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名人堂

信心名人堂

by Stephen Davey

信心名人堂

在那边点名的时候(第三部分)

罗马书16:5b-16

 

引言

韦氏词典(Webster)将“名声”定义为“广为人知或广为人们所谈论的一种状态。”这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总之,名声与被人们铭记有关。我喜欢一位匿名作者的说法,他在书中写道:“当一个疯子幻想着自己成为你时,你就知道自己真的出名了。”

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种被人记住的渴望,无论是被你所在的公司、同龄人、同学、父母所记住,还是被你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记住,因为你希望他们记得偶尔给你打个电话(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一点!)。我们都不希望被人遗忘,至少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不想被人遗忘,难道不是吗?

我至今还记得,在我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罚我站在教室的角落里。就在我“服刑”期间,我拿出小刀,在教室的墙上刻下了我的名字缩写,发誓让我的老师和学校记住我。显然,他们并没有记住。

美国南北战争(Civil War)前夕,有一个名叫沃西·泰勒(Worthy Taylor)的富裕农场主,雇用了一个名叫詹姆斯(James)的年轻人,让他在夏天来他的农场干些杂活。詹姆斯白天挤牛奶、劈柴,晚上睡在草棚里,但他可以和农场主一家人一起吃饭。经过一个夏天,詹姆斯爱上了泰勒的女儿。最后,他鼓起勇气向她求婚。但这位富裕的农场主对他说:“拜托,你既没钱又没前途。你这辈子就是个普通农夫。我可不能让你娶走我的宝贝女儿!”

当那个夏天结束时,詹姆斯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永远地消失了。多年以后,沃西·泰勒变得更加富裕。他决定拆掉家里的旧谷仓,然后在原址上建一座新谷仓。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在35年前的那个夏天,詹姆斯在他睡觉的草棚里的一根梁子上,刻下了他的全名,即詹姆斯·加菲尔德(James A. Garfield),此时此刻,他正是美国的总统。毫无疑问,在那个草棚里,詹姆斯一边刻字,一边说:“我将被所有的人铭记!”

 

可能在各种各样的“名人堂”(hall of fame)背后,就是这种渴望被人铭记、有被人铭记的理由,以及想要铭记那些值得被铭记之人的现象。可问题是,我们说的是哪个名人堂?

如果我们有时间研究一下这个主题,就会发现:我们脑海中浮现的那个名人堂很可能是与我们关心的事或人有关。事实上,在我准备讲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名人堂。例如:

  • 国家橄榄球名人堂;
  • 国家棒球名人堂;
  • 国家篮球名人堂,包括男子篮球和女子篮球;
  • 国家曲棍球名人堂;
  • 国家拳击、大学橄榄球、游泳、保龄球、排球、长跑、摔跤、高尔夫球和自行车名人堂。

还有其他一些值得纪念和表彰的名人堂,比如:

  • 美国自行车名人堂;
  • 美国护士名人堂;
  • 国家妇女先锋名人堂;
  • 国家航空名人堂;
  • 肯尼迪宇航员名人堂;
  • 位于玛丽亚·韦伯斯特(Maria Webster)故居内的拼布艺术家名人堂。

此外还有:

  • 摇滚名人堂;
  • 乡村音乐名人堂;
  • 福音音乐名人堂。

对了,我发现甚至还有“淡水钓鱼名人堂”。当然了,有些喜欢钓鱼的弟兄姊妹可能会想:“确实应该有这个名人堂啊!”

除此以外,我还发现了“广告标语名人堂”。2002年获奖的三条广告标语分别是:

  • 肯德基的广告:吮指原味;
  • 信息黄页的广告:让您的手指代您行走;
  • 汉堡王的广告:如您所愿;
  • 宝马汽车的广告:终极驾驶机器。不过福特F150才应该是“终极驾驶机器”,只不过宝马公司不愿意承认罢了。

不止于此,我还发现了:

  • 国家玩具名人堂;
  • 国家发明家名人堂;
  • 科技名人堂;
  • 教师名人堂。

我甚至还发现了“国际小丑名人堂”,瑞德·斯凯尔顿(Red Skelton)是首位正式入选这一名人堂的小丑演员。然后,我还看到了“美籍犹太人名人堂”,里面有:

