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超乎想象
超乎想象
心心相印(第二部分)
约翰一书3:2-3
有一位意大利母亲以耶稣的门徒、福音书的作者马可的名字,给她的儿子起了名,希望他将来也能传讲福音真理,他就是马可·波罗(Marco Polo)。当马可·波罗只有17岁的时候,他就和他的商人叔叔和父亲开始了一段史诗般的旅程,这个旅行发生在13世纪中期,持续了25年多。
这些人穿越了俄罗斯、阿富汗、波斯等国家,并越过喜马拉雅山脉。他们最终成为进入中国这个庞大帝国的第一批欧洲人,当时这个帝国被忽必烈可汗在位于现在的北京所统治。马可·波罗成了忽必烈这个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王国、最强大的统治者的坐上嘉宾。多年来,忽必烈不让马可回到威尼斯的家,而是在他游历整个国家的过程中,把他作为朝廷的代表。
马可·波罗去了一些城市,并在后来记录了这些地方,这些城市使欧洲的首都看起来就像是路边的村庄。他写道,忽必烈皇帝的宫殿使欧洲的城堡相形见绌,他的皇宫宴会厅大得可以同时容纳6000名客人,而且每个人都用纯金制作的餐具进餐。
马可看到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看到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邮件分成三个等级的邮政系统;他记录了所见识的火药的爆炸力;还记录了中国在1267年的钢产量,而欧洲在四百年后才达到了这样的钢产量。
在为忽必烈皇帝服务了近20年后,马可才被允许回了家。他所有的财产连同600人满载了十多艘船。他没有记录为什么最终他只带着一艘船和18名幸存者到达了目的地,但我们知道这段旅程花费了他将近两年的时间。他满载着黄金、丝绸、香料,包括一种深受中国人喜爱的烹饪发明——面条的配方,回到了威尼斯。现在意大利人把它算成是自己的功劳,称之为“意大利面”。
许多人不相信他讲述的异国他乡关于财富、商业、建筑和文化的荒诞故事,许多十三世纪的欧洲人还认为他说的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某个神秘地方。
马可·波罗70岁的时候,病危躺在床上。据说他的家人劝他在死之前承认那些他夸大其词或说谎的事情,但他实在没什么好承认的。事实上,我们所知道的是,在临终前他低声说了那句著名的话:“我连我所看到的一半都没有告诉你们,因为我知道别人不会相信我的话。”[1]
在马可·波罗描述他在中国探险的1300年前,耶稣基督的使徒约翰描写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他去了天堂的宫殿。约翰对这一事件的记录,我们称之为《启示录》,约翰描述了一些天堂的景象,这些景象至今仍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事实上,在天国探险之前,约翰已经给信主的教会写了好几封信,告诉他们信徒所要继承的天上的产业,以及基督将来的荣耀,这些将如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激励信徒。即使在他简短的信中,读者也能感受到约翰被那确定无疑的景象所吸引,他不仅清楚地看到了复活的救主的荣耀,而且看见了神儿女将来的产业。
使徒约翰可不想让我们错过任何一点,大家还记得吗?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约翰一书第三章,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第1节: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
也就是说,别忘了你是谁:
- 你被天父所拣选,藉着神的生命得到了重生;
- 通过履行神的律法,你已经被神的家庭收养了;
- 通过神爱的圣约,你已经与神的儿子订婚了。
现在你是王室成员,约翰写道:“看哪,我们是神的儿女!”
