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6 - 写给一位女士的信

6 - 写给一位女士的信

Ref: 2 John 1:8

写给一位女士的信

来自使徒约翰的明信片(第六部分)

约翰二书8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华盛顿特区所有的家庭好像都有同样的打算:出去野餐。数以百计的人家都收拾好野餐的物品,拖家带口地坐上马车,朝着郊区开拔。那个星期天下午的特别之处在于野餐地点的选择。我说了,你还别不信:那个地方靠近一个战场。

那天是1861年7月21日。人们从华盛顿特区出发,前往马纳萨斯(Manassas),想当然地打算观看北方军队如何平息一场小规模的叛乱。他们卸下车上的物品,吃着鸡肉三明治,打算远远地为胜利喝彩。有个士兵把这些人描述为“一群看热闹的……他们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新潮的四轮马车、无盖双轮马车、骑马或者干脆徒步。当天是星期天,每个人看起来都像是在度假。”

《伦敦时报》(London Times)的一位记者也在现场。他写道:观众们都很兴奋,一位女士还带着观看话剧用的小型望远镜。她旁边就是一台震天响的大炮。她说:“天哪,这可是太棒了!”然而,好景不长。战场上杀声四起,血腥的场面映入眼帘,受伤士兵的叫喊撕心裂肺。人们如梦初醒:这不是野餐的地方。当爹的拖着自己的孩子就跑;男人们吆喝着找自己的媳妇。他们爬上马车,跳上马背,落荒而逃,却和一群溃败的北方士兵撞到了一起。一个来自纽约的议员被南方军队抓住,关押了将近六个月。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去战场野餐了,对吧?

这可很难说。恐怕很多教会的基督徒也在干这种傻事儿吧?我们会不会也把基督信仰假设成一场野餐,而不是一个战场呢?[1]

使徒保罗警告以弗所教会的信徒:他们是在参与属灵的争战。有人对这段经文的理解是:这不是一场下午举行的体育比赛。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不是野餐。

保罗在以弗所书 6:10-18告诉我们:

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

我们可以将最后这部分经文理解为:要睁大眼睛……互相鼓舞,免得有人掉队。这正是年老的使徒约翰所关心的。如果有人是这样认为,他也是:

  1. 这位植堂者和牧师曾经被流放、受逼迫,为了真理而忍耐;
  2. 当救主离世的时候,最初的十二个门徒当中唯独他有勇气站在十字架旁边;
  3. 圣经告诉我们:最初进入坟墓,看到耶稣蚕茧状的裹头巾以及裹尸布的几个人当中就有约翰。
  4. 十二个门徒当中,他是第一个相信耶稣复活的人。
  5. 在那些使徒当中,他是寿命最长、受苦时间最久的。
  6. 他亲眼看到其他门徒被处决,初期教会被迫分散到各地,为主流血,流离失所。

正当这个时候,他写了一封被保留在圣经当中的书信,希望提醒一位不知名的姊妹:基督信仰不是野餐,而是一场战争,所以要睁大眼睛,时刻准备参与真理和谬误、光明和黑暗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

 

现在我们就回到约翰二书,请看第8节:

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

你们要小心”可以翻译为“你们要谨慎!”而且加上惊叹号。约翰二书总共只有三个祈使句,这是其中之一。[2]你们要谨慎!这不是一个客气的建议,而是郑重的警告:睁大眼睛,当心假教师;竖起耳朵,警惕错误教导。[3]看清楚脚下的路!在这里,希腊语的动词意思是正确地观察,认真思考,睁大眼睛。[4]

为什么呢?约翰至少提出两个原因,让这个姊妹和她的孩子们以及所有信徒睁大眼睛。

睁大眼睛的第一个原因是:这样你就不会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我们再次留意一下约翰所写的话: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约翰在谈论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倒退。不管你怎么给它命名,这个词的意思终究不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你们”这个代词是复数。毫无疑问,约翰把这位姊妹的孩子以及他们所在的教会也包含在内了。很有可能教会是在她家里聚会,约翰的书信也会当众分享。显然,假教师也希望在她家里赢得一些听众。[5]

所以要谨慎。为什么呢?因为错误教导会让信徒个人误入歧途,也会导致教会分裂和涣散,失去事工的成果。我们都不要认为错误教导不会影响到自己。我们要当心,不要失去自己已经完成的工作。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

约翰不希望这个姊妹、她的家庭或者她所在的教会,失去约翰自己以及属灵领袖们所完成的一切工作。顺便提一下,教会领袖们也会这样想。事工成果的流失会让我们很苦恼。

我也曾经带人信主,给他们施洗,栽培他们,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结果眼睁睁看着他们痴迷于错误教导,陷进罪的试探,卷入教会中不和睦的事情,结果离开教会,再也没有恢复事工的潜能和个人的见证。他们终究没有达到属灵成熟的地步。

