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好意思,中断了这封信
不好意思,中断了这封信
在那边点名的时候(第四部分)
罗马书16:17-18
引言
我想我们都知道,如今我们所购买的所有产品,几乎都会附有某种警告标识。为了避免一些匪夷所思的诉讼,所有公司现在都会在其产品上贴上一些警告标识。不过,有些警告标识确实有点侮辱消费者的智商和常识。就比如我发现的下面这些警告标识:
- 婴儿推车上的警告标识是:折叠前请将儿童移开。
- 那种末端带有三叉钩的黄铜鱼饵的警告标识是:吞咽此物有害身体健康。
- 一种电动搅拌器的警告标识是:产品运行时,请勿伸手取下食物或其他物品。
- 木工专用电钻的警告标识是:本产品不适于用作牙科设备。(这说明或许你的牙医用的就是这种木工电钻。)
- 一种用于遮挡仪表盘上光线的纸板遮阳板,它的警告标识是:请勿在此遮阳板未摘取的情况下驾驶车辆。
- 一个用于存放光盘的架子的警告标识是:请勿用作梯子。(说明很可能有人这么试过,结果摔断了腿,然后起诉了这家公司。)
- 一款激光打印机的墨盒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警告标识,上面写着:请勿食用墨粉。(但如果你是个大学生,你饿了,又是深夜,说不定你真的会这么做。)
- 许多家用熨斗都有这样的警告标识:请勿把衣物穿在身上进行熨烫。(好吧!多少人这么做过?反正我是这么做过!)
但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估计根本就不会去看说明书,更不用说看警告标识了。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警告,而且这些警告都是有道理的。我想我们都曾读到或听到过许多因不听警告而酿成的悲剧。
二十年前,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不久后爆炸,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就是一个悲惨的例子。后来的调查显示,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忽视了工程师发出的警告,就是寒冷的天气可能会影响航天飞机上的“O形环”,导致燃料泄漏。后来事实确实如此,航天飞机在起飞不久后就爆炸了。
就在最近,911恐怖袭击的调查结果表明:亚利桑那州联邦调查局(FBI in Arizona)办公室曾发出一则警告,他们警告称一批阿拉伯飞行员正在美国的飞行学校接受非常可疑的训练。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1963年,在肯尼迪(Kennedy)政府执政期间,紧急广播系统(Emergency Broadcast System)开始启用。这是为了让总统在紧急情况下向全国发表讲话,提供必要的警告或指示。
大家可能对这个系统的35-40秒的测试并不陌生,这个系统现在被称为“紧急警报系统”(Emergency Alert System)。当这个系统进行测试时,所有的电视屏幕都会出现五颜六色的图案,并且发出极其刺耳的提示音,然后是一句众所周知的话:“不好意思,我们中断了此次节目,为要进行紧急警报系统的测试。”这个系统既可用于全国性的紧急情况,也可用于地方性的天气紧急情况。
我有一次正在收听老的广播节目,突然就被紧急广播打断了,原来是要播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战役(the Battle of Normandy)和日本投降的突发新闻。紧急广播的开始总是这样说的:“不好意思,我们中断了此次节目。”
这样的开场白总能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不是吗?因为它预示着一些重要的事情,甚至可能是一个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特殊警告。
如果大家听了我们关于罗马书的系统讲道,就应该知道:在罗马书第十六章,保罗正在通过一个又一个问候和问安,来结束这封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然而,突然之间,保罗暂停了他的问候,话锋一转,他开始向我们发出一则警告,一则充满了感情和激情的严厉警告。
警告:小心假教师!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六章。在罗马书16:17,保罗自己打断了他的问候,开始了他的警告。请大家一起来看保罗在罗马书16:17-20所说的话:
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侍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侍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所以我为你们欢喜;但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
然后,保罗在罗马书16:21又接着开始问候罗马的信徒:
