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

羡慕嫉妒恨

by Stephen Davey

羡慕嫉妒恨

以色列的未来(第三部分)

罗马书11:11-15

 

释经:圣约神学(Covenant Theology)还是时代论(Dispensationalism)?

弟兄姊妹们,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是理解罗马书第十一章所必需的基础。

在福音派教会中,有两种主要的释经路线或取向。一种被称为“圣约神学”,另一种被称为“时代论”。

圣约神学是一种将神对以色列的圣约应许进行灵意化,然后应用到教会身上的释经方法。根据这种释经观念,以色列这个民族没有未来,教会也不会被提。同时,根据许多圣约神学家的观点,将来在地上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基督的国度。

时代论也是一种释经的路线,它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同的时期或时代。在不同的时代,神会对人类提出一些特定的要求,人类则要以一些特定的方式向神负责。这种释经方法会从历史、语法和神学的角度来解读经文,以求发现《圣经》对其第一批读者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对我们如今的一致性意义是什么。

坦白来说,我还从未见过一个基督徒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时代论的。事实上,如果你穿着棉毛混纺的衣服,那么你显然认为神在这一时期对你的要求,与祂在旧约时期对犹太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为旧约时期的犹太人可不允许穿着混纺的衣服敬拜神。

此外,如果你过去吃过火腿,那么你显然认为神不再要求你遵守旧约律法或旧约制度下的饮食律法。还有,如果你是通过基督向神祷告,以求神赦免你上周所犯的罪,而不是早上带着一只斑鸠、一只山羊或一些面粉来为你的罪献赎罪祭,那么通过所有这些行为,你已经证明了你至少相信三个时代,它们包括:

  • 亚当到摩西的时代;
  • 摩西到基督的时代;
  • 基督为我们赎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的时代,这个时代也结束了先前时代献祭的要求。

 

当保罗写信给以弗所的信徒时,他使用了一个希腊词“oikonomia”,用这个词来指代神权管理的时代,我相信,当你看到保罗所写的内容时,你也会相信这一点的:

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

这里的“日期”就是“oikonomia”,因此,这里的经文也可以翻译为“在时代……”

……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

换句话说,如果你相信有一天你将不再生活在肉体的束缚之下,而是拥有一个荣耀的身体,生活在天堂里,生活在神的面前,生活在基督里,那么你其实就相信:将来会有一个永恒的时代。

因此,至少有四个截然不同且彼此区分的行政或管理的时代。在这四个时代里,神会要求人做某些事,而人则要因着对神话语的信,以信心做出回应。

事实上,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其实都受益于时代论的真理。

而对于我们在圣约神学阵营中的那些基督徒朋友们而言,他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论点是,时代论是相对较新的概念。然而,“时代”(dispensation)这个词本身在新约圣经中就出现过九次。它所对应的希腊词是“oikonomia”,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管家”或“管理”。

使徒保罗曾多次使用这个词来指代目前的时代,即“恩典时代”、“福音时代”或“教会时代”。他在以弗所书3:2写道:

……神赐恩给我,将关切你们的职分托付我……

这里的“职分”对应的就是“oikonomia”。

他还在哥林多前书9:17写道:

……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

这里的“责任”就是“oikonomia”,换言之,当他传道时,福音的时代就被托付给了他了。

因此,关于“时代”是一个新概念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这其实是一个新约的概念。事实上,早期教会也对这一反对意见做出了回应,比如:

  • 殉道士游斯丁(Justin Martyr)生活在公元110至165年间,他曾谈论过“现在的时代”;
  • 爱任纽(Irenaeus),他比游斯丁晚五十年,也谈到了“神的时代”,尤其谈到了“基督教的时代”;
  • 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Clement of Alexandria),他在公元200年前后带领教会,他也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时代。

此外,当伟大的思想家和教会领袖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在第四世纪写下了这段颇为有趣的话时,批评“时代”这个概念是新近才有的言论就不攻自破了。他说:

献祭制度适用于以前的时代,但不适用于现在的时代。神比人类更清楚,每个时代最适合什么,祂在祂的旨意中安排了所有的事情,直到时代得以完成的美丽彰显出来,其中,每一部分都适用于每个连续的时代,就像一首由某位智慧的歌曲大师所完成的宏伟篇章一样。

因此,时代这一概念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之所以有些人批评它“新”,是因为直到十七世纪,这种对《圣经》中不同时代的释经才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即“时代论”。

 

对时代论的批评,最常指向的是约翰·达比(John Darby),他生活在十九世纪初期,人们认为他是时代论的创始人。但这是不对的,在达比出生的两百年前,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就出版了两卷近八百页的书,书名为《所有时代的完整概览》(A Complete Survey of All the Dispensations)。

不久之后,在十七世纪的中期,著名的赞美诗作家和神学家艾萨克·瓦特(Isaac Watts)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神为人类规定的所有宗教,以及祂为人类规定的所有时代的和谐之道》(The Harmony of all the Religious which God ever Prescribed to Men and all His Dispensations Towards Them)。

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激动人心呢?

