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Select Wisdom Brand
 
22 - 智慧的平衡和举动

22 - 智慧的平衡和举动

Ref: Ecclesiastes 7:15–29; 8:1

智慧的平衡和举动

传道书7:15-8:1

引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为教会创作了许多奇妙的乐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其中有二百多首大合唱,是关于耶稣生平、死亡以及复活。他还为自己的二十个孩子创作了歌曲,教导他们圣经真理。

巴赫生活在1685-1750年。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他有大量的初始文献被保存了下来,其中大部分是原创音乐。但其中的一份文件是巴赫从未打算公诸于世的,因为那里面是他读圣经时所作的笔记。

巴赫的妻子安娜和他们的孩子可能都看见过他那套分为三卷、1681年版的德文圣经。我们把这种版本称为研读本圣经,因为当中还包括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注释和讲章。巴赫出生前一百年左右,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事实上,巴赫是路德宗的成员,支持宗教改革,忠诚地跟随耶稣基督。

借助路德的笔记和讲章,巴赫在那三卷圣经里添加了大量注释和个人评论,还用下划线标注了许多经文。有篇文章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巴赫的圣经里,他标记最多的居然是传道书,而我们今天要看的第七章,巴赫划线和做过笔记的经文远超过其他任何章节。巴赫的一位传记作者总结说:这是由于巴赫希望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借此荣耀神。

传道书第七章第1节开篇就说到:美名,虔诚的名声比昂贵的香水更好、更有价值。巴赫在完成乐曲的谱写之后,通常会在第一页用拉丁文写上:“Soli Deo Gloria”,意思是“只为神的荣耀”。

然后,第2-3节告诉我们:悲伤是比欢笑更好的老师;生命的结束比生命的开始更好。我们一直读到第13节,会发现只有神知道为什么人生中困难重重、起伏不平;但是神仍然在掌权。尽管巴赫的二十个孩子里面有十个夭折了,他还是从传道书的真理中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基督徒要对神的全权掌控有信心;要信靠主,在基督里生活。

有时候,巴赫在谱曲过程中遇到困难,他就会在空白处写道:“耶稣帮助我。”对任何信徒来说,这都是很好的生活信条:耶稣帮助我;荣耀单单归于神;一路走来,耶稣都在帮助我。没有什么比这更好了。

 

在将近七十年的时间里,所罗门一直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定义生活。许多年来,他一直为了自己的荣耀而活,从来没有真正考虑到自己需要神的帮助。然而现在,所罗门在第七章话锋一转,明确地提到神。我们接下来看第15节。所罗门要提到的话题,他已经在前面说过11次了。在15节前半部分,他写道:

这都是我在虚度之日中所见过的。

所罗门要说的是:“我经历过那些事情,我已经做过了那些事情,我已经看到了一切!”然后他开始谈论一系列的观察和谚语,直到第八章第1节才结束。在这些经文中,他反复提到智慧,从而把共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我们一定需要智慧才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保持平衡。当生活看起来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这一点就更加重要了。

我们再看第15节后半部分:

有义人行义,反致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

我想不明白! 敬虔的人英年早逝,而恶人却长命百岁。这种情况真的讲不通!我以为神应许过旧约中的圣徒:如果他们与神同行,就可以足享长寿。

现在,我想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自己思考:第一,有时候,你是不是想要找神理论一番呢?第二,会不会有时候,神并没有按照你的预期让事情进展顺利呢?第三,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你该怎样继续信靠神呢?