与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亲属路求、耶孙、所西巴德,问你们安。
在一连串的问候之间,夹着一连串充满激情的警诫。保罗似乎是在说:“不好意思,我们要暂时中断这封信的内容,来处理一个生死攸关的紧急情况。”
因此,保罗似乎用一段警告打断了他的结束语。不过这确实太突然了,以至于有些人认为这并不是他原本书信的一部分,是后来加上去的。然而,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保罗,因为他可能在向他深爱的朋友和同工致意时,出于爱不得不再提出一个警诫。
平心而论,保罗一直都在警诫教会。在与以弗所教会的信徒一起度过了紧张的三年后,保罗的最后一番话主要是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说的,这也是一个严厉而充满了激情的警告。他在使徒行传20:28-31警告他们说:
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我知道,我去之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所以你们应当警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你们各人。
保罗也用强烈的言辞警告过加拉太的信徒,叫他们不要再靠着行为称义。他在加拉太书1:6写道:
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藉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
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一封书信中,保罗最后也是以一则警告作为结束的,他在哥林多前书16:22告诫信徒要小心这样的人:
……不爱主……
在写给提摩太的最后一封信中,保罗也警告他: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跟随“好些师傅”,就是那些会用属灵的花言巧语让他们“耳朵发痒” 的传道人和教师,这些师傅向他们许诺自我满足,而不是通过纯全的教义挑战他们追求舍己的生活(提摩太后书4:3-4)。
因此,保罗在罗马书的末尾向罗马信徒发出一则严肃的警告,也就不足为奇了。
保罗基本上是在警告罗马信徒警惕假教师。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 第一,因为他们分裂主的身体(第17节);
- 第二,因为他们欺骗信徒(第18节)。
首先,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罗马书16:17的经文,保罗说:
弟兄们……我劝你们……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求你们”或“我恳请你们”。
当保罗在前面的经文中请求信徒为他祷告时(罗马书15:30),他也用到了“劝”这个字。同样的,保罗在罗马书12:1也用到了这个字,保罗说: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在保罗那个时代,指挥官通常会在军队出征前,用这个词来鼓励和挑战士兵。这个词也常被用在生死攸关的最终讲话中。保罗为什么要用语气这么强烈的词呢?是因为假教师可不会自报家门。异端从来都不会从正门闯入,而是会从后门偷偷溜进来。
魔鬼特别危险的地方就在于,牠并不总会通过正面的攻击来摧毁教会,有时,牠甚至会加入教会,魔鬼的“毒教义”往往会被教会中的大多数信徒所接受。因此,保罗其实是在罗马书16:17说:这是我给我所爱的朋友们的紧急警告!要警惕假教师们,因为他们会带来两件恶事:……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
“离间”和“跌倒”这两个词的严重性,要远远超过一些有关解经的琐碎争论,也远远超过一些不成熟的信徒因为一些个人问题而彼此产生分歧的情况。
请大家注意保罗是如何将“离间”和“跌倒”与罗马书16:17的最后一句话联系起来的:……背乎所学之道……
因此,保罗是在警告他们,要小心那些挑战和诋毁神通过启示使徒来教导的人,这教导就是我们信仰的内容,是唯一的教导。保罗似乎是在警告他们说:“如果你们跟从了他们,那么你们的信心就会跌倒。”
“跌倒”的希腊语是“skandalon”,由此衍生出了英语的“scandal”,也就是“丑闻”一词。这个希腊词指的是陷阱里的诱饵杆。只要动物拉动绑在杆子上的诱饵,这个“skandalon”就会拉开,陷阱就会打开。
当然了,保罗考虑的不是道德上的丑闻或丑行,他警告的是教义上的丑闻,也就是在纯正的福音中添加一些别的东西,使那些毫不知情的信徒陷入某些教义上的错误。
保罗的这一警告在一世纪曾响起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必须再次响起。就比如说针对以下这些情况:
- 那些被困在天主教中的人认为:救赎必须得加上苦行和弥撒;
- 一些新教徒认为:为婴儿施行洒水礼,可以确保其在圣约中的地位;
