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血肉之躯

不只是血肉之躯

by Stephen Davey

不只是血肉之躯

成为不效法者(第一部分)

罗马书12:1a

 

引言

不久之前,我在新闻中读到了这么一个人的故事,他因为不同寻常的牺牲精神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事实上,他无私的行为甚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媒体也把他称为“英雄”。

这个人的名字是罗伯·斯米提(Rob Smitty),他之所以受到了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赞扬,是因为他自愿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赠给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据新闻报道,罗伯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他的孩子为他感到骄傲。

可问题是,他十岁大的女儿安柏(Amber)并没有被他的牺牲精神所打动。安柏说,她父亲从来没有探望过她和她的母亲,也就是罗伯的前妻,从来没有打过电话,甚至在她过生日的时候也没有。安柏说:“我并不认为我的父亲是个英雄。”

公开文件显示,罗伯已经将近一年没有向安柏的母亲支付女儿的抚养费了,这个发现让这起“英雄事件”出现了有趣的转折。大家能想象的到吗?真的有人会把自己的一个肾脏捐赠给一个有需要的陌生人,但却不能满足自己孩子的日常所需!

这么看来,这起所谓的“英雄事件”也就没什么了不起的了。事实上,这也反映了典型的人性。我们喜欢决定自己要在什么地方表现得好,如何表现得好,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表现得好,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回避了那些有关我们自己的赤裸裸的真相。我们虽然可以远远地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但只有在近处才能验证那些“好印象”的真实性。

 

当我们准备开始探讨罗马书第十二章的真理时,我需要事先提醒大家,这部分的真理绝对会让我们彻底丧失给我们自己、给他人、最重要的是给神留下好印象的能力。保罗现在要追问的,是我们基督信仰的事实。

在罗马书的前十一章中,我们所有人都有可能会说:“是的,我相信所有这些真理。如果你想谈论因信称义、定罪、原罪、永恒的地狱和天堂、恩典的饶恕、神的忿怒、拣选、传福音这些话题,那我们可以敞开了谈!我完全同意这些真理!”

然而,保罗接下来并不打算再过多地谈论我们相信什么,他要谈论的是,我们该如何行事为人。换言之,保罗要从教义的教育转向教义的应用,从原则转向实践。

在第十二章中,保罗其实就是在给真正的基督信仰下定义。这是极具考验的一章经文,它不是站在安全的距离,远远地看一看,而是要贴近我们的生命,近距离地观察。换言之,这一章的经文不是要通过望远镜,而是要通过显微镜来审视我们的性情。因此,这不是为那些胆小的人预备的,也不适合于那些主日基督徒听。

在保罗给真正的基督信仰下定义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并不是那么的舒服,同时也会再次发现:真正的基督信仰不仅仅在于言语、教条、决志祷告、洗礼和教会身份;而且,它也不仅仅在于对一个陌生人做出一次奉献牺牲的好行为。

 

真实的基督信仰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二章。

当我们读到罗马书第十二章的第1节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点:保罗唯一可以用来描述基督信仰本质的词汇,就是有关“献祭”和“改变”的语言。不过,保罗还是以他那特有的激情作为本章经文的开始,他说:

所以……

换句话说,接下来的内容的基础,是保罗之前在给罗马人的信中所揭示的一切真理,不仅仅是我们刚刚讨论过的第十一章,而是从保罗把他自己定义为基督耶稣的奴仆的那一刻起,所有他曾宣讲过的真理和教义。

所以……

保罗其实是在说:“根据你们所学到的关于神的一切,以下是你们应该如何为神而活的方式。”保罗接着写道:

所以,弟兄们,我……劝你们……

这里的“劝”也可以翻译为“恳求”、“恳请”或“呼吁”。

大家注意到了吗?保罗在这里并没有说:“好了,弟兄们,根据你们所学到的一切,我认为,如果你们肯努力为基督而活的话,那就太好了!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全力以赴,那也是极好的一件事。”

不是的,保罗说的是:“弟兄们,我恳求你们……”

那么,保罗恳求他们做什么呢?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

 

关于保罗这一恳求的两点思考

趁我们还没有展开讨论,我们先来就保罗的这个充满激情的“恳求”谈论两点。

首先,真正的基督徒的生活是以感恩为动力的,而不是愧疚。

保罗在罗马书12:1写道: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

保罗其实是在说:“弟兄们,鉴于神所赐给我们的一切,鉴于神向我们施予的恩典,并且因着神为我们提供的一切福分,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生命献给神。”

对于神所赐予我们的各样祝福,唯一恰当的回应,就是把自己献给神。事实上,这不仅是基督徒生活的动力,也是基督徒得胜的奥秘。

神已经把一切有关生命和敬虔的事都赐给我们了,神不再需要赐给我们别的东西。

事实上,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一直都在揭示着神的慈爱和怜悯,包括:

