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当天堂降下 

当天堂降下 

Ref: John 1:1–3

当天堂降下 

约翰福音 1:1-3 

引言 

几周以前我六岁的女儿从主日学回到家里,带回来一张纸。纸的一面是她画的一个在空中的

天使,在另一面写下了一些问题。据我推测,这是老师写下的我女儿和其他孩子所提出的问题。

其中有一些问题是这样的:

l 神怎么会被称为是耶稣的父亲?

l 耶稣为什么需要一个父亲?

l 如果神是看不见的,那祂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l 如果神是看不见的,那耶稣是怎么看见祂的?

在这面纸的顶端,老师写了这么一句话:这些是你孩子提出的关于神的问题,请你花点时间

和孩子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

非常感谢老师!不过,在刚刚讨论了十秒钟后,我就马上意识到,我能用到的词太有限了!

我在向我的女儿解释基督的先在性,神的位格中处在次一级的第二个位格,这并不是说祂的神性

或者本质低一级,而是从本体论来说,这是功能上的不同;从彼此的关系来说,这是对三位一体

神的一种具体的表述方式。

这个当然不会出现在期末考试中,但你发现了吗?有些问题你永远也回答不了,有些问题你

永远也没法完全搞明白,这会不会让你有点心烦呢?我刚才一带而过的都是神学真理——是我们

所信的、但又不能完全明白的。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有答案的,这是因为基督信仰的一切,都是由它决定的。这个问题

已经被问了两千年,这个问题就是:耶稣到底是谁?

英国最畅销的小说家威尔森(A. N. Wilson)说:“耶稣是个犹太好青年,在道德教导方面机

敏过人、才华横溢。但是耶稣怎么也不会想到‘教会’这个词儿,那会让他大吃一惊的,更别说

让人们敬拜他了,就好像他是个‘神’似的。”

圣公会主教约翰·斯庞(John Shelby Spong)说:“他不是童女所生,因为马利亚那会儿很可

能已经不是童女了。”他说:“耶稣自己结过婚,在迦拿的那个婚礼,很可能就是他自己的婚礼。

福音书应该当成是人们传讲的故事来读,那些都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在悉尼大学教死海古卷这门课的巴巴拉·蒂尔琳(Barbara Thiering),在她最近出版的书中

这样写道:“耶稣是生活在巴勒斯坦昆兰地区一个教派的成员,他结了婚,有三个孩子,后来离

了婚又再婚。他没有死在十字架上,而是与保罗一起开展宣教旅程。正是与保罗一起在腓立比的

时候,遇到了他的第二个妻子。”

1982 年的国际最畅销书《圣血,圣杯》,就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并且据此推测:抹大拉的马

利亚就是耶稣的妻子,而且他们可能有六个孩子。不过这个作者倒也诚实,他承认说:“我们也

意识到,为了能得到这个结论,我们不得不去深挖言外之意,通过删减、影射、未经证实的引用

来填补一些空白。”

从另外一种偏见来看,哥伦比亚大学古代历史学教授莫顿·史密斯(Morton Smith),将耶

稣看作是一个魔术师,通过使用幻象和催眠术来影响他的跟随者。

约翰·奥莱格(John Allegro)的解释更荒诞,他是一位闪米特学者,他认为历史上根本就没

有耶稣这个人,那只是一个代号,暗指使用一种红顶蘑菇蛤蟆蕈所制成的迷幻药。新约圣经的作

者们,据传是一个古老的生殖力异教的成员,他们用精心编制的密码,通过所写的书将秘密传递

下去,那就是新约圣经。

牛津学者盖扎·维姆斯(Geza Vermes),在他的新书《犹太人耶稣的宗教》(The Religion of

Jesus the Jew)中,把耶稣描绘成一个没有神性、抱着纯真的愿望建立教会的人,他只是一个伟

大的加利利拉比。

我引用的这些论述,只是在试图回答“耶稣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时,众多的答案中的几个

例子。然而,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它也不是一个新问题。事实上:

l 在马太福音 21:10,当耶稣骑着毛驴进入耶路撒冷时,“……合城都惊动了,说:这是

谁?”

l 在路加福音 8:25,在耶稣平息了风浪后,门徒们彼此相问,“这到底是谁?……”

l 路加福音 9:9,希律问到:“……这却是什么人?……”

l 路加福音 5:21,文士和法利赛人问他们自己:“这个人是谁?……”

弟兄姊妹们,这将是你回答的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如果祂只是一个人,那你就可以

很安全地把祂忘了,没问题;但如果祂真是神,正如祂所宣称的,那么将来有一天,你必定要站

立在祂的面前。你将无法承受回答错误所付出的代价!