即使在新约以弗所书6:1-3,使徒保罗也写道: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这段经文曾经让我感到害怕!我的意思是:如果这些经文应验在我身上,我恐怕不用等到初中毕业就完蛋了!其实这些经文讲的是普遍原则,指出一个事实:在生活中避免犯罪悖逆,很可能会让你避免早早去世。

我记得多年前填写了一份人寿保险的合同,要如实回答各种问题,比如:你是否喝酒、抽烟、吸毒,等等。为什么呢?因为一般来说,如果你没有这一类的嗜好,多半会更加长寿。这对人寿保险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当然,这些问卷仅仅是涉及到普遍规则。但有时,生活似乎并不没有遵循普遍规则。有的人吃大量的纤维素,每天至少喝两斤水,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每年定期体检。当然,这些都是圣经中没有提到的。不但如此,他们每周参加主日崇拜或主日学,并且严格遵循神的一切要求,然而,他们最终英年早逝。

另一方面,所罗门还观察到:有些人根本就是在摧残自己的身体,竭尽所能地过着邪恶的生活,并且憎恨神,结果却活到很大年纪。所罗门的意思是:人生似乎没有什么规则可以遵循。如果你不了解所罗门在第14节提到的神的主权,那么很有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现在,所罗门继续谈论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大概也是传道书中被误解次数最多的经文。我们看16-18节:

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 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神的人,必从这两样出来。

乍一看,大家会觉得所罗门是在告诉读者:要采用中庸的生活方式,既不要追求圣洁,也不应该胡作非为。别走极端,不用太好,也不要太糟糕。太严格的宗教信仰或者无节制的狂欢都会让人早早丧命。

顺便说一句,这些年来,我接触的很多人对于救恩计划都是采取这类的看法:牧师呀,我不是那么完美,但也不算太糟糕。我一直保持中庸,神对我应该也是很满意的。这个救赎计划跟耶稣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我自己息息相关的,并且根本不需要靠着智慧行事。其实在这段经文中,神并不是在暗示:我们不用努力做得太好,也不要表现得太差。

其实,在希伯来原文圣经中,第16节运用了反身动词。实际上,所罗门在这里指的是两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表现。一个是完全邪恶的,另一个是完全自以为是的。

这节经文可以理解为:不要到处宣称自己是公义的,也不要四处吹嘘自己多么有智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要走到哪里都趾高气扬,摆出一副属灵伟人的模样。

有位作者对这段经文进行了下面的评论:“这些道貌岸然的圣徒迫切地想把自己的圣经知识传授给你们这些凡夫俗子;他们灵修的时间一贯得到恩膏;他们的婚姻很美满,孩子更优秀;显然,神对他们说了很多话,他们也渴望转告你们。针对任何情况,他们对圣经的应用都是无懈可击的。有任何问题,只管问他们就行。新约圣经把这些自以为是的圣徒称为不成熟的基督徒。不过别告诉他们,免得自讨苦吃。”

在第16节,所罗门并不是要求我们在属灵方面差不多就行,而是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在属灵上已经足够成熟。大家注意到第16节后半段提到的危险了吗?你在生命中不会有任何建树,只会给自己的生命和周围的人造成破坏和挫败。

所罗门还告诉我们:一味靠着作恶的手段来出名是很危险的。在第17节,他说:“不要犯傻。这种做法也是破坏性极强的。”所以,要与神同行,敬虔的智慧可以保护你远离自以为是和穷凶极恶这两个极端。

所罗门说:这一切我都已经见识过了。现在,我要让你们看看智慧的价值。

大家一起看第19节: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个官长更有能力。

在城里,一个聪明人的价值远超过十名统治者或政治领袖。有人把“十个官长”翻译成“十位市长”。大家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一个智慧的人比他社区里十个不明智的政治家更有价值。这听起来很像是政治小白的选举口号。

 

接下来所罗门就要提出一系列箴言和原则,向我们展示了有智慧的行为模式。

智慧人反对追求完美主义。

大家看第20节: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

所罗门在这里并不是愤世嫉俗。“时常行善”的意思是:不间断地行善,而且从来不犯罪。所罗门也猜到,读者可能会误以为只要一个人避免肆意妄为和自以为是这两种极端行为,就能达到完全无罪的状态。所以,他明确指出:即便是那些跟随神的人也没有哪一个能够在今生做到完全不犯罪。正因为如此,福音才是个真正的好消息。公义、无罪的神子耶稣基督担当了你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我希望大家现在停下来思考几个问题:第一,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第二,你怎样把注意力从自己所谓的完美转移到耶稣身上呢?要知道,纵观人类历史,只有祂才是唯一完美的人。第三,你有没有发现这一真理让你得到自由呢?