在这篇文章中,艾萨克·瓦特概述了他的“时代神学”。这个概述后来又增加了一点,然后又在1909年出版的《司可福串注圣经》(Scofield Reference Bible)的注释中补充了进去。换句话说,司可福并没有使用达比的概述,而是使用了以撒·瓦特的概述。

好了,现在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我们在基督里的朋友和弟兄,也就是那些圣约神学家们,他们因为觉得时代论是一个新近才出现的概念,就要把它全盘否定。然而,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圣约神学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它其实也是由几个关键人物,比如十六世纪中期的约翰内斯·科奇乌斯(Johannes Cocceius)和赫尔曼·维奇乌斯(Hermann Witsius)建立起来的一个释经体系,后者在十七世纪才将其推广开来。

有意思的是,时代论神学和圣约神学其实是在相隔一百年的时间之内,作为释经的体系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大约在《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也就是圣约神学家们所推崇的信仰告白被编写出来的同时期,一位改革宗的神学家皮埃尔·波瓦雷特(Pierre Poiret),就已经出版了一套六卷本的著作,他在其中提出了“关于前千禧年六个不同时代论的完全、系统性的教导”。

换句话说,这两种释经体系是在教会历史的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今天,我们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在释经体系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呢?”

事实上,正如詹姆斯·奥尔(James Orr)在他的著作《教条或教义的发展》(The Progress of Dogma or Doctrine)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件事的重要之处就在于:教会在其整个发展历史中,几乎会在一个时期只研究一个伟大的教义,而不是同时研究所有的教义。教会先后研究了护教学、神论、人论、基督论、救赎论,最后,在宗教改革之后,教会开始研究末世论,也就是研究那些将来的事。

在解释圣经预言这件事上,教会特别需要一套释经的体系。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要学习数学,那么你就需要一套测量系统、一套规则和公式的体系;同样的,为了研究圣经预言,教会也发展出了她所需要的一个系统。然而,在诠释《圣经》和圣经预言的过程中,人们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释经体系:一种被称为圣约神学,另一种则被称为时代论。

有的弟兄姊妹可能会问:“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

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则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经文是怎么说的?或者,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圣经》是如何回答以下这些问题的:是不是有真正意义上的被提?是不是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度?真的会有国度被建立或被毁灭吗?真的会有大灾难吗?

我相信,正如我们稍后将会看到的,《圣经》支持那种按经文字面意思来理解、按照语法和历史来解释经文的神学体系,也就是所谓的时代论神学。

现在,我要向大家发出一个警告和提醒:无论我们是圣约神学家还是时代论者,我们都是福音派,我们都高举神的恩典,都尊崇《圣经》,都高举主耶稣和祂的权柄。换句话说,这是一场“家庭内部的辩论”。

我这么说是想提醒大家,我们最好都能小心谨慎一些,不要因为某件事情是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才组织起来的,就把它说成是错误的。事实上,如果我们用这种论点来彼此反对,那我们其实就陷入了罗马天主教会当初反对福音派教会的陷阱了。那时的天主教会也说:“你们是最近才产生的,所以你们不可能是对的。你们这些更正派的信徒是在十六世纪才组织起来的,而我们从三世纪开始就存在了,所以我们一定是对的,你们一定是错的!”

