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小脚丫

小心你的小脚丫

by Stephen Davey

小心你的小脚丫

一些模棱两可的事(第三部分)

罗马书14:10-12

 

引言

我们这几周讨论了教会内部容易产生争议和分歧的一些模棱两可的事,这期间我也收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反馈和回应,其中描述了许多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分歧的事例。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牢记一位智者所说的话:在大事上,合一;在小事上,自由;在万事上,存慈爱的心。

说实话,我不确定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因为我至少看到有三个人被认为是这句话的发明者。所以,这也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但我们千万不要为此争吵。不管是谁说的,这句话本身值得我们牢记:在大事上,合一;在小事上,自由;在万事上,存慈爱的心。

我们教会的一位弟兄给我发了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在教会里到底是该唱古老的圣诗还是唱现代赞美诗。我觉得这个小故事非常有趣,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个老农在一个周末去了城里,并且参加了城里教会的聚会。等他回到家后,他妻子问他感觉如何。那个农夫说:“还不错。不过,他们有点与众不同。他们居然唱赞美诗,而不是圣诗。”

他妻子问:“赞美诗是什么呀?”

农夫说:“嗯,它们听起来还行……有点像圣诗,但就是有点不一样。”

妻子接着问:“那有什么不同呢?”

农夫试着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解释说:“嗯,是这样的。如果我对你说:‘玛莎,奶牛跑到玉米地里了’,这就是圣诗。反之,如果我对你说:‘玛莎,玛莎,玛莎,哦!玛莎,玛莎,玛莎,奶牛,大奶牛,棕色的奶牛,黑色的奶牛,白色的奶牛,奶牛,奶牛,奶牛,在玉米地里,玉米地里,玉米地里,它们在……玉米……地里。’然后,我再重复三遍,这就是赞美诗了。”

与此同时,在同一个星期天,一位来自城里的访客去了那个农夫的小教会。当他回到家后,他的妻子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问他去那里聚会的感觉如何。

他回答说:“还不错,只不过他们不唱赞美诗,而是唱圣诗。”

他妻子问:“什么是圣诗呀?”

他回答说:“有点像赞美诗,但又有点不一样。”

妻子接着问:“那有什么不同呢?”

他解释说:“假如我本来想对你说的是:‘玛莎,奶牛跑到玉米地里了’但如果我是这样说的:‘哦,玛莎,亲爱的玛莎,请听我口中的言语,请把你那奇妙的耳朵转向这荣耀的真理;谁能解释动物行为的方式呢?在它们的头脑中没有理智的影子,它们看不见神的阳光或雨露,除非它们被挡在温和的玉米地外;看哪,那些奶牛沉浸在欢快、叛逆的喜悦中,它们挣脱了枷锁,丢弃了温暖的围栏,是的,它们被黑暗和夜晚的爪牙所驱赶,注定要咀嚼我甜美的玉米。玛莎,期待大地重生的那一天吧!到那时,我的玉米地里将不再有奶牛。’这就是圣诗了!”

我很高兴看到一些弟兄姊妹笑了,这也进一步证明:神希望通过平衡的音乐崇拜来教育和刺激整间教会!可事实是,模棱两可的事很少是可以一笑而过的。

 

追溯到十八世纪,也就是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生活的那个时代,那时候人们因为教会中的音乐起了相当大的争论。当时有两个主要的争论:

  • 第一个争论是:会众是否应该一起唱诗。在今天的教会中,我们通常有一个领唱让大家一起唱,也有乐器可以让我们保持在同一个音高和音调上。但在那个年代,每个人通常都是按着自己的节奏和调子唱诗的,丝毫不顾身边的人。
  • 另一个争论是:姊妹是否可以与弟兄同时唱诗。她们和丈夫一起唱诗会不会违反她们应当顺服丈夫的原则?