上周,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的次子来到美国进行为期七天的访问。我的手机订阅的新闻不断向我显示他到访的新闻,所以我就仔细读了一篇报道,想看看这到底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会见了参议院的领袖们,见了总统的妻子,参加一些特别的活动等等。我发现这些都不是什么特别官方的事情,他没有从他的祖母、也就是英国女王那里带来了什么信息,也没有给我们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带来什么东西。事实上,正因为他是英国皇室的一个成员,他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作为皇室贵宾的待遇。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要说的,而是因为他所属的那个家庭。人们都想近距离地看到王子。
约翰在第1节末尾补充说: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
换句话说,当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你是神的皇室成员。当他们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们一点也不知道;当他们拒绝回应你的问候时,他们是在冷落一个皇室家族中未来闪亮的不朽王子或公主,有一天他们会作为摄政王坐在王位上,与永恒的造物主神之子一同执政掌权。
现在没有人排队给你拍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是谁。但约翰不太担心他们会忽略你,约翰担心的是我们也会忽略我们自己的身份!所以约翰在接下来的两段经文中,要向我们传递两个确信和三个回应,两个确信和三个回应。
第一个确信是关于我们的身份:我们是谁。
为了强调他所说的,约翰在第2节又加了一句: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
约翰就好像是在说:“我知道我之前已经说过了,但我还想再说一遍……我们是神的儿女。”也就是说,不要忘记你所属的家庭。你是与神有关系的,注意这里用的一个词“现在”: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
约翰好像是在说:“不需要等待你的长袍和王冠了,不需要等到你在未来的天国里分到什么角色,现在你就该意识到你自己的地位。”
约翰在启示录第19和20章中简要地描述了这个王国,他不得不承认,他极尽所能描述的,远不及耶稣在宝座上的那个无以伦比的荣耀。但是使徒约翰想让我们有内在的确信,并且转化为外在的态度和举止,而这恰好就是我们的身份,无论这个世界承认我们与否。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这是关于我们的身份的令人惊讶的确信,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所以第一个确信是关于我们是谁的确信:我们是神的儿女。
第二个确信是关于我们的未来:将来我们会怎样。
约翰刚刚讲了“现在”,接下来他要说说“还没有”、也就是我们的将来。
请大家看第2节:
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将来如何,还未显明;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约翰对此是非常有把握的,大家不要忽略了这一点。约翰说: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这里翻译成“若”不太恰当,其他中文译本都翻译为“当主显现的时候”)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
大家可以感受到约翰对此有多大的把握。他在这里使用的“知道”这个动词,表达的意思是从感性的认识达到确信的地步。[2]他使用的“见”这个词,“必得见他”,是一种很少见的动词,是指不仅用我们的眼睛看到祂,用我们的感知和意识见到祂,而且超越我们身体的感知;不仅指感官上看到,而且还带有珍惜、感恩的含义。[3]
也就是说,内驻在我们里面的圣灵,会让我们看到将来基督再来的荣耀,并马上激发我们对神的儿子从未有过的、深深的爱,让我们尊祂为大,在对这位又真又活的上帝之子的敬拜中,高举祂、珍惜与祂的相交。
当主显现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那就是祂。这指的是将来基督在空中提走信徒时的再次显现,不是指祂后来降在地上的时候。当耶稣来接走祂所爱的人时,活着的信徒会和祂在空中相遇。我们被提的身体会在瞬间改变,会立即脱离亚当的罪性,马上成为不朽的、荣耀的身体。
当我们看到祂时,请注意:我们必要像他。
这就是那个我们期待已久的、成圣的结局,就是我们热切期待的将来与荣耀的基督面对面的相遇,将使我们完全转变成祂的形象。[4]
我们将永远在圣洁中得以完全。约翰说,我们要像基督。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变成小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小神;不是这样,这些都不是要传给我们的属性,这些属性只属于神。但我们要像基督,这确实意味着我们荣耀的身体将是不朽的、完美的、永不堕落的,将不再被罪所败坏。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个人见证的结尾所呼求的:谁能救我脱离这个必死的身体呢?这个罪恶的肉体呢?
