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48 - 罪恶之城

48 - 罪恶之城

Ref: Acts 18:1–11

罪恶之城

使徒行传18:1-11

 

引言

我们教会的一个人最近给了我一篇《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上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俄罗斯人民正在经历的探索和迷茫。居住在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的人尤其如此,在这里神迹医治者和神秘主义者大行其道。我给大家读一段这篇文章的内容:

态度严肃的苏联人,使这个城市成为科学和知识的温室,但是现在已经迅速衰落了。这里的学术氛围已经枯萎,科学家们都食不果腹了。这个城市正在退回过去那个迷信的时代,巫师、通灵术和装神弄鬼的人泛滥成灾,正如同俄国罗门诺夫(Romanav)王朝那个动荡、喧闹的年代一样。

现在,圣彼得堡有一个飞碟探索机构,专门记录对外星人的目击信息;还有一个对“因果报应”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圣彼得堡一位当地的心理学家说:“这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我们都在苦苦寻找解决之道和方向。”

这位俄罗斯心理学家非常恰当地描述了现在人类的状态。无论你生活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还是中国的上海,这种苦苦的寻求一直在继续着。

 

我们今天来到了使徒行传的第十八章。第1节告诉我们:

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

我们用了五个主日,来观察保罗在雅典的服事,这里的人在寻求的过程中走向了多神论。雅典人对每个事物都赋予了一个神明,他们沉浸在哲学和知性主义中,渴望认识真理。

现在保罗到了哥林多,在我研究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发现哥林多和雅典之间的差别很明显,非常突出。这两个城市的人都在寻求人生的解决之道,都在寻找方向,但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寻求。雅典人喜欢对话、讨论,而哥林多人喜欢喝酒。实际上,在保罗那个年代,如果演员在舞台上要扮演一个哥林多人的话,他通常是以醉汉的形象来代表哥林多人的。

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雅典人有一万个偶像,而哥林多有一万个庙妓。那个时候堕胎是社会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杀害婴儿也是如此。如果他们有了一个孩子而又不想要,他们会把婴儿抱出来,放在外面的门廊上。如果是个女孩而无法继承家族的姓氏时,这样的弃婴会更多。奴隶贩子经过那里时,会把这些小女婴抱走。在保罗抵达哥林多时,维纳斯神庙中有一万个这样的小女孩被奴役。每天晚上,她们的角色就是来到哥林多城里,演绎这座城市的宗教信仰。

雅典人喜欢就哲学问题进行辩论,而哥林多人对色情的东西很痴迷。实际上当保罗来到这个无比邪恶的城市的时候,希腊语中“哥林多”这个词,已经成了“不道德”的同义词。如果把它和一个女人关联起来,那就等于说这个女人不检点;如果一个男人被称为是“哥林多男人”,那就意味着他是个不诚实的人,是个淫乱、通奸的人。这个词可以代表你能想象到的各种不道德、不诚实或堕落的任何形式。

有一位作家把哥林多说成是“只有恶棍才能生存下去的喧闹都市”。

 

罪恶之城:文化

保罗来到了这个邪恶的、属灵贫穷的都市,今天我要从这段经文中总结出六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你轻松地为基督而活。

如果你能了解使徒保罗的真实处境,你大概永远也不会再抱怨,说在你所在的那个环境中,为基督而活有多艰难了。你可能会说:“你不知道我所遇到的试探,你不清楚我所经受的压力有多大,你无法想象我的同事、我的那个朋友所做的事情,你不了解我的家庭。”

不是这样的,弟兄姊妹们,实际上是你并不真正了解哥林多,不了解这个被称为“罪恶之城”的地方,否则你就不会那么说了。

对于使徒保罗来说,当他在哥林多开始事工时,有很多困难,这在他的人生篇章中,成为非常艰难的一章。我给大家列举保罗所面对的三大困难。

 

  • 第一,就像我前面提到过的,保罗所面对的不仅是属灵上的黑暗,而且是道德上的黑暗,哥林多的主要宗教道德极其败坏。

各种恶习在哥林多都司空见惯:同性恋很猖獗,离婚是家常便饭。据说当时的上流妇女,会用她们不同丈夫的名字来给每年起个名字,也就是说她们差不多一年就能换一个丈夫。有一位作家说这个二十万人口的城市,是“纽约、拉斯维加斯和好莱坞所有阴暗面的大杂烩。”