想想看!对我们而言,这是多么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啊!就是让我们教会的敬拜牧师带领着我们一起唱诗,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时间开唱,而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保持在同一个声调上。但如果是在十八世纪,这样的做法肯定会引起巨大的争议。


自从主耶稣指责法利赛人把他们的传统视为教义来教导他人(马可福音7:5-8),我们就一直在各种方法、举止、机制和细枝末节上产生分裂和争论;而与此同时,我们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却一败涂地。

使徒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当时的罗马教会在信徒生活方式和有关自由的问题上分歧严重。因此保罗既想刺激罗马教会,也想教育罗马教会。

回到罗马书第十四章,我们在上一次讲道中发现,保罗提出了一个相当令人震惊的指导原则,就是信徒在那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上,或者在那些《圣经》没有提及或没有给出定论的领域应该怎么做。这不是有关教义的问题,而是有关生活方式的问题。这场辩论不是关于信仰的,而是关于行为的。

保罗在罗马书14:5-6写道:

……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

请弟兄姊妹们记得,保罗在这里说的是两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那就是“安息日”和“吃祭偶像的肉”。事实上,这两个问题要比我们是否应该在同一时间开唱,或者用同一声调唱诗更为重要。

对此,保罗给出了两条指导原则:

  • 第一,你是否降服在主的优先次序之下?
  • 第二,你是否把向主感恩作为你的日常实践?

现在,到了罗马书14:10,保罗还要鼓励我们记住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心你论断的对象

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14:10的前半节经文:

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

在这节经文中有一个词出现了两次,大家有没有看到?我们可以把这个词圈起来。这个词就是“弟兄”。因此,这是一件“家务事”。换言之,我们因为一些模棱两可的事,比如将传统视为教义,而与家庭成员分离,甚至教会与教会敌对。

在我们上一次的讲道中,我向大家讲述了查尔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和约瑟夫·巴刻(Joseph Parker)的故事。曾几何时,这两位当时生活在伦敦(London)的知名传道人甚至彼此交换过讲台,享受着彼此的团契,但在巴刻批评司布真抽雪茄、司布真反过来批评巴刻去剧院以后,他们之间的团契就此断裂,甚至绝交。


还有一次,美国最著名的牧师及布道家穆迪(D. L. Moody)拜访了司布真,并在他的教会里讲道。然而,他们之间的一个小争执却被广而告之。当时穆迪问司布真什么时候才能戒掉难闻的雪茄,司布真则指着穆迪的大肚子说:“当你把这个减掉的时候。”

我举这些例子是为了提醒我们大家:即使是一些信心伟人,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争吵、争论,甚至分裂。事实上,罗马信徒当时面临的挑战,远比我们如今所面临的挑战更大。

整个犹太民族的敬拜体系都建立在安息日以及犹太人的饮食上。有些已经脱离了偶像崇拜生活的外邦信徒,他们不想再与那些供奉偶像的庙宇有任何瓜葛,因而不吃那些献给偶像的肉,而其他信徒则认为吃庙里献给偶像的肉没什么问题。这两群人争得不可开交。

对此,保罗在罗马书14:10说:“你们不要再论断你们的弟兄了!不要再轻看你们的弟兄了!”保罗好像是在质问他们说:“你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扪心自问一下:

  • 哪间教会能因为圣诗和赞美诗的争论更加合一呢?
  • 哪间教会能因为只使用钢琴和风琴,或者根本不使用任何乐器,而在推进基督事工的过程中经历合一呢?
  • 哪间教会能因为有关孩子教育的争论得到坚固呢?这些争论包括:是否应该让孩子在家里由母亲教育;或是在家里由父亲和母亲同时教育;或是在家教育,外加几门课;或是去公立学校上学;或是去基督教学校上学。
  • 哪群信徒会因为教堂地毯的颜色或传福音的方法而得到造就呢?到底该从律法开始传福音?还是从基督的十字架开始?该在家里还是在街角传福音?该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还是采用更加生活化的方式?
  • 哪群信徒会因为拒绝化妆,或选择留短发,或选择留长发或长鬓卷发,或选择留胡须,或选择不留胡须而荣耀神呢?

我记得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关于“男生是否可以留长发”以及“多长才算长”的问题,教会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到了现在,我纠结的不再是留不留长发,而是为什么干脆不长头发了!

保罗在罗马书第十四章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他写道:“你们要意见坚定,然后带着感恩的心做在主的面前就行。”哎,但是我们太喜欢比较、竞争、论断和评价他人了!

保罗在罗马书14:4说: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

然后,他又在罗马书14:10说:

……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

对此,有的弟兄姊妹可能会问:“那什么时候论断或评判他人是对的呢?”