  • 欧文·柏林(Irving Berlin);
  • 哈里·胡迪尼(Harry Houdini);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美籍犹太人名人堂中有一位特殊的入选者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就是乌利亚·利维(Uriah Levy),他于1862年去世。他生前认为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是一位伟人,因为他塑造了一个共和国,可以让其中的人们自由地崇拜他们的神。在托马斯·杰斐逊去世的十年后,乌利亚·利维买下了杰斐逊生前破败不堪的庄园。他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对庄园进行了彻底的翻新和修复,他还买下了庄园周围十二多亩的土地。当乌利亚·利维去世时,他留下遗嘱,将这座名为“蒙蒂塞洛”(Monticello)的庄园留给美国人民。他希望后世能保留托马斯·杰斐逊的故居和财产,目前看来,他确实做到了。

 

当我们读到罗马书第十六章的经文时,我们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一座“属神的名人堂”的缩影。我们可以称之为“忠心仆人名人堂”。一个又一个名字入选了这个受人尊敬的信心殿堂,然而,他们入选的原因却与世人所认为的大不一样。

在接下来的经文中,神的灵感动他的仆人保罗,一连说出了几十个人的名字,从而使这些名字成为永垂不朽的伟大名字。当然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个才华横溢、强壮有力、风趣幽默、天资卓越或富有创造力,而是因为他们竭力保护神的家、财产和属神的事物,也就是神用祂儿子的宝血赎买回来的教会。

因此,保罗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大多数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有些是贵族,有些甚至是奴隶。他们的名字被永远刻在了圣经里。对于其中的许多人而言,保罗只是说出了他们的名字,也许有那么一两句简单的评语,但足以教导我们所有人一些深刻、深邃、令人鼓舞的真理。下面,我们就继续参观和学习这座“忠心仆人名人堂”。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六章。有的弟兄姊妹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罗马书第十六章,有一个短语不断出现。它最先出现在了罗马书16:2的经文中:

……为主……

类似的表述也出现在了:

  • 在基督耶稣里(第3节);
  • 在基督里(第7节);
  • 在主里面(第8节);
  • 在基督里(第10节);
  • 在主里的(第11节);
  • 为主(第12节);
  • 在主(第13节)。

这些人之所以值得被铭记,首先是因为他们是信心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是罗马公民,但属于耶稣基督。他们的生命轴心不是罗马,而是基督。

罗马书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活在被神定罪中的人;这封书信的最后一章则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活在基督里的个人。

 

信心名人堂

现在,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罗马书第十六章,看看那些被选入“信心名人堂”的忠心仆人都有哪些。

以拜尼士(罗马书16:5b

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16:5后半节的经文:

……问我所亲爱的以拜尼土安;他在亚细亚是归基督初结的果子。

在亚细亚,包括非拉铁非、歌罗西、别迦摩和以弗所等城市,归信基督的人有成千上万。然而,保罗永远都记得以拜尼土,因为他第一个对保罗说:“我愿意接受耶稣为我的救主和个人的主。我相信祂已经从死里复活,是神的儿子。我只愿接受祂的牺牲作为我罪孽的赎价。”

以拜尼土是初结的果子,这或许是出于神奇妙的旨意,因为以拜尼土这个名字的希腊文是“Επαινετος”,意思是“配得称赞”。毫无疑问,这个人的信主预示着福音将要广传开来,要使全世界无数的信徒发出对神的赞美,他们将在基督里找到救赎,并将赞美归给神。以拜尼土是初结的果子,是头一个,但他只是一个开始。

 

马利亚(罗马书16:6

保罗在罗马书16:6接着说:

又问马利亚安;她为你们多受劳苦。

说实话,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是哪位马利亚。新约圣经中至少提到了五位马利亚:

    • 主的母亲马利亚;
    • 抹大拉的马利亚;
    • 马大和拉撒路的姐妹马利亚;
    • 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
    • 马可福音的作者马可的母亲马利亚。

现在又提到了这位名叫马利亚的罗马信徒。但无论她是谁,她都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神的仆人,但很可能她已经筋疲力尽,甚至疲劳过度了。保罗在这里使用的“劳苦”这个希腊词,也可以被翻译为“疲惫不堪;精疲力竭;全力劳作”。

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4:6也使用了这个词,他在那里写道:

……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

这里用了同样的动词,表示耶稣那时也精疲力竭了。

当主耶稣让彼得和与他一起打渔的人再次把网撒到水中时,彼得也用了这个词来回答主耶稣,彼得在路加福音5:5说:

……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

同样的,保罗在罗马书16:6也使用了同一个希腊动词,来表示马利亚辛勤地劳作。

我们对马利亚一无所知,只知道她最终入选了“忠心仆人名人堂”,这并不是因为她完成了什么伟大的事迹,事实上,我们甚至都没有听说她都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无论她做的是什么,她都竭力去做。

这个动词通常指的是那种体力上的消耗,也就是说,马利亚每天早出晚归。或许她负责布置会场、负责会后清洁,然后锁门。不管怎么样,马利亚的精神、勇气和决心是教会中绝大多数事物的支撑,即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是如此。

 

安多尼古和犹尼亚(罗马书16:7

保罗在罗马书16:7接着说:

又问我亲属与我一同坐监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安;他们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里。

遗憾的是,我们很难确定这节经文中提到的第二个人的名字犹尼亚,到底是男人的名字还是女人的名字。这里使用的名字是以宾格单数形式出现的,它既可以是女人的名字“Junia”,也可以是男人的名字“Junias”的缩写。

有人认为他们是一对夫妻,也有人认为他们是某支福音团队的成员。根据保罗所写的信息,我们确实知道关于他们的四件事。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下这节经文,会发现保罗说他们:

  • 比我先在基督里:也就是说,他们在保罗得救之前就已经得救了;
  • 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这里的“使徒”是广义层面上的。

事实上,尽管巴拿巴不是十二使徒之一,他在使徒行传14:4那里也被称为使徒,因为在那个时候,使徒的职分已经结束了,属于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广义层面的使徒通常指那些忠心的传道人或宣教士。“apostolos”这一希腊词的意思是“被差遣出去的人或受委托的使者”。这可以泛指所有受教会差遣或委托到未得之地传福音的人,也就是我们现代的传教士或布道家。

因此,这二人可能是一对宣教士夫妇,也可能是两位弟兄组织起来的宣教团队,推广福音的事业。保罗其实是在说,他们是非常杰出的!他们在福音事工中出类拔萃。

当保罗继续谈到安多尼古和犹尼亚时,他还说,他们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保罗说他们:

  • 与我一同坐监:这里的字面意思是“战俘,甚至是战争囚犯”。

由于使徒保罗在狱中度过了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不可能知道他们和保罗具体是在哪里坐监的。不过,他们三人显然在牢房里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他们三人都知道福音事业不亚于一场战争,因此,保罗称他们为战友。保罗从未忘记过他们。

除此以外,保罗还说他们是:

  • 我亲属:这可能指他们也是犹太人,也许他们也来自保罗所在的便雅悯支派。

 

暗伯利(罗马书16:8

保罗在罗马书16:8写道:

又问我在主里面所亲爱的暗伯利安。

事实上,“所亲爱的”这个词首次出现在了创世记第二十二章的希腊文译本中。当时神让亚伯拉罕上山献祭,神在创世记22:2对亚伯拉罕说:

……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

当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结束后,圣父也发出了雷鸣般的声音,其中也用到了这个词:

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马太福音3:17)

当保罗在这节经文中提到暗伯利时,也使用了同一个词。

我有一本关于罗马书的“犹太根源”的注释书,作者是一位信主的犹太学者,他的名字是约瑟夫·舒兰(Joseph Shulam)。他在这节经文的注释中提到:在一世纪的记录中,暗伯利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奴隶名字。事实上,这个名字出现在了多米提拉家族(Domitilla family)的一座古代地下墓穴中。碑文清楚地表明,这个当时无比显赫的罗马名门,他们的家庭成员都是基督的跟随者。似乎暗伯利是这个家族的一个仆人。

在这个地下墓穴中,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景象,有一座装饰得无比华丽的坟墓,上面用加粗和装饰性的字体刻着暗伯利(Ampliatus)这个名字。当时的罗马人有名字、中间名和姓氏,就像大多数延续了这一习俗的美国人一样,但奴隶只有名字。然而,那座精致的坟墓和加粗的字体表明,暗伯利在教会以及在这个家族中都是一个高贵、受人尊敬的人。

说实话,我很想读一读暗伯利的传记。我们都知道,正如一位作者所写的,在初期教会,“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被完全消除了,一个信徒有可能既是某个家族的奴隶,同时又是某间教会的领袖。”

 

耳巴奴(罗马书16:9a

保罗在罗马书16:9继续写道:

又问在基督里与我们同工的耳巴奴……

耳巴奴的希腊名字是“Ουρβανος”,这个名字的字面意思是“有礼貌”。由此衍生出了“urbane”这个英文单词,意思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每当家里来客人时,父母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举止优雅、彬彬有礼。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在敲门或开门前都要轻声但严厉地嘱咐孩子们说:“好了,从现在开始,要有礼貌,要注意你们的言行举止。”

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会说:“我可从来都没有和我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能要建议你:“我们知道你从来都没有说过!不过你真的应该试试看!”