保罗要用基督的福音来挑战那里所有的人。

 

  • 第二,更糟糕的是,保罗在那里经历了财务上的艰难。

使徒行传第十八章的第2-3节,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当保罗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加入到一些制作帐篷的人当中,显然是为了挣点钱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幸运的是,他在很小的时候学到的这个手艺,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拉比们曾经教导说:如果你不教会你的儿子一门手艺,那你实际上是在教他当小偷。

所以,显然保罗小时候学会了用羊毛或羊皮制作帐篷的手艺。当他来到哥林多的时候,他的生活肯定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不得不重操旧业来维持生计。

 

  • 第三,保罗还要忍受身体的疾病和情绪的低落。

我们稍后还会讨论这个问题,但至少大家要知道,他刚刚完成了步行五百公里的旅途。此外,他前段时间还遭到殴打,已经逃离了三个城市,而且刚刚离开了一个服事没有什么果效的城市。现在,他又徒步走了这么远的路,而且还是独自一人,因为他的同伴都在另一个地方。

所以保罗到了哥林多的时候,他没地方可去,也没钱,什么人也不认识。更糟糕的是,他来的这个地方,是当时世界上最败坏的城市之一。

这就是我总结的第一个原则: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你轻松地为基督而活。

 

罪恶之城:运动

第二个原则:你总会从与你有相似属灵追求的朋友那里得到帮助。

我们现在来看第2-3节:

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意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做工。

大多数人认为亚居拉和百基拉此时已经是基督徒了,他们是在罗马信的主,那里已经有教会了。我们通过经文提供的一些线索,可以知道他们对神的话语非常熟悉,以至于第26节经文说他们帮助到访的传道人亚波罗,给他讲解圣经,显然亚波罗在对神的话语理解方面不如这对儿夫妻。而且后来他们还跟保罗一起去了以弗所,成为使徒保罗宣教团队的成员。

我前段时间读过的一位作者说,在生活中每个信徒的周围都会有几个不同类型的人。有些人会削弱你的属灵追求,打击你的积极性;有些人会与你有同样的属灵追求,总是会给你打气、帮助你,对吗?这对夫妻与保罗就有同样的属灵追求。

也许你会想:“这正是我生命中所缺乏的。我的亚居拉在哪里?我的百基拉在哪里?主啊,你为什么不让他们找到我呢?”

如果你仔细查看经文的话,就会发现其实不是他们在找保罗,而是保罗找到了他们。第2节最后一句话说“保罗投奔了他们”,保罗找到了与他有同样属灵追求的人。

 

后面保罗还会得到更大的鼓励,请大家看第5节:

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的时候,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

从其它经文我们知道,西拉和提摩太带着腓立比信徒的奉献来了。实际上保罗后面提到了,腓立比教会是唯一在财务上支持保罗的教会,其结果就是第5节告诉我们的,这样保罗就可以全力以赴投入到神的话语的传讲上。第5节的“保罗为道迫切”,新译本翻译为“保罗专心传扬主的道”,当代译本翻译为“保罗就把全部时间都用来传道”。也就是说,有了别人的支持,保罗就可以放下手中的针线,放下羊毛羊皮,现在就不需要制作帐篷了。他得到了资助,现在就可以全职侍奉了。这对保罗来说是一个多大的鼓励和喜乐!

 

去年我们教会开始支持让·皮埃尔(Jean-Pierre)和乔斯琳·梅齐尔(Jocelyn Mezzier)夫妇俩在法国的宣教事工。他们都是法国人,丈夫不懂英语,我也不会说法语,所以我们见面的时候,互相看着对方,只能竖起大拇指说:“真好!太棒了!”就这些话!这是一对儿很敬虔的夫妇,委身于传扬基督的事工。

为了支付他们在法国的税款,这对夫妻每年都要拿出两个月的时间,去法国南部采摘葡萄。他们所在的小教会给他们的支持,仅够他们日常生活的支出,但还不足以支付所有的税款,所以他们不得不把他们的事工放在一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他们教会也不得不对他们说:“再见了,两个月后再见。”

我们的宣教团队很高兴地对他们说:“我们教会将支持你们,让你们教会和我们教会一起来支持你们,给你们提供足够的资金,这样你们就再也不用回去采摘葡萄了。你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神的葡萄园中了。”

我永远也忘不了,当妻子乔斯琳把这段话翻译给她丈夫的时候,他手捂着脸,高兴得哭起来。对他们来说,我们教会就成了他们的腓立比教会,就像腓立比教会当时对保罗的支持一样。

所以,保罗收到了好消息,收到了捐助的款项,还收到了这份敬虔的友谊。这就是我谈的第二个原则:你总会从与你有相似属灵追求的朋友那里得到帮助。这样的帮助对保罗来说有多么宝贵!