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我们要做出四种评判

新约圣经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做出几种评判。我来列举其中的四种。

首先,我们要评判那些不知悔改的罪人。

在哥林多前书5:1-4,保罗责备哥林多教会拒绝把一个不知悔改的人从他们中间赶出去,他说: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

保罗其实是在说:“我已经评判了他。”

我觉得非常有趣的一点是,保罗在这里并没有赞扬哥林多信徒的宽容,而是责备了他们的傲慢。因为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认为他们比神更聪明,他们认为自己的处理比神对一夫一妻制和婚姻忠诚的要求更有智慧。

然而保罗不仅要求哥林多教会评判这个不知悔改的罪人,而且还要把他从教会中赶出去。

 

其次,我们不仅要评判不悔改的过犯,还要评判假教师。

这些假教师传播虚假的教义。

毫无疑问,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教会,整体上越来越抵制“绝对真理”的观念。教义被认为是过于教条,过于使人分裂的。许多人说:“让我们把教义放下,在爱中合一就好。让我们只敬拜神,别去理会神的属性,比如祂的公义与怜悯、愤怒与爱。”

这种说法在政治上或许是正确的,但在《圣经》上却完全是错误的。事实上,政治正确的东西往往是违背《圣经》的!

保罗在罗马书的最后一章,也就是在罗马书16:17写道:

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

相信我们很快就会讲到那里了!事实上,我相信我们明年一定会讲到那里,所以请耐心期待!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胆敢否认纯全的教义,那就不要在爱中与他们联合。

那么,如今的教会偏离了这一简单的教导有多远呢?

事实上,一个主流的新教教派正在公开争论同性恋者按立的问题。他们的一位同性恋领袖被提拔为主教。在他们的教会历史上,这也是第一次有一位公开活跃的新教同性恋者,担任了这个教会传统的最高职位。这位主教的一位同事试图在其教派的一次年会上平息这场风波。他在那次年会的讲话中说:“如果教会必须在异端和分裂之间做出选择,那我们必须永远选择异端。”

换句话说,如果纯全的教义会带来分裂,那就抛弃《圣经》,保持“团结”就好。然而,使徒保罗会严厉地评判他们,并警告我们远离他们。

 

第三,我们要评判社会的潮流及趋势。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2:15说:

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

这节经文言简意赅地涵盖了所有其他的内容。保罗其实是在说,鉴于这个世界属世的智慧和人类的自然理性,信徒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以属灵的智慧行事,寻求基督的心意。

 

最后,我们要评判自己的见证。

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充满了保罗对信徒的劝诫,要他们自己评判自己,并且要按照圣洁生活的纯正标准要求自己。

总之,要自己评判自己,确保我们没有自欺欺人。

弟兄姊妹们,保罗在罗马书第十四章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评判任何人;他也不是在对我们说:“去做你们想做的任何事吧!如果有人轻看你,那又怎样!”

在罗马书第十四章中,保罗说的是,我们不要在那些在与核心教义、未悔改的罪或其他黑白分明的问题无关的事情上彼此论断。这就是符合《圣经》的评判与单纯的挑刺儿之间的区别。批判性思考者与那种对所有人都品头论足的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保罗实际上是在说:“别再因着那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互相挑剔和论断了!”

有些人又要问了:“为什么?保罗!给我一个好理由,为什么我要停止论断?”

 

小心你将站在哪儿

保罗在罗马书14:10的后半节给出了我们应该停止在模棱两可的问题上,对其他信徒挑剔的理由,那就是:

……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哦!原来是这样啊!

保罗其实是在说:“请允许我提醒你们这些充满轻视地论断你们弟兄姊妹的人,有一天,你们都将站在基督的面前!”换句话说:“想想看!你们这些轻看弟兄的人,终有一天,你们会抬头仰望那至高无上的审判者。”

如果大家想圈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字,那么可以在这节经文的后半节圈出这个字:

……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这个字就是“都”。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声称认识基督为我们个人的主和救主的人,有一天都会站在神的面前。那些并不认识基督的人也与神有约,但那将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审判,被称为“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启示录第二十章记录了这个可怕的时刻,所有不信的人都将被宣判有罪,并被丢入永恒的地狱。