如果我们靠自己就可以达到无罪的完美状态,那么耶稣根本不需要死。我们要透过耶稣的饶恕来理解自己的罪,这才是真智慧。我们无法在今生达到圣洁完美的状态,然而这却是我们最大的渴望,希望自己能成为基督的样式。我们希望有一天可以脱离罪,那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大家要记住,因为有了耶稣,当我们在将来的荣耀中来到祂面前、完全成为圣洁的时候,是完全无罪的。

 

接下来的一个箴言是:恶毒的批评不会让智慧变得麻木。

我们看第21-22节:

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听见你的仆人咒诅你。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

在这里,“咒诅”是指“羞辱或轻视”。“仆人”在当今的文化中指的是同事、同学或邻居。他们在背后嘀咕你的话传到了你的耳朵里,或者你不经意之间听到他们对你的批评、指责。他们说话的时候可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可能是粗鲁甚至残忍的,让你很受伤。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你在什么时候曾经被别人的批评所伤害过?你有没有把这些批评真正当回事,并且抵挡不住呢?你有没有正确对待那些话呢?

在座的弟兄姊妹,谁从来没有被刻薄的批评刺痛过呢?而对于坐在前排的人来说,遭到严厉指责的概率就更大了,因为有更多的人希望把自己对前排这些人的看法说出来。如果你是父母,你孩子的老师多半经常会对你有看法。如果你是老板,手下的员工也会对你评头论足。

或许你已经发现,领导力的规则之一就是:错误都是领导犯的。作为领袖,你永远也拿不准别人是在追随你还是在追捕你,有时可能两者兼而有之。有位作家的一段话,我很喜欢。他说:要想成为优秀的领袖,你必须让不喜欢你的人远离那些没有主见的人。

有趣之处在于,所罗门并没有说:“如果你听到有人轻视或批评你,不要担心,因为他说的话可能不是真的。”然而,第21节却说,那些批评可能是真的。我们一起再看一下前半部分:

人所说的一切话,你不要放在心上

换句话说,有些话可能是真的。这可能是神在召唤人悔改。当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时,需要来到神面前,求问祂:“这是真的吗?”然后,求神让你知道该怎样生活,从而证明别人对你的说法并不是真的。顺便说一下,这个有智慧的建议还有另一个应用,那就是不要盲目相信别人谈论你时的所有好话。恭维和批评同样危险。

当我们慢慢长大的时候,我父亲曾经一再提醒说:“恭维的话就像香水,你可以闻到它,但是不要喝下去。”

达拉斯神学院以前的院长韩君时(Howard Hendricks)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小伙子们,永远不要相信媒体的报道,永远也不要相信。”他还说:“你们将来成了牧师,主日聚会结束之后不要返回教堂的大厅,跟每一个从你身边经过的人握手。他们多半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客套话,其实那些话真的一文不值。”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每次聚会结束之后,我都不去后面的礼堂了吧?

实际上,所罗门在这里要说的是;“不要全盘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要自怜。要继续前进!如果别人的批评有道理,你就要做出改变,从中学习;如果别人的批评不是事实,就要用行为证明那是假的,并且不断在信仰上长进。但大家要注意,关于自怜这个话题,所罗门又讲了一些很实际的智慧话。我们再看第22节:

因为你心里知道,自己也曾屡次咒诅别人。

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事情你以前也做过很多次!别人在背后批评你,别太当真,同时也要记住你自己的过失。有人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从不担心那些说我坏话的人,因为我对自己的了解比他们多得多,而且我比他们想象的更糟糕!”

在生活中要有平衡和智慧,智慧可以让你避免掉进完美主义的陷阱;智慧让你不会因为刻薄的批评而裹足不前。接下来又是一句箴言。

 

智慧让人意识到知识至上的局限性。

大家看第23-24节:

我曾用智慧试验这一切事;我说,要得智慧,智慧却离我远。万事之理,离我甚远,而且最深,谁能测透呢?