- 一些属基督的教会坚称:信徒必须接受全身浸洗才能确保得救;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 Day Adventists)则认为:信徒必须在周六做礼拜,而所有在周日做礼拜的人都被印上了兽印,是被定罪了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上,耶稣基督最严厉的谴责就是针对祂那个时代的宗教人士说的,他们让那些想要敬拜神的人负重前行,步履维艰。
在旧约时代,律法要求所有献祭的动物都必须是毫无瑕疵的。到了耶稣生活的那个时代,圣殿任命了专门的检查员来检查献祭的动物。这些检查员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以今天的经济水平来看,每次检查的费用相当于五美元。
检查员通常都会在献祭的动物身上发现一些瑕疵,并以此为理由禁止人们将这些动物献祭给神。这样一来,前来献祭的人就不得不购买那些在圣殿里由祭司们圈养起来的动物。
但唯一的问题是,圣殿里的动物价格昂贵。在圣殿外面,一对普通的斑鸠可能要15到20美元。但在圣殿售卖动物的外邦人院,一对普通斑鸠的价格,居然高达四百美元!这简直就是以神的名义进行敲诈勒索。难怪耶稣一到圣殿,就用鞭子清理了圣殿。祂在马太福音21:13对那些售卖动物的人说:
……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主耶稣其实是在说:“你们竟敢出售通往神那里的道路。你们正在偷窃那些想要敬拜神的人。你们竟敢出售神的饶恕。”这不是第一次宗教出售神的饶恕,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火炬。尽管他是一名忠实的天主教修道士,但他早就开始讲道反对赎罪券的错误教义了。赎罪券的错误教义是:通过祷告、购买蜡烛或参加弥撒,人们就可以减少待在炼狱里的时间。马丁·路德还宣称:人们只能因信称义,同时,圣经才是最终的权柄,而不是教会。正是他所发出的“唯独圣经”(sola scriptura)的呐喊,巩固了神话语在教会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正当约翰·泰泽尔(Johann Tetzel)来到马丁·路德所在的维滕博格(Wittenberg)兜售特别赎罪券时,马丁·路德被圣灵大大地感动,写下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95 statements),希望与当时的教会学者们进行辩论。
路德反对约翰·泰泽尔对信徒错误的教导。泰泽尔那时受教皇委托,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in Rome)的翻修筹集资金。在出售赎罪券或赦罪证的过程中,泰泽尔宣读了一句路德在他的第二十八条论纲论里引用并反驳过的话:“只要箱子里的钱币一响,灵魂就会离开炼狱。”换句话说,泰泽尔其实是在说:当人们把钱捐给教会时,他们某位已故的亲人就会离开炼狱。
泰泽尔出售的是“全体赦免劵”(plenary indulgences)或“完全赦免劵”(complete indulgences)。这种赦免劵不仅适用于亲人,同时也适用于购买者本人。换言之,他们真的以为可以买到脱离炼狱、直接进入天堂的方法。
包括这个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的问题,最终让马丁·路德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很快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马丁·路德在他的第三十二条论纲中写道:那些相信通过赦免书(或者赦免证)就能确保自己得救的人,(他们)将和他们的师傅一起被永远地定罪。
难怪这场争论会一触即发。
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会说:“但那都是陈年旧事了,我们为什么要讨论五百年前发生的事情呢?”好吧!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
就在六年前,当罗马教会宣布2000年为特殊的禧年时,马丁·路德时代的“大赦问题”又一次达到了另一个高潮。教皇再次推出了“大赦”,不是“部分赦免”,而是通过得到“大赦”而获得完全的赦免或赦罪。罗马教会打开了位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大门,打开了欧洲许多大教堂的大门,他们承诺:在这一年,即2000年,凡是前往这些圣地朝圣的人,都将获得完全的“大赦”。说得更直白一点,他们所有的炼狱时间都将立即得到减免,可以直接升入天堂。
这无异于出售通往神的道路,无异于出售神的饶恕。因此,保罗才对罗马的信徒说:“你们要留意那些偏离了你们所学之道的假教师。”
如果大家觉得我对罗马天主教太苛刻了,不要着急。我马上会谈到我们这群更正教徒,我想我会冒犯所有人。保罗不仅对那些背离真理,也就是背离信仰的假教师深感担忧,而且也对他们歪曲真理、欺骗基督的教会这样的事深感担忧。
请大家再来看一下罗马书16:18的经文:
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侍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侍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