而我们这些认识基督的人,因着神的恩典,藉着单单信靠基督的救赎大工,也将迎来一个隆重且荣耀的时刻。那时,我们都将站在神的儿子面前,因为天父已经将审判的权柄完全交给了祂(约翰福音5:22)。

当保罗向哥林多的信徒描述这一时刻时,他在哥林多后书5:10写道: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

这节经文从侧面描述了基督丰满的神性,在这节经文中,保罗将耶稣称为“Christos”,也就是“基督”。而在罗马书14:10,保罗将耶稣称为“Theos”,也就是“神”。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将站在神的第二个位格面前,祂曾以救主的身份来到世间,如今,祂坐在高天,是审判万物的神。

保罗称那个地方为“审判台”(Bema)。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希腊语中的“Bema”的意思主要是“一步……一个脚印”。使徒行传7:5则将这个词翻译为“脚印”,或“双脚站立的地方”。

这个词后来又被用于描述“放脚的地方”(foot-rooms),后来又变成了“平台”,也就是一个需要通过台阶到达的高处,一个供人们站立和讲话的地方。

再后来到了保罗的时代,这个词又被用于描述罗马法庭里面的高台。在古代的法庭上,法官会坐在“Bema”上宣读判决。有些审判台是露天的,有些则设立在宫殿或政府部门里面。在马太福音27:19,彼拉多就坐在“Bema”上对主耶稣进行了审判:

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

在哥林多那里也有一个著名的审判台,根据使徒行传第十八章,总督迦流在那里审判了使徒保罗。事实上,那个审判台如今仍然存在着。我曾见过它的照片,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总督迦流的名字。因此,当保罗对这些信徒说:“终有一天,你们要站在神的审判台前”时,他们立刻就能明白保罗的意思了。

可能有的弟兄姊妹要问了,基督不是已经成为我们的救主了吗?祂怎么又成了我们的审判者了呢?

 

审判台不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审判台不是什么!

首先,这不是一个决定你未来的地方。

只有信徒会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我们的罪已经在基督的十字架上被审判了,这是因为我们在基督的里面,而基督为我们的缘故已经承受了审判。我们永远都不会再因自己的罪而被定罪,因为基督已经代替我们被定罪了。彼得前书2:24说:

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

我们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但不用担心被弃绝,因为神不会再审判那些信靠祂儿子、属祂的人,也不允许别人再控告他们了(罗马书8:31-34)。

罗马书8:1是我最喜欢的经文之一,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小词”,也就是“如今”。保罗说: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

不是“以后”,不是“也许”,而是“如今”,也就是“现在”!!!

因此,基督的审判台不是一个要决定你永恒归宿的地方;你的未来已经被确定下来了,而这就是你会站在基督审判台前的原因。

 

其次,这不是一个将决定你是否会被赦免的地方。

是的,我们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但这不是因为你要得到神的赦免,反而是因为你已经被神赦免了。

我们一起来听听神的话语在歌罗西书2:13-14是如何谈论我们安稳的状态的:

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

因此,基督的审判台不是一个决定我们的未来,或者决定我们是否会被赦免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未来和赦免已经是稳妥而且确定的了。这是永远的!稳妥的!是现在就已经成就了的!

那么,基督的审判台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事实上,那是一个与又真又活的基督面对面的地方。在那里,祂不会评判我们在祂里面的地位,而是要评判我们是否为祂做了美好的见证。我们之所以在那里,就是因为我们已经是祂的新妇了。

那么,我们是什么样的新妇呢?我们是天父什么样的儿女呢?我们的足迹说明了什么呢?祂将回顾我们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呢?

那将是一个充满哭泣的地方;一个充满悲伤的地方;一个失去了我们本可以拥有奖赏的地方;一个我们会直面错失机会的地方。但那也将是一个充满了喜乐和慰藉的地方;一个充满了恩典的地方;一个爱到至深之处的地方,因为更深的爱就是:祂虽被我们冒犯和得罪,但祂仍然爱着我们。

然而,与此同时,就像一首儿歌所唱的:

哦,要小心你的小脚丫,看看你要往哪里去?

哦,要小心你的小脚丫,看看你要往哪里去?

因为天上的父在爱中俯视着你,

所以,要小心你的小脚丫,看看你要往哪里去?