这正是使徒约翰所关注的。他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这个姊妹的生命、家庭或者他自己曾经投入大量精力的教会中。这节经文还可以翻译为:“不要丢弃你曾经付出一切努力所做的工作。”[6]

约翰在这里的警告是:如果我们随从错误教导,那么我们不仅浪费了在别人身上以及在神的话语和基督里成长方面的投资,更会浪费朋友、圣经老师、栽培者、父母和牧师在我们生命中的付出。使徒保罗对加拉太教会的信徒也存在同样的顾虑。他们正受到假教师的引诱。加拉太书4:11说:我为你们害怕,惟恐我在你们身上是枉费了工夫。

我们需要记住,保罗和约翰不是在谈论某人失去救恩,这是不会发生的事情。实际上,约翰已经提到那位姊妹和她的孩子们是在真理当中(约翰二书1),正如那些永远属于真理的人一样(约翰二书2)。[7]

约翰担心的是这位姊妹和我们会倒退,偏离真道,忽视神的话语,选择自我中心,选择犯罪,不再为基督作见证,拒绝服事别人等等。使徒保罗也写过类似的话,比如:

  1. 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提前6:20);
  2. 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地守着。(提后1:14);
  3. 但你所学习的,所确信的,要存在心里(提后3:14)。不要停下来,要一直前进!

使徒约翰说有两个原因让这个姊妹和她的孩子们以及所有信徒都睁大眼睛,第一个原因是:这样你就不会在通往成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第二个原因是:这样你就不会失去得荣耀时的全部赏赐。

我们需要明确地把救恩和行为区分开来。

以弗所书2:8-9告诉我们,人能够脱离罪、审判和地狱,得到拯救是靠着神的恩典,单单透过对基督的信心。以弗所书2:1-5让我们看到:救恩实际上是神主动的作为,因为我们死在自己的罪中;如果不是神首先把信心赐给我们,我们都不可能开始做出回应。在以弗所书1:4-5,救恩是这位满有恩典的神在永恒的过去做出的全权决定。祂选择爱你,预定你成为祂自己的孩子。因为神选择主动爱我们,我们才借着福音的传扬获得生命,从而得以选择爱神,作为对祂的回应。(罗马书10:17和约翰一书4:19)

实际上,约翰福音10:27-30记载了耶稣自己的话: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我与父原为一。

所以,失去救恩意味着父神在永恒的过去所做的计划居然没有办法持续下去。这意味着尽管神拯救了你,祂却不能坚持到底,也就是说神的努力最终白费了。神还是不够强大,以至于祂最终失去了你。如果是这样,那么尽管神拣选你、爱你,差遣祂的儿子为你而死,将祂的儿子白白赐给你、救赎你、住在你里面,但祂却无法留住你,结果有什么东西从祂全能的手中把你夺走了,是这样吗?这是不可能的。神不会失去任何属于祂的人。

早在第一封书信中,约翰就谈到了假先知:他们从我们中间出去,因为他们不是真正属我们的,他们不是真正的信徒。他们并非失去了救恩;不管他们说什么,怎样祷告,加入哪个教会,他们都是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救恩的。

神不会失去任何属于祂的人。所以,我们不是靠着行善得到救恩的。我们不论做多少善事,都不足以打动神来保守我们。实际上,成为基督徒不是因为我们洁身自好,赚取了神的奖赏。或许你还以为有朝一日,你表现得更好一些,洗心革面,在神面前更加出类拔萃,你就会成为基督徒。我的意思是,如果神要拯救我们的时候,我们的表现一团糟糕,那该多尴尬呀!

但你不要忘了,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罪人。真的吗?真的,因为耶稣单单是为罪人而死的。祂不会选择救赎一个好人,但是只有当罪人意识到自己永远不会做得足够好的时候,祂才会拯救他们。耶稣拯救我们、保守我们,不是因为我们做得好,而是由于祂的恩典。

你可能会问:如果神要拯救我,我怎么会知道呢?如果神预定我得到永生,我怎么会知道呢?我怎么知道神在永恒的过去就拣选了我呢?这很简单。你有没有选择相信耶稣呢?在罗马书10:13,神应许说: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实际上,当你的神学次序正确的时候,你呼求神就证明神呼召了你。你是祂的羊,你听见了祂的声音,就跟随了祂。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能够成为基督徒不在于你为神做了什么,但是你成为基督徒之后的一切举止都是为神而做的。有一天,神会赏赐你。你不是靠着行善进天堂的,但是你有好行为是因为你正在参与一场战争,而不是一次野餐,这是我们今天刚刚谈到的。它涉及到抵挡罪、操练圣洁、学习圣经、向自己死,祈求神让你能够行道,不要单单听道。(雅各书1:23)

要警惕,免得在属灵上倒退,丧失属灵的成熟度。约翰不希望我们失去在荣耀中的全部赏赐。他在约翰二书第8节写道:

你们要小心,不要失去你们所做的工,乃要得着满足的赏赐。

约翰遥遥地指向保罗更加详细描述的那个时刻:那时,基督徒站在基督施恩的宝座前,也就是基督台前得到奖赏。在公元一世纪,施恩座是发表演讲的高台,法官或者政治领袖也会在那里落座,赛跑运动员在那里接受获奖者的桂冠,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公民会在那里接受政府的嘉奖。(林后5:10)

保罗也用到这个概念。到那个时候,基督徒会因为自己出于对基督的顺服,所做的一切尊崇祂的行为而接受基督的奖赏,不管是给孩子换尿布还是栽培门徒。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件事,约翰用到一个财务方面的字眼:满足的赏赐,也就是足额的赏赐。这个词是用于雇佣关系的,在约翰生活的那个年代,这个词特别用于指代工人的工资。[8]

你以前有没有收到过一张支票,发现上面的数额不对呢?不对呀!这不是足额工资。你说的对。不过你还记得吗?你有两天没来上班;还休了一天无薪假;还有一天你早退了两小时,老板发现了,扣了你的工资。哦,是这么回事呀!

对!你是雇员,所以你属于公司,但是你没有拿到足额工资。这就是经文的意思。约翰只是用了另一种表达方式……不要倒退,要警惕,坚持。我希望你在神的国度里得到足额的工资。

 

在《活出热情》(Dont Waste Your Life)一书中,约翰·派博(John Piper)谈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他爸爸老派博也是一位牧师,曾经给他讲过一个故事:教会为一个人祷告了许多年,这个人很固执,心很刚硬。但是有一个星期天,出于某种原因,当老派博在讲道的时候,他出现在教会里。聚会结束的时候,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之中,这个人走到台前,抓住老派博的手。两个人在前排坐下,神开启了这个人的心,让他接受了基督的福音。他得救了。但是,故事的下一幕触动了约翰·派博年轻的心灵。这个人坐在那里,开始哭,泪水顺着他皱纹密布的腮颊流下来。他说:“我浪费了一生……我浪费了一生。”

派博写道:一个长者伤感落泪说已经浪费了他的一生,这个故事比其他年轻人出了车祸临死前才信主的故事更扣人心弦。在我年轻的那些年日里,神在我心中唤起了一股敬畏之情和一股热情:我不要浪费生命。

他写道:我年轻的时候,另外有个吸引我的力量,就是挂在厨房洗碗槽上方的一块玻璃板。从童年开始直到离家上大学以前,我几乎每天都看那上面的字。那块玻璃板很简单,只是一块反面漆黑的普通玻璃,正面用白漆写着:

仅此一生,

稍纵即逝;

为主所作,

才能永存。

道理很简单:你活完这一辈子,就没有了。仅此一生。用来衡量这一生有什么可以存到永远的标准,就是耶稣基督。[9]这一生要不断在属灵上前进,要得到最终的奖赏,要单单地奉献给耶稣基督。

使徒约翰写这封信,就是期待基督徒的人生能够真正有意义。但是这意味着这位姊妹、她的儿女和教会以及你我都不可以把基督徒的人生当成一次野餐——在明媚的阳光下,坐在野餐垫旁边,享用午餐,谈论着远处的战火连天。

但是约翰希望我们保持警惕。战争近在眼前,不要停止属灵的成长,不要浪费你的一生,要做个忠心的管家,有一天在荣耀里得到尽可能多的奖赏。

约翰不希望我们东张西望,而是要保持警惕;他希望我们注视前方,充满期待——主耶稣正坐在领奖台上。我们期待着听到祂说:“欢迎回家!我让你跑的路,你已经跑完了,尽管不算完美,尽管每天跌跌撞撞,尽管经常一瘸一拐,尽管有时会发牢骚,但是你没有中途放弃比赛,仍然坚持不懈,现在你终于跑完全程。我给你一些奖赏,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耶稣将会对我们这些蒙祂所爱的人、属祂的羊说:“你完成了任务,干得好,干得好,干得好。”然后,我们将再一次看到祂那令人惊叹的恩典。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9年2月14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9

版权所有

 

[1] Adapted from Max Lucado, Unshakable Hope (Thomas Nelson, 2018), p. 25

[2] Karen H. Jobes,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1, & 3 John (Zondervan, 2014), p. 265

[3] Adapted from D. Edmond Hiebert, The Epistles of John (BJU Press, 1991), p. 303

[4] John Phillips, Exploring the Epistles of John (Kregel, 2003), p. 203

[5] Adapted from Gary W. Derickson, Evangelical Exegetical Commentary: 1, 2 & 3 John (Lexham Press, 2014), p.

[6] J.B. Phillips, Letters to Young Churches (Macmillan Company, 1965), p. 225

[7] John D. Hannah, 1, 2, 3 John (Christian Focus, 2016), p. 217

[8] Hiebert, p. 305

[9] Adapted fromJohn Piper, Don’t Waste Your Life (Crossway Books, 2013), p. 12 

Add a Comment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CLICK HERE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