约翰说,这就是那一刻所发生的时间:当祂显现时,我们必要像他。也就是说,在那一刻我们将:
- 不再受腐朽、败坏的肉体所捆绑;
- 不再有罪恶蒙蔽我们的心;
- 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扭曲我们的动机;
- 不再骄傲以至于束缚我们的心;
- 不再有可耻的欲望,使我们的敬拜偏离;
- 不再有不满足和贪婪,扼杀我们的赞美和感恩。
当耶稣基督在空中提走教会的时候,如果我们那时候还活着,我们就会看到祂;如果那时已经不在人世,那就在我们死去的一瞬间,我们马上就会和祂在一起,会看到祂。约翰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祂的时候,我们不仅能认出祂,而且我们对祂的爱和感恩都将得以完全。
那么约翰所确信的是什么呢?实在是有太多的东西,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其实连一半都不到!比如:
- 根据新约圣经的描述,每个基督徒最终都会有一个复活的、可以认出来的、完美的身体(哥林多前书第15章)。
- 我们在天上会保留我们每个人的个性,不会都变成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除了完美之外没有个性和独特的才能;换句话说,如果你在地上的时候不会弹钢琴,圣经上没有任何暗示说你将来在天堂里就会弹钢琴了。
-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会弹竖琴,将来你也不会在天堂里弹竖琴。很多人总觉着将来在天上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成天弹竖琴敬拜神。其实不是这样。
- 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的记忆将被神的智慧、圣洁的公义和我们要面对面交谈的主耶和华的观点所改变和得以完全,我们将依然保留我们在地上生活时的记忆(启示录6:10)。
- 我们也知道,我们荣耀的身体将能够享用食物,就像耶稣复活后和祂的门徒们一起吃鱼一样(路加福音24:42)。
- 神还会在天父的家中,就是在上帝之城中,让生命树在生命水的河边每个月都结果子(启示录22:2),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
- 即便如此,在这个关于我们未来家园的小小线索中,新约学者仍然无法从使徒约翰的语言中确定,这是不是指十二种不同的水果、每个月都结不同的果子,还是每个月都结同样的果子,一年结十二次。
- 从其他的经文中,我们知道我们将会沟通、学习、敬拜、服事、团契、探索……永远不会生病、不会软弱、永不疲倦;不会再因为悲伤而哭泣,不会再因为羞愧而抬不起头,不会因为犯罪而痛苦,不会再希望我们能看见主或亲自和祂说话,因为我们已经与祂在一起了。
坦白地说,将来我们与耶稣基督在一起时的情景,那种永生的荣耀,圣经所告诉我们的与实际情况相比,甚至连一半都不到。但我喜欢约翰在第2节经文中的这种表述:将来如何,还未显明……
换句话说,不要让外表欺骗了你。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的不同。
有一位作者几十年前就曾举例说明过这段经文。当你看着一颗橡树果的时候,你会把它想象成一棵大橡树吗?不会,将来如何,现在还未显明。当你看到一只骨瘦如柴、笨拙而毛茸茸的小鹰,你能预言有一天它会展翅翱翔于云端之上吗?不能,将来如何,现在还未显明。你看到在地上一只爬行的毛毛虫,你能预言有一天它会飞出地面,展开五彩斑斓的翅膀,在花丛中找到自己的家吗?不能,将来如何,现在还未显明。[5]
弟兄姊妹们,这就是使徒约翰的确信。你和我现在只是将来要显明出来的那个实体的影子。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中就说,我们将从属地的变成属天的,必死的将成为不朽的。但现在我们还什么都没看到呢!
一位神学家根据这段经文写了一个故事,想象在一个母亲肚子里怀了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他们在彼此交谈。
女孩对男孩说:“我相信人出生后就有了全新的生活。”
男孩不同意,说:“不,不,就是这样了。这是一个黑暗而舒适的地方,除了紧紧抓住哺育我们的脐带,我们没有别的什么事可做。”
小女孩坚持说:“除了这个黑暗的地方,肯定还有别的东西。一定会有别的东西,一个有光、可以自由移动的地方。”然而,她还是无法说服她的孪生兄弟。
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女孩有点迟疑地说:“我还有话要说,恐怕你也不会相信,但我想是有妈妈的。”
“妈妈!”她兄弟喊道:“你在说什么呀?我从没见过妈妈,你也没有。谁给你想出这么个主意的?我们只有这个地方了。为什么你总是想要更多?不管怎么说,这不是一个坏地方啊。”
小女孩说:“但是……难道你不觉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那种挤压的感觉吗?这让人很不愉快,有时甚至很痛苦。”
“是的。”他回答说:“那又怎么样?”
