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之子
光明之子
像马上就要离开一样活着(第二部分)
罗马书13:11-13
引言
在上一次的讲道中,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个名为“像马上就要离开一样活着”(Livin' Like You're Leavin')的系列讲道的题目。我记得我还说过,这个系列讲道的题目听起来像是一首美国南方福音歌曲的歌名。没想到,在讲道之后,真的有人告诉我说,他们确信有这么一首歌。
我自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结果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一首歌的歌名就是“Livin' Like You're Leavin'”。不过,我确实找到了一些歌曲,歌曲的名字里要么有“活着”或“生活”(Livin'),要么有“离开”(Leavin'),这些歌曲包括:
- 尼尔·扬(Neil Young)的“你还没有离开我”(you’re leavin’ me just yet);
- 范·海伦(Van Halen)的“他们说你要离开了”(they’re sayin’ that you’re leavin’);
- 弗兰兹·费迪南(Franz Ferdinand)的“你是我离开的原因”(you’re the reason I’m leavin’);
- 还有吹牛老爹(Puff Daddy)的“别问我是如何生活的”(don’t ask me how I’m livin’)。
说实话,我可不想知道“吹牛老爹”是如何生活的。我的讲道题目也不是从“吹牛老爹”那里来的,我甚至不知道他是谁!
我能找到的最接近的歌曲,就是蒂姆·麦格劳(Tim McGraw)的一首歌,它以一种相当绝望的方式概括了我们这个系列讲道的主旨。显然,这是一首全国非宗教乡村电台的热门曲目。
这首歌的歌词讲的是,有人告诉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他快死了,因此,他要在还活着的时候开始做一些事。他要做的事包括跳伞、攀岩、斗牛、更深地爱别人,更加甜蜜地与人交流,以及更多地原谅他人。
他做这些事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要开始“像马上就要死去一样生活”。
这其中一定有一些道理,甚至连这个世界也能感受到这些道理的真实性。生命是短暂的,稍纵即逝,时间也似乎随着年岁的增长,流逝地越来越快。
我记得在过去的讲道里曾提到过,我要刻意提醒自己有关这一真理的事实。
摩西在诗篇90:12说,如果我们想要拥有一颗智慧的心,那我们就应该:
……数算自己的日子……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数算你“已经活过的”和“尚未活过的日子”。假设大家都能活到这个国家公民的平均寿命,即七十五岁左右,那么你还剩下多少时日可活呢?
- 如果你25岁了,那你大约还有18000天可活;
- 如果你35岁了,那你大约还有14000天可活;
- 如果你已经45岁了,那你大约还有10000天可活;
- 如果你55岁了,那你大约还有7000天可活;
- 如果你已经65岁了,那你大约还有3600天可活;
- 但如果你已经75岁或75岁以上了,那你就可以因为快要回归天家而开怀大笑了!
我们教会的一位肢体活到了101岁,在她100岁的时候,我们还为她唱了“生日快乐歌”,就在几天前,她离世归天、与主同在了。
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活不到101岁,但如果我们都能活到75岁呢?
大家都看到了,我今天在讲台上放了一个花瓶,里面装满了绿色的弹珠。每颗绿色的弹珠都代表着我生命中剩下的一个月。我平时会把这个花瓶放在教会办公室的窗台上。如果我能活到75岁,那我还剩下328个月可活。
每个月,我都会从中取出一颗弹珠,然后把它扔掉。这么做是为了提醒我,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也可以让我好好地反思一下:我有没有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还是白白把它荒废了?
昨天,我把这个花瓶带回了家,重新数了一遍,而且确保自己数对了。很难相信,这个花瓶里居然只剩下328颗弹珠了!而且我确信,自己在之前的一到两个月里忘记从里面拿出弹珠了。我也非常严肃地警告过我的同工,当我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把里面的弹珠拿出来,不要让我错误地觉得自己所剩的时日不多,这实在是太残忍了!