耳巴奴有可能是一个有地位、有较高社会身份的人。但保罗有意提到的不是他的社会地位,而是他的仆人身份。保罗写道,耳巴奴是“我们在基督里的同工”。当保罗说“同工”这个词时,这和他在罗马书16:3提到百基拉和亚居拉时用到的词是一样的。

同样的,保罗将耳巴奴写进了罗马书第十六章,并不是因为他的地位或身份,而是因为他与他们并肩作战,给他们提供帮助。他喜欢帮助人!他以乐于助人而闻名。我甚至可以想象到耳巴奴总是咧着嘴笑,就像那个老广告里的小女孩一样,她和妈妈一起用“摇摇烤”(Shake and Bake)为爸爸准备晚餐。耳巴奴进入信心名人堂的口号很可能是:“天父,这是我的‘摇摇烤’,我帮忙了!”

如果有人问她:“你今天都做了什么呀,耳巴奴?”

“我给教会帮忙了。”

“那你平时都会做些什么呀?”

“嗯,我会四处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做的事,然后我就会帮忙。”

耳巴奴就是因为乐于助人而被列入信心名人堂的!

 

士大古(罗马书16:9b

保罗在罗马书16:9的后半节说:

又问……我所亲爱的士大古安。

保罗再次用了“所亲爱的”这个美妙、温柔的词,来称呼士大古弟兄。

 

亚比利(罗马书16:10a

保罗在罗马书16:10的前半节说:

又问在基督里经过试验的亚比利安……

总的来说,亚比利是被认可的!因为他经过了试验。

保罗在罗马书第十四章也使用了这个词,来指那些灵命成熟的信徒,也就是那些对灵命软弱的弟兄的良心非常敏感的信徒。为了保护那些灵命软弱的信徒不犯罪,这些信徒甘愿放弃他们自己的一些权益。也许亚比利就是那种在处理模棱两可的事务中,起带头作用的人。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1:19也使用了这个词,他在那里写道:

在你们中间不免有分门结党的事,好叫那些有经验的人显明出来。

这里的“有经验”同罗马书16:10的“经过试验”是同一个词。也许亚比利是一个成熟的信徒,懂得在教会冲突中以智慧和成熟的生命做出回应。

在哥林多教会中,有些事正引起分裂和动乱。保罗其实是在说:“这是识别新领袖、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信徒的绝佳时机。他们会以恩典、策略和洞察力来应对冲突,而那些不成熟的信徒只会为教会分裂火上浇油。”

当罗马教会因为教会中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分裂而出现动乱时,也许亚比利就是其中一个崭露头角的信徒。作为一个新兴的领袖,亚比利或许以其智慧的建议和谦卑的灵脱颖而出。他因此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经过了试验。

在保罗写给提摩太的信中,这个词再次出现了,保罗在提摩太后书2:15说: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按照中文标准译本的翻译,保罗在这里说的是:

你要努力地向神显明自己是经过考验的,是无愧的工人,能正确分解真理的话语。

也许正是亚比利的这一特质给使徒保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非常喜爱研读和分解神的话。也许正是因为所有这些美好的特质,使亚比利成为教会中的长老,因为他非常明智地处理了教会中的冲突,殷勤地分解圣经,在会众中引导那些在是非问题上有所挣扎的年轻信徒。

 

亚利多布家里的人(罗马书16:10b

保罗在罗马书16:10的后半节接着说:

……问亚利多布家里的人安。

这句话不仅可以指亚利多布的家人,也可以指他家中的仆人,这节经文指的似乎就是这种情况。因此,正确的解释应该是:问候属亚利多布家的所有人。请大家注意,保罗并不是在问候亚利多布本人,而是问候那些属于他家的人。