女孩说:“嗯,我想这些挤人的东西是在为我们准备去别的地方,会比这里漂亮得多。我相信,在那里我们能面对面地见到我们的妈妈。”[6]
这就是使徒约翰向我们传递的两个确信:
- 第一个确信是关于我们的身份:我们是谁。
- 第二个确信是关于我们的未来:将来我们会怎样。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我们是神这个大君王皇室家的孩子,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耶稣基督将来会显现,那时我们将成为不朽、得以完全,就像祂的样子;如果我们相信这些,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呢?应该有什么样的回应呢?
约翰认为我们应该有三种持续不断的回应。请看第3节:
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
现在我就来讲讲这三种回应。
第一,我们需要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的志向。
凡对祂有这指望的人,我们心里的这个主观上的指望,就是客观上我们放在祂身上的指望。约翰所用的“指望”这个词,是用来表示将来对基督降临的期待(包括与祂同在时永生的盼望)。[7]
实际上,人对长生不老的愿望,在人类历史上差不多塑造了每一个文明。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把永恒的未来描绘成西方地平线外的一个遥远的岛屿;早期的芬兰人也认为那是一个遥远的岛屿,只不过是在遥远的东方;墨西哥人、秘鲁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相信,他们死后要么可以在太阳上活到永远,要么可以在月亮上活到永远。美洲的原著居民相信他们的灵魂会因为猎杀野牛的灵魂而得到永生。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史诗》(Gilgamesh epic),相信生命之树是安息之所。而埃及的金字塔证明当时的人们相信,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将来会复活,他们小心地把地图放在已故的法老和政治上有权势的家族旁边,以便引导他们进入未来的世界。罗马人认为他们死后可以在乐土里休息,附近有马吃草。[8]
虽然这些永恒的地方和永恒的志向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但在世界各地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它源自人类的内心,就是你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世界的全部。[9]
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对的,但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了早已死去的人的传说和所说的话上。而我们的希望则寄托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我们手上的未来世界的地图,不是建立在一个躺在坟墓里的人的教义基础上的,他以为他已经到达了那个他所盼望的地方,他的追随者只能寄希望于他真的做到了,真的实现了他的愿望。
我们的未来世界地图,是一个从坟墓中复活的人那里来的,祂证实了自己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约翰福音14:6)。我们的希望不是一个幻想中的传说,而是被历史所证实过的耶稣基督的复活,祂在升天前被五百多个目击证人亲眼看到过,这记录在哥林多前书15:6。
我们的希望因此有了牢固的基础,它是建立在我们复活、升天并且即将再次降临的救主身上。但实际情况是,作为信徒的我们可能会迷失,对我们盼望的客观性产生怀疑。
弟兄姊妹们,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基督徒对在天上与神在一起不感兴趣。但事实上,基督徒可能会渴望地上的事情,而不是渴慕、盼望基督和祂国度的到来。我们可能会像定居者那样生活,而不是寄居在世上的过路客。我们的志向和追求会和那些生活在地上的异教徒一样,只是为了下一次升职、下个月的工资、下一次派对或下一个同居者而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这节经文中“有这指望”中的动词“有”,约翰使用了现在时的分词,以此来表达持续存在的状态。[10]也就是说,有这种指望的人,每天都很积极地珍惜这种指望,因为这对他很重要。
如果你看看他的日常开销明细,看看他的日程安排,你就会发现耶稣是否真的对他很重要;会看到那些信主的人和还未信主的人对他是否也很重要;如果你和他聊聊他的工作情况,你就会发现他的工作场所只是一个他想让人们知道耶稣基督很重要的地方。这就是把你的指望寄托在耶稣身上的真正含义,祂真的是你的财富。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刊登了一篇在钢铁厂工作的作者的文章。这位前钢铁厂的工人曾写过一本书,在书中他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钢铁厂的一个工作区域,烧成红色的钢条在一个高高的冷却塔的垫片上滚动,银色的粉尘到处飘扬,在夜晚尤其美丽。多年来,很多工人和游客都愿意来到这里,欣赏这个独特的景色。但后来,过了很久以后人们才发现了石棉的危险,在这个工作区域的人都会吸进银色的石棉薄片,尤其是那些一线的工作人员,包括这位作者,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正濒临死亡。
这位作者说:“想想看,我们很多人都曾经为了能在这里工作而费尽心机。”[11]这实在是令人发醒。就是这么个工作,曾经是工厂里最令人羡慕的工作。我想要那份工作!