这就是他们的论点。事实上,我一次又一次地从那些向我“传福音”的罗马天主教徒那里,听到这种说法:“你们是后来才有的,而我们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

事实上,如果教会中的某些东西本来就是错的,那么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变得正确了,它仍旧是一个古老的错误。比如说,一个存在已久的谎言仍然是谎言。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变成了一个“老谎言”罢了。

顺便说一下,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和所有其他的改教家们,都曾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这种“新”的指控。对此,他们的回答是:三世纪教导的东西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对的,而直到十七世纪才教导的东西也不能说明它就是错的。

有关真理的公理并不是旧的更好、更纯粹、更正确。

如果旧的真的比新的更好,那我们都应该成为拒绝任何现代技术的阿米什人(Amish)。想想人们对“千年虫“的恐慌,如果我们都变成了阿米什人,那我们就能免于这样的恐慌了。大家还记得人们那时会开玩笑说:“你准备好迎接2000年的千年虫危机了吗?”不管别人有没有准备好,阿米什人肯定都准备好了。

同样的,如果旧的真的比新的更好,那我们为什么不回到怀特菲尔德(Whitefield)和卫斯理(Wesley)的时代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早上,我们会骑着马来教堂,我们都会坐在没有靠背的长凳上。在我讲道的时候,有人会拿着长长的芦苇杆在过道上走来走去,敲打那些坐立不安的孩子们,或者戳戳那些睡着了的人。说实话,我还挺喜欢这样的。

因此,要问的问题不是“它是古老的吗?”而是“它是符合《圣经》的吗?”

另外,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可不止是时代论神学和圣约神学。事实上,这个问题影响着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

  • 你打算如何抚养你的孩子?《圣经》是怎么说的?
  • 你打算如何与异性相处?《圣经》是怎么说的?
  • 你打算如何花钱?《圣经》是怎么说的?
  • 你如何做出有关生活方式和圣洁追求的决定?《圣经》对此又是怎么说的?

因此,问题不在于基督教最新的风尚是什么?或者你祖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真正该考虑的问题是:《圣经》是怎么说的?

现在,就这两种释经的体系而言,圣约神学与时代论之间的关键分歧,就在于以色列。圣约神学认为,神与以色列这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已经结束了,这个民族没有未来;而时代论神学则认为,神与以色列这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结束,这个民族还有未来。

这里的关键问题仍然是:圣经是怎么说的?

 

对于以色列民的未来,《圣经》是怎么说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在罗马书中找到解决以色列民未来的关键经文。第九章论述了以色列的过去,第十章谈论了以色列的现在,而到了第十一章,也就是我们上次学习到的地方,则讨论了以色列的未来。

那么,以色列到底是“完了”还是“仍有未来”呢?

罗马书11:1告诉我们说:

我且说,神弃绝了他的百姓吗?断乎没有!因为我也是以色列人……

保罗在这里给出了一种永久性的概念。换句话说,神并没有永远弃绝祂的子民。在我看来,保罗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我们再来看看第11节的经文:

我且说,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断乎不是!……

换句话说,以色列民的“失脚”并不是最终的“跌倒”,他们的悖逆并没有毁掉他们与神所立的圣约;与此同时,神给以色列民的应许并没有转移到教会的身上,它们仍属于以色列民。

请大家再来看一下第25节的经文: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

此外,使徒行传15:14还告诉我们说,神此时此刻正在:

……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己的名下。

因此,以色列民的刚硬是局部性的,不是全部的;是暂时性的,不是永久的。

当神从各国、各方、各族将外邦人赎回来之后,以色列民就会除去他们属灵的盲目,他们心中的刚硬也将被信心所替代。当他们看到圣子,也就是他们用矛刺伤的那一位,在大灾难结束的时候驾云再次降临,那时,以色列民将会得救。罗马书11:26所说的,正是这一事实。在基督王国一开始对犹太悖逆者的审判中,有许多以色列民仍选择不相信,但作为一个民族,以色列民将会得救。

在罗马书第十一章,从第11节开始,保罗向我们解释了神在以色列民暂时被搁置的这段时间,或者说在教会时代打算做什么。根据保罗的教导,神至少有两个目的:

第一,神要通过教会向外邦宣讲救恩的好消息;

第二,神要藉着教会引起以色列民的嫉恨。

我们再来读一下第11节的经文:

我且说,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断乎不是!反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

他们的“过失”就是拒绝了弥赛亚。

我们继续来看第12-13节的经文:

若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他们的缺乏为外邦人的富足,何况他们的丰满呢?我对你们外邦人说这话;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我的职分。

保罗其实是在说,他很高兴能在外邦人中作基督的使者。

请大家继续来看第14-15节的经文:

或者可以激动我骨肉之亲发愤,好救他们一些人。若他们被丢弃,天下就得与神和好,他们被收纳,岂不是死而复生吗?