 

第三个原则:很好的机会总是伴随着很大的阻力。

现在我们来看第4节:

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腊人。

现在跳到第6节:

他们既抗拒……

这个短语的字面意思是“他们排成作战队形”。这可不是一般的抵挡,他们不是在说:“好吧,我们可不想听这些东西。”不是这样。实际上他们举起了拳头,准备好要跟这个闯入他们会堂的保罗打一仗,因为他在传讲他们不能接受的弥赛亚的信息。最后他们还毁谤保罗。

第6节经文告诉我们:

他们既抗拒、毁谤,保罗就抖着衣裳,说:你们的罪归到你们自己头上,与我无干。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在旧约圣经中,有两个不同的短语我相信大家都读过,这两个短语很重要。在这节经文中保罗用到了其中的一个。“人的手上沾满了血”这个短语,意思是这个人要为某个人的死亡负责;但是保罗在这节经文中用了“在自己的头上沾满了血”这个短语,意思是人要为自己的灭亡负责。中文和合本这里有个注释,就是括号里的“原文是血”,也就是“你们的血归到你们自己头上”。保罗实际上是说:“圣洁的神终有一天要对你们进行公义的审判,而这个结果完全是你们自己造成的。”

保罗告诉哥林多人:“血在你们自己的头上。”也就是说:“你们已经听到了真理,你们要承担这个责任。有一天你们要站在神的面前,接受神的审判,到时候你不能把责任推给其他任何人,你们完全是咎由自取。”

当然了,保罗这么说,哥林多人肯定很不开心。保罗说他要去外邦人那里传福音,为此他抖掉自己衣服上的灰尘,这个动作就好像是在说:“我可不想跟你们的罪有任何关系。”他说:“我要给外邦人传福音。”他的确离开了,不过他走得不远。

 

请大家看第7节:

于是离开那里,到了一个人的家中;这人名叫提多犹士都,是敬拜神的,他的家靠近会堂。

看来保罗没走多远,实际上他们很可能还能听到他的讲道!

接下来请看第8节的前半节:

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

如果之前保罗的敌人对保罗只是心怀不满的话,那现在他们是大发雷霆了,为什么呢?因为就像圣经学者魏华伦(Warren Wiersbe)针对这段经文所说的:“撒旦知道保罗正在入侵他的领地,解救他的奴隶。”

这就是我说的第三个原则:很好的机会总是伴随着很大的阻力。

你想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吗?就是那种对人有益处的麻烦,你想遇到这样的麻烦吗?如果是,那就为耶稣基督而活吧。在工作单位,吃饭前低头祷告,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注意;对你熟悉的人讲说基督的事情。

 

罪恶之城:危机

虽然你的服事可能正红红火火,大有能力,但还有一个原则很重要:

第四个原则:无论什么时候,哪怕在你服事的顶峰时期,你依然需要格外谨慎。

请看第8节的后半节:

……还有许多哥林多人听了,就相信受洗。

信了的这些哥林多人受了洗,公开表明他们对耶稣的信心。我们继续看第9节:

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

我们这里先停一下,这句话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保罗害怕了吗?!保罗闭口了吗?!就是这位保罗曾经说过:“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但根据这节经文,保罗似乎很害怕。

显然在第8节后半节这里,当人们听到福音、相信了福音并受了浸水洗时,当时肯定还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保罗肯定遇到了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不要怕”所用的动词,在原文中是否定的未完成现在时态,意思是主耶稣告诉保罗要停止一个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动作。下一个翻译为“不要闭口”的动词就不一样了,用的是否定的虚拟语气,意思是主耶稣在防止或试图阻止一个快要发生的动作。

我说这些,不是想告诉大家我做了希腊语的功课了,而是因为你很可能需要一点这方面的信息来更好地理解这节经文。无论你是否相信,这节经文是在告诉我们:保罗已经害怕了,主耶稣告诉他要停止惧怕,这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动作。而且,保罗还在考虑停止在哥林多继续传道。

