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坏神的名声
破坏神的名声
有宗教就够了?(第三部分)
罗马书2:23-24
引言
从罗马书二章17节开始,使徒保罗向我们揭示了六个原因,用以解释为什么虔诚的犹太人自认为在神面前是永远安全的。这六个原因是,他们:
- 拥有一个特殊的名字;
- 拥有律法书;
- 为他们所持的一神论感到骄傲;
- 对神的旨意有特殊的洞察力;
- 能够辨别善恶;
- 接受了旧约律法的圣经教育。
但事实上这一切并不能给他们提供真正的安全保障。同样的,我不禁在想,今天又有多少人也自认为自己是永远安全的,就因为他们声称拥有基督徒这个特殊的名字;因为他们拥有一本《圣经》;因为他们自豪地宣称耶和华(Elohim)为他们的神,而不是伊斯兰教中的“安拉”(Allah),或印度教中的“克里希纳”(Krishna);因为他们能够辨别道德中的邪恶;并且因为他们曾接受过既有旧约也有新约的主日学教育。然而,他们和那些虔诚的犹太人一样,终有一天会发现这一切好像还不足以让他们进入永恒的天堂。
然后,从罗马书二章19节那里开始,保罗又给我们提出了虔诚的犹太人在人面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是:
- 他们认为自己是全人类的属灵导师。也就是说,他们是瞎子的向导,是那些能看见的人。然而,在谈到这些宗教领袖时,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十五章14节那里说“……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 他们认为自己是启蒙的源头;
- 认为自己是道德的标准;
- 认为自己是智慧的源头。
犹太人认为,外邦人只有改信犹太教,他们才能免于地狱的苦难。
而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5节那里所说的话,对他们而言,是无比震撼和具有毁灭性的,主耶稣说: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今天,又有多少人自认为比世界上的其他人更优秀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他们知道一些关于《圣经》的真理,对这个世界的迷失和堕落表示担忧,了解道德的标准并鼓励人们加入他们的教会并向他们学习呢?但事实上,那些因他们而信教的人只会变得越来越自负和伪善,并在通往地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们已经变成了宗教人士,但仍未得救。对他们以及对其余的数百万人来说,宗教已然成了一条通往地狱的道路。
你可能会问:“那么我该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被欺骗了?我该如何察验自己的信仰,来看看我是不是真的得救了呢?”
保罗探索性的提问及观察
在罗马书第二章余下的经文中,使徒保罗要提出五个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揭示好土和好种子,为了神的荣耀而结出好果子的事实,或者揭露那种既无好土、也无好种子、更没有好果子的尴尬场景。在上一次讲道中,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前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虔诚的宗教人士只传讲真理,却没有将真理运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
保罗在第21节的上半节,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
这个问题揭示了那些宗教伪君子的真面目,他们自欺欺人地以为在神面前是安全的,但事实上,他们不但面临着审判,更处于永恒刑罚的危险之中。这些虔诚的宗教人士只会传讲真理,却没有真正地将真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换句话说,虔诚的犹太人虽然知道并传讲着律法的真理,但他们并没有将这样的真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他们的宗教信条并没有产生公义的行为。他们嘴上声称相信的东西,从来都不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保罗也预料到了那些犹太听众的反应。保罗预料到了,当听到保罗的这一问题时,这些虔诚的犹太人会感到十分惊讶,并会反驳说:“你说我们没有将律法的真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是什么意思?我们恪守律法、祷告、禁食、守十一奉献,而且看看我们为了过公义的生活而禁止自己不去做的这些事情。我们没有违反神的诫命,我们不但全部遵守,而且还会把神的诫命教导给别人。”
同理,马太福音十九章20节的年轻的财主肯定也不觉得自己违背了律法,因为他对主耶稣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
这就像有人经常会对我们说:“我为什么需要得救呢?我没那么坏啊!我没有犯过什么大罪,我自认为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
而这取决于你把自己和世界上的谁作比较了。
先知以赛亚是以色列民的老师,在以赛亚书第五章那里,他宣判了这个国家的罪行:
在第8节的上半节,以赛亚说:
祸哉!那些以房接房……的
然后是第11节的上半节:
祸哉!那些清早起来追求浓酒……的人
第20节的上半节:
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的人
第21节的上半节:
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的人
先知以赛亚连续六次宣判了以色列民的恶行,但在以赛亚书第六章那里,神把他属世的眼睛中的盲点拿去了,使他看到了神的宝座,以及环绕在神荣光中的天使,然后,如以赛亚书六章3节那里所记载的,他又听见天使天军齐声合唱:
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
在第5节的上半节那里,以赛亚突然说:
祸哉!我灭亡了!