从字面上看,他们是一群油嘴滑舌的人,他们会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辞。总之,他们巧言令色。彼得也在彼得后书2:1-3警告信徒,要警惕这样的假教师:
……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将有许多人随从他们邪淫的行为,便叫真道因他们的缘故被毁谤。他们因有贪心,要用捏造的言语在你们身上取利……
保罗还在哥林多后书11:4告诉哥林多的信徒,这些假教师虽然也谈论耶稣,但他们实际上在传另一个耶稣。这就好比如今的摩门教(Mormonism),虽然他们也会说信靠基督为他们自己的救主,但他们的教导却是错误的。虽然都是“耶稣”这个名字,但各自的“耶稣”却是完全不同的。摩门教的耶稣不是又真又活的神道成肉身,而是众多神明中的一个。
根据保罗的教导,这些假教师不是主的仆人,而是自己欲望的奴隶,也就是他们自己的“肚腹”,或者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是他们自己食欲的奴隶。他们被自我利益和自我满足所驱使,有时是为了名声,为了控制那些跟随他们的人,而且总是为了经济利益。他们中的许多人过着虚伪假面的生活,通常都涉及不道德的性行为。
保罗在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提到了这样的人,并且说: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腓立比书3:19)
但问题在于,他们却在假装为神说话。他们似乎是在为基督发声,似乎对福音很感兴趣。但事实上,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只是他们自己,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名字、他们的银行存款、他们的权力。
如果根据信心来评估他们的言论,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在引入另一种福音,一个“假基督”,最终只能得到一种虚假的盼望。他们所传的福音听起来是挺积极正面的,但毫无意义。因此,保罗在歌罗西书2:8警告歌罗西的信徒说:
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
犹大也在犹大书1:16说,这些假教师:
……为得便宜谄媚人。
无论这里的“便宜”是名声、众多的追随者,或是在貌似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的自我满足感,或是其他的一些好处。假教师们都是一样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电视布道家们像雨后春笋一般成倍地增加。他们中的许多人传递的信息就是那种空洞的欺骗。他们会告诉你: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领取你的“属天彩票”,然后你就会拥有梦寐以求的一切。当然了,他们还会说,这种彩票只能通过他们的事工获取,所以如果你愿意把你“信心的种子”,也就是你的奉献转给他们,那么你就会收到“属天彩票”。
弟兄姊妹们,耶稣可不是某个许愿精灵。我们不能像擦阿拉丁神灯一样,指望祂随时都能跳出来,然后把我们想要的东西给我们。真正的福音不是呼召我们“自我实现”,虽然这听起来确实是挺吸引人的;真正的福音是呼召我们“自我否定”,或者说“舍己”(self-denial)。
当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提出了“积极思考的力量”这一概念时,自我实现的福音就开始在现代美国流行了起来。可以这么说,他就是美国现代版的油嘴滑舌的人,一个无比圆滑、巧言令色的演说家。
皮尔的这套说辞又被罗伯特·舒勒(Robert Schuller)以及最近大红大紫的约尔·欧斯汀(Joel Osteen)捡了起来。这些人的事工规模庞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他们的聚会,购买和阅读他们的书籍。
但他们所传讲的信息其实相当简单,也极具欺骗性,通常是这样的:神原本希望你能开心快乐,你最大的问题是自卑和消极思维。你需要做的,是提升你的思维和自我形象;停止你的消极思维和消极言论。你需要专注于找到并追求那些能让你满足和快乐的事物,因为神希望你成功、健康和快乐,祂最大的目标就是你的成功。
罗伯特·舒勒在他的那本《自尊:新宗教改革》(Self-Esteem: The New Reformation)一书中写道:正是在这一点上,古典神学坚称,神学要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这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遵循神原本的计划,我们就会自我感觉良好,这就是成功。
他还进一步写道,福音与罪人无关,而是与自我形象差有关。事实上,他还如此评论道:一旦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个不配的罪人,他能否(得救)就值得怀疑了。因为这是对个人价值多么大的扭曲啊?
