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基督徒都是拉拉队队长
每个基督徒都是拉拉队队长
恩典的因素(第二部分)
罗马书12:10-11
引言
在上一次的讲道中,我们已经开始解读一些神藉着使徒保罗启示给我们的建议。这些建议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生命、自由和追求敬虔的属灵引导,就是有关真实的生命、真正的自由和真切的敬虔的引导。
正是在这一点上,保罗对属灵生命的热情变得富有感染力。他娓娓道来,一句接着一句地讲述着这种基督信仰所带来的体验。他似乎在告诉我们说:“这就是基督信仰该有的样子!该有的声音!该有的行为!这就是属天真实的生命!真正的自由!真切的敬虔!”
信徒该如何成为一名“拉拉队队长”?
首先,我们来听一下保罗在罗马书12:10-11是如何为信徒加油鼓劲的。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二章,保罗在罗马书12:10-11说: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
在这两节经文中,使徒保罗就像是一个拿着扩音器,站在足球场场边的拉拉队队长一样。他正在向人群奋力挥舞着手臂,带领着人们呐喊助威。
拉拉队队长的形象太符合保罗的性情了!他可能是迦玛列那个班上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他当时可能会让他的妈妈每天都因为照看他而精疲力竭。现在,他带着那种曾经追捕基督徒的热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为信徒们加油鼓劲、充满热情的啦啦队队长。为着基督的缘故,他既敦促着当时的信徒,也敦促着如今的我们。
前段时间,“美国娱乐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登载了一篇关于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篮球对抗赛的文章,我想我们对那场对抗赛都略知一二。这两所大学仅仅相距十三公里,而且两支球队的主色调都是蓝色,只不过略有不同罢了。北卡罗来纳州的人经常会彼此问:“你选择哪个蓝色?”当然了,也有很多北卡罗来纳州的人喜欢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红色!
不过,无论你支持谁,你都不得不承认杜克大学的球迷们真的非常认真和投入。每个球迷好像都是啦啦队队长一样。事实上,当两队的对抗赛即将在杜克大学的卡梅隆球馆(Cameron Arena)举行前,那些主场球迷,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卡梅隆疯子们”(Cameron crazies),都收到了一份具体的指南。
ESPN在上个赛季拿到了一份指南,这份指南的全称是“杜克啦啦队指南”(Duke Cheer Sheet)。上面写着:
这是你们期待已久的一场对抗赛。没有任何借口,要全力以赴,我们终将取得胜利!卡梅隆球馆今晚的欢呼声要震耳欲聋!因此,要专注于我们的球队。我们最好能把他们的士气提振起来,而不是打压下去!尤其是在暂停期间,我们一定要大声呐喊。在他们下半场罚球的时候,要忘掉任何稀奇古怪的东西,只要扯大了嗓门大声呐喊就好了。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要乖乖呆在看台上,要癫狂起来!
我记得,我曾被一位与赛场工作人员有些关系的人,邀请去看了一场比赛。我们就坐在离球场边界只有一米远的折叠椅上,就在围栏旁边的座位上。对我来说,用“痛不欲生”来形容那场比赛一点也不为过。尤其到了第四节,我简直都要把耳朵堵上了,但现场的声音还是震耳欲聋。
不过,整场比赛还是让人非常激动的。球员每做出一个积极的动作,每一次扑球,甚至每一次传球都能赢得欢呼和掌声。杜克大学球员的每一次上篮都会引起现场巨大的欢呼声,甚至让人无法思考。这简直就是狂欢,而这只是一场比赛而已。
我相信,保罗其实是在敦促教会,要更多地像杜克大学的啦啦队一样,鼓励同在基督身体里的信徒。换言之,信徒每一个积极的举动,每一个服侍的行为,每一次献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事奉,都应该得到基督身体的爱、敬佩和激励。因为,这就是生命!这就是自由!这就是对敬虔的追求!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10节前半节的经文: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
中文标准译本翻译为:要以弟兄之情彼此相爱……
保罗好像是在说:“要彼此鼓励,就好像你们是一家人一样!”