这节经文所透露出来的关于保罗的这个信息,让我感到震惊:一向毫不畏惧的保罗,现在居然害怕了,为什么?圣经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不过这周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猜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我们对保罗的生平进行学习的时候,考虑一下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保罗的欧洲之行所经过的各个城镇,我们来看看都发生了什么:

  • 他从马其顿开始,那里发生了什么?他被人用棍子殴打,并且被扔进监狱。
  • 他离开后去了帖撒罗尼迦。神在那里做工,很多人信靠了耶稣基督。随后发生了骚乱,一群暴民被人教唆要杀害保罗。保罗夜里从那里逃走,保住了性命。
  • 他逃到了比哩亚,那里的情况还不错。在那里建立了教会,人们信了主。然后帖撒罗尼迦人来了,引发比哩亚的暴民要加害保罗。没办法,保罗只好再次在黑夜里逃离那里。
  • 现在他来到了哥林多。随着信主人数的增加、福音事工的扩展,又出现了保罗之前遇到的情形。我相信此时保罗的心里开始犯嘀咕了:是不是紧接着又要面临什么危及生命的逼迫了?于是惧怕开始抓住他的心。会不会再次发生暴乱?会不会又有一群恼怒的暴民来攻击他?会不会又被人暴打一顿?会不会又被关进监狱?

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保罗当时心里的真实想法,主要是因为主耶稣后来对保罗所说的话进一步证实了这个情况。请大家看第10节的前半节经文,主耶稣在异象中对保罗所说的这句话:

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

换句话说就是:“保罗,在过去那些地方所发生的事情,不会在这里再次发生了。”

我很高兴圣经把保罗的这种真实状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这让伟大的使徒保罗与我们的距离更近了,而不是高不可及;他更像是我们中的一员了,对吗?这很让我们得着激励,因为我们现在更有信心也能成为一个像保罗那样的人了。

对未来的惧怕,极大地影响了保罗对神的带领的信心,挫伤了他个人的勇气。他开始在没有寻求主的情况下,设想将来可能的最坏结果。他确信那些最坏的事情会发生,以至于因此而担惊受怕,甚至打算卷起铺盖卷儿,离开已经开展得不错的福音事工。

我们都很擅长这个,对吗?我们都很喜欢设想最坏的结果,知道最坏的结果肯定会发生,不是吗?我们在等待麻烦降临的过程中,经受了很多折磨,而实际上最终那个麻烦常常并没有发生,白忧虑一场。

 

圣经学者肯·休斯(Kent Hughes)写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后来当总统后,在面对各种坏消息时还用过这个故事来鼓励自己。作为律师,林肯在他的巡回审判的日子里,需要与同伴们一起,骑着马穿过很多涨满了水的河流,赶赴下一个巡回法庭。在一次旅程中,他们前面还需要穿过福克斯河,他们彼此说:“如果这些小溪水都给了我们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前面的福克斯河该怎么过呀?”

有一天夜幕降临时,他们住在一个小客栈里,与其他旅客一起吃晚饭。这些人中有当地循道会的一个长老,他常年在该地区四处游走,对福克斯河非常熟悉。他们坐在一起,谈论福克斯河的事情。这位巡游四方的传道人说:“嗯,没错,我太了解福克斯河了。我常常渡过这条河,对它了如指掌。不过对福克斯河我有一条不变的原则:不到河边,我绝不考虑过河的事情。”

保罗深信将来会有一场动乱,会被人打,会有一群暴民攻击他;但是神却知道,将来会有一场属灵复兴运动,会有一个波及范围很广的事工在等着他。他们的视角完全不同。另外,对保罗来说最大的安慰,莫过于第10节的第一句话:

有我与你同在……

这就是第四个原则:无论什么时候,哪怕在你服事的顶峰时期,你依然需要格外谨慎,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

 

第五个原则: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挑战,神绝不会让你只剩下孤身一人。

保罗那时候还没有《马太福音》,他不能从口袋里拿出《马太福音》,读一读第二十八章神的那个应许。在第19-20节,神应许我们说: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教训他们,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哥林多的大使命

保罗没办法拿出这段经文,仔细再读一遍,所以神就在异象中把这个应许告诉了他。

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中的这个大使命,实际上在使徒行传第十八章中得到了遵守,真的是很奇妙。我们来看看这个大使命是怎么被履行的:

  • 在马太福音28:19,神说:“你们要去……”;在使徒行传18:1,保罗去了。
  • 在马太福音28:19,神说:“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在使徒行传18:8,保罗遵守了这个命令。
  • 在马太福音28:19,神说:“……给他们施洗……”;在使徒行传18:8,保罗完成了这个命令。
  • 在马太福音28:19,神说:“……教训他们……”;在使徒行传18:11,保罗遵命而行:将神的道教训他们。
  • 在马太福音28:20,神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而在使徒行传18:10,神给了保罗同样的应许:有我与你同在。

神把所有给了我们的东西,都给了保罗。

 

最后一个原则:

第六个原则:神给我们分派的任务,没有一个不结永恒的果子。

我们再来看看第10节,请注意后半节的内容:

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因为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

我觉得这句话真是太奇妙了!神知道将来谁会相信祂,不仅如此,神还把那些将来要信祂的人,现在就算为信祂的人了。神这里说的是哥林多被拣选的人,祂知道这些人都是谁。

至高无上的神知道祂所拣选的谁,这倒没什么让我感到惊奇的;让我惊奇的是,在城里!在哥林多居然有被拣选的人!在这个“罪恶之城”居然还有不少神的选民!

另外请注意,神说:“……我有……”什么?“我有许多的百姓!”你应该把“许多”这两个字划上线。在你沮丧的时候,在你软弱的时候,在你和家人的关系紧张的时候,在你遭遇困难的时候,它会鼓舞你的心。神说:“……在这城里我有许多的百姓。”也就是说:“这个城市已经预备好接受福音了。”

 

我去过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大家可能很难想象我能去那个地方,难道教会还会花钱让我去那种地方吗?不会的,大家别想多了。在上大学的时候,作为基督徒歌唱团的一个成员,我跟随歌唱团到处旅行,有一次正好去拉斯维加斯的一个教会去演唱。那天晚上我跟团里的几个伙计一起住在一个人家里,那个人的工作就是给各个夜总会的自动售货机补充货物。演唱结束后,我们在他家里一起吃晚饭,他说:“伙计们,我现在得去上班了。如果你们想跟着我,我可以带着你们转一转拉斯维加斯。你们想去吗?”

我说:“你能保守这个秘密吗?!”

于是他带着我们在城里转了一大圈。我得告诉大家:作为一个预备将来服事神的学生,我再也不想去那个地方了,再也不想去拉斯维加斯转一圈了。“哇,这个城市可是一个丰收的禾场,在这建立一个教会该有多棒!这些人都预备好了接受基督的福音。”绝不是这样!其实恰恰相反!保罗那时候对哥林多的印象恐怕跟这个也差不多。神该让保罗震惊一下了,是时候了。

 

 

结语

现在请看第11节。保罗只在三个地方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是其中之一,请看第11节:

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零六个月,将神的道教训他们。

英国著名解经家约翰·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曾经这样写道:

在哥林多这个污秽的世界中心城市,有很多饥渴的心。这里有孤独的人;有对享乐和世俗不再抱幻想的人;有从撒旦破坏了的池子和有毒的井里喝水的人;有绝望的人;有不仅失丧,而且还知道自己已经失丧的人。这里有水手;有对醉生梦死的生活厌倦了的人;有被神庙驱逐出来、心灵破碎的女人,罪恶是她们的家常便饭;有成功的商人,他们的钱财可以买来除了幸福以外的所有东西。这里有努力想过一个像样的家庭生活的家庭主妇,她们在如同索多玛的城市中挣扎;有心灰意冷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想在如同僵尸一般的社会中枯萎了。他们当中有些人已经厌倦了这个“浮华城”,肉体的享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有些人深受内心的罪责和灵魂的空虚的折磨。

他们都预备好了接受基督。

 

“罪恶之城”准备好了接受福音,这对于保罗这个几乎要放弃的人来说,实在是出乎他的预料。保罗也从这件事中学到了宝贵的功课。我们之所以知道保罗学到了功课,是因为他后来给这个教会所写的信。在哥林多前书第二章的第1和第3节,保罗说:

……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

在这封信结尾的时候,保罗在第十五章第58节对他们说:

……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放弃,也不要不做声。要对主说:‘主啊,求你在我里面工作。主啊,求你借着我来工作。’”

然后,在你们每个人所处的“罪恶之城”,来观看神的作为吧!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1998年1月25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1998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CLICK HERE to make a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