神在祂给我们的话语中,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祂启示一位老人,写下了圣经最后几卷书中的一本。当他写下这个记录时,这位老人已经是

最后一位在世的使徒了。他的哥哥雅各已经过世;彼得,这位犹太人中的使徒领袖,已经被倒钉

十字架殉道了;保罗,在外邦世界中建立教会的使徒,已经在罗马被尼禄处决。除了约翰,所有

其他的使徒都不在了,约翰那时生活在以弗所。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约翰所写的这本

福音书。

约翰的免责声明 

让我们先从约翰的免责声明开始吧。这是在最后一章,第二十一章 24-25 节。这是他在时间

和空间都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所写的:

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耶稣所行的

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约翰的愿望 

那么,约翰为什么在书中收纳了他所记录的这些事情呢?请大家往前翻一章,第二十章 30-

31 节: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

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的福音书并没有包罗万象,但也已经足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它没有回答所有的

问题,但的确回答了那个问题:耶稣到底是谁?

经文讲解 

在第一章,约翰要用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或事实,来描述耶稣基督。

第一个真理:耶稣基督是神,是永恒的。 

请大家看第一章 1-2 节: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如果你不清楚谁是那个道,请往后看第 14 节: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

子的荣光。 

这个永恒的、神的道不是别的,就是耶稣基督。

在耶和华见证人所出版的新世界圣经译本中,把“道就是神”翻译为“道是一个神”。他们

为此辩解说:这是因为在希腊文圣经中,“神”这个词的前面没有定冠词。

那么,如果他们的语法规则在第一章中保持一致的话(其实没有),他们应该把第 6 节翻译

为“有一个人,是从一个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他们也应该把第 12 节翻译为“凡接待他

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一个神的儿女。”

问题是,对于所有否认耶稣基督的完全神性的异端来说,约翰福音 1:1 是一个绊脚石,他们

必须得想个办法绕过它。

有几位女士前段时间来我家找我,那时我正在院子里干活。当她们走到我们房子跟前的时候,

我马上就知道她们是谁了。她们带着一些书和杂志,还有迷人的微笑,她们在传所谓的福音。她

们说:“我们想和你谈谈圣经,你会感兴趣的。”

我问她们:“哪本圣经?”

她们一听这个,有点懵,因为在受培训的时候,她们可没想到会有这个。就在她们还在犹豫

的时候,我说:“女士们,别把我绕远了。你们知道,我相信圣经清楚地教导说:耶稣基督是降

世为人的神。约翰福音 1:1 非常清楚地阐明了这一点。”

我承认,我给她们下了个套儿!她们以为能搞定我。其中一位女士,显然是她们的头,说:

“好吧,先生,但在原文当中,约翰福音 1:1 并没有那么说。”

我说:“真的吗?你们请稍等一下,我去把我的希腊语新约圣经拿来,你能帮我读一下吗?”

事实上我没有完全说实话,因为我的希腊语新约圣经放在办公室,不在家里,但我有点怀疑

她们会不会接受我的挑战。

这时你可能会说:“我不是一个希腊语学者,所以我可没法那么说。”

好吧,你想知道约翰福音 1:1 的字面翻译吗?请你拿出一支笔准备好,在你的圣经空白处记

下来。下面就是这节经文的字面翻译: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 

(我说得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道就是神。 

在第 1 节,约翰没有使用定冠词,为的就是要强化三位一体的教义。神的位格中不止一个—

—有圣父和圣子。祂们并不等同,而第三世纪的撒伯里乌(Sabellius)异端却认为祂们完全等同。

圣父和圣子是不同的位格,但其本质或属性是相同的。

第一节可以划分为三个短语:

l 第一个短语:“太初有道……,”宣告耶稣在永恒中就存在。

l 第二个短语:“……道与神同在……”(面对面),描述了耶稣在神格中的亲密关系。

l 第三个短语:“……道就是神。”很清楚:耶稣不会是其他的,只能是神。

要问我明白三位一体吗?不,我只知道神对信徒至高主权的拣选,和人的自由意志。那我能

解释三位一体吗?说句实话,我不能。

奥古斯丁(Augustine),这位杰出的早期教会的教父,有一天在海边漫步。他看到有一个小

男孩儿,在沙滩上挖了一个小洞,然后卖力地跑来跑去,在海边用一个小水桶装满水,再把水灌

进那个小洞。奥古斯丁就问他:“你在干什么呀?”

那个小男孩儿回答说:“我在把大海灌进这个洞里面。”

要完全明白或解释三位一体,就如同把无限真理的大海灌进一个有限的小脑袋!