  • 神的平安(1:7);
  • 福音的大能(1:16);
  • 神对我们的恩慈、宽容和忍耐(2:4);
  • 在神面前的正确地位(3:21-22);
  • 赦免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罪(4:7-8);
  • 对神荣耀的盼望(5:2);
  • 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5:5);
  • 圣灵(5:5);
  • 靠着基督的宝血称义(5:9);
  • 免去了神的忿怒(5:9);
  • 与神和好(5:10);
  • 永生的赏赐(6:23);
  • 为神结果子的自由(7:4);
  • 成为神家中的人(8:14);
  • 我们得救的保障(8:38-39);
  • 神的怜悯(9:23);
  • 福音的好消息(10:17),等等等等。

换言之,神已经把一切都赐给我们了。

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在第十二章的开始,也就是在讨论有关基督徒行为的主题之前,并没有说:“现在,你们还需要从神那里领受另外一样东西。”

真正的基督徒生活不是要从神那里领受更多的东西,而是要回馈给神。请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或者,让我这么来说吧:

当我们从神那里领受了一切时,我们就得救了。

当我们把一切都献给神时,我们就成了活祭。

 

救赎是神给我们的礼物;成为活祭,则是我们献给神的礼物。

事实上,基督徒生命得胜的秘诀就在于此。不是要让神再多做什么、多说什么,或者多给我们些什么,因为祂已经做了、说了并给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现在,轮到我们了。保罗也非常清楚地指出:我们奉献给祂的动机,不是为了得到更多,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得到了所需要的一切。我再强调一遍:

成为活祭不是要从神那里得到更多,而是要把我们的一切都献给神。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基督徒,你为神而活的动力是什么呢?你的动力是出于义务吗?或者是为了贿赂?也就是想要从神那里得到些什么。还是罪恶感?是恐惧?

根据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二章中所说的第一句话,基督徒生活的基础和动力,不是义务,不是贿赂,不是内疚或恐惧,而是感恩。保罗说: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保罗所说的“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其实就是“我因着神的慈悲恳求你们”。这就是我们对保罗这一恳求的第一点思考:真正的基督徒的生活是以感恩为动力的,而不是愧疚。

 

第二,真正的基督徒生活不是部分降服,而是完全降服。

保罗在第1节写道:

……将身体献上……

保罗其实是在说:“把你们的全人都献上。”

有一种译法将这节经文翻译为“将你们所有的能力都献上”。还有一种译法是“将你们的整个存在都献给神”。

因此,保罗在这里想到的,不只是我们这个血肉之躯;他想到的是,我们是带着这个肉身生活的,这个血肉之躯就代表了我们的一切。在这个身体里,有我们的心思意念、智慧、情感、计划、意志、梦想、念头、欲望、盼望、挫折、失望、渴望,还有一切的一切。

因此当保罗说,要把我们的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说,当我们躺在祭坛上时,要将我们的一切盼望、憧憬、失望、意志、情感、理智、计划,并所有的所有都献给神!

顺便说一下,这节经文同时也暗示了:我们可以选择拒绝保罗的恳求。

你可能会想:“但神肯定能命令我们这么做啊,祂肯定会强迫我们这么做的!”但事实上,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这一点了:基督徒的行为是我们在神面前需要主动承担起的责任。

在旧约时代,信徒要选择拿什么样的祭物向神献祭。到了新约时代,信徒则要选择如何成为神的祭物。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但我认为,向神献祭要比成为祭物容易得多。

我非常喜欢一个农夫的故事。有一天,他走进谷仓里,要求他养的家禽能为他的早餐做点贡献。母鸡咯咯地叫着,说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下了两颗新鲜的鸡蛋。奶牛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它可以提供牛奶。然后,它们一起看向那心不甘情不愿的猪,然后对它说:“你不打算为我们亲爱的农夫做点什么贡献吗?”

猪回答说:“你们说得倒容易。对你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贡献,但对我来说,这可是‘全身心’的摆上!”