事实上,关于这位富人的身份,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上对于这位著名的罗马公民亚利多布(Aristobulus)的记载了解一二。他是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的孙子,就是那个下令杀死伯利恒及其周围地区所有两岁及以下的犹太男孩,并企图杀死耶稣的希律王。

亚利多布以罗马公民的身份生活,后来又成为那个将所有犹太人逐出罗马的皇帝革老丢(Claudius)的私人朋友。在他死后,他的仆人和财产都归皇帝所有,但按照当时的习俗,他的名字仍然可以保留。

 

希罗天(罗马书16:11a

或许正是因为亚利多布的仆人归皇帝所有,保罗才在罗马书16:11提到了他的一位亲属,他说:

又问我亲属希罗天安……

保罗特别提到,希罗天是“我的亲属”,也就是同为犹太人的兄弟。但一个犹太人通常不会使用希罗天这个名字,除非他是凯撒家中的仆人。

 

拿其数(罗马书16:11b

保罗在罗马书16:11b继续说:

……问拿其数家在主里的人安。

这里的字面意思是:问候那些凡属于拿其数家的人;那些在主里信主的仆人。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仆人都是信徒,保罗特别问候了那些信主的、在主里的人。

同样的,在保罗那个时代,拿其数这个名字在罗马很常见。然而,保罗也暗示了这个拿其数有殷实的家产,不过这也意味着,当拿其数死后,这些财产,包括奴仆,都将归王室所有,但保罗并没有提到他具体是哪个人。

这个拿其数很可能是皇帝革老丢的私人秘书。按我们当前的经济水平来算,他凭借着自己对罗马皇帝的影响力,可能积累了数百万美元的私人财富。他的权力在于,所有写给皇帝的信件都必须经过他的手,除非拿其数允许,否则信件永远都到不了皇帝革老丢的手中。

因此,他通过行贿和受贿发财,因为他可以确保一些请愿的信件被送到皇帝的手中。对他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无比伟大的制度,是一份肥差,他也因此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增添了许多的财产和仆人。但这只是昙花一现。革老丢后来被暗杀,尼禄(Nero)登基。在这之后,拿其数的贪腐行为被曝光,并被处死。他的家族和产业也尽归尼禄所有。

这似乎也解释了基督的福音是如何进入罗马政治权力的最高层的。正因如此,当保罗在罗马写信给腓立比的信徒时,他才会说:

众圣徒都问你们安。在凯撒家里的人特特地问你们安。(腓立比书4:22)

在凯撒家里的圣徒是谁?他们就是亚利多布和拿其数家中归信了基督的奴仆。他们是基督王室的儿女,他们的名字如今被写入了信心名人堂。虽然他们在一位暂时存在的残暴国王的宫殿里做奴仆,但他们却是不朽的“信心之家”的成员,他们最终属于万王之王。

 

士非拿氏和土富撒氏(罗马书16:12a

保罗在罗马书16:12前半节的经文中写道:

又问为主劳苦的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安……

许多语言学者认为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因为她们的阴性名字很有诗意。无论是在保罗那个时代,还是在我们如今的时代,用同一个词根给双胞胎孩子起名,都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她们名字中的些许不同也让她们名字的含义有了细微的差别。“土非拿氏”的意思是“娇贵的”,“土富撒氏”的意思是“娇嫩的”。然而,保罗用了前面描述马利亚的一个词来描述这对姊妹,也就是“劳苦”。这对姐妹虽然名字是“娇贵”和“娇嫩”,但她们愿意为了主的事工辛勤劳苦。

 

彼息氏(罗马书16:12b

保罗接着在罗马书16:12的后半节说:

……问可亲爱为主多受劳苦的彼息氏安。

许多人认为,彼息氏是土非拿氏和土富撒氏的姐姐。然而,在写到她的时候,保罗使用的是过去式,也就是“为主曾多受劳苦”。这意味着她那时已经去世了。但她为主所做的劳苦见证,仍然值得人们的称赞。毕竟这里是信心名人堂。

 

鲁弗和他的母亲(罗马书16:13

接下来入选信心名人堂的信徒,或许更能引起大家的兴趣。保罗在罗马书16:13写道:

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

虽然鲁孚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但有证据表明:这个鲁孚正是古利奈人西门的一个儿子,西门曾被迫帮耶稣把十字架背到各各他山。