我今天又数了一下,花瓶里本应有328颗,但里面只有249颗,少了足足79颗。我想,有人一定想让我早点离开!
然后,我转念又想:“说不定这真的是主给我的一个提醒……”开个玩笑!不过我确实计算出来了,如果我真的只剩下249颗弹珠,那么就意味着我只能活到68岁。从某种非常现实的意义上说,我正在失去我的“弹珠”!事实上,我失去它们的速度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过,我还是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数算自己所剩的年月和时日,好使我有一颗智慧的心。
然而,对于信徒来说,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并不是我们正确生活的动力。有一些属灵的事实才是我们生活和追求圣洁生命的动力,这些属灵的事实就是:我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主和救主的同在中!除此以外,还有:
- 我们将在祂的面前交账,这是一种动力;
- 我们在天堂有一个永恒的家,这也是一种动力;
- 我们爱我们的天父,这是一种动力;
- 我们渴望讨天父的喜悦,这也是一种动力。
这正是我们在罗马书第十三章所讨论的重点。在罗马书13:8-14中,使徒保罗想要向我们传达一种对生活的看法,向我们“追求圣洁的生命”提出挑战。
我们对生活的看法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三章。我们一起看一下罗马书13:8-12a的经文: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
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遵行神的话语、并以这种方式生活的动力所在。
保罗说:“你们需要留意一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当保罗在第11节中使用“时候”这个词时,他指的不是那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即“chronos”,而是“Kairos”,这个词的意思是“一个时代”、“一个时期”。
这个词在《圣经》中经常被使用。保罗常用这个词指我们所在的这个特殊的时代。我们也可以用这个词来指代救赎历史的这一特定时期。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告诉我们:主再来之前的时代,也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马上就要结束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保罗和其他新约圣经的作者从未预料到,在主的第一次降临和第二次降临之间,会有两千年的间隔。
在写给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信中,保罗提到了教会和信徒的被提。他在那里说,在我们被提前,那些已经去世了的信徒会先身体复活。他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17写道:
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
保罗其实是在说:“在教会被提的时候,我估计还活着呢!”
除此以外,按照中文标准译本的翻译,保罗还在哥林多前书7:29说:“时候不多了!”
这么一想,如果他们在两千年前就认为耶稣基督马上就要把教会提走了,那我们不就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近了吗?
在写给哥林多信徒的信中,保罗还说,旧约圣经是为了警诫新约时代这些“末世的信徒”而写的,他在哥林多前书10:11说:
……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换句话说,保罗认为:基督暂时的离开,以及圣灵使教会得着能力向全地宣讲福音的过程,并非是一段极为漫长的时间。
保罗在腓立比书4:5还写道:
……主已经近了。
对此,希伯来书的作者在希伯来书10:25是这样说的: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雅各书5:7也告诉我们说:
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
雅各书5:8还说:
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
彼得也在彼得前书4:7-8写道: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可见,爱的动力、饶恕的动力、正确的判断和智慧的灵,这些都与基督快来的事实有关。约翰在约翰一书2:18写道:
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
耶稣基督自己也在《圣经》的末尾,也就是启示录22:20那里说:
……是了,我必快来!……
基督即将为教会再临的事实就在眼前,这是预言时间表上即将发生的下一件事。主随时都可能来迎娶祂的教会。
在保罗、彼得、约翰和希伯来书的作者看来,他们会在活着的时候见证主的再来!如果这就是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如果这就是他们所迫切期待的,那么我们也应当如此迫切期待。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那种期待快递赶紧到达的感觉。事实上,你越是盼望它的到来,你就越会频繁地查看你家的门口,而且快递员似乎也变得越缓慢!