换句话说,当他们回到神的身边时,会像浪子回到父亲的身边一样,到那时,神会像路加福音15:24说的那个父亲一样,对他们说:

……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在罗马书的这段经文中,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神通过教会向外邦宣讲救恩的好消息。

事实上,由犹太人和外邦人所组成的教会,现在就是神救赎万邦的渠道。

第二,以色列民因教会的缘故羡慕、嫉妒、恨。

其实,“嫉妒”(jealousy)这个词并不完全是负面的。从一个方面来讲,它的意思是羡慕(envy),正如有的译本所说的,这个词的意思是想要得到别人拥有的东西;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保罗也用这个词来鼓励信徒渴慕属灵的恩赐,以造就基督的身体。

因此,犹太人其实也非常渴慕和羡慕基督徒生命中的一些方面。这包括与神的个人性的交通、从罪疚中得释放,以及对永恒天堂的确信。保罗实际上在罗马书11:12暗示了我们拥有的一些属天财富。

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外邦人在喜乐、与神的交通、得饶恕和安全感这些方面的财富,让以色列民羡慕、嫉妒、恨。他们巴不得拥有这些属天的财富!

我们都知道,在大灾难期间,当神转而呼召以色列民重新成为一个国家时,无数的犹太人将得救,到那时,十四万四千名犹太人将成为传扬福音的领头羊,他们将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福音之路。

 

应用和思考

我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这段罗马书的经文中,给大家提出几点应用和思考。

第一,如今神在犹太人中正在成就的许多事,都是在幕后进行的。

事实上,从来都没有一个犹太人走过来对我说:“我真嫉妒你们这些基督徒。我甚至都有点羡慕嫉妒恨了。”

然而,我确实曾遇到过犹太人在事后对我说:“我之前来教会,是想了解你们的信仰到底是怎样的,因为我那时很好奇,我现在也已经信基督了。”

或许,我们中间的某些人就是不信基督的外邦人或犹太人,你来教会,就是想看看我们所信的是什么。你们应该看到了,这里没有任何噱头,没有花招,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任何华而不实的表演。

我们是由一群罪人组成的教会,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依赖于神的话语,包括我们现在所需的帮助和将来的盼望。我们也是“书中的人”,神在祂的圣书中应许了我们,藉着耶稣基督,我们将获得救赎和饶恕。祂的话语是我们所依赖的一切。

 

第二,神应许给以色列民的一切,终有一天会成为神永不改变的话语的公开明证。

难怪撒但及其邪恶的国度会对犹太民族发动如此猛烈的攻击,因为他们显然是神未来国度的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即便在现今的欧洲,反犹太主义的潮流仍正以惊人的速度再次兴起。有关犹太人的谎言又开始兴风作浪,它们称犹太人是撒但的代理人。这种荒谬却又危险的谬论又一次在欧洲的土壤中开始生根发芽。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教导别人说,犹太人是魔鬼的直系后裔。他们甚至谎称,撒但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发生过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导致了她被驱逐出去。他们认为该隐就是那次勾当的结果,进而使犹太人成了魔鬼的后裔。

虽然这种说法听起来荒谬无比,但更为荒谬或危险的是:这是来自仇敌的谎言,并且在牠的儿女中得以宣扬,他们对福音的真理视而不见,与神为敌。正是这种错误的教义导致了种族灭绝的行径。可能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美国乡村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很难想象,但对于这一代的欧洲年轻人来说,他们再次暴露在了这些虚假的谎言影响之下,对于过去的大屠杀变得麻木不仁。

有一篇文章我保存了好多年,其中谈到了“新纳粹电子游戏”(Neo-Nazi video games)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可见他们对犹太人的冷酷无情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德国,那些允许玩家重温希特勒(Hitler)时期的集中营,以及屠杀犹太人的视频游戏变得异常火爆。

可能大家还记得,最近的新闻中就曝光了一款视频游戏,它可以让玩家重温并实际参与暗杀前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的全过程。大家还记得这款游戏所引起的公众强烈的抗议吗?理应如此!