那么,基督的审判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关于审判台的四个比喻

使徒保罗用了四个例证或比喻,来描述我们与基督的这次无比奇妙的相遇。

第一个图像是一个巨大的、属天的熔炉。

在哥林多前书3:12-15那里,当保罗写到信徒站在基督审判台前的那一天时,他说:

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

保罗在这段经文中提到的“火”,在《圣经》的其他地方被用作神性的象征,比如我们的神乃是烈火(希伯来书12:29)。“烈火”意味着神的圣洁。

这并不是在暗指炼狱,似乎在那里,我们的过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焚烧殆尽;这指的是一个特殊时刻:当我们站在神的面前时,神的纯洁、圣洁和信实会评估我们的生命。比如,在我们的生命中,什么是忠诚的、圣洁的和纯净的?再比如,什么能经得起我们圣洁的神炙热的目光?

显然,到那时,有些人将变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他们就好像从火中走出来一样,除了救恩外,什么也没有留下。使徒约翰在约翰二书1:8给出了这样的警告:

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

所以,我们要建造我们的生命,就要选定我的建筑材料。你既可以选择那些能够荣耀神且有价值的材料,也可以选择那些琐碎、属世、以自我为中心、毫无价值的材料。

 

第二个比喻是X光机。

除了熔炉的图像外,如果要用我们现代世界的一个比喻,我们还可以把基督的审判台称为“超自然的X光机”。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5说:

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

换言之,为神做工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不在于任务的宏伟与华丽,而在于内心的动机。在基督审判台前得奖赏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的地位和教育背景。事实上,许多宝贵的圣徒,他们可能完全不为世人所知,甚至信徒对他们知之甚少。然而,当他们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时,他们将源源不断地从主耶稣的手中得到奖赏,因为他们所做的工纯粹是为了神的荣耀。

对此,司布真曾经这样说:

不要因为不能在圣保罗大教堂里布道而裹足不前,满足于与一两个人谈论福音即可。你既可以用小锅做饭,也可以用大锅做饭。小鸽子也可以传递天大的信息,小狗也能向小偷狂叫,唤醒主人以拯救全家的性命。

除非主人把小狗送进了宠物收容所。在那里,小狗就无法朝着小偷叫来警告它无情的主人了。如果小偷真的来了,那么这个主人就活该被偷走一切!难道不是这样吗?

在上一个主日,我讲了我家那只顽固不化的巴塞特猎犬的故事,我后来知道,它确实是被别人收养了。上周讲道结束后,我妻子对我说:“亲爱的,我和孩子们可和这个故事没关系啊!我们当时可没想着把它送到宠物收容所,只有你想。”

说实话,这周我过得非常孤单。

记得有一次,在印度的一家华丽的酒店里,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当时,我们应接不暇地注视着身边来来往往充满异域风情的人。我们当时在开特会,我在一个印度的集会里讲道,我也不清楚当时有多少人参加。

而在那家华丽的酒店里,给我打扫房间的印度女士让我非常好奇,因为她看起来充满了喜悦。我最后在走廊里拦住了她,问了她一个可能会让她因此被训斥的问题。我问她说:“女士,你的微笑,你脸上温柔的表情,你如此细致地打扫我的房间,这让我忍不住想问你,在这么一个信奉印度教的世界里,你认识基督吗?”

她立刻充满喜乐地说:“哦!是的!我是一名基督徒。”

这位女士可能永远不会向成百上千的人传讲福音。她也可能不会被许多信徒所知道,但她殷勤地打扫着酒店的房间,而且她显然是为了神的荣耀才这样做的。

神的“X光机”将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揭露我们一切所说所做背后的内心动机。

 

第三,保罗还把基督的审判台比作一个颁奖典礼。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田径比赛的裁判通常都会坐在这个高台上。获胜的运动员将站在那里领取他们的冠冕,也就是用橡树叶编成的桂冠。对他们来说,这将是他们终生难忘的巅峰时刻。正如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7-8所写的: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即使到了今天,当我们观看奥运会冠军领奖时,还是能看到他们要登上一个小平台,这就代表着古时的“Bema”。我们能看到他们激动的表情,眼中噙着的泪水,看到他们溢于言表的喜悦和自豪。