在座的有谁是准妈妈吗?你是不是已经等不及了?请放心,你不必永远都怀着肚子里的孩子,要为此赞美神!但你仍然不确定宝宝什么时候会诞生,什么时候会大声宣布说:“今天就是我的生日!”越接近预产期,你就越会在夜里躺下的时候,怀疑宝宝会不会半夜出生。谁知道呢,也许第二天你就成了一位新妈妈了。
在使徒们看来,我们也应该像一位准妈妈一样生活,要心里时刻想着:“也许就是今天!也许是明天!谁知道呢,也许明天我就上天堂了!”那一天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谁知道哪天会成为基督迎娶祂的新妇前的最后一天。
无论是否被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总有那么一天,会是我们在世上的最后一天。
因此,保罗才在罗马书13:11对我们说:
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现在就是你们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了,也就是从消极被动、不顺服、冷漠和自满中醒来的时候了,因为比我们初信的时候,我们的救恩现在更近了。
在新约圣经中,救赎有三种时态:
- 就过去而言,我们已经从罪的刑罚中得救了;
- 就现在而言,我们正从罪的权势中被解救出来;
- 就未来而言,我们将从罪的缠累中被解救出来。
换言之,我们每活一天,就离未来的救恩更近一天。对此,有人曾这样说:“我们每天都会在离天家更近一点的地方支搭帐篷。”
所以,赶紧醒醒!醒醒!不要在你现在的位置上睡觉。不要浪费生命。祂马上就要到了!赶紧唤醒你属灵的警觉和自律。快醒醒吧!天路历程马上就要结束了!
如果你有孩子,假如有一天你带着他们去一个离家超过三十分钟的地方游玩,那么在去的路上,你一定会听到孩子们在车后座问你说:“我们快到了吗?”然后,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问:“我们到了吗?妈妈,我们到了吗,爸爸,我们到了吗?”
我还记得,我们家的孩子们小时候就会不断地追问“我们到了吗?我们到了吗?”如果我实在经不住他们不停地问,我就会说:“是的,我们快到了!”
这确实能让他们安静一会儿,但过不了多久,我又会听到:“不对啊!我们还没到!”然后我会说:“哦!原来你们一直都知道答案啊!你们猜对了!”虽然这一招挺有效的,但还是不鼓励大家学我这么做。
但信徒就是应该以这样的生活观来生活,就是要不停地问天父,当然了,不是不耐烦地,而是带着真实的渴望向天父追问说:“我们快到了吗?我们快到了吗?”
这就是保罗的生活观,他是以一种马上就要离开的态度在生活的,他在提多书2:11-13写道:
因为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罗马书13:12a的经文: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
换句话说,人类属灵黑暗的黑夜即将过去,而白昼,也就是基督即将再来的曙光,马上就要显现。
这就是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在这一看法的基础上,保罗还要讲论我们生活中的纯洁性,也就是有关圣洁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的圣洁
在接下来的经文中,保罗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要脱去的,而有些东西是要带上的。
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13:12b的经文:
……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我们要摒弃暗昧黑暗的行为,保罗稍后会具体谈论这一点。然而,我们首先要佩带光明的兵器。“光明的兵器”指的是属神的全副军装,同时也提醒了我们:我们仍在一场属灵的争战中。
这些都是有关争战的术语,总之我们要穿上那副因信靠耶稣基督而得到的军装。保罗在以弗所书6:11-12向我们描述了这副军装:
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这指的是属撒但的、属黑暗国度的诡计,因着这些诡计,不信的世人在各样的盲目中听命于牠。然后,保罗接着在以弗所书6:13告诉我们说:
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有关这个主题,查尔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牧师曾在英国伦敦(London, England)对他的会众如此说:
你可以睡觉,但你无法让魔鬼也闭上眼睛……你或许能看到福音派信徒睡觉,但你绝不会发现谬论也在沉睡。空中的掌权者让牠的仆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如果我们能看到撒但仆人们的活动,我们一定会对自己的懒散和迟钝感到惊讶。
在冷战最激烈的时候,时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曾说,他必须时刻牢记:当我们正在沉睡的时候,世界上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可都醒着,而且可能会干坏事。
需要穿戴的东西:光明的兵器
让我们看看信徒都需要哪些军装,来抵挡属灵的迟钝和懒散。
首先,我们要用真理束腰(以弗所书6:14)。
这件军装更像是一条短围裙,系在腰间,垂到大腿。但它其实是最为重要的一件军装,因为胸甲会绑在它的上面,剑也会挂在它的上面。换言之,一切都取决于真理,“悬挂”在真理之上。
在我们这个时代,真理被“只要你觉得适合你就好”的说法所压倒了,难怪神的话会被忽视,也难怪基督徒也会时常被一些错谬和错误的教导所虏获。
使徒约翰就经常专注于真理,专注于这件神所启示的军装。他在约翰二书1:1-4就写道:
作长老的写信给蒙拣选的太太和她的儿女,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不但我爱,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爱的。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这真理存在我们里面,也必永远与我们同在。恩惠、怜悯、平安从父神和他儿子耶稣基督在真理和爱心上必常与我们同在!我见你的儿女,有照我们从父所受之命令遵行真理的,就甚欢喜。
在这四节经文中,使徒约翰五次提到了真理。他还在约翰三书的一开始就写道:
有弟兄来证明你心里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乐。(约翰三书1:3)
正因为有了真理这件军装,公义的护心镜才能覆盖和保护信徒的内心。
其次,信徒的军装还包含平安的福音鞋(以弗所书6:15)。
什么是福音?就是有关基督的真理!总会有一些“其他的福音”。保罗还说,有些福音甚至是由天使传来的,但它们都是“假福音”。
伊斯兰教和摩门教都是在世界上迅速发展起来的宗教,而这两种宗教都依赖于一些“信息”,他们声称这些“信息”是由天使传递给人类的。因此,如果我们要在这个黑暗的时代站立起来,那我们就必须穿上属灵的军装,其中就包括平安的福音鞋。
在写给哥林多信徒的信中,保罗就谈到了:他所传给他们的福音,不是从天使那里领受的,而是从复活的基督那里领受的。他在哥林多前书15:1写道:
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
第三,信徒的军装还包括“信德的盾牌”、“救恩的头盔”和“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以弗所书6:16-17)。
我们正处在一场属灵的争战中,因此,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身份。
当我们家的双胞胎儿子大约六岁时,有一次,我带着他们去机场接要来探望我们的岳母。等到航班到达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和我岳母在同一架飞机上,他们个个身着迷彩服、戴着头盔、配有枪支、穿着军靴,应有尽有。他们威风凛凛,引人注目。当他们走过时,站在那里的两个孩子都惊呆了。那时我们就站在门口,当他们从我们身边走过时,我的一个儿子抬头看着我说:“爸爸,快看这些陆军士兵(army men)!”
一个经过的士兵听到了他的话,停了下来,看着他说:“孩子,我们不是陆军,我们是海军陆战队(marines)。”
同样的道理,保罗实际上是在说:“这就是你们的身份,因此,要知道你们在与谁争战,为什么争战,你们的制服代表着什么,你们的指挥官是谁。”我们正身处一场属灵的争战中,因此要穿上我们属灵的军装!
保罗用“光明的兵器”来指代和描述信徒。因为世界是黑暗的,而信徒是光明的。在写给以弗所信徒的信中,保罗也提醒他们说:
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以弗所书5:8)
想象一下,我们其实很像在黑暗世界中穿行的“小灯泡”。因此,信徒不应该像黑暗之子一样行事为人。那么黑暗是如何行动的?或者说,黑暗的行为有哪些呢?
