希望有一天,耶稣肉身所化的腐朽尘土会以某种方式复活过来。事实上,从第一世纪开始直到现在,只要那些不信基督的人能找到耶稣的尸体,基督教就会自动化为尘土和灰烬了。

当然了,他们从未找到过耶稣的尸体。因此在第4节中我们读到:神的福音是在神的儿子显明了祂的大能后才出现的,这一点也藉着祂从死里复活的事实得到了证明。

那么,很明显的,福音的真理本身就是好消息。它与一个活着的弥赛亚有关,与一个活着的、掌权的神的儿子有关,祂征服了死亡和地狱。

 

第四,耶稣被称为

耶稣的最后一个名字是“主”(Lord),这个名字宣告了祂在永恒中至高的地位。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二章第3节那里对哥林多的信徒们说:

“……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如果你从未接受过耶稣就是基督,也就是你的救赎者和弥赛亚这一事实,那么你也就无法承认祂是你至高全能的主。

在所有的使徒书信中,“主”、“耶稣”和“基督”这三个名字贯穿始终。如果将这三个名字结合起来,就传递出了福音的真理,即耶稣既是人又是神;祂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祂既是弥赛亚,又是至高的主。

为什么祂既是神又是人这一点很重要呢?因为如果耶稣不是完全的人,那么:

  • 祂就是个骗子,因为祂不是大卫的子孙,也不能占有以色列的王位;
  • 祂就不可能与我们产生共鸣,也不可能真正感同身受我们的疾苦;
  • 祂就不可能经历死亡和与天父的分离。

反过来说,如果耶稣不是完全的神,那么:

  • 祂同样是个骗子,因为祂声称自己是耶和华道成肉身;
  • 祂就不能为整个世界的罪付上罪价,从而满足罪和罪恶永远的惩罚;
  • 祂就不能战胜撒旦和这个世界,而是像每个人一样,受罪和撒旦的摆布;
  • 祂就不能为我们代祷,因为除非祂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神,不然祂就无法同时垂听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祷告,并为他们代祷;
  • 祂最后还欺骗了我们,祂骗我们说祂要为我们创造天堂,并且有一天会带我们到那里去,永远生活在那里。

总而言之,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的一章4节那里向我们所传递的,福音真理的好消息是:耶稣基督是完全的人,是大卫的子孙;与此同时,祂也是完全的神,在复活的大能中被高举,并作为至高的主统管着万有!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