大家看,他不再说:“祸哉,那些……人”,而是说:“祸哉!我……”。
换言之,如果你观察得久了,你一定会发现比自己更差的人。但如果你看向神,你就有麻烦了!因为正如先知以赛亚在以赛亚书64:6告诉我们的,与神的圣洁相比,我们所夸口的义也只不过是污秽的衣服。
现在,针对这些虔诚的犹太人在神面前假冒伪善的程度,保罗笔锋一转,开始谈论一些他们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非常具体的事情。请大家一起来看第21节下半节的经文:
……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
请注意,保罗在这里并没有直接对他们说:“你们是贼”,而是提出了一个反问句,并期待这个问题能触动他们的良心。
那么,你偷窃吗?事实上,有人可能现在就在偷窃:
- 偷窃那个不属于你的人的情感;
- 偷窃别人所做之事的功劳和赞誉;
- 偷窃神的物,因为你将大部分的钱和财产都留给了自己;
- 从神那里把自己的孩子偷出来,不鼓励甚至不允许他们侍奉基督和祂的教会;
- 从配偶那里偷窃只属于对方的忠诚和委身。
那么,你是个小偷吗?
基督那个时代的法利赛人就想出了一个绝顶聪明的手段,让他们不用再向年迈且需要他们赡养的父母提供金钱和各样生活的资源。他们的手段是这样的,他们会将原本可以自由支配的钱宣布变成“各耳板”,这个词的意思是“供献给神”。然后,他们会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们很想帮助你们,而且我们也知道你们需要经济上的帮助,但我们剩下的所有钱都奉献给神了。因为我们觉得应该把这些钱奉献给神,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钱给你们。而且你们肯定也不会想要的,因为这是属于神的!”
在处理“各耳板”的问题时,也就是在马可福音七章6节那里,主耶稣对他们的回应和判定是这样的: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这其实是在说:“你们听起来很圣洁,但其实就是个伪君子。你们嘴上说得很漂亮,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所以,虔诚的宗教人士只知道传讲真理,却没有将真理运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
保罗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虔诚的宗教人士只会谈论诚实,却过着不诚实的生活。
第三个问题是:虔诚的宗教人士只知道谴责不道德的行为,却从未清洁他们自己的心。
正如保罗在22节那里所问的:
你说人不可奸淫,自己还奸淫吗?
换句话说,那些虔诚的宗教人士会夸夸其谈地说性犯罪是错误的,但他们却不会洁净自己的内心。
请大家记得,奸淫不止是肉体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人心里的问题。主耶稣在马太福音5:28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因此,在过去的一周里,有人就可能因为在网上看了一些不该看的内容,而犯了奸淫的罪,也有人可能因为幻想着与一起工作的某人做些什么事而犯了奸淫的罪。就在这一周,还有人可能因为在心中渴望得到某个人而犯了奸淫的罪。
在听到这样的指控时,一个信徒可能会想到自己确实犯了这样的罪,然后会对主说:“主啊!是我!请饶恕我!我的罪孽是何等的深,我又是何等依赖你的饶恕和恩典。为着羔羊所流出的宝血,主我感谢你!”
然而,一个不信的宗教人士则可能会对主说:“那可不是我。是的,我承认这周可能看了一些色情的东西,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是的,我可能看到了某人或者对某人产生了那方面的想法,但神不就是把我们造成这样的人吗?”