很明显,这个清单可能会很长,但保罗在这里提到了六种罪。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13:13的经文: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中文标准译本的翻译是:
我们要行事端正,好像在白昼中那样……
当我们读到这样一份清单时,我们可能会想,保罗为什么要警告信徒留意这些罪呢?保罗为什么要警告罗马信徒这些邪恶的行为呢?但我们真正应该问的问题是:保罗为什么要把他自己也涵盖进去呢?因为他在这节经文的一开始就说了“我们要……”
今天,我们真的应该加入诚实信徒的行列,怀着谦卑的心,把“我们”这两个字圈出来:
- ……我们就当脱去……(第12节);
- 我们要行事端正,好像在白昼中那样……(第13节)。
诚实的信徒知道自己可能会做出多么恶劣的行为。他知道自己可能会产生罪恶的想法,做出罪恶的行为。事实上,那种认为自己早就跨过了或者凌驾于所有罪恶之上的想法,对信徒没有任何好处。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信徒已经处在极大的危险之中了,因为《圣经》在哥林多前书10:12就说:
……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这就是保罗对信徒直言不讳的原因,这不是一封写给罗马元老院的信,而是写给罗马教会的信。当罗马教会的信徒阅读神所启示的话语时,他们会发现,神的话语也在“阅读”着他们。
我们经常说,要发掘神话语中的亮光,但当我们发掘神话语中的亮光时,我们会发现,神的话语也在“发掘”着我们。当我们揭开神话语的真理时,神的话语也会揭露我们生命真实的光景。总之,当我们诚实地看向神的话语时,就会发现我们都有可能犯下极其恶劣的罪。
这也是保罗警告歌罗西信徒的原因所在,保罗在歌罗西书3:8-9对他们说:
……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
这里的动词的时态表明:他们要持续不断地弃绝这些恶行。当我们选择不弃绝这些罪行、反而选择犯罪时,我们就等于穿上了肮脏腐烂的衣服,遮盖了光明的军装,使世人无法看到我们作为光明之子的独特性。
希伯来书的作者也告诫信徒:
……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希伯来书12:1)
使徒彼得也告诉我们:
……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彼得前书2:1)
此外,雅各还补充说,信徒要:
……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雅各书1:21)
到了罗马书第十三章,保罗又对生活在意大利罗马的信徒说了同样的话。然而,我们之所以有能力做到这一切,完全是因为:
- 我们属于光明的神;
- 我们已经被带到了拯救和光明的国度;
- 我们现在是光明之子,在这个亟需光明的黑暗世界中,活出光明的福音;
- 光明的主随时都有可能来接我们回家。
因此,有些事我们不应该做。
需要脱去的东西:暗昧的行为
保罗在罗马书13:13列出了六种罪,可以分为三对,因为它们是两两相似的,通常也是一起出现的。我们来看看这些罪都包括什么:
首先是“荒宴”,它所对应的希腊词指的是“狂欢”,或者从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肆意放纵”。
每年的3月16-17日,罗马酒神巴克斯(Bacchus)的追随者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酒神节”(Bacchanalia)就是为纪念牠而举办的。到了保罗那个时代,这些邪恶的庆祝活动因其公开的性堕落而臭名昭著。
毫无疑问,生活在罗马的信徒们,过去也曾在三月的罗马城中荒宴过。这很像我们如今的一些信徒,他们也有着一段疯狂的“大学春假”的回忆,或者狂欢节(Mardi Gras)之旅,或者赌城拉斯维加斯(Las Vegas)的欢乐时光,或者是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的某个小工厂里的纵情岁月。这些都是二十一世纪“荒宴”的情形和场所,与一世纪的酒神节如出一辙。在这些地方,人们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许多既不道德也不光彩的罪恶行径。对此,保罗毫不留情地说,这些都是黑暗之子的行为,不是光明之子的行为。