事实上,对于那些可被替代的临时献祭,我们可能并不介意。但对于下面这几种献祭的情况,我们的态度可就大不相同了:

  • 向神献上一些祂可能再也不会还给我们的东西;
  • 向神交出一些祂可能再也不会让我们掌控的东西;
  • 向神献上一些祂可能永远都不会替换的东西。

 

弗朗西斯·哈弗格尔(Francis Havergal)曾在她生命中的十字路口,写下了一首赞美诗,她称之为“献身诗歌”。她那时信主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她知道,在她的内心和生命里,有一些地方是她不想让神拥有的。她曾写道,有一天,她的心思意念仿佛被电击了一下,她突然意识到,她必须把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献给她的主。她当时的原话是:“我突然意识到,在得到深刻的满足前,必须有全然地降服。”

她的这首“献身诗歌”就是《我一生求主管理,愿献身心为活祭》(Take My Life and Let It Be Consecrated)。教会传唱这首诗歌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这首诗歌其实就是罗马书12:1的完美写照,这首诗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我一生求主管理,愿献身心为活祭,

光阴全归主用,还不够报主恩宠。

我双手为主作工,因被主慈爱感动,

使我脚为主行路,快如飞从主吩咐。

使我口时常颂扬,赞美我荣耀君王,

使我口满有主言,各处宣讲在人前。

愿虔诚献上金银,不为自己留分文,

我智慧并我才能,办主事赤胆忠诚。

愿将志愿献给祢,凡事听凭主旨意,

使我心做主圣殿,有圣灵住在中间。

使我爱如火烧焚,全献给我主我神,

我愿献心灵百体,因本来都属于祢。

 

保罗描述献祭的三个方面

我们接下来需要知道的是:保罗并没有说,我们可以随意地把任何祭物献给神。事实上,他从三个方面描述了我们所献的祭。

首先,它是活的。

这说的是生命的优先权。可问题在于,祭坛上的祭物通常是不会呼吸的。事实上,保罗所在的时代的犹太人和外邦人所理解的祭物,就是这样的。

然而,保罗却说,神不要没有生命的祭物,祂要的是“活祭”: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正如韩瑞克(Howard Hendricks)教授所说的:“活祭的麻烦之处就在于,我们总是想从祭坛上爬下来。”

“活祭”指的是,我们向神所献的祭,是永恒的。就是每天都要把自己献给神,而不仅仅是在安息日或主日。这种自我献祭的模式,会让我们跨过得救的初级阶段,并且会让我们不满足于“主日基督徒”的生活模式!

 

其次,它是圣洁的。

保罗接着补充说: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

正如旧约时期的信徒会把毫无瑕疵的祭物献给神一样,保罗也用这个类比来敦促信徒过圣洁的生活。在旧约圣经中,“圣洁”一词通常被用来指代圣所和至圣所。而在新约圣经中,信徒得知了一个无比惊人的消息:他们如今就是神的至圣所。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3:16写道:

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

彼得前书2:9也把我们描绘为具有君尊和圣洁的祭司。保罗早些时候还在罗马书6:13写道:

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

顺便说一下,在希腊语中,“圣洁”(holy)与“圣徒”(saint),这两个词拥有相同的词根“hagio-”。

使徒们一次又一次地称信徒为圣徒。这可不是我们通过某个会议的投票才获得的头衔,而是因着神的恩典而转化成的新生命。这也不是当我们死后才能拥有的头衔,因为使徒们就称那些活着的信徒为圣徒。

比如,保罗在他的书信中就经常会说:

  • 写信给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有忠心的弟兄……(歌罗西书1:2);
  • ……写信给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腓立比书1:1);
  • 写信给……蒙召作圣徒的……(哥林多前书1:2)。

换言之,我们已经是圣徒了!我们已经被神分别为圣,成为祂救赎的子民。保罗在罗马书12:1其实是在说,我们应该按着圣徒的身份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是圣徒了,现在,要像圣徒一样行事为人!

无论是在篮球场上、会议室里、商店里、餐厅里,在约会时、与客户交谈时、在高尔夫球场上、在校园里、在寝室里,我们要么像个圣徒,要么毫无圣徒的样子。

保罗鼓励我们要像圣徒一样行事为人,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我们的身体及全人全然献给基督。让我们的脚成为祂的脚,我们的手成为祂的手,我们的耳朵成为祂的耳朵,我们的眼睛成为祂的眼睛。

 

第三,这是神所喜悦的。

保罗在罗马书12:1进一步写道,当我们向神献上如此荣美的祭物时,这是神所悦纳的,是神所喜悦的。保罗说: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

我相信,神悦纳了我们今天所献的祭。

那么,神也悦纳了你今天的献祭吗?你在祭坛上摆放了什么呢?你的祭物有多荣美?

许多年前,当我准备好向我那时还在读大学的女友求婚时,我把求婚戒指藏在了房间的台灯后面,我打算在那里向她求婚,向她献上我所能想到的以及想象到的一切。当她打开戒指盒子时,大家觉得我会在里面放那种从泡泡糖盒子里拿出来的假塑料戒指,或者放进去一枚又老又旧的戒指吗?