雅各书1:5告诉我们:智慧是神的恩典,源于我们和神的关系。人类无法生产出智慧。我们进一步看第25节:

我转念,一心要知道,要考察,要寻求智慧和万事的理由;又要知道邪恶为愚昧,愚昧为狂妄。

换句话说:“我一门心思要弄明白人类以及我自己是谁,还有我们为什么做现在所做的这些事情。”当然,我自己现在还没有考虑那么多!

生命是神秘的,我们真的无法完全了解自己,更谈不上了解周围世界的运作方式了。堕落人类的智力让我们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是最杰出的人也承认他们自己是有限的。

现在我要再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有没有试图靠着自己的头脑把事情弄明白呢?当你尝试这样做的时候,神用怎样的办法让你谦卑下来的呢?

我经常想到十七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以撒·牛顿(Isaac Newton)。还不到24岁,他就发现了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他还发明了微积分,并且发现了潮汐的规律,同时,他首先发现光是由光谱中的所有颜色组成的。两百年来,牛顿的数学公式和方程式一直影响着科学的发展。他是第一位被英国皇室授予骑士称号的科学家。

牛顿相信创造论,是一个信仰坚定的基督徒。晚年的时候,他写道:“我只是稍微发现了神做事情的方式。知识的海洋广阔无边,包罗万象,其中的一切只有我们的造物主才知道。我不过是在浅水区划划船罢了。”这个海洋包含了所有的知识,并且只有我们的造物主知道。

智慧让人意识到知识至上的局限性。

 

智慧还帮助人抵挡享乐主义的诱惑。

享乐主义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生活方式。它宣称:“人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追求享乐。”我们恰好生活在一个对享乐主义照单全收的世界。作为生活方式,享乐主义的表现千变万化。我们现在看第26-29节:

我得知有等妇人比死还苦:她的心是网罗,手是锁链。凡蒙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有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传道者说:“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个正直人,但众女子中,没有找到一个。”我将这事一一比较,要寻求其理,我心仍要寻找,却未曾找到。 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

大家千万不要把这段话写在你的婚礼请柬上!大家不要误认为所罗门觉得女人比男人更不可靠,因为他在一千个女人中都找不到一个值得信任的,但是男人中好歹还找到了一个支持他的。

事实上,所罗门在其他经文中对女性的评价是很高的,尤其是在箴言书。在箴言第一、八、九章中,他还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智慧描述为一个女人。而在传道书这里,所罗门实际上是在描述一个让人陷入网罗的妓女。在箴言第七章,他也提到同样的女人如何俘获头脑简单的男人。

所罗门要说的是:他曾经努力寻找爱情、支持和伙伴关系。结果,他在男人中找到一个朋友,而在女人中却一个也没找到。

现在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去哪里寻找快乐呢?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任何偶像,使你分心,让你无法专注在神身上呢?

大家需要明白上面那段经文中,“一千”这个数字意义重大。所罗门的后宫足有一千妃嫔。但是,她们却没有给他带来爱情或者持久的快乐,没有一个女人让他心满意足。现在,这位七十岁的老人得出结论:在整个宫廷里,这些女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让他的心远离神。她们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满足。追求享乐导致他失去了真正的快乐,也就是和一个女人长相厮守。在箴言31:11,他谈到了才德的妇人:她丈夫信赖她,什么也不缺乏。(当代译本)。

事实上,所罗门一直找错了地方,寻找的方式也是错误的。享乐主义只能把人带进死胡同。

一位年轻女孩子曾经作见证说:“我在生活中渴望得到爱情,经历过一段又一段的关系。有一天早上我醒来,看到前一天晚上认识的男人躺在旁边。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罪非但没有缓解生命中的空虚和孤独,反而让它更加沉重。我开始持续地寻求福音,终于获得了赦免,并靠着主耶稣基督跟神建立了关系。在基督里,我找到了自己一直试图在男人身上寻找的东西。”

 

关于有智慧的平衡以及举动,传道书8:1是这个主题的结尾:

谁如智慧人呢?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在这里,所罗门附加了三项智慧的额外益处。

第一项:智慧帮助你活出独一无二的生命。

我们来看第1节的前半段:

谁如智慧人呢?