在保罗完成了罗马书的几年后,马可也写了他的福音书,而且马可福音的主要读者也是罗马地区的人。非常有趣但也在意料之中的一点是:马可福音提供了其他福音书所没有的一个细节。马太福音记载了西门被迫背负耶稣的十字架,路加福音也提到西门被迫背十字架。然而,当马可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他还加入了一些旁注,就是:

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马可福音15:21)

事实上,在原文圣经中,马可把这个注释放在了括号里。为什么呢?因为罗马的信徒知道西门,也知道鲁孚是谁,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西门就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而亚历山大和鲁孚是当时罗马教会的领袖。我们还知道,古利奈人西门曾在安提阿早期的教会中服侍过。

在我研究过的每一位解经家或圣经历史学者看来,西门无疑成了神羔羊的信徒,他曾将神羔羊的十字架背到山顶。同样的,他的儿子鲁孚无疑也成了基督徒,并且在罗马教会服侍。保罗在这里说:“向鲁孚和他母亲问好!”事实上,保罗还亲切地称这位老姊妹也是自己的母亲。这表明了保罗不仅认识她,而且还得到过她的服侍。

 

十位入选忠心仆人名人堂的信徒(罗马书16:14-15

保罗又把另外十位信徒领进了信心名人堂,但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描述。他们分为两组,每组五个人。他们的名字被列在罗马书16:14-15,让我们今天可以完整地宣读所有入选信心名人堂的信徒名字。

顺便说一下,保罗在罗马书16:14是根据希腊语的发音写下他们的名字的:

又问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并与他们在一处的弟兄们安。

显然,这是一间家庭教会。保罗在罗马书16:15继续说:

又问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尼利亚和他姐妹,同阿林巴并与他们在一处的众圣徒安。

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很可能是一对夫妻,尼利亚和他的姐妹则是他们的孩子。许多人认为阿林巴是他们家中的一员。换句话说,保罗是在问候所有在他们家中聚会的信徒。

至此,保罗结束了他充满热情的亲切问候。然后,他又命令所有的人要彼此相亲相爱,正如他在罗马书16:16所写的一样:

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

这是圣洁的亲吻,与任何感官或亲昵的举动都不同,是充满温暖而深情的。这相当于我们如今的拥抱或握手。

如果你去国外旅行,就会发现这种习俗仍在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着。我记得我曾拜访过法国土伦(Toulon, France)的教会。那里的信徒就会彼此亲吻双颊,不过,与其说是亲吻双颊,不如说是亲吻空气,这一点我很欣赏。当那些想要亲吻我的脸颊并以此向我表达敬意的弟兄姊妹看向我时,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不过我最后也以同样的圣洁之吻回敬了他们。

弟兄姊妹们,有一次,一直在俄罗斯(Russia)和其他国家宣教的宣教士杜恩·厄尔利(Duane Early)告诉我说,在俄罗斯,教堂里的弟兄不会通过亲吻来问候姊妹,因为那是不妥的,但弟兄和弟兄会通过彼此亲吻嘴唇来问候彼此。

我惊呆了,问他说:“真的吗?”

他说:“哦,是的!那些满脸大胡子的俄罗斯男人会按照他们的习俗,在教堂里给所有的弟兄一个快速的嘴唇对嘴唇的亲吻。”

我对他说:“那我再也不去俄罗斯的教会了。我想我还是等到上了天堂,再去问候他们吧!”

 

结论

通过参观这座信心名人堂,有三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思意念和我的灵里,我想和弟兄姊妹们分享一下:

第一,入选信心名人堂并不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而是需要敞开自己的生命,能够随时被主使用,有人曾说:这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大的能力。

第二,入选信心名人堂并不需要某种声势浩大的服侍行为,而是需要那种可靠的服侍行为。就像我们刚刚在后几节经文中读到的那几位信徒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出现,这就算为神的儿女!

第三,入选信心名人堂并不需要得到人的尊敬,而是要在神面前谦卑自己。

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是信主的奴隶。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写道:“名声通常会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他们总是想着自身以外的人、事、物。”

这些人是符合入选条件的。事实上,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最重要的是,他们想着的,是教会的那位大牧者。祂来了,取了奴仆的形象,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换言之,入选信心名人堂就意味着,我们要转变为我们伟大的仆人、牧人、也就是主耶稣基督的形象和样式。

 

最后,我们一起大声来唱:

赞美真神万福之根,

地上生灵当赞主恩,

天上万军颂赞主名,

赞美圣父、圣子、圣灵。

阿门。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