“弟兄之情”的希腊文是“Philadelphia”。这个词是由“phileo”,就是“爱”和“adelphos”,就是“弟兄”这两个词组成的。而“亲热”或“相爱”的希腊词也是一个复合词,是由“phileo”,就是“爱”和“storge”,就是“父母亲”这两个词组成的。
可以说,保罗没有给信徒留下任何漏洞。按照他的意思,信徒要像弟兄一样彼此相爱,并且要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彼此亲热和相爱。对于信徒来说,这种深切的彼此相爱并不是一种选项,正如一位作者所说的,这实际上是信徒不可推辞也不可或缺的生命特质,因为:
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约翰一书5:1)
事实上,约翰已经在约翰一书4:20说得很清楚了:
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
在写给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信中,保罗也谈到了这一点:信徒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要爱基督的身体。他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9说:
论到弟兄们相爱,不用人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自己蒙了神的教训,叫你们彼此相爱。
换言之,一个信徒为另一个信徒喝彩,这本就是信徒的天性,就像弟兄会为自己的弟兄喝彩,父母会为自己的孩子喝彩一样。
我妻子并不是特别喜欢旅行。她尤其不喜欢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独自旅行。不过,再过几周,她就要自己去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全程需要十到十一个小时,因为我们家的两个儿子将参加他们学校的“返校节足球赛”。如果他们住得离我们再近一些,那她肯定会参加他们所有的比赛。
我们两个儿子从五岁开始就参加“首都地区足球联赛”(CASL)了。有一年,球队给我妻子颁发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奖,因为她在人群中喊叫得最卖力。在座的妈妈们是不是都和她一样?
当我们家的两个儿子高中毕业时,我们参加了一场颁奖宴会。令我们无比惊讶的是,主持人居然把玛莎(Marsha)叫到舞台上,并给她颁了一个奖,以表彰她在球场边总是忠心充满激情地为孩子们加油助威。
因此,无论我能否和她一起去宾夕法尼亚州,去参加孩子们的“返校节足球赛”,她反正都是要去的。在她去之前,她会在冰箱里为我准备一些食物,一些切好了的蔬菜,以确保我能活下去。不过没关系,反正我会去“博杰克斯快餐店”(Bojangles)吃好吃的!
培养和练习五种艺术
我认为,使徒保罗在这段经文中鼓励我们要培养做几件事的艺术。在罗马书12:10-11的五个短语中,保罗告诉我们要练习做这五件事。
第一件事:练习为神家欢呼的艺术。
保罗在第10节的一开始就说: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
如果使徒约翰听到保罗鼓励信徒要像弟兄爱弟兄、父母爱孩子一样去爱基督的身体,那他一定会大声说:“阿门!”因为他在约翰一书3:14就写道:
我们因为……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因为什么?……因为爱弟兄……
大家想想看,你上一次为他人的信仰欢呼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你上一次拍拍别人的后背,或者拥抱着对方说“我为你感恩”,或者“我看到了你所做的一切,我为你感到骄傲”,或者“我想让你知道,你的生命荣耀了神”,你这样说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圣经》并没有叫我们等着被他人喝彩和欢呼,而是要主动给别人喝彩和欢呼。因此,我们要练习为神家欢呼的艺术。
第二件事:练习给他人让路的艺术。
保罗在第10节的后半节接着写道:
……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中文标准译本的翻译是:……以尊敬之心彼此谦让。
如果按照“推让”这个动词的基本含义来看,我们也可以把保罗所说的理解为:在向他人表达恭敬这件事上,你们要超越或领先于彼此。
就好像保罗是在呼召基督徒进行一场彼此恭敬的比赛一样,要在彼此恭敬中超越对方,要争先恐后地渴望谦让。这与世人所认为的追求生命、自由和幸福的方式截然相反。对于世人而言,似乎只有当你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能发号施令,能获得所有的荣誉时,你才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似乎这才是人们向往的生活!