但亲爱的朋友,你被灵魂的仇敌和你自己的肉体欺骗了。你只有宗教的热忱,但并没有得救。
真悔改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对清洁的心和清洁的生命的热忱。而另一个真悔改的证据,就是承认罪、对罪的忧伤和痛悔。就像保罗在罗马书七章24节那里所说的: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也像以赛亚在以赛亚书六章5节所说的:
……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
保罗的第四个问题触及到了金钱的主题。从那个时代买卖偷窃所得的金银偶像的做法中,保罗总结出了一个永恒的原则:
虔诚的宗教人士只会嘴上谈论品格,实际上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无论何时,当这些人要在神与玛门之间做出选择时,胜出的总是玛门。
不信的人的一个特征是:每当他们必须在金钱和神之间、事业和信仰之间、职业和品格之间作出选择时,金钱、事业和职业往往会胜出。商业欲望、贪婪和物质主义,才是那些不信的人从未回转、是他们自私自利的心的真正标志。
这是保罗所提的前四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呢?没人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只有神和你自己才知道,当然了,和你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人可能也知道,因为他们能看到你真实的样子。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3:5说:
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
而这正是他在罗马书第二章那里对当时宗教世界所做的事。他正在挑战他们回答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在我献身给基督的前一年,我还在上高中,那是非常动荡的一年。在我们家和我们教会,每月至少唱一遍“我全然降服”(I Surrender All)这首诗歌。我还记得,当时我希望“献身的邀请”能快点结束。说实话,我也很害怕被提,或者被撇下。我已经祷告了上千次,希望能得救,但神最知道我的内心,我想要的其实只是一份“免受地狱之火的保险”而已。我对得到神的饶恕和与神同行并没有多大的渴望。
我记得十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个下午,我在学校打扫体育馆地板。我在学校申请了一项工作奖学金,需要每周在学校工作几个小时,以帮助我父母支付这所基督教学校的学费。
加里克先生(Mr. Garrick)当时是我们学校的主管。我们不常见到他,因为我们通常都是与我们学校的校长互动得比较多。除了是我们学校的主管外,加里克先生还是附近一间教会的助理牧师,我们学校就是由这间教会管理运营的。
那是一间非宗派教会,而且给我留下了一种相当严肃和正式的印象。就是在这间教会,我学会了许多赞美诗,比如:“神是我们的避难所”(A Mighty Fortress)、“来敬拜神”(O Worship the King),“教会唯一的根基”(The Church's One Foundation)以及“神啊,求你引导我”(Guide Me, O Thou Great Jehovah)。话说回来,加里克先生看起来就很像学校主管。他个头很大,手也很大,一头白发又浓又密,他脸上总有一副严肃的表情,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我也从没见他笑过。
一天下午,我正在体育馆里用长扫帚打扫地板,当时只有我在体育馆。当我扫到了场地中间的位置时,体育馆的门开了,加里克先生走了进来,并径直朝我走来。我双手搭在扫帚上,吓得一动不敢动。他走到我面前,低头看着我,然后对我说:“你可能骗得了别人,但我知道你不是真心的。你外面装得很好,但我知道你活在谎言中。”
我的心跳得飞快,脑子也跟着飞速转动着。我在想,我没做过什么可以让他们惩罚我、或者让我停学的事情啊!我是一个每场聚会都会参加的宣教士的孩子,是的,我可能犯了一些罪,但我所有的罪都没有违反法律!但这不是他的重点,他说的是比这更严重的事。他似乎能洞察人心,直接把我“看透了”。
和他突然的出场一样,在和我说完了这番话后,加里克先生突然转身往体育馆的另一边走去,径直走出了体育馆的门。我至今还记得他那件蓝灰色的西装,也记得他那双黑色尖头皮鞋在枫木地板上发出的咯吱声。除此之外,他没有给我提供任何建议,也没再说什么,因为他并不期望我能给出一个回应。他只是简单地给我传达了一条来自神的信息。
这也是保罗对他那个时代的虔诚宗教人士所提出的问题。和我一样,他们也不会被“停学”,就是从犹太会堂中被赶出去,他们也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聚会,没有触犯律法;换句话说,他们所有的罪也都是“合法的”!但保罗所说的,要比这个更深刻。凭着神的灵,他也洞察并看透了他们的内心,并且他将其最真实的样子暴露了出来。
亲爱的朋友们,虽然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但我必须问你:“你是活在谎言中呢,还是真实地活着?你是只有宗教热忱呢,还是真的重生得救了?”
保罗有力的宣判和宣告
在揭露完了虔诚的犹太人的真实生命状况后,保罗在罗马书第二章那里仍没有停笔。
保罗在第23节那里给出了他的判决:
你指着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吗?