这是个很好的致命的魅力的例子。我们今天追逐的是什么样的银色雪花?它们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很快就会发现,就算不是致命的,也是我们人生中的危险品,产生很大的搅扰。
使徒约翰在这里说,如果我们真的是神家里的成员,如果基督的降临就在前面,我们和祂在一起就会成为不朽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的盼望,重新定义我们真正的财富,重新定义我们的志向。
所以面对使徒约翰向我们传递的那两个确信,我们的第一个回应就应该是:我们要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的志向。
第二,我们需要不断地关注我们的洁净。
约翰在第3节说:
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
很明显,这并不是指重生的那种洁净,也不是指从自己的罪中得以洁净的个人能力。约翰在这封信的第一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在第7节他说:
……耶稣的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在这里,约翰只是在强调我们要保持清洁、为基督而活的责任。“洁净”这个词指的是礼仪上的洁净,就像旧约里的祭司们洗手和清洁圣殿里的器具一样,他们也会在礼仪上洁净自己,好在圣殿中参与事奉。
“洁净”这个词最初指的是仪式上洁净的东西。最终在新约中,它指的是内在的、全心全意地献给神。[12]同样,这也是一个现在时态的动词,表示一个持续的、每天洁净自己的过程。这就是自律的敬虔生活。约翰在这里所作的关联,也就是保罗在提多书2:12-13为提多所作的关联,保罗告诉提多要:
……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
洁净自己包括每天都需要面临的争战,要洁净我们的心思、我们的意念、我们的言语、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手、我们的失望、我们的恐惧、我们的伤害、我们的敌人、我们的计划、我们的欲望等等等等。[13]
我们需要扪心自问的是:我每天都在洁净自己,还是每天越来越不洁净?我们离终点线还有多近?
在这个问题上,我读过一个非常悲惨的例子。有一本书记录了近700人在过去的140年间掉进大峡谷(the Grand Canyon)的情况。许多人死于在大峡谷上空的飞机或直升机坠毁事件,有些人在大峡谷里漂流时淹死了,还有一些人是跳进大峡谷自杀的。
根据作者的说法,有一些人由于自己的疏忽而走到悬崖边上,不慎失足掉下去摔死了。比如在1992年,一位38岁的父亲想开个玩笑,试图跳上护栏来吓唬他十几岁的女儿。他挥舞着手臂假装失去平衡,然后看到另一边有个突出的岩石,就假装要掉下去。尽管那里有很多警告信息,他还是从另一边跳了下去,没能踩住那个立足点,掉到一百多米深的山崖下摔死了。
就在一年前,一名十八岁的年轻女子躲在峡谷边缘步行道的北线(North Rim Trail),她想冒险离开这条人迹稀少的小路,在一个被称为“灵感点”(Inspiration Point)的地方拍照。当她坐在岩石边上时,那块岩石突然塌了下来,她从三百多米高的地方坠落而亡。[14]
为什么基督徒会来到大峡谷,说:“我想看看今天我到底能忽略多少告示牌上的警告信息?我想知道我能有多接近悬崖边而不掉下去?”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些想法呢?尤其是我们还是神家里的皇室成员,而且基督的降临、我们与基督一同作王的时刻即将来临,在这样的时期我们我们会做这些荒唐的事情呢?