据西蒙·维森塔尔中心(Simon Wiesenthal Center)的统计,目前大约有一百四十款此类的视频游戏。其中有一款游戏名为“KZ Manager”,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管理特雷布林卡死亡集中营(Treblinka death camp)。如果大家了解一定的二战历史,就一定知道,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就是在那里被纳粹残忍杀害的。这款游戏的内容包括:玩家或集中营的管理者,通过出售从犹太人身上取下来的金牙,或通过出售用犹太人的尸体所制成的灯罩可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销售的收入为购买毒气和增建更多的毒气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据西蒙·维森塔尔中心的统计,现在,全球每四名中学生中就有一个在玩这类游戏,玩家主要集中在德国(Germany)和奥地利(Austria)。事实上,维森塔尔中心还报告说,奥地利有近百分之五十的青少年玩过、看过或者知道这类游戏的存在。

 

弟兄姊妹们,神与以色列民永久立约的最主要的证据之一,就是撒但持续不断地想要把所有的犹太人消灭干净。

想想看,为什么要如此针对犹太人呢?如果神真的因为他们拒绝弥赛亚,而将他们永久搁置在了一旁,如果教会真的已经以某种属灵的方式领受了他们所有的祝福,为什么还要迫害犹太人呢?为什么这个民族会遭到全世界的唾弃呢?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魔鬼为什么还会这么在乎犹太人呢?

撒但之所以这么在乎和针对犹太人,是因为牠相信《圣经》!请允许我这么说:魔鬼可不支持那些圣约神学家们的观点。当然了,这么说的坏消息是:这意味着魔鬼是个时代论者。好了,千万不要有人引用我刚刚说过的这句话。

不过,我确实相信魔鬼和牠邪恶的国度非常了解《圣经》。看看撒但对耶稣的试探就知道了,牠居然敢向主耶稣引用圣经经文,想稍微扭曲一下经文的意思来引诱我们的主。

因此,我相信魔鬼非常明白,人们应当按照《圣经》字面的意思来理解!牠显然明白“将土地归还给犹太人”这一应许的字面含义。因此,几个世纪以来,直到今天,牠一直都在与这样的应许激烈抗争着。

撒旦显然也正在非常认真地应对着基督对犹太人的应许,就是有朝一日,基督将亲自统管未来那个真实的国度,因为我们从《圣经》中知道,届时魔鬼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试图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因此,在整个现代历史中,对犹太人的那种极度扭曲的仇恨,以及那种出于魔鬼鼓动的企图将犹太人从地球上抹除的行径,其实就是神尚未弃绝以色列这一民族的最大证据。

神会信守祂对以色列的应许。

 

第三,无论任何人或任何事看起来如何,神向信徒所应许的一切都是稳固可靠的。

神会信实地信守祂对以色列的应许。那么,作为新约时代的基督徒,我们还需要什么更大的证据,来证明神会信守祂对我们的应许呢?

正如祂在这个时代向我们这一代人所说的:

……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尽管以色列民对神不忠、不顺从,但神与他们所立的约始终不变。那么试想一下,弟兄姊妹们,你自己的失败也永远不会是致命的了;你自己的失脚也永远不会是最终的跌倒。即使你一时不顺服,这也不能破坏神藉着祂儿子的献祭与你所立的圣约。

神与你所立的恩典之约一定会让你听到祂对你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因此,要坚信这一应许,依靠它、仰赖它、紧紧地抓住它,并安息在它的里面,因为这是祂对你不变的应许,是无比坚实和可靠的磐石!这就是你向你周遭的世界所传递的恩典的信息。

我突然想到了查尔斯·费恩伯格博士(Dr. Charles Feinberg),他是一位杰出的犹太圣经学者和教授。费恩伯格博士是在一个正统的犹太家庭中长大的,这个家庭甚至雇佣了一位“安息日外邦人”,一位在安息日被雇来为他们一家服务的外邦女士。这位女士安静的见证深深地吸引了他,而且让他心里感到不安……直到最后,富有、成熟、受过高等教育的费恩伯格博士,不得不对这位清洁女工说:“我一定要弄清楚你拥有的是什么……”他最终相信了耶稣基督,相信祂就是他的弥赛亚。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活出这份属天的生命来吧!神永远都不会离弃你,也不会撇下你。祂与你的圣约牢不可破!

 

最后,要确保你能以此为乐!要因着神藉着耶稣基督赐给你的丰富,活出你对神的感恩。这样,当其他人,尤其是犹太人,看见你的生活时,会变得羡慕嫉妒恨。

也许,他们会因为这样的嫉妒和羡慕,询问你如何才能得到那能改变他们生命的福音和神的恩典。他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这无比美好的福音!

 

Add a Comment


Our financial partn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produce these lessons. Your support makes a difference.
CLICK HERE to give today.

Never miss a lesson. You can receive this broadcast in your email inbox each weekday.
SIGN UP and select your o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