怎么可能!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地为她准备一枚奢华的戒指。事实上,虽然我对那颗小小的钻石并不满意,但那是我当时能负担得起的最为奢华的戒指。我这么做,实际上是在把我自己的全人摆在她的面前。

当她接受了我的求婚后,经过一番劝说,我们便开始筹备后面的婚礼。同样的,到了婚礼那天,当她走到红地毯上,大家觉得她会不会只是穿着一件随手从衣柜里拿出来的又旧又皱的白色衣服?

怎么可能!她那天身穿的是一件她精心挑选好的高贵、柔美的礼服,她之所以如此精心地挑选,是想通过这身礼服来表达她全然委身于我。

好了,她喜悦了我挑选的戒指,而她精心挑选好的婚纱也让我无比喜悦,这本就是我们的目的。

因此,保罗其实是在说:“弟兄们,要将这样的祭物献给主,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祭物,圣洁生命的祭物,这样的祭物神必喜悦,这本就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关于献上活祭,我们该问的问题不是:“我自己是不是喜悦?”而是:“神是不是悦纳?”

 

对罗马书12:1的最后两点思考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两点关于罗马书12:1的思考。

首先,耶稣基督邀请信徒将自己的一切都献上,没有任何的讨价还价。

事实上,这就是献祭的有趣之处。献祭的人会自动放弃讨价还价的权利。我们不能决定祭坛的位置,不能纠结于祭坛建造得是否让人感觉舒适,或者祭坛周围的条件怎样。把自己献给神,这意味着你的生命不再受你自己的掌控。一份完全且荣美的献祭,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这更像是雅各的情况,就是那个带着各种附加条件跟随神的“操纵者”。在创世记第二十八章,雅各开始躲避他的孪生哥哥以扫对他的追杀,因为他用诡计骗走了父亲对长子的祝福。在躲避的过程中,雅各向神祷告说:“主啊!如果你能与我同行,让我平平安安地回来,给我吃的、穿的,那你就是我的神了。”

然后,雅各又补充说:“我要把地上的这块巨石立起来,把它当作柱子献给神,作为神的殿。”换句话说,雅各其实是在对主说:“主啊!这块巨石就是你信实的记号了。”

雅各可真是慷慨大方啊!是不是?他说:“主啊,我要把这块石头和它周围的土地献给你,作你的圣殿,这将成为专属于你的地方。”

我想,神那时一定不会心里想着说:“哇!我居然得到了一块石头!有雅各在我的身边,简直太幸运了!”

礼物的品质反映了接受礼品的人对送礼者的价值。或者让我这么来说吧:你献给神的生命的质量,就揭示了你对神真实的看法。

回到我们结婚的例子中,难道一枚又老又旧的戒指,或者一套又旧又皱的衣服真的就够了吗?

 

第二,耶稣基督并不是在问信徒说:“谁愿意为我而死?”祂问的是:“谁愿意为我而活?”

我们确实可以在某次突发事件中,凭着信心殉道而死,事实上,许多信心的伟人就是这么做的。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神很有可能并不会呼召我们直接殉道;相反,祂会呼召我们过殉道者的生活!

坦率地说,有许多基督徒愿意赢得“殉道者的冠冕”,也就是说,他们愿意并且渴望为耶稣基督献身舍命。然而,又有多少人同样渴望为基督而活呢?

为基督而活可能是无比平凡、普通和平淡无奇的。我非常喜欢下面这首小诗,它说:

与我们所爱的圣徒一起生活在天堂,

那将是无比的恩典和荣耀,

但与我们所认识的圣徒生活在地上,

那就另当别论了。

弟兄姊妹们,神并不是要呼召我们去殉道,然后升入天堂;祂呼召我们,是要让我们在地上就过一种殉道者的生活。

 

结论

保罗并不是在邀请我们过一种“解脱”了的生活,而是在邀请我们过一种“委身和摆上”的生活。最终的解脱终有一天会到来,在那之前,我们要对我们的主说:“因着你对我的怜悯,除了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你,我还能做什么呢?除了每日为你而活,只为了你的荣耀和喜悦而分别为圣、成为圣洁,除此以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每个时代都有活祭发出这样的祷告,那么,你愿意在你的时代也如此向神祷告吗?

我们都要效法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的祷告,他是“属灵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的先驱领袖之一,他时常为了基督的事业献上自己的生命。他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段祷告词,藉着这段祷告,他将自己完全献给了他的主:

我不再是我自己的,而是你的。

让我做你想做的事,让我与你喜爱的人同列;

让我做事,让我受苦;

让我为祢所用,或为祢所弃,

让我为你升高,或为你降卑。

让我充实,让我空虚;

让我拥有一切,让我一无所有;

我自由地、由衷地将一切都交托于你的喜悦和旨意。

现在,哦,荣耀且配得颂赞的神,

圣父、圣子、圣灵,

你属于我,我属于你。

阿门。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