按照这样的说法,没有多少人能比殉道前的施洗约翰更有“生活气息”的了。他是一个受人瞩目的人,他以一己之力开始了以色列国的改革。他是最受追捧的演讲家,是以色列头版新闻所报道的神的先知。
在为耶稣施洗后不久,约翰福音让我们听到了施洗约翰和他的核心门徒之间的一次私下谈话:
就来见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翰福音3:26)
换句话说,施洗约翰的门徒其实是在说:“老师,祂正在取代你的位置,正在成为人们的焦点,祂正在吸引原本属于我们的流量和人群!”然后,施洗约翰说出了一句令人难以置信、成熟老练的话,这句话也代表了真正的伟大和真正的敬虔,施洗约翰说:
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30)
因此,保罗其实是在说:“真正的生命,真正的敬虔,是降卑而非高升。”真正的伟大是让位而非霸占。
几个月前,我读完了一本书,这本书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的家庭生活。乔纳森·爱德华兹是十八世纪初新英格兰(New England)属灵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中的属灵领袖。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乔纳森·爱德华兹和萨拉·爱德华兹(Sarah Edwards)的家庭婚姻生活。对了,这本书的书名是《嫁给了一个难以相处的男人》(Marriage to a Difficult Man)。没错,就是这个名字!
有多少姊妹觉得这个书名很棒?有多少弟兄也是这么认为的?一个都没有吗?那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很难相处吧!
这本书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乔纳森·爱德华兹刚刚开始讲道,结果教堂的二楼就塌了。幸运的是,没有人受伤。然后,人们纷纷认为旧教堂不再安全,于是新教堂很快就开始建造。
好了,我长话短说,直奔主题。当新教堂建成后,教会的执事和其他工作人员都陷入了一个棘手的麻烦中,那就是排座位,也就是安排每个人应该坐在哪儿。显然,每个信徒都有指定的座位,人们在英格兰(England)就是这么做的。
他们要在一楼的座位上安排六个人,这些位置是人们都非常心仪的。而阳台上的座位以九人为一排。需要注意的是,座位越靠近讲台,就越被认为是尊贵的座位。换言之,最好的座位就是前排的座位。好像从古至今,从篮球场到教堂里,都是这样的。
如果你曾到英国伦敦(London)的一些大教堂里参观过,那么你就会看到,女王的座位通常就在讲台的下方。因此,在新英格兰,这群教会的执事和工作人员陷入了痛苦之中,他们要决定谁比谁更重要。
爱德华兹记录下了这一幕:伊莱休·帕森斯(Elihu Parsons)、约翰·斯托达德(John Stoddard)、德怀特上校(Colonel Dwight)和塞思·波默罗伊(Seth Pomeroy)四个人在座位表上苦苦挣扎了几个小时,最后,这个备受折磨的委员会制定出了一个“看起来不那么伤人的座位表”。
而这种做法与保罗呼吁教会所做的事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保罗呼吁教会所做的是“寻找恭敬他人的机会”,或者“在互相尊荣这件事上彼此超越”。
对此,神学家布易士(James Boice)曾这样写道:
我们通常不会想到其他信徒,也不会赞赏其他信徒或者赞赏他们所做的事,而是会把所有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并且还会为着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或赞赏而感到不满。因此,我们会嫉妒其他的信徒,而这样的嫉妒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事工会遭受严重的削弱,教会也可能被分裂。一些有价值的福音事业可能会倒退几代人的时间,有时甚至会完全停滞。
那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哪里呢?事实上,保罗在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中再次给出了正确答案,他在腓立比书2:3-4节写道: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这其实就是在说:“要练习给他人让路的艺术!”正如一位解经家所说的,教会应该成为“最崇高的礼仪学校”。因此,要练习为神家欢呼的艺术。要练习为他人让路的艺术。
保罗鼓励我们要做的第三件事是:练习在自己的位置上变得出类拔萃的艺术。
因此,我们既需要欢呼,也需要谦让,还需要变得出类拔萃。
保罗在罗马书12:11的上半节写道:
殷勤,不可懒惰……
从字面上理解,保罗其实是在说:“不要在工作中懒惰,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懈怠和退缩。”正如传道书9:10告诉我们的:
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
换言之,值得做的事,都要做好!从上下文来看,保罗很可能是在鼓励信徒:要毫不犹豫地履行所有这些从神而来的教导。
读到这里,有的弟兄姊妹可能会说:“我同意保罗的话。我确实需要学习为神家欢呼的艺术,我也需要练习在恭敬中给他人让路的艺术。是的,这些我都同意!”然而,一个基督徒有可能只是被感动到表示同意,但却从未被感动到付诸行动。从更广的视角来看,保罗应该是在鼓励信徒:要殷勤地将他们各自的恩赐或才干发挥出来!