难怪使徒约翰说,如果前面谈到的那两点是你所确信的,那么你就自然会有这样的回应:第一,你会不断重新定义你的志向;第二,你会不断关注你的洁净。
现在我来谈第三个回应。
第三,你会不断地效法基督。
请注意你要效法的对象。第3节说:
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
就像祂(基督)洁净一样。
要注意约翰并没有说基督不断地洁净自己,不,是我们不断地洁净自己,基督不需要。基督过去、现在、将来永远是洁净的。祂成为我们洁净自己的模式,祂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的、纯洁的、无罪的。[15]我们要效法基督。
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
- 不断地重新定义我的志向;
- 不断地关注我的洁净;
- 不断地效法基督的样式。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确信使徒约翰提到的那两点:第一是关于我们身份的确信,我们是上帝的儿女,是神家里的皇室成员。第二是关于我们未来的确信,基督将来要再次显现,那时我们要像祂一样,以圣洁和荣耀的不朽为妆饰,直到永远。
有一个人在这方面做对了。他的墙上没有挂着神学院的学位证书,他差不多只有高中学历,在著名的牧师查克·施温道(Chuck Swindoll)年轻时工作的车间里,他只是一个小时工。施温道从来没有忘记这个人,这位比他年长一点的人名叫乔治(George),他基本上只有一项工作,就是在工作人员操作机器运转的同时,清扫巨大的车床和机器下面的刨花和地板。这是一份很脏的差事。
施温道牧师记得这个人经常谈论基督,他喜欢谈论有关基督降临和天堂的经文。施温道说,人们经常会听到他一边打扫一边唱歌。有个星期五的下午,快到下班时间了,我看着乔治说:“乔治,你准备好回家了吗?”他说:“准备好了。”但他的衣服很脏,他显然还没有准备好。我说:“看看你,伙计,你还没准备好,你得去收拾一下。”“不。”他说,“我给你看样东西。”于是他拉开了工作服的拉链,里面是让你意想不到的最整洁、最干净的衣服。他早就穿着它们,随时都准备好了。当哨声响起的时候,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拉开拉链,把外面的脏衣服脱下来,然后他就出来了。
就在他离开之前,他转向我说了一句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他笑着说:“你看,我总是准备好的,就不需要再去准备了,就像我已经准备好迎接耶稣的到来一样。”说完他就走了。[16]
我总是准备好的,就不需要再去准备了。这是个很好的神学。
使徒约翰实际上也说了同样的话:因为我们身份是谁,又因为我们将来会怎么样,所以这是我们此时此刻应该做的。
我们准备好了,为了耶稣基督再次降临的那一刻,我们总是准备好的。弟兄姊妹们,凡是向祂有这个指望的,就应当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13年5月12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13
版权所有
[1] Adapted from Wikipedia/MarcoPolo; Adapted from Robert Petterson “All Things New,”2/04/2011 preachingtoday.com/illustrations/2011/February/5021411
[2] Herschel H. Hobbs, The Epistles of John (Thomas Nelson, 1983), p. 80
[3] Bruce B. Barton, Life Application Bible Commentary: 1, 2 & 3 John (Tyndale Publications, 1998), p. 63.
[4] D. Edmond Hiebert, The Epistles of John (BJU Press, 1991), p. 138
[5] Roy L. Laurin, First John: Life At Its Best (Kregel, 1987), p. 106
[6] Citation:www.preachingtoday.com
[7] C. Marvin Pate, The Writings of John (Zondervan, 2011), p. 283
[8] Randy Alcorn, Heaven (Tyndale, 2004), p. IX
[9] Ibid.
[10] Hiebert, p. 139
[11] “Steelworkers Break the Mold,” Chicago Tribune (6-27-01)
[12] Gerhard Kittel, ed.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Volume 1 (Eerdmans, 1964), p. 122
[13] Joel Beeke, The Epistles of John (Evangelical Press, 2006), p. 119
[14] “Carelessness Causes Deaths at the Grand Canyon” www.preachingtoday.com/illustrations/2012/july/2070212. html
[15] Hiebert, p. 140
[16] Charles R. Swindoll, The Tale of the Tardy Oxcart (Word Publishing, 1998), p. 507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