其次,保罗还提到了“醉酒”,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个世界之所以在性方面失去了节制,就是因为酒精的“推波助澜”。
就在几周前,我和家人去夏洛特体育馆(Charlotte Arena)欣赏了一场长达五个小时的跨年福音音乐会,期间由福音四重奏、三重奏和独唱家们领衔表演。音乐会一直持续到午夜过后,音乐会结束后,我们又花了两个小时才开出夏洛特市中心。
我们在车流中堵了两个小时,因为那时所有的跨年活动都结束了,人们都准备开车回家,于是都堵在了路上。当我经过一栋大楼时,发现那里有大约一百名身着防暴装备的警察。他们手持盾牌,看着那些狂欢过后的人们涌出市中心的大楼,然后涌到大街上。人们又叫又笑,其中的大多数人显然都已经喝醉了。
看到这一幕,我顿时觉得非常有趣,那些狂欢过后的“黑暗之子”竟然需要防暴警察的管控。而我们这一万多位“光明之子”,就在一个街区外,举办了我们自己的“派对”,不需要任何酒精的帮助,就能尽情地“狂欢”。而且在派对结束后,我们也不需要防暴警察的管控。
可见黑暗之子与光明之子之间的区别有多么大。这种区别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一世纪。
保罗强调的第三和第四种罪,是“好色”和“邪荡”。
这两个词特指婚姻之外的性关系。这里的“邪荡”最好被翻译成“无耻”(shameless),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不仅被情欲和不道德的性行为所迷惑,而且也失去了羞耻感。或者这么来理解:大多数人都会试图隐藏他们的道德败坏,而这个人甚至连试都不想试。他反而炫耀着自己的性犯罪,吹嘘着自己的性放纵,毫不在乎自己伤害了谁,他根本不在乎谁会看到他无耻的面目,他在自己的罪中毫无羞耻感。
这或许是对“黑暗”的引申。保罗似乎是在暗示一种与性犯罪有关的螺旋向下的堕落倾向。首先,一个人参加了一次“荒宴”,然后他“醉酒”了,接着他做出了某些不道德的性行为,最后,他也不在乎自己都做了什么了,一心只想寻找另一次犯罪的机会。
光明之子要脱去的最后两种罪,是“争竞”和“嫉妒”。
保罗可能想到的另外一点是:从根本上讲,外在的行为是在人的内心深处形成的。
“争竞”一词指的是:一个人不想被别人超过,或者被别人忽视。在他们的心中,他们的个人权力和威望是至高无上的。这说的就是“在教会中好为首的丢特腓”的情况(约翰三书1:9)。
除此以外,人心还有“嫉妒”。人们不仅想要成为第一,而且还会用嫉妒的眼光看着教会中其他的人,盯着他们可能拥有的每一份祝福。
因此,我们不要那么急于评论有关性犯罪的事实,而忽视了一颗骄傲之心所隐藏的各种罪,那就是要求成为第一、走在人前,要比别人获得更多的祝福。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再次跌回到黑暗的行为中呢?如果我们已经跌回到黑暗中了,又该怎么办呢?罗马书第十三章中的下一节经文将进一步阐明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们将在下一次讲道中详细展开。
结论:需要牢记的三件事
我来总结一下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的劝勉、警告和鼓励的要点。有三件事是需要我们牢牢记住的:
第一:要记住,我们不属于黑暗!
当我们与黑暗之子同流合污、串通一气时,我们的生命会变得一团糟。我们是光明之子!光明与黑暗有什么相交呢?
第二:要记住,基督马上就会再来!
或许就在今天下午,或许就在“卡罗莱纳队”(Carolina)战胜“芝加哥熊队” (Chicago Bears)的过程中,基督突然就来了。
第三:要记住,我们正处于一场属灵的争战中。
我们绝不可以在没有穿戴好全套属灵军装的前提下出门。
你会不系安全带开车吗?
你会穿着西装和皮鞋打篮球吗?
你会在下滑的时候不系安全绳索吗?
你会在没有降落伞的情况下跳伞吗?
绝不可能!
因此,这就是我们在地上的生活态度。至于我,我还有328个月的时间可活,靠着神的恩典,我想在这条真理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因此,醒醒吧!不要再白白浪费每一个月的时光,也不要再白白浪费你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