我们教会里有一个名叫丹尼尔(Daniel)年轻人,他是训练有素的机械师。事实上,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拥有自己的汽车修理厂。为此,他接受了专门针对汽修的教育和培训,学习了有关汽车发动机的各种知识。
说实话,我的卡车已经快要寿终正寝了。它现在不停地“咳嗽”,我也没办法把它开到时速67公里以上。爬坡尤其是一个挑战,每当我要爬坡的时候,我都会把车速降到每小时50公里左右,整个车抖动得非常厉害,甚至后面的汽车都会开始倒车,估计是怕我突然熄火溜下去。有人告诉我说,这款车在行驶到大约三十二万公里时,它的发动机就几乎报废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就在那段时间里,我给丹尼尔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他能不能帮我最后抢救一下我的老爷车。他来到我家,打开引擎盖,仔细检查后,发现有两个火花塞已经彻底烧坏了,另外两个火花塞的电线由于相互接触,外面的绝缘层也已经完全烧毁了。换句话说,它们其实不停地在冒着火花,消耗着发动机的动力。因此,八个气缸中,有四个甚至无法正常点火。
就在昨天,他更换了火花塞和电线,然后让我试着发动汽车。那感觉简直太棒了,经过他的修理,发动机变得平稳而有力。我们都很兴奋,互相击掌庆祝。他发现了问题所在,而且很高兴能帮我重新上路。今天上午,我创下了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开车去教会的最快记录!
不得不说,丹尼尔的修理技术和殷勤极大地鼓励了我!这就是他所擅长的,而且他也完成了保罗向信徒提出的挑战:
……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那么,你最近在做什么?又在忙些什么呢?
总之,要尽善尽美,尽你所能!要练习在自己的位置上变得出类拔萃的艺术。
第四件事:练习培养对属神的事物充满激情的艺术。
请大家一起来看保罗在第11节的中间说了什么:
……要心里火热……
“火热”源自希腊语中的一个动词词根,这个词根的意思是“炙热;某种正在沸腾的东西”。保罗想用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是:要让我们的灵为着属神的事物而燃烧起来。还有一种译法是:让你的灵发光。
这里的助动词表明,保罗指的并不是圣灵,而是我们的灵。
这节经文是保罗对信徒发出的挑战:要他们追求并实践一切可以使他们对神的事充满激情的事物。当我们成为一个火热的信徒时,我们就会成为基督和祂教会的满有说服力的广告。
万斯·哈夫纳(Vance Havner)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拥有真实为神发光经验的基督徒,抵得上一个装满了各种论据的图书馆。”
有的弟兄姊妹或许在想:“我没有那种充满激情的性格,那不是我。”但保罗说的不是你的性格,而是你的灵命。他说的是你内在属灵的本质,这种属灵的本质可以使你与神的灵相通,而且会使你对属灵的事物产生渴望和喜乐之情。而这种与神的相通又会激发你对基督的激情。
我来举一个例子。大家有没有出去传过福音,比如拜访一些附近的居民,然后邀请他们去教会聚会,或者询问他们与神的关系是怎样的?