我想,保罗和所有罗马人无疑都看到过胜利的运动员登上Bema,领取他们的桂冠。保罗似乎是在说:“终有那么一天,我也会在那里,只不过这个Bema会变成永生神的Bema。”

 

最后,除了像熔炉、X光机和颁奖典礼外,基督的审判台还像一次绩效考核。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10写道: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当然了,这不是对罪的审判,而是对我们服侍的评判。保罗在罗马书14:12也写道:

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

根据中文标准译本,保罗其实是在说:

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事向神做出交代。

既然如此:

  • 你有什么样的见证?
  • 你的职业道德如何?
  • 你是如何花钱的?
  • 你是如何使用自己的恩赐和才能服侍教会的?
  • 你的足迹揭示了什么?
  • 你在世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教会的一位弟兄最近给我发了这么一个故事,我猜他一定自认为这个故事很有趣。这个故事说的是:天堂的奖赏与我们在地上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有关。我想我们都知道这一点确实是千真万确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牧师死后在天堂门口排队等候。在他前面有一个看起来很邋遢的家伙,穿着破旧的皮夹克和牛仔裤。使徒彼得终于来了,他对那个人说:“请告诉我你是谁,好让我查一查你在天国里的位置。”

那个人回答说:“我叫乔·科恩(Joe Cohen),生前是纽约市(New York City)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彼得看了看他手中的名单,然后微笑着对他说:“哦,原来你就是乔啊!来,拿着这件丝绸长袍和金杖,进入天国吧!”

然后,这名出租车司机穿上华丽的长袍,拿着金杖,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天国。

现在轮到那位牧师了。彼得问他说:“你是谁啊?”

他回答说:“我是约瑟夫·斯诺(Joseph Snow),作了四十多年的牧师。”

彼得看了看他的名单,然后说:“哦,原来你就是斯诺牧师啊!来,拿上这件棉袍和木杖,进去吧!”

这位牧师说:“等一下,彼得!我前面的那个人只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但他得到了丝绸长袍和金杖。而我却只有棉袍和烂木杖,我需要一个解释!”

彼得对他说:“好吧!让我来告诉你原因!是这样,在你讲道的时候,人们都在睡觉,而在他开车的时候,人们都在祷告!”

作为牧师,我没觉得这个故事有多好笑。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的绩效考核将由耶稣基督亲自来进行,这难道不让我们高兴吗?祂的评判将是完美的,不会有任何偏见,也不会有任何错误的动机,更不会遗漏任何重要的东西。它将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罗马书14:11生动地描绘出了我们的回应。我们终将屈膝顺服于祂公义的评判,我们都会承认说:“你是主。”我们会在绩效考核结束时开口赞美祂,因为祂是神。祂既圣洁又充满慈爱,既令人敬畏又无比亲切,既使人惧怕又极其仁慈。

总之,在审判台前,圣子作为公义的审判者,会纠正一切的错误!

  • 如果在世上有人欺骗了你,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故意忽视你,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抛弃了你;有人为了另一个人离你而去,神会因着你仍然跟随祂而奖赏你,并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偷了你的钱;有人诋毁了你的好名声,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对你幸灾乐祸;有人在你经受苦难的时候无比开心,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没有人爱你;没有人关心你;没有人支持你的事业,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拒绝鼓励你;有人从不为你打气;有人希望你生活失意、事业失败,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背叛了你;有人在身体和情感上伤害了你,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误导了你,有人嘲笑了你;有人讥讽了你的纯洁,诽谤了你的见证,神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人让你相信你一事无成;有人让你确信你一无是处,神会对你说,你是“得胜的被赦免者”,并会纠正一切错误;
  • 如果有些事情你永远都无法理解,神会让你醒悟过来;
  • 如果有些事情你永远都弄不明白,神会让你明白过来;
  • 如果你永远无法振作起来,神会让你变得振作起来。

 

总之,在那里,在神末日的审判台前,你将无法止住泪水,直到祂亲自擦去你的泪水;你将无法抑制赞美,将持续不断地赞美下去,因为罗马书14:11说:

……万口必向我承认。

神的儿子,你是配得的,一切的赞美都归于你。你是我公义、仁慈的审判者,是我的救主、我的主、我的王!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