换句话说,犹太人虽拥有神的律法,然而他们却违反了神的律法。他们遵守罗马的法律,却违反了天上的律法。他们在两个方面违反了神的律法:第一,不敬虔的态度;第二,不敬虔的行为。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到了耶稣基督的时代,那时的拉比们已经开始教导说:既然遵守律法是不可能的,那么单单学习有关律法书中的事实就足以取悦神了。有人甚至会教导说:犹太人只要拥有一本妥拉(Torah),也就是旧约圣经的头五卷书,就可以免受来自神的审判。
换句话说,你根本不需要遵守它,只要在家里的书架上放上一本律法书,就可以让神满意了。
今天又有多少人说着与这些犹太人一样的话,他们会说:“你不需要读它,你不需要把它的真理活出来或着遵守它的诫命,你不需要太认真,不需要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需要让它来指导你,并通过它客观的启示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只需要把它放在家里的某个地方,或者放在车座下面,或者放在咖啡桌上,这样神就会满意了!
我记得有人曾对我们教会的一个家庭说,他们之所以不来我们教会,是因为我们把《圣经》看得太重了。对他们而言,《圣经》只不过是一些有道德寓意的故事和犹太传统的一本合集而已。你当然也可以相信这样的说辞,但你最好祷告你的选择是对的!
最近,我和我妻子与一对非常宝贵的夫妇共进晚餐,他们现在已经搬家离开了。这是我们和“属灵儿女”的告别时刻。他们夫妇都是医生。他们说在他们走到生命的一个阶段时,他们都意识到在他们的生命中,似乎缺少了一些东西。
这位姊妹向我们讲述了她第一次来我们教会的经历。事实上,我以前从未听她说起这件事。他们俩都是在“半宗教式”的家庭中长大的,一个是天主教徒,一个是基督徒。自从结婚后,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定期参加任何教会的聚会。 当他们搬到我们这个地方时,为了孩子的缘故,他们决定在附近找一间教会,这样他们的孩子们就可以参加教会的主日学了。
于是,有一天,丈夫决定留在家里照看孩子,而妻子则来到了离家最近的教会,也就是我们教会进行“探查”。她悄悄从后门溜了进来,坐下,并生平第一次完整地听完了整场福音崇拜。当时,我们正在学习以斯帖记。她告诉我们,她坐在那里简直目瞪口呆,因为她突然反应过来,她小时候听到的那些说《圣经》只不过是一本“故事集”的说法不是真的。相反,《圣经》是活生生的,是真实的,是与我们今时今日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是有意义的。聚会结束后,她跑回家,刚进家门就对她丈夫说:“亲爱的,我们都错了,《圣经》与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接下来的连续两个周日,他们一家都来了。然后,他们打电话给教会办公室,邀请我去他们家探访,我应邀去了。他们两个都接受了基督,我也给这个丈夫上了一年时间的门训课程。她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都非常深刻。她说:“我们之前去过教会,但却被教导了一个关于《圣经》的谎言。我现在明白了:《圣经》是我们每一天都要遵循的。我们那时都错了。”
如果你问那些宗教人士对于《圣经》的看法,他们可能会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如果在婚礼、葬礼和家族聚会上引用一些《圣经》的经文也很不错,但它充其量只是一本故事集,不能太当真。仔细想想,如果那些所谓的信徒既不被《圣经》约束,又没有兴趣读《圣经》,那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不能这么想呢?
保罗在第23节对虔诚的犹太人所做的判决,也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
你指着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吗?
弟兄姊妹们,如果你不认真对待你的《圣经》,那么这个世界也不会认真对待你所信的神。
主在世上的名声也被败坏了
然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信徒的可信度降低,而在于神自己的可信度降低了。保罗在24节那里继续说:
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正如经上所记的。
换句话说,你不仅把自己的名声弄得一团糟,还败坏了神的名声。
这节经文中的希腊词“blasphemeo”被音译为“亵渎”(blaspheme)。这个词的意思是“被人恶言相向”,或者“轻蔑、侮辱且不敬地谈论神”。
保罗在这里引用的是以赛亚书52:5的经文,在这节经文中,神对那个悖逆的国家说:
……如今我在这里做什么呢?耶和华说……我的名整天受亵渎。
神在以西结书36:20对先知以西结说:
他们到了所去的列国,就使我的圣名被亵渎;因为人谈论他们说,这是耶和华的民……
换句话说,犹太人在外邦人中的生活充满了罪恶,以致于外邦人说:“如果这就是耶和华的子民,那耶和华得是个什么样的神啊?”