但这种说法与圣经真理是何等的背道而驰啊!似乎基督信仰不再是为了基督的喜悦放弃一切,而是为了从基督那里得到我们所喜悦的一切。似乎神的目标也不再是祂的荣耀,而是我们自己的满足。
这就是为什么罗伯特·蒂尔顿(Robert Tilton)可以对他的电视观众说:“不仅忧虑是罪,当神应许你富足时,贫穷也是罪!”但这与人子的形象多么不同啊!祂自己甚至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
这与希伯来书中记载的那些为了基督而活的人又是多么的不同啊!
……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希伯来书11:37-38)
在神的启示下,希伯来书的作者宣告说,这些人: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来书11:38)
两千年前,保罗也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他说:“不好意思,我需要暂时打断这封信,给你们传达一则紧急信息,那就是小心那种以人为中心、自我陶醉、自高自大、否认罪的救赎、歪曲圣经和自我谄媚的教导和假教师。”
保罗也是这样警告提摩太的,他在提摩太后书3:1-2说:
……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
有了这种虚假的福音,难怪人会相信:人是不会被定罪的;人并非真的是罪人,福音也并非真的有必要。
当约尔·欧斯汀在电视上被问及,不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会不会上天堂时,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要把这个问题留给神祂自己来决定。”甚至当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追问他那些否认基督神性的人会有什么结果时,欧斯汀也含糊其辞地回答说:“我也要把这个问题留给神祂自己来决定。”
有人或许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积极且充满善意的回答,但我认为这是对福音赤裸裸的背叛。是的,我们是要让神来决定一切,但祂明明已经告诉了我们祂的决定。
在使徒行传4:11-12的经文中,神通过彼得宣告说:
他是……房角的头块石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这里的“他”就是耶稣基督。除此以外,神早在几个世纪前就通过先知以赛亚宣告说:
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以赛亚书43:11)
如今的问题不在于传那种令人困惑的福音。如今的问题在于:传福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勇气,而这种勇气似乎已经消失殆尽了。
如果不谈及罪、地狱、定罪、十字架、流血牺牲、罪疚和死亡,那就无法传讲真正的福音。那么,我们这一代的福音领袖在哪里呢?他们是否会和使徒保罗一起痛声疾呼: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除福音以外,其他任何东西都只是空洞的承诺。
福音首先是“坏消息”,然后,当我们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恶、败坏和罪疚,并且寻求投入祂永恒的恩典怀抱时,我们就会在那里发现神奇妙的恩典,神的恩典拯救了像我和你这样的可怜虫。
应用
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保罗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使我们可以实践和运用。
首先,我们要识别假教师。
请大家再来读一下罗马书16:17的经文:
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
换言之,要找出这些人是谁,要留意他们,警惕他们!
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当罗马的信徒们读完这句话后,他们大概率会聚在一起,然后彼此说:“在我们的城市里,谁在传讲和教导与耶稣基督的福音背道而驰的东西和信息呢?”