对于三位一体,我所知道的,就是三个位格在一个个体中,每个位格都有不同的功能,但每

个又都是一样的神。三位一体不是 1+1+1=3,而是 1×1×1=1!另外,我们其实就是生活在一个

三位一体的世界中。我来解释一下:

l 宇宙是三位一体的——它有空间、物质和时间。

l 空间是三位一体的——它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l 物质是三位一体的——它有能量、运动和现象。

l 时间是三位一体的——它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l 人类是三位一体的——有身体、魂和灵(不过这方面是有争议的)。

l 神是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和圣灵。

大家请注意,有个很有意思的动词,在第 1 节中出现了三次。在这里希腊语给了我们一个机

会,让我们能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动词中文翻译为“有”、“在”和“是”,在希腊语中

是未完成时态,表示一个持续的状态。考虑到动词时态的这个因素,你可以把这节经文这样来翻

译:

太初有道(而且现在、将来一直会有),道与神同在(而且现在、将来一直同在),道就是神

(而且现在、将来一直是)。 

所以第一个真理就是:耶稣基督是神,是永恒的。

第二个真理:耶稣基督是“道”或者“解释”。 

这是约翰所讲的关于耶稣基督的第二个真理,这个也在第 1 节中出现了三次,就是这个“道”

字,它是从希腊语 logos 而来的。它可以被翻译为“原因、理由”或者“解释、说明”。如果你

将这个翻译插入到这节经文中,你会得到一个更完整的意思:“太初就有解释,解释与神同在,

那个解释就是神。”

在希腊人的意识里,一个有逻辑的词或者解释,如果是从神而来的,那是很荒谬的。色诺芬

尼(Xenophanes)说:“猜测主导一切。”

阿普列乌斯(Apuleius)说:人们要是能瞅一眼神,就如同闪电照亮漆黑的夜晚一样——撕

裂夜空片刻之后,重新又回到了黑暗。

柏拉图(Plato),在基督降世前的几百年,对他的希腊哲学同仁们说:“也许有一天,道

(logos),就是‘原因’或是‘话语’,将从神而来,启示奥秘,显明事物的真相。”

借助于启示,约翰使用了相同的词,实际上他是在说:“那个‘原因’已经来了,那个‘解

释’刚刚成为肉身已经到了。”

那么这个道,到底解释了什么?祂解释了人们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请看约翰福音 1:3:

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 

第三个真理:耶稣基督是神格中那个创造的媒介。 

约翰显明的第三个真理,就是耶稣基督是神格中那个创造的媒介。

这太奇妙了!你能想起来圣经中还有哪卷书,是以“起初……”这个短语开头的?你大概马

上就想到了创世纪第一章第 1 节:

起初神创造天地。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万物都是神所创造的。约翰福音 1:3 告诉我们:三位一体的神中,哪一

个位格是创造的媒介。

如果你对创世纪的第一章有问题,那么你对约翰福音的第一章也会有问题,而且你会对歌罗

西书第一章有更多的问题,在那一章的 16和 17节告诉我们:基督创造了万物,即使到了现在,

祂还在托着万物。

一个证明耶稣基督神性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把创世纪第一章和约翰福音第一章放在一起来

比较。

约翰福音 1:3,由“万物”这个词开头,这是指所有的事物中的每一个个体,或者把万物中

的每一个都区别开来;这是指创造中数不清的那些细节。

举例来说,巨大的安塔尔星(Antares)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它可以容纳下 6400 万个太阳。

不过它也只是银河系中几十亿个星体中的一个,而银河系从一端到另一端又有十万光年之遥,整

个银河系又以每小时 300 多公里的速度在旋转。耶稣基督创造了这些巨大的星体,包括这个极

其浩瀚的星系中的每一个细节。

再举一个例子,小小的一滴水,是由非常多的分子组成的。如果把一滴水中的每一个分子,

都转变为一粒沙子的话,那么这些沙子就足可以建造一条从广州到乌鲁木齐的水泥高速公路,总

长大概 4700 公里;而且这条高速公路有 30 厘米厚、800 米宽。无论是大还是小,耶稣基督创

造了万物中的每一个细节!

1993 年 7 月 19 日,《新闻周刊》(Newsweek)封面报道的标题是“创世纪的新理论”。这篇

文章报道了一个当时关于生命起源的研讨会,有超过 400 个研究者参加了这个会议。有一个新

的理论认为:“海水中多泡状的虹彩膜气泡,是孕育最初生命的地方。”

我的问题是:海水和虹彩膜气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意思的是,那篇文章的作者继续写道:“气泡或者彗星,深海裂口或者火山,无论在哪里

首先形成了生命的元素,进而将这样的元素组合成为一个完全的生命,看起来依然是几乎不可能

的。”

英国天文学家弗莱德·霍伊尔(Fred Hoyle)有一次说:“这些学者所出的这种理论,就好比

让龙卷风吹过一个垃圾场,然后组装成了一架波音 747 飞机,这种可能性和他们的理论能成立

的可能性一样大。”