也许在座的弟兄姊妹有些曾参加过我们教会的“爆炸式传福音”(Evangelism Explosion classes)的课程培训。如果你曾参加过,那你就完全明白我在说什么了。事实上,我们教会那群刚从纽约(New York)福音外展活动中回来的青少年们,也一定明白我在说什么。
当你刚刚准备出门传福音的时候,你可能还有点胆怯,也许还担心被人敷衍、嘲笑或拒绝。然而,一旦你开始与人交谈福音的内容,即使对方是个陌生人,你也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你的肾上腺素开始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飙升。你知道发生什么了吗?
如果让保罗说,他一定会说:“你的灵在燃烧!”当你的灵为神燃烧时,你明明知道应该停下来了,但你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不下来,是不是这样的?
也许有的弟兄姊妹现在仍然在想:“我不太确定我是不是可以心里火热地做些什么。我想我会等到神亲自让我对某件事充满了热情,我才会去做。”但属灵的艺术不是这样达成的。这种热情只有通过练习才会获得。你必须练习这种艺术,就是培养对属神的事物满有热情的艺术。
练习在自己的位置上变得出类拔萃的艺术;练习谦让或给他人让路的艺术。
第五件事:练习定睛向上仰望的艺术。
在罗马书12:11,保罗紧接着说:
……常常服侍主。
在我们的事工中变得出类拔萃,这是外在的;使我们的灵里火热起来,这是内在的。而常常服侍主,这是向上的。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把“服侍主” 理解为:至于主,要像忠心的奴仆那样事奉祂。“服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像奴仆一样事奉”。在英语中,“像奴仆一样劳作”这个说法有一种负面的含义。我们常说的“打工奴”,通常是指我们的工作没有休息时间,没有得到适当的报酬,完全就是苦差事。似乎我们整天都在不停地劳作。
然而,在希腊语中,这个概念所强调的是:一个奴仆的全部工作都与他/她主人的意志直接相关。换言之,如果说一个仆人“像奴仆一样事奉他的主”,那其实就是在说,他完全按照主人的意愿行事。
因此,作为基督的奴仆,我们要直接、完全顺服地遵从主耶稣的旨意。这就是我们向上定睛仰望的艺术。
结论
因此,保罗在鼓励我们:
- 不仅仅要隶属于一间教会,还要参与其中;
- 不仅仅要表示同情,还要给予帮助;
- 不仅仅要相信,还要行动;
- 不仅仅要公平,还要有慈爱;
- 不仅仅要履行职责,还要出类拔萃;
- 不仅仅要挑战,还要鼓励;
- 不仅仅要解决温饱,还要变得殷实;
- 不仅仅要嘴上说,还要有真实的服侍;
- 不仅仅要生活,还要不断地长进。
只有那些像保罗一样“癫狂”的人,才想过这样的生活(林后5:13)。如果我们也能这样生活,那我们就会像保罗一样,成为啦啦队队长。
如果人们也能把我们称为“科隆尼尔(Colonial)教会的疯子们”,那不是一件很棒的事吗?或者,人们最好把我们称为“基督徒疯子”,或者“狂热的基督粉丝”。他们最好这么来形容我们:这群基督徒,他们会为了神的荣耀,用他们所有的一切来为神的事、为神的工作、为神的子民大声欢呼!
每个基督徒都是啦啦队队长。如果我们也要制作一份属灵的啦啦队指南,那么这份指南上一定会有以下这些指导:
- 要练习定睛向上仰望的艺术;
- 要练习在你的位置上变得出类拔萃的艺术;
- 要练习培养对属神的事物充满激情的艺术;
- 要练习给他人让路的艺术;
- 要练习为神家欢呼的艺术!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