大卫也受到了同样的指控,他先是与拔示巴犯罪,然后又设计陷害拔示巴的丈夫惨死战场。最后,先知拿单在撒母耳记下12:7对他说:“你就是那人!……”。
我们都知道这节经文,但我们可能不太熟悉第14节经文,在那里,先知拿单继续说:
只是你行这事,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
信徒影响神的名声的方式有两种:
- 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五章16节那里叫我们活出这样的一种生活:“……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因此,你的生活方式可以荣耀和尊崇神的名。
- 另外,罗马书2:24告诉我们:假冒伪善的生活会使神的名被亵渎。因此,你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使神的名蒙亏损。
换言之,神的名声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你是否想过,在你日常的行为、态度、反应和决定中,神的名声也岌岌可危了呢?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在你的世界中,神的名声如何呢?
道格·谢尔曼(Doug Sherman)和威廉·亨德里克斯(William Hendricks)两位作者,曾合作撰写过一本有关基督徒伦理的书。他们调研了成千上万的人,并最终得出结论:基督徒的道德伦理行为与非基督徒几乎无异。这真是可悲啊!他们居然得出结论说,基督徒的行为与不信的人几乎一致。基督徒也很可能会:
- 偷税漏税;
- 剽窃作弊;
- 通过行贿以获得某个建筑许可证;
- 故意忽视建筑规范;
- 非法复制电脑程序;
- 上班偷懒“摸鱼”;
- 从事电话诈骗;
- 夸大产品宣传。
那么,基督信仰有什么影响吗?在真信徒的生命中,是的!是有影响的!然而对于那些在谢尔曼和亨德里克斯的书中提到的挂名基督徒而言,他们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伪君子罢了,他们声称自己是基督徒,但完全没有基督生命的任何特征。
那么,基督信仰能带给人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呢?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则刊登在内罗毕(Nairobi)的《东非标准报》(East African Standard newspaper)上的广告:
我,艾伦·哈兰古伊(Allan Harangui),已经将自己献身给主耶稣基督。我必须纠正之前所有的错误。如果我拖欠您任何债务或造成过任何损失,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的“水泵电器综合销售服务公司”(Water Pumps Electrical and General Sales),或是其他,请联系我,我的地址是:内罗毕邮政信箱73137。任何需要补偿的金额我都接受。只愿神和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得着荣耀。
在这个人的生命中一定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他必须让他的世界知道,他已经不再一样了。多么令人难以置信且大有能力的美好见证啊!
今天可应用的原则
我给大家三个在每一个世代都适用的总结和原则,不管是在罗马、在我们这座城市,或是在任何其它地方。
第一,基督信仰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圣洁的生活。最能吸引人归向基督的,是信徒活得像耶稣基督。
请记得,神的名声岌岌可危!
第二,基督信仰最大的障碍是假冒伪善的基督徒。当世人看到我们活在罪中时,他们就会嘲笑和蔑视我们的主。
你可以尽情地谈论你所信的是什么,但世人要观察的是你的行为。你的行为要比你所说的声音更大,当人们看到你的行为时,就听不到你所说的是什么了。
达拉斯神学院(Dallas Theological)的校长约翰·沃尔伏德(John Walvoord),曾在一次毕业典礼上说:“我为我们这届毕业生感到担忧,我担心我们培养出太多只有‘信条’(beliefs)而没有被这些信条所‘信服’(conviction)的毕业生。”
最后,这也是我们今天内容的总结陈述:人们会通过传讲福音的人来评判我们的弥赛亚。
我可以一边教授数学课,一边过着一种不道德的生活,即使这样,我的学生也不会说我不具备教授数学原理的资格。但如果是教授有关基督的真理就大不一样了。如果我们一边说着“主如此如此说……”,或“我属于神……”,或“耶稣是救主”,一边却过着不敬虔的生活,那么人们就会堵住他们的耳朵,并开始嘲笑你的神。
现在是最需要基督徒与世界分别出来,过与众不同的圣洁生活,对圣洁有热忱、有道德、诚实、自律、勤奋和温柔了!
泰德·恩格斯特罗姆(Ted Engstrom)曾说:
这世界需要(这样的基督徒):
他们不被收买;
言而有信;
将品格置于财富之上;
有自己的观点和意志;
能够超越自己的职业;
不会在人群中失去(独特性);
在大事和小事上一样诚实;
在(罪恶)上不妥协;
他们的渴望不会局限于自私的欲望;
不会说:“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而去做什么事;
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对朋友始终如一;
不相信狡猾、计谋和冷酷无情是取得成功的最佳品质;
当真理不受欢迎时,不会因宣讲真理而感到羞愧或惧怕;
尽管全世界都说“是”,他们也能坚定地说“不”。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