这有点象让一个有机体,在经过了几百万年后,自己就能生成自我繁殖的能力;就像是把一

只公鸡放在母鸡窝里,仅靠它自己,希望在两三百万年后,它最终能孵出一个蛋来。

在我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参加他们小学的报告会,我悄悄溜到后排,我的孩子和

同学们,正在大厅里听一个博士在谈论恐龙,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话题。因为来的晚,所以我就

坐在后面,我孩子和他们的老师都没有注意到我。

那个做报告的人老生常谈,讲述恐龙是如何孵蛋、吃什么东西,还展示了恐龙化石的照片等

等,然后他问孩子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孩子们有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他回答说:“是这样,有一个最新的理论,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就是当时在地球上

发生了一个巨大的灾难,摧毁了恐龙,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

我自己在想,这听起来很熟悉,挪亚和方舟的故事也许就是那个所说的灾难。

突然,我注意到我儿子举起了手,他说:“我知道那是什么——是大洪水。”

他一直是一个很有恩赐的孩子!

那个博士说:“嗯,那是有可能的。”

人们拒绝耶稣基督是创造者的这个启示,起码对于罪人而言:

l 如果耶稣基督是创造者,那么祂必须是神——因为只有一位无限的创造者,才能设计这

个世界和芸芸众生。在我订阅的期刊杂志《纽斯纳》(Newsner)上,最近有一篇文章,

一位犹太拉比说:“如果我是耶稣的一个听众,我会问祂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是谁,是

神吗?’”

l 如果耶稣基督是创造者,那么圣经的其余部分一定也在讲述关于祂的事实。也许祂的确

为我的罪死了,就好比约翰一书 2:2 所说的那样;也许祂将来要回到祂自己的地方,就

像帖撒罗尼迦前书 4:14-17 节所告诉我们的。

l 如果耶稣基督是创造者,那么祂一定有权力掌管我的生活。如果祂创造了我,祂一定知

道关于我的一切。

应用 

我要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把我们今天学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

首先,当一个孩子问你:“神长得是什么样子?”你就可以这样回答:“看看耶稣就知道了。” 

圣父和圣灵都看不见。当你有一天看到了神全部的荣耀时,你所看到的将不是别的,正是拥

有至高主权的主耶稣基督荣耀的显现(歌罗西书 1:15)。

第二,当一个科学家,或是一个有学识的人问你:“神都说了些什么呢?”你就可以这样回答:

“听听耶稣基督所说的吧。”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约翰·贝利(John Baillie),以前在美国的一所大学演讲。有一个律师,

是这所大学的法律代表,站起来说:“你说到要相信神、向祂祷告、遵行祂的旨意,但这都是单

方面的;我们向神诉说、在祂面前屈膝、敞开我们的心,但祂从来不对我们说话,祂没有任何表

示。”

我想到了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该书的第一章 1-2 节所写的: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晓谕……,就在这末世借着他儿子晓谕我们;…… 

聆听耶稣!约翰福音就记录了神在肉身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

第三,当一个哲学家或怀疑论者问你:“神都做了什么呢?”你就可以这样回答他:“让耶稣基督

做给你看看。” 

不过,你必须愿意看才行。耶稣宣告祂自己是万物的创造者,这个宣告可非同一般。要么耶

稣基督是一个迷惑人的拉比,要么祂就是神!

约翰记录了耶稣所行的七件神迹奇事,都无可辩驳地显明祂就是神!而且,约翰在第二十章

第 31 节结束他的福音书时说: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

命。

第四,当一个遭受不幸或绝望的人问你:“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你就可以这样回答:“让耶

稣基督来引领你的道路吧。” 

因为耶稣基督是自有永有的——祂能做祂所说的,祂能实现祂的每一个应许,祂能成就祂所

说过的、祂想做的任何事情。

现在,想象一下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看到前面有一个警示标牌,上面写着:“减速——前

方转弯处危险”。你必须马上做出一个决定。第一,你可以听从这个警告而减速;第二,你可以

忽略这个警告,维持你现在的速度;或者第三,你可以向这个警告挑衅,反而加速行驶。但是无

论你的反应是什么,你都无法改变这个标牌上所显示的事实。

现在,这里也有一个标示牌,上面写着: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耶稣基督祂自己在约翰福音 14:6 说: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就像是那个交通标示牌一样,你在面对这个标牌时,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你可以听从并相信;

你也可以看到了却忽略它;或者你看到了它,但反而向它挑衅。但是,你的反应不会改变这个标

示牌上显示的事实——因为它总是事实。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1993 年 9 月 26 日的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 1993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CLICK HERE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