另一种问法是:“他们在哪里!”你会成为万里挑一的人物,就像那个可以和十个政治领袖相提并论的人。能够在生活中保持平衡的智慧,这样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第二项:智慧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们看第1节中间部分:

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

解释”这个词可以被翻译为“理由或者解决方案”。谁能找到理由、提供解决方案或者某些洞见呢?

生活中充满了不解之谜,有智慧的人会去求问神,透过圣经进行思考,并且为此认真祷告。

第三项:智慧帮助你活得更加优雅。

我们看第1节最后部分:

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光,并使他脸上的暴气改变。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 你的脸上会流露出智慧;它也会让你的性情变得柔和,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和举止气质。

难怪所罗门认为智慧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他在箴言书16:16写道:

得智慧胜似得金子

在箴言书4:5-7,他写道:

要得智慧,要得聪明,不可忘记,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言语。不可离弃智慧,智慧就护卫你;要爱她,她就保守你。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

所罗门一再强调:要得到智慧!换句话说,得到智慧的第一步就是渴望神的智慧。我要大家反思几个问题:

你想要智慧吗?如果你拥有它,会使用它吗?今天,你就应该求神赐给你智慧,指引你的道路,并看看祂今天能在你的生命中成就怎样的事情。

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 如果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会追求完美主义——我只想成为完美的人。
  • 我们会因为别人的羞辱和批评而不知所措——我永远不会做到足够好。
  • 我们会因自己的知识而自我膨胀——我要让人看到自己多么聪明。
  • 我们会把生命浪费在享乐主义的虚空之中——我永远无法在生命中找到想要寻找的东西。

智慧会把你带到创造和赏赐智慧的主面前。神智慧的话语让我们得以明白智慧的福音:

  • 只有耶稣是完美的。
  • 耶稣独自承担了世人所有的耻辱。
  • 耶稣是全知全能、无与伦比的神。
  • 耶稣会赦免你的罪并带你进入祂永远的家。

 

在结束之前,我要给大家讲两个见证。

《奇异恩典》是一首世界著名的赞美诗。作者约翰·牛顿(John Newton)曾经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有一次,他乘船经过大西洋,遭遇了一场可怕的风暴。那一刻,他想起母亲曾经为他祷告,于是他接受了耶稣基督,并且得到赦免。

在《奇异恩典》这首歌中,他写下了: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除了《奇异恩典》之外,他还根据自己的见证,写了另外一首鲜为人知的赞美诗。歌词是这样的:

我曾长期沉浸在邪恶中,

没有敬畏,不知羞耻,无所惧怕。

直到有一幕映入我的眼帘,

终结了我的狂野生活。

我看见那位主被挂在树上,痛苦而血腥。

我站在祂的十字架前,

祂努力睁开眼,注视着我。

诚然,我一直到死,都不会忘记那眼神。

从那一刻,祂的死和我紧紧相连。

尽管祂还没有说一句话。

随后,祂又看了我一眼,说:

你已经得到赦免,不用付任何代价;

我流血偿还了你的赎价。

我死了,让你可以得到生命。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诗人。我刚开始讲道的时候提到了他,那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为一个垂死的老人,他当时已经完全失明,需要依靠他的家人和朋友记录他想说的话。

临终前,巴赫创作了最后一首歌曲,现在我们把这类歌曲称为“合唱”。这首歌让我们可以瞥见他一生中是怎样靠着平衡的智慧过生活。歌中写道:

我现在来到你的宝座前。

不要扭转你的荣面,

拒绝我这个可怜的罪人。

主啊,请赏赐我有福的结局,

使我能永远见到你。

阿门,阿门。

 

 

 

 

 

本讲稿是根据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2020年8月16日讲道稿整理而成。

©斯蒂芬·戴维(Stephen Davey)著作权2020

版权所有

Add a Comment


We hope this resource blessed you. Our ministry is EMPOWERED by your prayer and ENABLED by your financial support.
CLICK HERE to make a difference.