总之我们需要留意这些人。“留意”的希腊语是“skopein”,这个词的意思是“标记和观察”。由这个词衍生出了英文的“scope”。我们可以在“显微镜”(microscope)和“望远镜”(telescope)这两个单词中找到这个词,显微镜用于从近处仔细观察,而望远镜则用于从远处进行观察。
因此,我们也要把这些人放在圣经的“镜片”下,全方位地仔细分析他们的教导,这样我们就不会措手不及,更不会上当受骗。因为他们个个都是花言巧语的高手,徒有敬虔的外表,没有敬虔的实质。
几个世纪前,奥古斯丁(Augustine)在谈到这些假教师时也说:“要小心那些嘴里充满了华丽的废话的人。”保罗则说:“要留意他们!”
请大家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保罗是给整间教会下达了这一命令的!换言之,作为一间教会,我们要持守真理,并且要彼此守护。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特别需要其他信徒的分辨能力,来帮助我看清我所忽略的东西,来指出我可能没有注意到的错误教导。
总之,我们需要彼此帮助,以防范各样错误的教导。
其次,要免受假教师的影响。
我们不仅要对假教师保持警惕并及时识别出他们,保罗还命令我们:要避免受到他们的影响。请大家再来看一下保罗在罗马书16:17的最后说了什么:
……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
保罗的意思是:我们要以真理评估他们,但不要受他们的影响和毒害。对此,伦斯基(Lenski)曾写道,保罗在这里使用的“躲避”这个词,意思是彻底远离他们。
因此,要保持警惕,时刻在心思意念中保持一种属灵的批判性。不要成为保罗在罗马书16:18的后半节那里所写的那种因毫无戒心而受到蒙蔽的人。
保罗打断了这封信,向众圣徒发出了一则紧急广播。他似乎是在说:“我之所以要警告你们,是因为你们是我亲爱的朋友。”换言之,保罗并不是因为不关心而随意摇动教会;他警告他们,是因为他深深地关心着他们。
今年夏天曾在我们教会讲过道的史蒂夫·法拉(Steve Farrar),在他的《高高站立》(Standing Tall)一书中讲了这么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当一场强风暴掠过一个小镇时,有一家人躲在地下室里。收音机里警告说,一场龙卷风即将袭来。当暴风雨过后,父亲打开前门查看房屋的受损情况。一条倒下的电线在家门口的街道上溅起了火花。然而,在这位父亲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他五岁大的女儿已经跑到了草坪边,跑向街道上那根“闪闪发光”的电线。
父亲赶紧喊道:“劳瑞(Laurie),站住!”
可劳瑞还在继续往前跑。
“劳瑞!快站住!不要动!”
但劳瑞还是向着那根“诱人”的电线径直跑去。
父亲边追边喊:“快停下,劳瑞!”
但劳瑞最终还是跑到了电线旁,抓住了电线,当场丧命。
可能在她看来,闪着火花的电线看起来很有趣,似乎是一件值得体验的事,但它不仅是危险的,而且是致命的。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其实是在告诉罗马教会,他们至少需要两样东西:
第一,他们需要分辨力。
保罗基本上是在告诉罗马教会:要有智慧!环顾四周,提高警惕,保持批判性的思考,不要轻信你所听到的一切!那些听起来是积极、顺畅、令人愉快的,并且让你觉得自己很重要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是致命性的。
第二,他们需要谦卑。
保罗告诉教会:不仅要有智慧,还要好好听道!
有的弟兄姊妹可能在想:“我永远也不会被错误的教导所迷惑,我能在百米开外就识别出异端。”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你所面临的挑战可能与假教师无关,而是与一种虚伪的生活方式相关。保罗警告的就是你这样的信徒。
也许就在此时此刻,神正通过这段经文,以一条非常重要的宣告,一则警告和一个挑战,来打断你目前的生活。
请大家认真对待这则警告,因为这次带着紧急通知的“打断”,很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一则警告。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